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_第1页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_第2页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_第3页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_第4页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及燃烧控制系统介绍

2.1火电厂发电工艺

图2.1火电厂发电工艺图

发电厂是把各种动力能源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工厂。根据所利用的能源形式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利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自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生出电能的工厂。按其功用可分为两类,即凝汽式电厂和热电厂。前者仅向用户供应电能,而热电厂除供给用户电量外,还向热用户供应蒸汽和热水,即所谓的“热电联合生产〞。

火电厂的容量大小各异,具体形式也不尽一致,但就其生产过程来说却是相像的。上图是凝汽式燃煤电厂的生产过程示意图。

燃煤,用输煤皮带从煤场运至煤斗中。大型火电厂为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烧煤粉。因此,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机内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热空气携带经排粉风机送入锅炉的炉膛内燃烧。煤粉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沿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滚动,放出热量,最终进入除尘器,将燃烧后的煤灰分开出来。清白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助燃用的空气由送风机送入装设在尾部烟道上的空气预热器内,利用热烟气加热空气。这样,一方面除使进入锅炉的空气温度提高,易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从空气预热器排出的热空气分为两股:一股去磨煤机枯燥和输送煤粉,另一股直接送入炉膛助

-2-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燃。燃煤燃尽的灰渣落入炉膛下面的渣斗内,与从除尘器分开出的细灰一起用水冲至灰浆泵房内,再由灰浆泵送至灰场。

在除氧器水箱内的水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送入省煤器。在省煤器内,水受到热烟气的加热,然后进入锅炉顶部的汽包内。在锅炉炉膛四周密布着水管,称为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联箱与汽包连通,汽包内的水经由水冷壁不断循环,吸收着煤爱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部分水在冷壁中被加热沸腾后汽化成水蒸汽,这些饱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进入过热器中。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继续吸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因此有很大的热势能。具有热势能的过热蒸汽经管道引入汽轮机后,便将热势能转变成动能。高速滚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子转动,形成机械能。

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通过连轴器联在一起。当汽轮机转子转动时便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在发电机转子的另一端带着一太小直流发电机,叫励磁机。励磁机发出的直流电送至发电机的转子线圈中,使转子成为电磁铁,周边产生磁场。当发电机转子旋转时,磁场也是旋转的,发电机定子内的导线就会切割磁力线感应产生电流。这样,发电机便把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由输电线送至电用户。

释放出热势能的蒸汽从汽轮机下部的排汽口排出,称为乏汽。乏汽在凝汽器内被循环水泵送入凝汽器的冷却水冷却,从新凝结成水,此水成为凝结水。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并最终回到除氧器内,完成一个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难免有汽水的泄露,即汽水损失,因此要适量地向循环系统内补给一些水,以保证循环的正常进行。高、底压加热器是为提高循环的热效率所采用的装置,除氧器是为了除去水含的氧气以减少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以上分析虽然较为繁杂,但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却很简单,即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与三大主机相辅工作的设备成为辅助设备或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火电厂的主要系统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等。

2.2锅炉燃烧状况以及对于炉膛压力的影响锅炉燃烧系统中有两个最正确,即最正确过量空气系数与最正确煤粉细度。最正确空气系数是指锅炉的排烟损失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的过量空气系数。它与煤种锅炉的燃烧特性以及锅炉密封程度有关系。

最正确煤粉细度是指锅炉的制粉损耗与锅炉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的煤粉细度,它与煤的可磨性设备特性以及煤的燃烧特性锅炉的燃烧特性有关。实现稳定的燃烧必需:供给适当的空气量;维持足够高的炉膛温度,炉温必需在燃料的着火温度以上;一次风速不能太高,合理送入二次风,合理组织炉内动力工况,使燃料与空气混合良

-3-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好;选择适当的煤粉细度;低负荷运行或燃烧不稳定时要投油助燃。锅炉正压燃烧就是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炉膛中烟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多年的锅炉检中发现,一些小型工业锅炉在使用中有不同程度的正压燃烧现象,而且十分普遍约占锅炉的四分之一,可见这个问题没有引起有关人员足够的重视。其实正压燃烧对锅炉的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害的。

2.3锅炉燃烧系统的风机介绍2.3.1风机

为了使燃料在炉内的燃烧正常进行,必需不断的向炉膛内送入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随时排出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

电厂锅炉的送风量和引风量十分大,导致阻力更大,单靠一个烟囱所产生的自然通风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需采用机械通风。火电厂所使用的风机有:送风机,其作用是提供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引风机,其作用是及时排出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是所产生的烟气;一次风机,其作用是将磨好的煤粉送至炉膛;密封风机,其作用是防止磨煤机正压运行时的煤粉外漏。在本次设计中将着重介绍和炉膛压力有关的送风机和引风机。2.3.2风机分类

风机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大类。

(1)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结构主要由叶轮、外壳、进气箱、集流器、轴和轴承等组成。离心式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离心式风机的叶轮被电动机带动旋转式,充满于叶轮之间的的气体随行叶轮一起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片间的槽道甩出,由外壳上的排气口排出。由于气体的外流造成叶轮进气口空间的真空,外界气体会自动吸进叶轮。离心式风机产生的压头的高低,主要与叶轮直径和转速有关。叶轮直径越大,转速越快,气体在风机中获得的离心力就越大,产生的压头就越高。

(2)轴流式风机轴流式风机的结构主要由叶轮、外壳、集流器、扩压器、导叶、整流罩等组成。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当叶在电动机带动下旋转时,叶片在气体中运动,给气体一个作用力,使气体沿着风机轴的方向不断由进口流向出口。气流的进、出口方向都是轴向的。轴流式风机产生的风压较低,寻常用作流量大的、风压低的引风机。例如,我国300MW和600MW机组上,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600MW机组的一次风机,为了获得较高的风压,采用了动叶可调双级轴流式风机。

-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3防城港

DCS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3.1DCS系统的概念

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简称)是以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为基础,融汇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CRT屏幕显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即分布于生产过程各部分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过程控制站,分别对各部分工艺流程进行控制,通过数据通信系统与中央控制室的各监控操作站联网,因此也称集散控制系统(TDCS)。作员通过监控站CRT终端,可以对全部生产过程的工况进行监视和操作,网络中的专业计算机用于数学模型或先进控制策略的运算,适时地给各过程站发出控制信息、调整运行工况。分散控制系统可以是分级系统,寻常可分为过程级、监控级和管理级、分散控制系统由具有自治功能的多种工作站组成,如数据采集站、过程控制站、工程师(操作员)操作站、运行远操作站等。这些工作站可独立或协同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计算等功能,便于实现功能、地理位置和负载上的分散。且当个别工作站故障时仅使系统功能略有下降,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因此是危险分散。各种类型分散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一致,都由通信网络和工作站(节点)两大部分组成。分散控制系统可以组成发电厂单元机组的数据采集系统(DAS)、自动控制系统(ACS)、顺序控制系统(SCS)及安全保护等,实现计算机过程控制。

发电厂使用的DCS主要有:贝利公司的N-90、INFI-90、SYMPHONY,FOXBORO公司的I/A,EMERSON(原WESTINGHOUSE)公司的WDPF和OVATION,SIEMENS公司的TETEPERM-XP,日立公司的5000M,L&N公司的MAX-1000等。3.1.1用DCS实现大型火电机组自动化的主要优点

(1)连续控制、继续控制、规律控制和监控等功能集中于统一的系统中,可由品种不多的硬件,依据丰富的软件和通信功能来实现综合控制,既节省投资,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维修性。

(2)可按工艺、控制功能、可靠性要求由功能和地理位置不同的各个工作站组成控制系统,系统结构灵活,且大大节省电缆。

(3)一个站的故障不会影响其它站的正常运行,系统可靠性高。

(4)各种监视控制功能均采用软件模块来完成,以修改便利,易于实现高级控制。

3.2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

防城港#2机组的DCS控制系统是infi-90的升级版SYMPHONY,ymphony是贝利公司

-5-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融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为一体的新一代分散控制系统。为适应多种控制规模和现场条件,其通信系统采用多层通信网络,可分为:层相互独立的标准总线和环形网络。

Symphony通信网络的最上层为总线结构,称为Onet(OperationNetwork),遵守以太网协议(IEEE802.3)。Onet通过通信介质与多种类型的计算机连接,构成企业需要的有关生产、财务、人事、培训、备件及市场管理等多种管理功能。

Symphony系统通信网络的另一层为组合网络结构,称为Cnet(ControlNetwork)。Cnet主要用来进行现场数据采集、过程控制操作、系统报警等过程数据交换的工作。在Cnet中包括:环形网络,用来连接现场控制单元HCU,人-系统接口Conductor,系统工程工具Com2poser等类型的节点,实现控制信息的传送功能。HCU内的控制通道ControlWay,用来连接本节点内的智能模件,实现智能模件之间的信息传送功能。HCU内的子总线SlaveBus,用来连接智能模件和I/O子模件,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环形网络使用存储转发协议,控制通道使用自由竞争式协议。

Symphony系统使用了两种有效的通信技术:例外报告和信息打包技术。例外报告的特点是只反映某一时间间隔内发生显著变化的信息,而对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信息不产生报告。该技术可根据过程数据的特点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传输,保证通信传输的畅通。信息打包技术就是把去同一地址的所有信息压缩在一起,使用一个标题帧把信息发送出去的专用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

现场控制单元(HCU)是SYMPHONY实现过程控制的主要现场设备,其核心是桥控制器(BRC),BRC插在HCU的模件安装单元(MMU)内,就能完成过程控制中的回路控制、顺序控制、数据采集和优化控制操作。3.2.1HCU结构

HCU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机械结构、通信结构、模件结构和链接结构。机械结构HCU是一个柜式的现场设备,主要有金属外壳和模件安装单元注成。通信结构是在每一个HCU中,主要有控制通道I/O扩展总线等两层通信网络。通信介质为印刷电路板,安装与MMU的后部。模件可以直接、可靠的链接到通信通道上以获得相应信息。HCU中包括四种模件,即通信模件、控制模件、I/O、铜套子模件和电源模件。通过以上四种模件的合理选配,就能组成满足多种控制要求的控制总线。链接结构I/O通道子模件通过专用KTU电缆与相应的端子单元链接,并且端子单元的端子还可与现场设备相连,组成现场I/O通道结构,以完成显影的过程控制。3.2.2HCU的通信模件对

分散控制系统中的现场控制站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其他的现场控制站以及处于上层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等设备都是相互联系的,这就需要高一层的通信系统控制网络。其通信模件分别为支持环状结构的网络子模件(NIS)和网络处理模件(NPM)。

-6-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现场控制单元接口由网络子模件和网络处理模件组成,它们必需成对使用。这个接口可用作网络中心环或子环上的一个节点,通过对这对接口可以同时访问控制网络和控制通道。

3.2.3SYMPHONY系统网络结构

一般而言,SYMPHONY系统控制网络结构由中心环(INFI-NETCentralLoop)、子环(INFI-NETSubLoop)、工厂环(INFI-NETPlantLOOP)、控制通道(ControlWay)、I/O,扩展总线(I/OEXPANDBus)组成,它采用以一个环为中心,能同时接多个子环的组合结构。如图3.1所示。

远程子环子环中心环站HUB厂MIS图3.1SYMPHONY系统控制网络结构

PCU柜其他系统我厂INFI-NET结构中仅采用了一个中心环,下挂了17点,其中有P个操作员站(功能一致、彼此一般而言独立)、一个工程师站、CPU(按其控制的功能分为:锅炉岛、汽机岛、电气控制回路三大部分)。

INFI-NET采用存贮—转发的环状通讯方式。其特点是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可采用冗余的双网络配置。通讯速度为10M波特率。目前ABB贝利已推出了光纤通讯电缆及接口。在我厂DCS通讯网络结构中没有用到子环和工厂环,中心环网通讯介质为同轴电缆。

3.2.4SYMPHONY系统主要软硬件及其功能介绍

过程控制单元:过程控制单元(PCU)是用来监视和控制过程设备的计算机系统。

-7-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它是负责现场过程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的独立整体,由多功能处理器MFT、通讯接口模件、各种输入输出I/O子模件及插件式的模块化电源和端子单元组成。每一个PCU作为一个单独的节点使用C-NET进行通讯。每个PCU可以容纳多对多功能处理器模件MFP。

MFP是一个执行多回路模拟、顺序、批量和先进控制的控制器,也是一个执行数据采集和参数计算的处理器,是过程控制单元的基础,通过运行具有标准功能码库的专用语言编制的程序来实现控制方案;并通过子模件总线对I/O子模件进行扫描,从输入/输出I/O子模件获得过程测量信息或通过子模件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在端子单元上与现场I/O接线联接,传输到现场完成过程控制。MFP可以冗余配置,以保证明时过程控制的安全性,特别是它的高度模件化结构,使系统可以用简单的配置方法,实现繁杂的过程控制。它在PCU内只占用一个I/O模件插槽,而且可以和I/O模件一样带电插拔。

I/O子模件是PCU经过端子单元,与现场直接相连接的唯一通道。子模件包括:模拟输入类、模拟输出类、数字输入类、数字输出类等四大类型的子模件及具有特定功能的子模件。Symphony系统继承了INFI-90系统子模件类型少的特点,一种卡件可以实现多数据采集功能,通过模件板上的选择开关或跳线器,可以对模件进行组态,结合工程师站,可以对子模件进行更加灵活的组态选择。卡件类型少,可以降低备品备件的储存,减少维护费用。

操作管理级——Conductor系列人机接口:操作管理级是分散控制系统与电厂运行人员间的人机接口,实现电厂运行人员对600MW机组的监视和控制。Symphony系统的人机接口是Con2ductor系列接口,为整个系统及企业提供全厂范围内的过程监视和相关的管理功能。

Conductor系列接口采用了当代新型的。如操作系统、图形界面、窗口能力等通用技术,能够组成丰富而又灵活的动态、交互式彩色图形画面,并且把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融为一体,完成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实时、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多层次的报警管理,事件顺序记录、产生报告、报表等。

Conductor系列接口广泛采用了成熟的标准化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如使用WINDOWSNT平台,客户/服务器结构,文件浏览器技术,ACTIVEX的控制技术,OPC集成技术,SQL的历史数据库结构,TCP/IP以太网通讯协议,DCOM技术等一系列当前大家都在遵守的标准,以促进系统的开放和更新。

-8-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4防城港#2机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4.1炉膛压力控制系统4.1.1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设计特点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防城港#2号机组炉膛压力控制的设计。这次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锅炉运行时,假使机组要求的复合指令改变,则进入炉膛的燃烧量将跟着改变,燃料在炉膛中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也将改变。这时,为了维持炉膛内的正常压力,必需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理。假使炉膛压力过高,炉膛内火焰和高温烟气就会向外面泄露,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假使炉膛的压力过低,炉膛和烟道的漏风量将增大,可能使燃烧恶化,燃烧损失增大,甚至会燃烧不稳定或灭火。因此炉膛压力必需保持在一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炉膛压力直接影响炉膛内燃料的燃烧质量和锅炉的安全性。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控制两台引风机的动叶或入口挡板的开度,使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适应。从而保证锅炉压力在允许的范围内,以稳定燃烧、减少污染、保障安全。这次设计的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炉膛压力测量;

(2)采用死区非线性环节的炉膛压力控制;(3)送风机动叶位置的前馈控制;(4)内爆保护;

(5)引风机A和B的双速调理;

(6)引风机A和B的手动/自动切换;

(7)引风机A和B间的风量平衡。设计组态图见附录。4.1.2引风量调理

引风量的调理部分以调理器为中心。如图5.1所示,控制系统的被调量是炉膛压力信号,其给定值是运行人员在软手操控制器上给出的。当炉膛压力因某种扰动发生变化时,压力调理器接受炉膛压力与给定值的偏差信号,并对此进行比例积分控制运算,其结果与作为前馈信号的送风机动叶平均指令叠加,形成引风机的控制指令,分别送到两台引风机的软手操工作站。系统中引入两台送风机的平均信号作为引风机动叶的前馈信号,在机组负荷变化时,能使引风量与送风量同步变化,以减小送风量变化对炉膛压力的影响。函数调理器用于调理前馈作用的强弱。

4.2防城港#2机组组态图设计主要功能码介绍

-9-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2.1功能码80—控制站

本控制站可有三种应用类型,包括基本站、串级站和比率站。每种类型都可通过数字控制站(DCS)、模拟控制站(SAC)或诸如OIS等控制台进行控制。在基本站上可产生一个设定值(SP)并可进行手动/自动切换,在手动控制方式调整控制输出及在自动控制方式调整设定值。

在串级站上除可完成基本站的全部功能外,还可由另一个过程变量来控制设定值。

在比率站上可完成基本站的全部功能,但设定值的产生有所不同,设定值等于其次个非受控变量与一个比率调整因子之积。

通过调整控制站按键,可改变该站的方式、设定值、比率系数和控制输出。在启动期间的控制输出(CO)值是可组态的。假使S16规定了一个DCS站(S16等于0到7)或SAC站(S16等于0到63),则在启动期间控制输出值跟踪DCS或SAC上显示的控制输出值。假使与一个站间的通讯出现故障,则在启动期间控制输出跟踪的控制输出跟踪信号。

当本站的模拟输出为坏质量时,相关的模拟输出(AO)产生自动旁路并通知控制接口从模件的模拟输出。:4.2.2新型PID控制器FC156

说明:加强型PID控制器功能码完成PID控制器的功能。这个功能块具有位置或速度型控制限制算法,它还提供一个防复位终止功能。

4.2.3功能码50—手动设定开关

-10-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可提供一个可调的布尔输出(规律0或规律1)。S1是在模件执行期间可以修改的可调参数。

4.2.4功能码45—数字例外报告

本功能码对S1输入的数字量进行例外报告。规格数S2规定报警的状态。例外报告由从模件总线来的允许报告信号触发。例外报告的最大数量由模件组态确定。假使需要的报告超过128个则要组态数字例外报告块。IMLMM02模件没有内部报告,例外报告的数量要在分段控制块(功能码106)中指定。假使需要的例外报告的数量超过分段控制块中指定的数量,则超出部分需用诸如功能码45和功能码62来定义报告。

4.2.5功能码35—记时器

在计时方式,(S2=2)输出在计时时间内跟踪输入,不管输入值如何,总在计时时间终止时回到规律0.当输入变为规律1,输出变为规律1。若输入在计时时间终止之前回到规律0,输出也返回0,假使输入在计时时间终止后仍保持规律l,则输出在计时终止时返回规律0。在脉冲方式,(S2=0)当输入变成规律1时,输出也变成规律1。输入在计时时间(S3)终止前回到规律0,则输出在整个计时时间保持1。假使输入在计时终止后仍为1,则输出在计时时间终止时回到0,并在一个计时间隔中保持0,即无论输入值保持规律1多久,输出也将在计时时间中保持规律1状态。在暂停方式中,输入维持规律1时间大于计时时间长度时,输出跟踪输入。假使输入脉冲宽度小于计时时间,输出将维持规律0。4.2.6功能码8—速率限制器

-11-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功能码8根据预先设定的速率限制输出的变化率。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必需将

置为规律1。假使为规律0,输出任何时候都和输入相等。规格数S3是以每秒工程单位表示的输入信号增加的速率限制值,只要输入增加的速率小于S3,输出就和输入相等。当输入增加的速率超过S3规定的限制值时,只要输入信号继续以高速增加,输出将以S3规定的速率增加。同样地,当输入信号的减少速率超过S4规定的限制值时,输出将以S4规定的限制值减少。4.2.7功能码15—输入加法器

本功能码执行两个输入信号的加权求和。通过选择适当的输入和增益,本块可以执行比例、偏置或求偏差的功能。通过将其次个输入引入一个常数块,它还可用作非零基信号的换算器。本功能码的内部运算由下式描述:输出=(×S3)(×S4)

4.2.8功能码30—模拟例外报告

假使输入值变化量超出组态规定的死区,模拟例外报告功能码就将输入的模拟信号值送往通讯高速马路。假使输入值达到规定高或低限值,本功能码还将产生一个报警值。只有当超过了模件的执行块或分段控制块规定的最小时间后,才能发送一次模拟例外报告。本功能码不对输入进行任何转换。规格S3和S4规定的输入信号零点和量程仅作内部使用。S7规定的重大变化用来向其它HCU或操作员接口设备报告时使用,S2规定的工程单位用来向这些较高级设备报告。为了确证信号的传送是成功的,在模拟量信号的基础上产生一个点质量标志。要检测信号的质量,需在组态中包含一个检测质量块(功能码31)。点的质量不能作为其它任何类型块的输入。4.2.9功能码24—适配器

-12-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此功能允许系统中的可调参数的适配,即在运行中改变可调参数。它可以对控制系统中的动态—静态环的增益进行配制。所有增益与时间常数都是可调参数。所以,使用3l号功能块,可以设置增益和时间常数以适应当前的过程运行的状态。注意:例外报告功能块中的可调报警规格是不能适配的(例:功能码30的S5S6)此适配功能块的输出值没有意义。被适配的规格只有在运行过程中才能被修改,而且存于不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中的原始参数值不变。所以修改过的规格不能通过任何操作员接口设备获取,只能通过读适配块的输入。适配块的输入可通过读其前继块的输出获得。

4.2.10功能码31—检验质量

检验质量块能够检查l至4个输入点的质量。这是一个四输入的或(OR)功能,假使所有要检测的点均为好质量,则输出规律0,若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的测试点是坏质量,则输出为规律1。模拟量和数字量的I/O厂环,以及SYMPHONY-NET输入都能进行质量检测。质量不通过模件功能块传播,所有内部点都要具有好质量。4.2.11功能码3—超前/滞后

超前/滞后功能块的输出等于某个时间函数和输入值的乘积。规格数S3和S4提供超前(S3)或滞后(S4)功能。功能码3还可用作超前/滞后滤波器。

-13-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防城港#2机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分析过程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通过控制引风机动叶、挡板开度、引风机的转速来实现炉膛压力的控制过程。在大多数机组中,使用两台引风机调理炉膛压力。以下是对防城港#2机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5.1炉膛风控制系统分析

5.1.1风控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在电厂中引风控制系统实质上就是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炉的炉膛压力通过控制2台引风机来保持,锅炉的负压一般控制在-20Pa左右。原理如图6.1所示,PC3为压力控制器。MFT主燃料跳闸

tPC3YSP锅炉左侧压力PTTTt锅炉右侧压力PTTTΣ/2位置R++-Σ-Σ1号风机变频器2号风机变频器图6.1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为了提高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提高调理品质,炉膛压力调理寻常采用如下方法:

(1)炉膛压力测量采用3台变送器,3台变送器经过控制算法后所选的值作为测量值,对这些变送器设有监控规律。当3台变送器全部正常时,选偏差不大的2台变送器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当其中任一台变送器有品质报警,而其他2台无品质报警的变送器控制偏差大,此时切手动;当3台变送器全部有品质报警时,切手动;当3

-1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台变送器之间全部有控制偏差报警时,切手动。这样就可以保证炉膛压力测量信号的确凿性。

(2)当炉膛负压过低(-500Pa)时,控制系统将闭锁引风机风量增加;当炉膛负压过高(500Pa)时,该控制系统将闭锁引风机风量减小,以保证炉膛压力在要求的范围内。

(3)在计算机中对炉膛负压的测量值进行滤波(时间一般为2s左右),以保证执行机构不频繁动作。

(4)炉膛压力控制器一般设有一个死区,当炉膛压力的设定值和测量值的偏差不超过死区范围时,控制器的输出不变,执行机构不动作,这就有效地消除了因炉膛压力经常波动而使执行机构频繁动作,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

(5)为了保证炉膛压力控制的正确性,当控制偏差超过一定数值时自动切手动,并有报警提醒。

(6)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还设有防内爆功能。当锅炉由于汽包液位低、炉膛压力低等保护动作而发生锅炉主燃料跳闸(MFT动作)时,由于锅炉突然灭火引起锅炉炉膛压力大幅度下降,假使控制燃料的执行机构不及时动作,就有可能引起锅炉炉膛内爆。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用MFT动作信号引发一组规律动作,直接前馈到该控制系统中去(如图6.1所示)。在MFT动作后,2台引风机执行机构先向关的方向动作,直到开度达到原来设定的某一位置,保持一段时间后,使2台引风机的执行机构再向开的方向动作,直到开度达到MFT时的位置,这样就实现了引风机的一组防内爆功能,从而保证了锅炉的安全。5.1.2引风机控制回路分析

正常状况下,炉膛负压按传统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案进行,前馈信号GAPIDTR来自送风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送风控制系统动作的同时,引风控制系统能相应地协调动作,使引风量随送风量成比例地变化,以减小炉膛负压在变负荷时的动态偏差,引风控制的前馈信号取自两台送风机动叶开度指令(送风调理器的输出),前馈信号通过函数块F(x),直接引入引风控制系统中炉膛负压调理器的加法块Σ输入端,前馈信号作为炉膛负压调理的粗调。

根据炉膛负压测量值和炉膛负压设定值的偏差,调理器给出两台引风机导叶的公共控制指令,被调量为炉膛负压,调理变量为引风机导叶开度,炉膛负压调理器起校正作用,在手动方式下,运行人员在引风机M/A站上可以手动改变两台引风机导叶的开度,炉膛负压调理器则跟踪两台引风机导叶指令之和的平均值。5.2防城港#2机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态图分析过程5.2.1PID自动控制实现

送风机导叶平均开度指令通过功能块1(函数发生器)的输出1398作为功能块

-15-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新型PID)的手动积分块地址,炉膛压力跟踪指令直接作为功能块156TR的输入,来跟踪开关信号的块地址。0常数块作为PID控制器的SP设定值,对控制器进行设定。炉膛压力信号与常数块1作为功能块3(超前/滞后)的输入,输出1397与输出1415通过功能块15(加法器)按公式(S3)+(S4)计算输出量,输出1432再作为功能块1(函数器)的输入,最终输出1433作为PID控制器PV的过程变量块地址。炉膛压力高信号和炉膛压力低信号分别作为PID控制器DI和II的输入。送风机A停和送风机B停信号通过功能块37(与),输出1399与手动设定值通过功能码9(模拟切换器)进行偏差运算,输出5404作为适配器的输入,输出5407作用于控制器PID进行自适应调整。由PID控制器输出1400通过加法器作为M/A控制站自动信号块地址。

图A1.1PID自动控制实现

5.2.2M/A手自动切换的实现

引风机入口导叶跟踪信号直接作为功能块80(控制站)TR的跟踪信号块地址。输出1400与输出1428通过(加法器)作为M/A控制器A的自动信号块地址。输出1418直接作为控制站M/APV的过程变量块地址。输出1428也直接作为控制站SP的设定值。引风机入口导叶自动信号和引风机入口导叶手动信号分别作为M/A控制站MFC的MI和AI,进行手自动切换。由M/A控制站的输出1423置1,作为模拟例外报告的输入进行引风机A,B偏差设定。输出1424置1,作为数字例外报告的输入进行引风机入口导叶控制

-16-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图A1.2M/A手自动切换实现

5.2.3炉膛压力报警实现

炉膛压力信号通过功能块12(高/低比较器)输出1403和1404分别到功能块45(数字例外报告),此功能是实现炉膛压力超过2000或低于-2000时通过数字例外报告进行高报警或低报警。从功能块12(高/低比较器)输出也可以直接作为炉膛压力高信号和炉膛压力低信号

-17-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A1.1炉膛压力报警实现

5.2.4送风机的手自动切换

如图6.4所示10HLB13CP303-LL(送风机A油压泵出口控制油压低低)、10HLB10AN001XG11(送风机A中止)、10HLB10AA01OPTE(送风机A故障)和10HLB00AA101MICOMCMD(送风机公用条件)输入信号通过功能码36(限定\或〞)输出为1,当输入为0时为自动,当输入为1时自动切换到手动且保持。由于输入到站MFCS29中的信号为1所以站输出跟踪S2。10HLB20AA101PID(送风机BPID信号)和10HLB20AA101SP(送风机BSP信号)通过功能码15(加法器)按(S3)+(S4)计算输出量输入MFCS3中作为自动信号的块地址。10HLB10AA101CO信号经过功能块9(模拟量切换)通过请求自然通风的信号来决定输出4144的信号,同样的输出4121的信号要通过送风机A导叶的输入信号量来判别,最终经过功能码8(速率限制器)输出4124再输入MFC中的S4中。吹扫风保持信号、送风机A液压油泵出口控制油压低低信号和4105输出的信号一起通过功能码40变为输出信号4116,信号4116和4115信号经过功能码37变为输出信号4122最终输入到MFC中的S5中。当4136输出信号为0时,手动标志。由于输入到MFC中S29的值一直为1所以输出跟踪S2且保持以此来保证无扰切换。

-18-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图A1.2送风机的手动/自动切换

5.2.5MFT动作时的超持控制

炉膛负压控制除采用了前馈-反馈传统方案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炉膛负压控制设计了一个超驰控制回路,其作用是防止主燃料跳闸(MFT动作)时,引起炉膛灭火而产生锅炉内爆的事故。

当锅炉接受到MFT动作信号后,寻常不到几秒就可以导致炉膛灭火,炉膛一旦灭火,炉内温度将急剧下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T=R可知,当炉膛内烟气容积V不变时,炉膛负压P将随炉内温度T的下降而降低,炉内将出现较大的负压,加

-19-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之炉内燃烧是急剧的化学变化过程,在燃烧后的烟气中,除包括一、二次风外,还包括燃烧时产生的CO2和水蒸汽;当锅炉灭火时,CO2和水蒸汽大减少,从而使烟气的质量流量大大减少,假使此时引风机动叶仍保持原来的开度,势必造成很大的炉膛负压,如不采取措施,锅炉将有产生内爆的危险,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炉膛负压控制系统设计有如下超驰保护回路,当MFT动作时,控制系统首先强制前馈信号为0,关小引风机导叶开度,以减少引风机出力,使炉膛负压不至太低。5.2.6增闭锁和减闭锁

对每台引风机动叶的控制指令还设计了闭锁增和闭锁减功能。即:

(1)当炉膛压力信号10HBK10CP901高于某一值时,阻止动态关小引风机动叶。(2)当炉膛压力信号10HBK10CP901低于某一值时,阻止动态开大引风机动叶。当炉膛负压降至低于最小值-2000Pa时,或高于2000Pa时,正负偏差压力超驰控制回路将起作用。

当炉膛负压低于设定的最小压力-2000Pa时,闭锁增II/9起作用,迅速用来关小引风机导叶的开度,同时,闭锁减DI/10来开大送风机导叶的开度;同理,当炉膛负压高于设定的最大压力2000Pa时,闭锁减DI/10起作用,迅速用来开大引风机导叶的开度,同时,闭锁增II/9来减小送风机导叶的开度。

不管引风机M/A站处于自动还是手动方式,防止引风机内爆的超驰信号和负偏差压力超驰控制信号都能及时动作,因此它们的优先级别最高。5.2.7其它异常工况的控制方式

炉膛压力测量变送器发生故障或A、B侧引风机跳闸时,炉膛压力控制切至手动控制。

5.2.8低炉膛压力保护

低炉膛压力保护回路它由低限压力给定器、炉膛压力与低限压力比较器、比例调理器K、高限限制器、加法器等组成。当炉膛压力低于某一值时,比较器输出副值,经比例调理器、高限限制器加法器输出,动态关小引风机动叶开度,以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比例调理器用来调理动作幅度,高限限制器设置高限为零,防止炉膛压力大于低限压力时误动。

当发生主燃料跳闸MFT时,由于灭火瞬间炉膛压力会急剧下降,而且发生MFT前机组负荷越高,灭火后炉内工况变化越猛烈,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炉膛内爆。为此应阻止引风机动叶开大,并紧急将动叶关小到某一开度。MFT动态修正回路根据发生MFT前机组的负荷值,按一定比例瞬间动态关小引风机动叶开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再以斜坡变化,回到发生MFT前瞬间的开度数值上,并恢复炉膛压力的正常调理。

-20-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5.3引风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5.3.1引风机的常见事故

风机是一种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输送气体、给予气体能量的机械,它是火电厂中不可少的机械设备,主要有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和排粉机等,消耗电能约占发电厂发电量的1.5%~3.0%。在火电厂的实际运行中,风机,特别是引风机由于运行条件较恶劣,故障率较高,据有关统计资料,引风机平均每年发生故障为2次,送风机平均每年发生故障为0.4次,从而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或减负荷运行。因此,迅速判断风机运行中故障产生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解决是发电厂连续安全运行的保障。虽然风机的故障类型繁多,原因也很繁杂,但根据调查电厂实际运行中风机故障较多的是:轴承振动、轴承温度高、动叶卡涩、保护装置误动。5.3.2引风机常见故障处理

轴承温度高:风机轴承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有三类,润滑不良、冷却不够、轴承异常。离心式风机轴承置于风机外,若是由于轴承疲乏磨损出现脱皮、麻坑、间隙增大引起的温度升高,一般可以通过听轴承声音和测量振动等方法来判断,如是润滑不良、冷却不够的原因则是较简单判断的。而轴流风机的轴承集中于轴承箱内,置于进气室的下方,当发生轴承温度高时,由于风机在运行,很难判断是轴承有问题还是润滑、冷却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加油是否恰当。应当依照定期工作的要求给轴承箱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出现温度高的状况,主要是加油过多。这时现象为温度持续不断上升,到达某点后(一般在比正常运行温度高10℃~15℃左右)就会维持不变,然后会逐渐下降。

冷却风机小,冷却风量不足。引风机处的烟温在120℃~140℃,轴承箱假使没有有效的冷却,轴承温度会升高。比较简单同时又俭约厂用电的解决方法是在轮毂侧轴承设置压缩空气冷却。当温度低时可以不开启压缩空气冷却,温度高时开启压缩空气冷却。

确认不存在上述问题后再检查轴承箱。

动叶卡涩:轴流风机动叶调理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阀改变液压缸两侧油压差实现的。在轴流风机的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动叶调理困难或完全不能调理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寻常会认为是风机调理油系统故障和轮毂内部调理机构损坏等。但在实际中寻常是另外一种原因:在风机动叶片和轮毂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实现动叶角度的调理,但不完全燃烧造成碳垢或灰尘堵塞空隙造成动叶调理困难。动叶卡涩的现象在燃油锅炉和采用水膜除尘的锅炉比较普遍,解决的措施主要有

(1)尽量使燃油或煤燃烧充分,减少碳黑,适当提高排烟温度和进风温度,避免烟气中的硫在空预器中的结露。

(2)在叶轮进口设置蒸汽吹扫管道,当风机停机时对叶轮进行清扫,保持叶轮

-21-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清洁,蒸汽压力<=0.2MPa,温度<=200℃。

(3)适时调整动叶开度,防止叶片长时间在一个开度造成结垢,风机停运后动叶应休止地在0~55活动。

(4)经常检查动叶传动机构,适当加润滑油。

旋转失速和喘振:旋转失速是气流冲角达到临界值附近时,气流会离开叶片凸面,发生边界层分开从而产生大量区域的涡流造成风机风压下降的现象。喘振是由于风机处在不稳定的工作区运行出现流量、风压大幅度波动的现象。这两种不正常工况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有一定的关系。风机在喘振时一般会产生旋转气流,但旋转失速的发生只决定于叶轮本身结构性能、气流状况等因素,与风烟道系统的容量和形状无关,喘振则风机本身与风烟道都有关系。旋转失速用失速探针来检测,喘振用U形管取样,两者都是压差信号驱动差压开关报警或跳机。但在实际运行中有两种原因使差压开关简单出现误动作:烟气中的灰尘堵塞失速探针的测量孔和U形管简单堵塞;现场条件振动大。该保护的可靠性较差。由于风机发生旋转失速和喘振时,炉膛风压和风机振动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风机调试时通过动叶安装角度的改变使风机正常工作点远离风机的不稳定区,随着目前风机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可以将风机跳闸保护中喘振保护取消,改为“发讯〞,当出现旋转失速或喘振信号后运行人员通过调理动叶开度使风机脱离旋转脱流区或喘振区而保持风机连续稳定运行,从而减少风机的意外停运。

-22-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结论

目前发电厂中对锅炉风机(主要针对的是离心风机)调速技术进行改造是一种发展趋势。从经济与技术方面分析比较,提供以下建议供参考:

(1)对中、小型机组(200MW、100MW)锅炉离心式送、引风机推荐使用液力偶合器技术,可降低改造费用,同时能达到节电的效果。

(2)对运行10年以上的机组锅炉离心式送、吸风机推荐使用液力偶合器技术。(3)对新投产的较大机组(300MW以上)锅炉离心式送、引风机选用变频器技术,由于对大机组运行可靠性要求高,以免因设备问题而影响锅炉运行,使电网波动。

(4)对目前风压较高的离心式风机(一次风机)最好选用变频器调速。根据风机性能,风压与转速是二次方关系,对高风压的设备采用转速调理时调理幅度与送、吸风机比要低,节电效果相比要小,采用变频器调理转速比液力偶合器调理效果要好,所以对高压头离心式风机最好采用变频器调理技术。

随着中国风机制造水平的提高,风机的效率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但风机在实际运用中故障的状况仍较多,完善系统设计、做好定期维护工作是提高风机可靠性的关键,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的故障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对减少风机非计划停运也十分重要。

-23-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编写和改正都得到了朱小娟老师的鼎立相助。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深表谢意!并祝愿朱老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在此次毕业设计中,我还得到了一些同学的大力帮助,同学们对论文的设计、撰写方面提出的有益的建议,使论文更完善。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的帮助,并祝愿他们的毕业设计能取得好成绩。

-2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附录A1.2

TAGNAME:10HBK10CP901DFTAGDESC:炉膛压力调理故障S1NORBANDDO/L(45)2040S21logic1alarmstate10HBK10CP901DS1S2F()t(3)1442S1H//LHL(12)14451446S1S2OR(39)1455S1S2(37)10HBK10CP901DF1459S30TimeConstT1(Lead)SecS40TimeConstT2(Lag)SecS2500ValueOfAlarmPt/HiLimitS3-500ValueOfAlarmPt/LoLimit11(12)14361437S1S2S3IS40reset-OvrideVal(0=Rset1=Set)PV>SVS1H//LHLSR(34)144710HBK10CP901HSPS2800ValueOfAlarmPt/HiLimitS3500ValueOfAlarmPt/LoLimitPV=S9,1-#Inp=S9)S100logic1inp>=S9自然通风请求REQNATUREVENTINDUCEAFORCEDCLSS1S2S3S4OR(40)145210HNC10AA101TS10HNC10AA101COS1S2S3100.0T(9)1435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7S1S2S3T(9)1444S1S2(8)145710HNC10AA101TR0.010HNC10EC01STEP04CMDSA10HNC10EC02STEP01CMDSA5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35IncrRateLimit(1/Sec)S45DecrRateLimit(1/Sec)S1S2S3S4OR(40)137410HNC20AN001XG1110HBK10CP3F10HBK10CP901DF10HNC20AA101OPTFS1S2S3S4S5S6S7S8QOR(36)145310HNC20AA101MIS91OutputSetSelect(0-#Inp>=S9,1-#Inp=S9)S100logic1inp>=S9REQNATUREVENTINDUCEBFORCEDCLSS1S2S3S4S1S2S3100.07OR(40)144910HNC20AA101TS10HNC20AA101COT(9)1434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0.05S1S2S3T(9)1443S1S2(8)145810HNC20AA101TR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35IncrRateLimit(1/Sec)S45DecrRateLimit(1/Sec)10HNC20EC01STEPCMDSBS1S2S3S4OR(40)1340

-27-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A1.3

TAGNAME:10HNC10AA101OFTAGDESC:引风A站输出故障10HBK10CP901HS1S2S3T(9)1468S1S2S3S4100.0710HNC10AA101XQ01S1S2(K)S1S2S3S4(15)S11492S1TSTQ(31)1485(12)H//L1496DO/L(45)5423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110HNC10AA101OPTFS2(40)S3OR1503S4引风A站输出故障S21logic1alarmstate10HNC10AA101CO10HBK10CP901L0.0(10)1470S1S2S31497T(9)1478S1S2S3S4(11)1486S1S2(K)(15)1493S3-1GainParamOfInput1S250ValueOfAlarmPt/HiLimitS41GainParamOfInput2S3-50ValueOfAlarmPt/LoLimit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10HNC10AA101XC015S31GainParamOfInput1S41GainParamOfInput210HNC10AA101XC01H100(12)S1H//L150010HNC10AA101XC01L202301负荷给定ULDULDS1F(X)(1)1467S1S2S3T(9)1471S1S2S3(9)1476S2100ValueOfAlarmPt/HiLimitS320ValueOfAlarmPt/LoLimitT0.0S20InputCoordinateS3-3OutputCoordinateToS2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4120InputCoordinate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5OutputCoordinateToS4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6600InputCoordinateS7-15OutputCoordinateToS6S8800InputCoordinateS9-15OutputCoordinateToS8S104e+006InputCoordinateS110OutputCoordinateToS10S124e+006InputCoordinateS130OutputCoordinateToS1250.05S1TD-DIG(35)5420S1S2tF()(3)1479S1S2X(16)1487S1S2(K)(15)1490S1S2S3T(9)1491S30TimeConstT1(Lead)SecS31GainParamS46TimeConstT2(Lag)SecS21normal;t-outS33TimeDelay(InSec)S31GainParamOfInput1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41GainParamOfInput2S50TimeConstTransfToInp2MFTS1TD-DIG(35)1472S21normal;t-outS33TimeDelay(InSec)1.06S1S2S3A(2)1460S1S2S3(9)1502S1(24)1507S110OutputValueinEngUnitsA(2)1465T(9)1480TADAPTA10HNC10AN001XG0110HNC20AN001XG01S1S2S10.5OutputValueinEngUnits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2)1461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21472BlkAdrOfSpecToBeAdapted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33SpecToBeAdaptedAN(37)D1474S160OutputValueinEngUnitsS1(12)H//L1482148310HNC20AA101XC01S20ValueOfAlarmPt/HiLimitS30ValueOfAlarmPt/LoLimit10HBK10CP901最小压力A(2)1466S1S2(K)(15)1475S1S2(K)(15)5421S1(6)1488S1S2(K)(15)1494S110HNC20AA101XC01H100(12)H//L150510HNC20AA101XC01L202306S31GainParamOfInput1S4-1GainParamOfInput2S30.01GainParamOfInput1S20HighLimitValueS40GainParamOfInput2S3-10LowLimitValueS1-2000OutputValueinEngUnits10HBK10CP901HS1S2S3S31GainParamOfInput1S41GainParamOfInput2S2100ValueOfAlarmPt/HiLimitS320ValueOfAlarmPt/LoLimitT(9)1469S1S2S3S4100.07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1S2S1S2S3S4(11)148910HNC20AA101XQ01(K)(15)S11495(12)H//L149810HNC20AA101CO(10)1473S1S2S3T(9)14841499S1S210HNC20AA101OPTF(40)ORS31504S4引风B站输出故障S31GainParamOfInput1S250ValueOfAlarmPt/HiLimitS4-1GainParamOfInput2S3-50ValueOfAlarmPt/LoLimitTAGNAME:10HNC20AA101OFTAGDESC:引风B站输出故障0.05S1S2S3S4S1TSTQ(31)1477DO/L(45)5422S21logic1alarmstate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10HBK10CP901L

-28-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附录A1.4

信号A10HBK10CP101S1S2tF()(3)3565S1S2S3S4(31)3569S1S2(K)(15)3603S1S2S3TSTQS30TimeConstT1(Lead)SecS40TimeConstT2(Lag)SecS1S2S3S4S40TimeConstTransfToInp1TS50TimeConstTransfToInp2(9)3613(10)3623信号B10HBK20CP101S1S2S30.5GainParamOfInput1S40.5GainParamOfInput2tF()(3)3566S1S2S3S4(31)3570S1S2(K)(15)3604S1S2S3TSTQS30TimeConstT1(Lead)SecS40TimeConstT2(Lag)SecS1S2S3S4S40TimeConstTransfToInp1TS50TimeConstTransfToInp2(9)3614S1(10)S23624S3S4(11)3630信号C10HBK20CP102S1S2S30.5GainParamOfInput1S40.5GainParamOfInput2tF()(3)3567S1S2S3S4TSTQ(31)3573OR(40)3577S1S2AN(37)D3589S1S2(K)(15)3605S1S2S3T(9)3615S30TimeConstT1(Lead)SecS40TimeConstT2(Lag)SecS1S2S3S4(10)36251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50TimeConstTransfToInp21S1S2S3S4S30.5GainParamOfInput1S40.5GainParamOfInput2S1S2AN(37)D3578S1S2S3S4OR(40)3593S1S2TAGNAME:10HBK10CP900SLTAGDESC:A侧炉膛负压选择(K)(15)3606S1S2A(37)ND3579S1S2S3T(9)3617S1S2(8)3626S1S2(K)(15)3633S1S2A(37)ND3580S1S2S3S4S1MSDVDR(129)S23595S3S43596S5S63597S253598I1I2F1F2F3F4STS3-1GainParamOfInput1S31GainParamOfInput1S41GainParamOfInput2S41GainParamOfInput2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31IncrRateLimit(1/Sec)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41DecrRateLimit(1/Sec)S1S2(K)(15)3607S1S2S3T(9)3618S1S2(8)3627S1S2S1(K)(15)S23634S3T(9)3637S1S2A(37)ND3583OR(40)3594S1S2A(37)ND3584S7100NOutput1;N+1Output0;N+2Output0S3-1GainParamOfInput1S31GainParamOfInput1S40TimeConstTransfToInp1S80NOutput0;N+1Output0;N+2Output0S41GainParamOfInput2S41GainParamOfInput2S50TimeConstTransfToInp2S40TimeConstTransfTo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