ISO14001简介导入课件_第1页
ISO14001简介导入课件_第2页
ISO14001简介导入课件_第3页
ISO14001简介导入课件_第4页
ISO14001简介导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O14001:2004简介导入讲解:刘津贤欧安信认证咨询2课程内容当前的环境问题ISO14000系列标准的由来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结构与特点企业推行ISO14001标准的益处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的关系术语和定义企业的环境考虑环保法体系简介ISO14001的推行321世纪面临的10大环境问题⑴人口膨胀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世界:60亿(1999.10.12)→90亿(2050);每年净增人口6000万。中国:12.95亿(2000.11.1);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

4⑵能源危机世界:三大化石能源目前占全球使用能源总量的90%;发达国家消耗量每5-10年翻一翻,2050年基本耗竭。中国:总储量在世界距第三位;人均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煤炭只能开采80年,石油只能开采20年,天然气只能开采30年。

5⑶森林面积锐减

世界: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中国:“九五”期末森林覆盖率16.55%,世界平均水平为25%;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危害: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温室效应加剧。

6⑷土地严重荒漠化

世界:荒漠化面积达3500万km2;现在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中国:目前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危害:破坏土地资源,气候异常(沙尘暴),物种消失,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7

⑸自然灾害频发

类型:旱涝、海啸、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危害:1995年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800亿美元,导致50多万人死亡。地面沉降情况:上海目前的地面沉降速度是1cm/a;西安20年来地面沉降了1-2m;8世界:淡水量占2.5%,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其11%;20亿人口淡水资源不足,10亿人饮用水不合卫生要求,每年有1200多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而死亡。(水—20亿生命之所系)中国:全国668个城市(1998年底)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1/4的。⑹淡水资源日益枯竭9

⑺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现状及趋势: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温度不断升高;20世纪气温上升0.6℃;30年后还要上升4.5℃。原因:CO2浓度平衡失调。从1960年到1995年的35年间增长了3倍,即从8万亿吨增至24万亿吨。

主要危害:气候异常、物种灭绝(200种/天)、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情况:在未来的1000-2000年内,海平面将升高7-8米。10

⑻臭氧层破坏

臭氧(O3)层概念:地球的保护层。破坏原因:人类广泛使用和释放氟氯烃CFCs类物质。现状及趋势: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11

⑼酸雨出现频繁

概念及形成原因:

pH<5.6,SO2和NOx排放引起。现状及趋势:北欧、北美、我国西南地区;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1。主要危害: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12

⑽污染物排放量剧增

工业生产:排放各种化学废物,包括有毒、有害和危险废物。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生活污染: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白色污染。直接经济损失:我国的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

13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对策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83年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及一系列行动计划。1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5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限制人口增长鼓励自然保护改良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探求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推行环境标志源头控制污染经济手段控制污染增加环保投入控制城市化进程16ISO14000标准的由来全球环境恶化带来的压力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大量环境公约的相继出台ISO于1991年建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1993年成立TC207技术委员会,并于1993/6/1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1996年10月正式颁布了五项标准.17TC207的宗旨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18ISO14000标准指导思想不增加贸易壁垒,无论环境好坏用于对内审核及对外认证注册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行政干预19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标准号分配分会 名称(标准子系统) 标准号 SC1 环境管理体系(EMS) 14001~14009 SC2 环境审核(EA) 14010~14019 SC3 环境标志(EL) 14020~14029 SC4 环境行为评估(EPE) 14030~14039 SC5 生命周期评估(LCA) 14040~14049 SC6 术语和定义(T&D) 14050~140592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_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4-1996ISO14004:1996

环境管理体系_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21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自愿原则广泛适用性兼容性全过程预防持续改进原则22推行ISO14000标准对企业意义提高守法意识,减少运营风险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冲破壁垒,扩大产品市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改善企业和居民、社区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23ISO14000与ISO9000的关系技术要求:

ISO9000---顾客的需求(产品质量标准)

ISO14000---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组织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管理思想----过程控制----文件化24ISO14001和ISO9001联系都是自愿性的国际标准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实现方针和目标体系结构和模式接近,PDCA循环实现改进部分要素相同都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25EMS与QMS的兼容必要性一体化减少工作量,重复和矛盾,提高管理效能同时审核降低审核成本,提高企业申请积极性可行性符合企业愿望和要求ISO正在制定共同的审核标准ISO9001:2000版与ISO14001具有相似的结构26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沟通资源管理产品实现监视与测量不合格针

职责培训文件管理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管理评审记录环境方针环境目标与指标环境管理方案信息交流应急响应法律与法规、合规性评价环境因素监视与测量ISO9000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27系统整合的优点权责划分明确使用共通程序,简化作业共用系统资源,提高效率整合验证,节省认证时间与经费28术语和定义: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29环境影响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0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如:汽车运行时废气的排放3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图环境方针规划实施和运行检查纠正管理评审持续改进32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记录环境因素信息交流

监测运行控制

4.5.1应急准备与响应

33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文件控制监测与测量合规性评价

4.5.1

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EMS审核管理评审

4.6

法律与其他要求

34企業的環境考慮(一)綠色产品1.環保原料(制造)2.節省能源、低污染(使用)3.環境維護(废弃)

(二)制造/服务过程管理1.空氣污染2.水污染3.噪音4.廢棄物管理(三)行政管理1.水 2.電3.其它35環境保护法体系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宪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专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环境保护相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36环境保护规章(国家环保局或有关部委办局制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规章--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