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高考版化学总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部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1.gif)
![2024版新高考版化学总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部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2.gif)
![2024版新高考版化学总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部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3.gif)
![2024版新高考版化学总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部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4.gif)
![2024版新高考版化学总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部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28de7a3bdb2ea830ec89f4775f8ae41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化学新高考专用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篇1.(2022广东,3,2分)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
历史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
)文物
选项A.南宋鎏金饰品B.蒜头纹银盒C.广彩瓷咖啡杯D.铜镀金钟座答案C
2.(2022辽宁,1,3分)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B
3.(2022山西晋中二模,7)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化学的作用功不可
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能汽车”助力冬奥会,氢能是清洁的一次能源B.冬奥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速滑选手竞赛服手脚处使用的聚氨酯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代替氟利昂等制冷剂,氟
利昂属于烃答案C
4.(2022河北,1,3分)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答案A
5.(2021辽宁,1,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纯铁比生铁易生锈B.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酚醛树脂可用作绝缘、隔热材料D.高纯硅可用于制芯片答案A
6.(2019课标Ⅰ,7,6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
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
7.(2021广东,4,2分)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
化学原理的是
(
)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A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B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C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
品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
漆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
蚀答案B
8.(2022江苏,7,3分)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冶炼、加工技
术,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青铜器;Pb、PbO2是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不同铅化
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颜色,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
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D.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答案C
1.(2022上海松江二模,5)海洋中资源丰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元素主要存在海水中B.通常用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为原料提取溴C.镁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都是物理变化答案B
考点二卤族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2022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末,11)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图
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
3.(2022上海崇明二模,9)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氯化铝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C.随着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D.次氯酸不如次氯酸盐稳定,故用次氯酸盐作为漂白剂的主要成分答案D
4.(2022福建厦门二模,4)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
是
(
)A.海水提镁中用石灰乳沉镁:Mg2++2OH-
Mg(OH)2↓B.海水提溴中用SO2水溶液富集溴:SO2+Br2+2H2O
4H++S
+2Br-C.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Cl2↑+H2↑+2OH-D.侯氏制碱法中获取碳酸氢钠:Na++CO2+NH3+H2O
NaHCO3↓+N
答案A
5.(2022河北,7,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B.NaOH是强碱,因此钠盐的水溶液不会呈酸性C.溶洞的形成主要源于溶解CO2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D.KMnO4与H2C2O4的反应中,Mn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催化剂答案B
6.(2022江西九江二模,9)Cl2O的沸点为3.8℃,熔点为-116℃,是很好的氯
化剂,利用HgO+2Cl2
HgCl2+Cl2O可以制备高纯度的Cl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O含有分子数为0.1NAB.0.2mol氯气与足量的Hg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C.HgO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2H+
H2OD.Cl2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O+2OH-
Cl-+ClO-+H2O答案B
7.(2022河北张家口三模,3)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一种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灼烧海带可在坩埚中进行B.操作①为加水浸泡、过滤、洗涤残渣C.反应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I-+Cl2
I2+2Cl-D.试剂③可以选用无水乙醇答案D
8.(2023届福建漳州质检一,6)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的母液(含Cl-、Br-、Na+、K+等)中提取溴单质,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
2Cl-+Br2B.“鼓入热空气”得到粗溴,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C.Na2CO3溶液可用Na2SO3溶液替代D.“蒸馏”温度控制在90℃左右,可防止水蒸气大量逸出答案C
9.(2022重庆主城区二模,13)便携式消毒除菌卡主要活性成分为亚氯酸钠
(NaClO2),通过与空气作用释放低浓度二氧化氯(ClO2)来杀菌消毒从而起
到防护效果。一种制备NaClO2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空气稀释到10%以下。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母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HSO4B.氧化性:H2O2>ClO2>Cl
C.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稀释ClO2以防爆炸D.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H2O2分解答案B
10.(2022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押题,13)海水提溴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洗脱”工序可完成R3NCl的再生B.水相Ⅱ中溶液呈酸性C.将有机相Ⅰ滴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上,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机相中含
Cl2D.提取80gBr2,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22.4L答案C
1.(2022河北秦皇岛二模,8)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向冷的浓硫酸中放入纯铜片,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铜遇浓硫
酸发生了钝化B.将少量H2S通入某NaClO溶液中,有S
生成,说明该条件下氧化性:ClO->S
C.加热NaCl与浓H2SO4的混合物可制得HCl,说明H2SO4的酸性比HCl的酸
性强D.浓HNO3和稀HNO3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和NO,说明稀HNO3
的氧化性更强答案B
考点三硫及其化合物2.(2022江苏,4,3分)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
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B.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2D.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答案C
3.(2022广东,5,2分)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
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答案B
4.(2021北京,6,3分)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
集SO2后进行如图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H2O发生了反应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C.取出试管中溶液,立即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
H2SO3,H2SO3
H++HS
,HS
H++S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答案C
5.(2023届云南昆明五华摸底,7)“类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选项已知结论A可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钠:2NaCl
(熔融)
2Na+Cl2↑可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镁:MgCl2
(熔融)
Mg+Cl2↑BCl2的水溶液既有酸性又有漂白
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
褪色SO2的水溶液既有酸性又有漂白
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
褪色C苯酚中羟基显弱酸性乙醇中羟基显弱酸性DSO3可使BaCl2溶液变浑浊:SO3+
H2O+Ba2+
BaSO4↓+2H+SO2可使BaCl2溶液变浑浊:SO2+
H2O+Ba2+
BaSO3↓+2H+答案A
6.(2022山西晋城二模,10)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部分夹持、加热装置已省略)。下列现象预测与解释或结论存在错误的
是
(
)
选项仪器现象预测解释或结论A试管1冷却后,把液体倒入水
中,溶液为蓝色铜被氧化,转化为Cu2+B试管2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
直至褪色SO2具有还原性C试管3注入稀硫酸后,出现黄
色浑浊SO2具有氧化性D锥形瓶溶液红色变浅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
NaHSO3溶液答案D
1.(2022天津河西二模,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B.液氨常用作制冷剂C.氯化铵常用作氮肥D.氨水常用作消毒剂答案D
考点四氮及其化合物2.(2021河北,4,3分)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答案D
3.(2022江苏,8,3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N2转化为NH3B.侯氏制碱法以H2O、NH3、CO2、NaCl为原料制备NaHCO3和NH4ClC.工业上通过NH3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HNO3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答案A
4.(2020课标Ⅲ,10,6分)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
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
答案B
5.(2021全国甲,9,6分)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
)
气体方法A氨气加热氯化铵固体B二氧化氮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C硫化氢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D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
物答案D
6.(2022广西桂林、梧州联合一模,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甲乙
丙
丁A.利用图甲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B.利用图乙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C.利用图丙制备并收集少量的NO2D.利用图丁制取碳酸氢钠答案A
7.(2022北京,12,3分)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
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
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
N2O4(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
N2O4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
4HNO3D.每获得0.4mol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答案D
8.(2022福建泉州质检五,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NH3与CuO反应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入药品前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a中药品为氯化铵固体C.b中固体变红,可能有Cu2O生成
D.c中能收集到氨水,d中可收集到N2答案B
9.(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8)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
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催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利用NH3易液化的性质分离出NH3B.吸收塔中通入A是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可以用NH3进行氮氧化物的尾气处理D.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中氮元素均被氧化答案D
10.(2022北京101中学三模,14)化学小组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的快慢及产
物。实验Ⅰ
开始无明显现象,渐有小气泡生
成,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溶液呈蓝色实验Ⅱ
最初反应较慢,随后加快,反应剧
烈;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
色资料:铜与浓HNO3反应一旦发生就变快,生成的NO2可溶于水形成HNO2
(弱酸),反应就加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NOB.亚硝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亚硝酸可作铜与硝酸反应的催化剂C.Ⅰ中反应慢的原因可能是稀硝酸不能将NO氧化为NO2,体系中不能生
成HNO2D.分别向1mL浓硝酸中加入几滴30%H2O2溶液或一定量NaNO2固体,再
加入铜片,预计反应均较慢答案C
综合氯、硫、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综合篇1.(2022安徽蚌埠三模,8)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所示。NA为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示循环过程中N2→N
属于氮的固定B.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氨氧化过程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D.Fe2+除去硝态氮生成5.6LN2时,转移电子数为2.5NA答案D
2.(2021江苏,7,3分)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
是
(
)A.NO(g)
HNO3(aq)B.稀HNO3(aq)
NO2(g)C.NO(g)
N2(g)D.N
(aq)
N2(g)答案C
3.(2022天津红桥二模,8)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b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常温下,a、d水溶液的pH:a>dD.e、f分别与a的浓溶液混合均可制备b答案C
4.(2018课标Ⅱ,8,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
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
5.(2021山东,5,2分)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
具有氧化性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C.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
生成NO2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
生了水解反应答案C
6.(2021辽宁,8,3分)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
A.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B.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答案C
7.(2021福建,4,4分)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
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答案A
8.(2022湖南,9,3分)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e-的转移(如
a、b和c),能将海洋中的N
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N
发生氧化反应B.a和b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n(NO)∶n(N
)=1∶4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N
+N
N2↑+2H2O答案D
9.(2022河北邯郸二模,3)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
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山口附近的单质硫燃烧时可直接生成SO3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硫酸盐在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作用下被还原为R1—S—R2D.燃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C
10.(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四模,26)实验室模拟拉希法用氨和次氯酸钠
反应制备肼(N2H4),并探究肼的性质。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硫酸肼(N2H4·H2SO4)为无色无味鳞状结晶或斜方结晶,微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试管中的试剂为
,仪器a的作用是
。(2)装置B中制备肼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中仪器b的名称是
,该仪器中导管的作用为
。(4)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
。(5)①探究性质。取装置B中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置于冰水浴冷却,
试管底部得到结晶。写出生成结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测定B中溶液肼的质量分数。称取装置B中溶液mg,加入适量NaHCO3
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100mL溶液,
移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指示剂,用cmol/L的标准碘溶
液滴定,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N2H4+2I2
N2+4HI。指示剂可选用
,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碘溶液VmL,产品中肼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Ca(OH)2和NH4Cl防止倒吸(2)Cl2+2NaOH
NaCl+NaClO+H2O、NaClO+2NH3
N2H4+NaCl+H2O(3)恒压滴液漏斗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4)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5)N2H4+2H++S
N2H6SO4↓
淀粉溶液
%应用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应用篇1.(2021海南,1,2分)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
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CO2减少的是
(
)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答案C
2.(2021全国甲,7,6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答案C
3.(2021全国乙,7,6分)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
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
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
的是
(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答案D
4.(2022甘肃平凉二模,7改编)北京冬奥会火炬以氢气为燃料,主火炬首次
采用“微火”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淡蓝色B.氢气是清洁能源,燃烧产物对环境友好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氢气是放热反应D.主火炬采用“微火”方式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答案C
5.(2022天津耀华中学一模,1)化学助推我国科技的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外面是一层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
属材料B.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次使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比氟利昂
制冰更环保C.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将二氧化碳填埋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冬奥会火炬使用氢气为燃料,实现了零排放,加入钠盐等因发生化学变
化产生美丽的焰色答案D
6.(2022海南中部六市县一模,1)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说课稿
-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建设投资入股分红管理协议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2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001
- 洗涤公司风险责任协议书(2篇)
- 沙漠露营探险合同
- 混悬剂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9 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新人教版
- 4 神奇的纸(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001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外包安全保密协议
-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真题再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 保险公司防火应急预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分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课件2023
- GB/T 13364-2008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植物的类群及演化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 最新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 DB23T 2714-2020 农村生活垃圾非焚烧低温处理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人教版】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