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第1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一节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积极性实际上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因此,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中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当然,并不是说解决了学习动机问题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就可以全部解决,还必须注意其他如学生的智力技能、知识水平等因素。第2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第一节学习动机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不同性质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好,学习效果也较好,动机差,学习效果也较差。但是也有不一致。产生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往往要通过许多中介因素实现。反过来学习效果的好坏也往往可以加强与巩固或是改造与削弱原有学习动机,当然学习效果反作用的大小和性质要看学生原有动机的正确性和强度,也要看学生本身其他心理品质的情况。第3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第一节学习动机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分类:(一)从动机的动力来源来划分: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二)从学习动机的内容性质来划分:分为正确动机与错误动机(三)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划分:
1、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
2、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第4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第一节学习动机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因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而产生。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习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A、认知需要;B、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C、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第5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第一节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志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而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家庭
2、学生过去学习成绩的影响
3、受能力与自信心的影响
4、受与人对比效应的影响交往动机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有效性。
第6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第一节学习动机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二)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五点共十点)(五)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评定要注意六点)(六)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七)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八)灵活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第7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7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一、学习的注意状态(一)概述注意是保持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学生学习中的注意状态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状态。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以相互转化。(二)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
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第8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8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1)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2)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3)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活动教师应注意三点:(1)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也就是培养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注意的能力,养成坚强的品质。(3)教学生一些方法。第9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9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新异性、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等)(2)学生本身的状态(需要、兴趣、态度等)教师应做到:(1)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2)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3)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景(4)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第10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0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一)概述对教材的感知,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和知觉在观察有关事物、听取言语说明、阅读文字符号等等,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学习过程。第11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1第二节学习的注意与感知状态(二)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①直观教学的类型及其心理依据。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第12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2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②运用感知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A、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B、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遵循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三个规律。
C、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先直观后讲解、边直观边讲解、先讲解后直观三种结合形式)
D、已有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E、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F、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提高感知效果。直观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课前精心准备。第13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3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①观察力的品质及其在感知教材中的作用观察力的品质主要有:A、目的性B、条理性C、敏锐性D、精确性E、细微性第14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4第二节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②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A、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B、在观察前要作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
C、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有四点注意)
D、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E、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F、指导学生作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第15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5第三节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
一、什么是疲劳
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也可分为暂时疲劳和慢性疲劳。二、疲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实验研究表明,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即人越疲劳,学习效率越低。
第16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6第三节学习中的疲劳与焦虑
三、预防学习疲劳的一些措施
(一)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二)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难度适宜,注意时机和速度)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静止性休息和活动性休息结合)和营养(葡萄糖、蛋白质等)第17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7第三节学习中疲劳与焦虑四、焦虑与学习
(一)什么是焦虑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二)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焦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对学习起促进或者是抑制作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①学生原有焦虑水平的差异
②学习材料难易的程度;③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等第18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8第三节学习中的疲劳与焦虑1、对于机械的学习或者不怎么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焦虑是有促进作用的。2、焦虑的反应不是同客观上的威胁压抑成比例,而是同体验到的威胁的真实程度成比例。3、怯场或考试的焦虑——紧张、慌乱以致恐惧是由考试的情境造成的。4、焦虑只是一个情感变量,它对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认知变量。随着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焦虑对学习成就的影响也就会日益失去它的消极作用。第19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9第三节学习的疲劳与焦虑五、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课堂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方式是影响学习进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课堂管理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学习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措施。愤怒情绪往往导致攻击性行为。教师应逐渐增强其控制课堂的能力。为此掌握以下原则是很重要的:第一,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范为主。
第20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0第三节学习的疲劳与焦虑第二,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第三,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
第四,实行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态度第五,教师要掌握处理不良课堂行为的技巧,这些技巧中首要的是要掌握了解学生行为原因的方法第六,要尽量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影响因素
第21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1第四节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一)概述
简单地讲,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如形象,身体状况)和内在(能力、潜力、兴趣、需要与动机、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等)的自我评估或衡量。换句话说,是个人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是涉及自己的认识。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环境和自我不断交互影响的结果。第22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2第四节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其在环境中的客观表现及人们对这种表现的评价有关。(二)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严重影响个人的日常行为。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第一,较自信和自尊的学生学习成绩较佳;反之,自卑自弃者学习成绩较差。第二,学生学业成败也会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第23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3第四节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三)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教学原则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第24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4第四节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因素
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当然要受政治、经济、文化、社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学生校内外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学生群体、家庭关系。
第25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5第五节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一、性别差异男女学生智力和学科成就无显著差异。二、智力差异
与中小学学习关系最大的智力类型是:言语能力、逻辑一数学能力、空间能力、人际能力、身体动觉能力和音乐能力。
超常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研究三、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第26页,共2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6第五节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原则:1、正常的对待方式
2、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银行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个人合同范本
- 中医饮售卖合同范本
- 剩余产品合同范本
- 农业土豆销售合同范本
- 公务车服务合同范本
- 个人包车协议合同范本
- 制定企业合同范本
- 个人餐馆转让合同范本
- 单位买车合同范例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加油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3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年QC成果
- 部编初中语文古诗词按作者分类梳理
- 博朗IRT6520中文说明书家用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1.1 初识旅行社
- 【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