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既便两国产出不变,其GDP亦不能与原来两国GDP之和相等。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合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GDP是对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出的市场度量,只要合并前后两国产出不变,合并后的GDP亦应与原来两国GDP之和相等。

2.国民收入核算中,净投资可以为负,但总投资无论如何不能为负。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若存货的缩减额加上折旧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和设备的总价值,净投资为负;若存货的缩减额超过了新生产的建筑设备的价值,总投资也为负。

3.既然折旧和间接税不是要素收入,依照收入法这两项不应计入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于GDP是当年全部最终经济成果的市场价值,折旧和间接税无疑应包括在里边。如将此两项排除在外,核算得到的就将不是GDP,而是大致相当于NI的一个指标了。

4.个人从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上都获得利息收入,则依照收入法,两种利息都应计入GDP。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收入法之“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派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终收入。个人从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之一种,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派。

答案

1.C2.B3.C4.A5.A6.C7.C8.B9.D10.A11.C

三、计算

1.据表13-1提供的某国经济数据(单位:亿元),求该国相应年份的GDP、NDP、C、I和In(净投资)。

表13-1指标第一年其次年解:第一年各指标数值为:新产建筑55C=消费掉的消费品=90亿

新产设备1010元

新产消费品11090I=新产建筑+新产设备+年消费掉的消费品90110底消费品的库存量-年初消费品

的库存量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折1010=5+10+50-30=35亿旧元

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折1010In=I-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

旧折旧

年初消费品的库存量3050-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年底消费品的库存量5030折旧

=35-10-10=15亿元

GDP=C+I=90+35=125亿元

NDP=GDP-(I-In)=125-20=105亿元同理可得其次年各指标的数值为:

C=110亿元,I=-5亿元,In=-25亿元GDP=105亿元,NDP=85亿元

2.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开采了50千克银,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

产品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1)项链为最终产品,其售价40万美元即为与此两项生产活动有关的GDP。(2)开矿阶段创造的增加值为10万美元,项链制造阶段创造价值为40-10=30万美元,合计总增加值,有GDP=10+30=40万美元。

(3)在开矿阶段,工资7.5万美元,利润为10-7.5=2.5万美元;在项链制造阶段,工资为5万美元,利润为40-10-5=25万美元。两项工资和两项利润合计共40万美元。此即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3.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表13-2所示,试求:

表13-2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书本面包(条)菜豆(千克)10010美元2001美元5000.5美元数量价格11010美元2001.5美元4501美元(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话对否?

解:(1)1998年名义GDP为:100×10+200×1+500×0.5=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为:110×10+200×1.5+450×1=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为当年名义GDP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为:

110×10+200×1+450×0.5=1525(美元)两年间实际GDP增加的百分比为:

(1525-1450)÷1450≈0.0517=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为当年名义GDP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为:

100×10+200×1.5+500×1=1800(美元)两年间实际GDP增加的百分比为:

(1850-1800)÷1800≈0.0278=2.78%

(5)对比(3)和(4)可看出,GDP的变化速度与我们选择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价格有关。但需说明的是,一国GDP的变动源于价格水平的变动和最终经济成果数量的变动,不管采用哪一个基期价格计算GDP,都能将GDP中因价格变动引起的不可比因素剔除掉。假使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则基期的选择与实际GDP的变化无关。

4.根据上题数据,以1998年为基期:

(1)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2)计算这段时期的通胀率。解:(1)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数为1;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为99年名义GDP/99年实际GDP=1850/1525≈1.213(2)以GDP折算指数为基础计算的通胀率为

(1.213-1)×100%=21.3%

5.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

(3)假使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解:(1)A的价值增加为:5000美元-3000美元=2000美元

B的价值增加为:500美元-200美元=300美元C的价值增加为:6000美元-2000美元=4000美元

(2)由生产法核算GDP,易得其值为

GDP=2000+300+4000=6300美元

亦可用加总所有部门最终产品的方法计算GDP。易知A、B、C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分别为2800美元、500美元和3000美元,加总即得GDP数额为6300美元。

(3)国民收入额为:6300美元-500美元=5800美元

6.从表13-3资料中找出:

(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单位:万美元)。

13-3表

指标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个人消费支出96数量356.41866.264.9266.334.1164.8120.866.4253.9402.164.4105.1374.51991.

解:(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866.6+264.9+34.1+164.8+120.8=2451.2万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1.2+266.3=2717.5万美元

(3)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

=2717.5+356.4=3073.9万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红利-社会保险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

=2451.2–164.8+66.4-253.9+105.1+374.5=2578.5万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78.5-402.1=2176.4万美元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

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2176.4-64.4-1991.9=120.1万美元

7.假定一国有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表13-4(单位:万美元)。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表13-4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

=4800-(800-300)=4300万美元(2)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消费-政府购买

=4800-800-3000-960=40万美元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万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300-990=3310万美元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万美元

8.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试计算:(1)个人储蓄;(2)投资;(3)政府购买。

解:(1)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元(2)投资=个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部门的储蓄

=300+(-200)+100=200万元

(3)政府购买=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净出口

=5000-3800-200-(-100)=1100万元

四、分析探讨

1.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和“产出等于支出〞?答:(1)产出等与收入。所谓产出,就是当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市值,在这个总市值的价值构成中,一部分是要素成本(如利息、工资、租金等),一部分是非要素成本(如间接税、折旧等),它们最终分别成为家庭的收入、企业的收入和政府的收入。由于最终产品的总价格就等于要素成本和非要素成本之和,故产出等于收入。

(2)产出等于支出。所谓支出,是指各部门针对本国最终产品发生的支出。由于把由于无人购买或因购买力不足而积压在仓库里的存货视为企业自己将其“买下〞的投资行为,故产出也必等于支出。

(3)产出、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从生产、分派和流通三个环节对同一堆最终经济成果的衡量,若不考虑统计误差的因素,三者必然是相等的,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必然是相等的。

2.以下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只是收入的单方面转移,并不伴随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交换。故此项不应计入GDP。

(2)由于购买的是用过的卡车,该卡车的价值已经计入其生产年份的GDP了。故此项不应计入GDP。

(3)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产权在不同个体间的转移,是个人的一种投资方式。但这和计入GDP的“投资支出〞不是一回事,后者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等)的支出。故此项也不应计入GDP。

(4)地产不是最终产品。故此项也不应计入GDP。

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指标中哪个总量有影响?

答: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将会使PI和DPI减少,而其他几个总量指标则不会受影响。原因是:社会保险税是GDP、NDP和NI当中的一个部分,社会保险税的增加意味着其他部分的减少,各部分的总和即GDP、NDP和NI是不变的。但在由NI得到PI时,需要将社会保险税从NI中扣除。故其他条件不变,社会保险税增加,PI将减少;由于DPI由PI扣除个人税而得,DPI亦会相应减少。

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总等于计划的投资?答:(1)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含义。储蓄与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的恒等,是“事后的、实际的〞投资和储蓄的恒等。设有一个二部门经济,其国民收入为1000亿元,从收入的使用看,用于消费的为800亿元,则未被消费的200亿元既为储蓄;从支出的结构看消费仍为800亿元,未被消费的200亿元此时被视为投资。这里的投资和储蓄是事后的、实际的指标,其中可能包含有非合意的部分,因此就必然有储蓄与投资的恒等。

(2)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的含义。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的相等是基于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意愿的相等,是“计划的、事前的、合意的〞投资和储蓄的相等。由于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并不一定一致,投资动机与储蓄动机亦存有差异,因而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相等就只能是偶然的。只有当非合意的投资、非合意的储蓄为零,即实际的投资、实际的储蓄让投资主体、储蓄主体都满意时,计划投资才等于计划储蓄。

5.当你改变到附近酒店就餐的计划转而与朋友们举行温馨轻松的家庭宴会的时候,当你决定不去看电影而是在书房看书消磨你的周末的时候,甚至当你只是为了欣赏人行道旁繁茂的花草决定不乘公交车而步行回家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你正使这个国家的GDP减少?

收人y=700,利率r=10时,货币需求L=140+50=190

(2)收人y=600时,r=12,L=120+30=150

r=10,L=120+500=170r=8,L=120+70=90r=6,L=120+90=210r=4,L=120+110=230

收人y=700时,r=12,L=140+30=170

r=10,L=140+500=190r=8,L=140+70=210r=6,L=140+90=230

r=4,L=140+110=250收人y=800时,r=12,L=160+30=190

r=10,L=160+500=210r=8,L=160+70=230r=6,L=160+90=250

r=4,L=160+110=270

(3)由表中数据可知,货币需求函数L=0.2y+150-10r(如图15-3)。由图可见,当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r5.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

图15-3(1)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人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时的12货币需求由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美元,

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4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

LM曲线。0150170190230250270L(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中LM曲线相比,有何不同?

(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l100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

解:(l)y=800,r=10,L=0.2y-5r=110r=8,L=0.2y-5r=120r=6,L=0.2y-5r=130

同理,当y为900美元时,对应由高到低的三个利率,货币需求分别为130、140、150;当y为1000美元相应的货币需求分别为150、160、170。

根据上述资料可得一组货币需求曲线(如图15-4)。

图15-4r(2)设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

分别为M和m,则有m=M/P=150令L=m,则有y=750+25r,此即10LM曲线易知,所有满足上述方程的收入与利率

8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均

衡。6(3)由上述推导过程不难看到,LM曲线上任一点对应的利率所导致的投机需求

加上该点对应的收入所导致的交易需求之0110120130140150160170L和都和某个既定的货币供给量相等,即货币

市场是均衡的;LM曲线其实就是“L=M曲线〞(如图15-5)。

ry=750+25r10

2y=1000+25r图15-5

(4)当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时,由200=0.2y-5r得y

=l000+25r。此即新的LM曲线。080010001250y与(3)中的LM曲线相比,新的LM曲线向右平移了250

(=?m/k=50/0.2)个单位。(5)若r=10,y=1100美元,此时货币需求为L=0.2y-5r=220-50=170(美元)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利率将下降,直到r=4,货币市场才会实现均衡。

6.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我出LM等式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LM的斜率的值;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4)若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解:(1)设实际货币供给为m,则有m=M/P

r?由L=m,得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M/P=ky-hr,即有其斜率的表达式即为k/h。

(2)当k=0.20,h=10时,LM曲线斜率为:k/h=0.02当k=0.20,h=20时,LM曲线斜率为:k/h=0.02当k=0.10,h=10时,LM曲线斜率为:k/h=0.01

(3)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为k/h,则当k变小时,LM斜率变小,曲线变得更平缓。原因是,由于k变小,收人变化导数货币交易需求的变化就小,利率的变化相应就小,因而LM曲线变得平缓。

h增加时,LM斜率亦会变小,曲线变得更平缓。原因是:h增大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加大,当收人变化导致货币需求有一定量的变化时,利率不会因之改变好多,因而LM曲线变得平缓。

(4)若k=0.02,h=0,则k/h=∞,LM曲线垂直。此时LM曲线的方程为:y=5M/p

7.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消费c=100+0.8y,投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货币需求为L=0.20y-2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解:(1)y=c+i=100+0.8y+150-6r整理得IS曲线,y=1250-30r

?Mk?yhph

由L=m,得0.2y-4r=150整理得LM曲线;y=750+20r(2)解方程组

y=1250-30ry=750+20r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人y=950(亿美元)(3)若为三部门经济,则消费函数变为

c=100+0.8yd=100+0.8(1-0.25)y=100+0.6y由y=c+i+g,易得IS曲线:y=875-15r由L=0.20y-2r,m=150,易得LM曲线:y=750+10r解由IS曲线、,LM曲线组成的方程组,得均衡利率和收入为:r=5,y=800(亿美元)

8.什么是资本未来收益的贴现率与资产的现值?假定明年一笔资产收益为50万美元,利率为12%,该资产现值为多少?若这笔资产第三年末的收益为80万美元,该资产现值为多少?

解:(1)所谓资本未来收益的贴现率,是依照复利的方法将资本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的折扣率。所谓资产的现值,是根据资产的未来收益和贴现率计算的一项资产的现在值。今设有一张2年到期的面值100美元的债券,债息年率10%,则两年后到期时本利和为121[=100

2

(1+0.1)]元。于是可知,两年后值121元的债券,若已知其现值为100美元,[=121/(1+0.1)22]可求出贴现率为10%;若已知,贴现率为10%,亦可求出现值为100[=121/(1+0.1)]美元,意指两年后本息共值121美元的债券,按10%贴现率折算成现在的价值是100美元。

(2)该资产现值=50/(1+12%)≈44.64(万美元)

2

(3)该资产现值=80/(1+12%)≈63.78(万美元)

9.若一项投资的收入流量(现金流量)如表15-2(单位:万美元)试问:(1)若利率为5%,企业会不会进行投资?(2)若利率为10%,企业会不会进行投资?

[提醒:-200表示第一年要投入200万美元,其次年末,可得收益l00万美元,第三年末,可得收益120万美元,解答时要根据利率把未来收益折和成现值,看其次、第三年的现值总和是大于还是小200万美元。]

表15-2第一年其次年第三年-200100120

解:(1)净收益折现值=未来收益折现值-投资成本

?

其值大于零,该项投资是可行的。

(2)净收益折现值=未来收益折现值-投资成本

100120??200?4.08(万美元)(1?0.05)(1?0.05)2

100120??200??9.92(万美元)2(1?0.1)(1?0.1)

其值小于零,该项投资不可行。四、分析探讨

1.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答:依照凯恩斯的说法,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即资本边际效率实质上是指厂商计划一项投资时预期可赚得的按复利方法计算的利润率。

资本边际效率的数值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期的未来收益和购置投资资产(如一合机器)的成本。资本边际效率之所以递减,是由于随着投资增加,资本存量增加,一方面资本资产之成本会增加(同样一台机器所费更多),另一方面,资本品所产物品的供给增加,因而预期收益会减少。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随投资增加而递减,在短期内主要由于资本物品成本上升,在长期内主要在于资本存量的大量积累。

2.以两部门经济为例说明IS曲线的性质。答:(l)IS曲线的推导。已知i=e–dr,s=-α+(l-β)y,

根据产品市场i=s的均衡条件,有e–dr=-α+(l-β)y。整理,得

此即为IS曲线的方程式(见图15-6)。

r

IS曲线

0y图15-6

(2)IS曲线的基本性质。由推导过程不难知道,任何满足IS方程的一组收入和离任组合都能保证i=s,即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其实就是所有保证产品市场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3)IS曲线的斜率和陡峭程度。IS曲线上任一点对应的利率所决定的投资都等于该点对应的收入所决定的储蓄,当利率,上升或(或下降)时,投资将减少(或增加),为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就要求有较少(或较多)的储蓄从而收入与之对应,IS曲线具有负斜率。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为(1-β)/d,其中β被认为是稳定的,决定IS曲线陡峭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d,d的大小可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4)IS曲线的位置。IS方程亦可写成y=(α+e+g)/(1-β)-dr/(1-β)的形式,IS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取决于乘数和自主消费、自主投资。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当政府改变其财政收人或支出的水平日IS曲线的位置要发生变动。具体说,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使得该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左移动。因此可根据IS曲线的移动来观测和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

3.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这两方面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函数?

答: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应付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交易所必需的货币,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收人与支出之间缺乏同时性。大多数居民都是按月或按周得到他们的收入,而花在食品等日常生活中的费用总是每天支付的。因此,消费者在整个收入期间手头总是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或活期存款,以应付日常购买。类似地,企业为应付日常开支,也有同样的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应付各种预想不到的事件所保存的货币,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他们未来的收人和支出活动都会有大致的预计,但这种预计并不具有充分的把握。家庭会经常遇到一些意外的事件如疾病等;企业也会有临时性的不曾预料到的开支。因此,预防性货币保存,有助于人们对付未曾预料到的支出的增加和未曾预料到的收入的延迟。.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收人的函数。今设有一月收人为300元,这一收人只够维持生活用,因而没有储蓄。若该消费者在一月(30天)之内将全部收人均匀地花出,简单算出他手头

r???e1??d?dy

平均的货币闲置额1/2×300=150元,这150元的余额就是这个消费者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货币交易需求的数量与收入期间的长短有关,设前所言之消费者其300元收人按周每月分四次发放,则其手头的货币余额即缩减为原来的1/4(37.5元);假若收入惯例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又取决于收人的水平,设若该消费者的收人水平翻一番,则其手头的货币余额亦必翻一番。于是,货币的交易需求、收人水平和收人的流通速度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用公式表示即为:L1=(1/v)y,L1、,、v,y分别代表交易需求量、收入流转速度和货币收入水平。

由于v(主要取决于收人惯例和商业制度等因素)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于是按凯恩斯的说法,货币的交易需求就主要地取决子收入,而且是收人的增函数。

货币的预防需求也是收人的函数。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显然与他对未来以外事件的估计有关,但这个需求量也明显地受到收入的制约。一般说来,大企业和高收入者为预防而保存的货币多些,而小企业和低收入家庭保存的货币就较少。总体来看,这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国民收入水平成正比,是收入的增函数。

4.什么是货币的投机需求?为什么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答:所谓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抓住有利机遇以增加资本收人或逃避不利风险以避免资产损失而及时调整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投机的货币需求起先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他从货币可执行价贮藏手段这一点出发,说明个人或企业暂时不用的资产,可以用货币形式保存,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持有,如是金融资产,则有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债券和各种股票等。为了便利起见,可把非货币资产归为一类,通称为债券,把因持有这些资产所得的收益都成为利息。按凯恩斯的说法,人们之所以为了投机目的,而持有货币,是由于其他资产形式或者说债券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持有债券的收益包括债券利息和债券的资本价值可能发生的增值或亏损。若资本价值亏损超过利息收入,则净收益为负数,人们将不持有债券而持有货币。而债券价格是和利率反方向地联系着的。一张年息10美元的债券在市场利率为10%时其价格为100美元,而市场利率为5%时其价格为200美元。因此,假使人们预期利率将显著提高,即预期债券价格将显著下降,他们将只持有货币。反之,假使人们预期利率将显著下降,即预期债券价格将显著上升,则他们将尽量减少持币量,而用货币去购买债券以谋得资本增值。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成为利率的函数,而且是利率的减函数。

5.什么是货币供给?如何划分货币供给的不同口径?答: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滚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便利程度作为标准。滚动性程度较高,即在流通中周转较便利,相应地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滚动性较低,即周转不便利,相应地形成购买力的能力较弱。显然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理有重要意义。另外,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也是对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要求。

根据资产滚动性标志,货币供给可划分为M0、M1、M2、M3诸多层次。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硬币和纸币)即通货净额,而M0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称为M1,这也是寻常所说的货币供给。通货最具滚动性,而活期存款也可以随时提取,开出支票就可以当现钞用,不需要任何中间周转的手续。在M1的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2表示;若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滚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3,表示)。寻常,我们是在M1的口径上探讨货币供给。

6.根据凯恩撕的观点,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答: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所决定的。货币的需求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其中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都是收人的增函数,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若以L表示货币需求,L1表示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之和,L2表示投

机需求,y和r袭表示收入和利率,则有货币需求函数:L=L1(y)+L2(r)

rm0

r0E

0L(m)图15-7在图15-7中,货币需求函数表现为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货币的实际供给(用m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可视为外生变量,在下图中是对应既定货币供给水平m0的一条垂线;在货币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之点,此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相应的利率r0初即为均衡的利率水平。即由r0所决定的货币投机需求加上由某个收入水平决定的一定量交易需求所得之和L恰等于既定的货币供给量m0。

7.试说明LM曲线的性质。答:(1)LM曲线的推导。已知货币需求函数L=L1(y)+L2(r)=ky-hr,又设m为实际货币供给量,根据货币市场L=m的均衡条件,有m=ky-hr。整理,得

r??此即为LM曲线的方程式,图形见图15-8(a)。

rrLM曲线

古典区域LM曲线凯恩斯区域

中间区域0y0y

mk?yhh

图15-8(a)

图15-8(b)

(2)LM曲线的基本性质。由推导过程不难知道,任何满足LM方程的一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L=m即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其实就是所有能保证货币市场均衡的收人与利率的组合的集合。

(3)LM曲线的斜率和陡峭程度。LM曲线上任一点对应的利率所决定的货币的投机需求加上该点对应的收入所决定的交易需求都等于某个确定的货币供给量,当收入y增加时,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用于投机的货币量减少,在抛出债券的过程中,债券价格下跌,利率r上升,因此y与r同方向变化,LM曲线具有正斜率。LM曲线斜率的代数表达式为k/h,其中k的取值被认为是稳定的,决定LM斜率和陡峭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h的大小可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探讨的仅限于LM曲线“中间区域〞的状况,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LM曲线分别是水平的和垂直的,h的取值分别为+,∞和0。如图15-8(b)所示。

(4)LM曲线的位置。LM方程亦可写成y=m/k+(k/h)r的形式,LM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取决于系数k和实际货币量m.。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当一国金融当局改变货币供给水平或价格水平发生变时,LM曲线的位置要发生变动,具体说,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或价格水平下降)会使LM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价格水平上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因此可根据LM曲线的移动来观测和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

8.税率增加如何影响IS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

答:设税率为t,净税收量T=ty,则

y=c+i+g=α+βyd+e–dr+g

=α+β(1-t)y+e–dr+g

将上式整理,得三部门比例税条件下IS方程:

y=(α+e+g)/[1-β(1-t)]–dr/[1-β(1-t)]r=(α+e+g)/d-[1-β(1-t)]y/d

由上式不难看到,当税率t变大时IS曲线的陡峭

程度变大。如图15-9,IS曲线左移至IS1的位置,简单看出,均衡收人和均衡利率水平都

较以前下降了。

rLM

r0E0IS0

r1E1IS10y1y0y图15-9

9.试简要评述IS—LM模型。答:(l)IS—LM模型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总结凯恩斯理论体系基础上提出的,后经大量人加以补充和扩展,成了宣传和阐释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工具。该模型由两个方程组成,即:

IS:i(r)=s(y)(1)

=m=L1(y)+L2(r)

LM:M/p(2)

式中i为投资,s为储蓄,r为利率,y为收入,M为名义货币量,P为价格水平,m为实际货币供给。式(1)是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即投资等于储蓄;式(2)是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在假定其他变量为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解上述两式的联立方程组求得同时满足上述两式的收入y和利率r,即为两个市场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IS—LM模型还可用图形表示。如图15-10,IS曲线是式(1)的几何表示,在该曲线上任一点都有i=s,LM曲线是式(2)的几何表示,在该曲线上任一点都有L=m。在图中的

ee

E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r和y分别为同时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

到均衡的利率水平和收人水平。

r

ISLM

erE

e0yy图15-10(2)IS—LM模型述评。与新古典学派将实物和货币两分的传统不同,凯恩斯通过利率将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联结起来,货币不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IS—LM模型更为明了地将这种思想表达出来,而且避免了凯恩斯在表述这一理论时的某些规律错误。使用这一模型,不仅能说明利率和收人水平是如何确定的,而且该模型还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即假使均衡收人不等于充分就业的收人水平日,政府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经济(膨胀的财政、货币政策分

别使IS曲线和LM曲线右移,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分别使IS和LM曲线左移),使其达到理想状态。简言之IS——LM模型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提供了理论说明。在这里,提出并探讨宏观经济中各市场的同时均衡,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国家干

预的政策主张,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但是,IS—LM模型回避了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它倾向于从流通领域去寻觅经济问题的根源,其结论必然是偏颇和短浅的,相应的政策建议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问题也仅能起到治标作用,而很难完全解决问题。IS—LM模型将均衡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能存在的非均衡描述为一种走向均衡常态过程中的暂时状态;而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其内部矛盾和冲突,非均衡才是其正常状态。另外IS—LM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而这些假设条件本身往往很难与事实相一致,因此由该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与事实相符。最终,在滞胀出现以后IS—LM模型由于不能解释滞胀,加上这一模型不能说明价格的决定,其作为分析工具的影响也在减弱。

10.试简要评述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答:“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整个理论的基础,他用“有效需求不足〞去解释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原因。凯恩斯提出了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以支持和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是: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滚动偏好“规律〞。所谓消费倾向“规律〞,依照凯恩斯本人的说法,就是:“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疑。-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这样,随着收入的增加,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使得消费需求相对来说越来越不足,为避免生产的下降和失业的增加,就需要相应地增加投资量以弥补收人与消费之间越来越大的缺口。但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也是越来越不足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滚动偏好“规律〞。依照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投资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的对比,投资需求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同向变化,与利率水平反向变化。在投资成本既定的状况下,资本边际效率主要取决与投资者对将来收益的预期,由于受心理、生理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本边际效率在短期内是波动不定的,另外由于资本资产之成本会随投资增加而增加,资本品预期收益由于所产物品的供给增加而下降,从而造成资本边际效率随投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这使投资的增加受到限制。依照滚动偏好“规律〞由于人们偏好货币的滚动性,必需取得一定的利息才肯贷出货币,因而利息率总会保持一定的高度,当滚动偏好加强时,利息率还会上升,这阻碍了资本家继续投资的另一个因素。这样,一方面是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投资需求不足,生产便不能扩大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必然产生“非自愿失业〞,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干预经济运行,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理想状态。

凯恩斯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解释有效需求不足,说明危机和失业的原因,是错误的。首先,消费倾向“规律〞根本抹杀消费的阶级区别。社会各阶级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消费规律,资本家的消费附属于剩余价值规律,工人的消费则附属于劳动价值规律;其次,资本边际效率也是一个主观心理范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确存在利润率下降规律,但不是预期的心理状态造成,而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最终,滚动偏好同样是心理概念,利息根本不是放弃滚动偏好产生的,而是产业资本家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并非货币现象,而要受平均利润规律制约;影响利息率水平的,并不是货币的数量,而是借贷资本的数量。凯恩斯用这些心理规律来解释危机和失业,其目的不仅在于掩盖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的真实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更在于要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11.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

答:(1)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自动维持平衡的机制包括利率变动机制和收入变动机制。在产品市场上,由于企业竭力要使非合意存货为零,所以当供过

于求,i<s,产量或收入将减少,当供不应求,i>

rs时,产量或收入会增加,从而实现产品市场的均衡;ISⅠLM在货币市场上,由于私人部门会通过改变货币和其他

资产(以债券来代表)的结构来使持币量维持在合意的水平上,所以当供过于求(L<m=,时,人们将买ⅣEⅡA.Ⅲ0y

入债券,利率因而下降。当供不应求(L>m)时,人们会卖出债券,利率因而上升,从而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

(2)可以用图15-11说明两个市场的调理过程。简单说明,在被IS、LM两条曲线分割的Ⅰ、Ⅱ、Ⅲ、Ⅳ四个区域中,其不均匀的状况分别为i<s和L<M、i<s和L>M、i>s和L>M、i>s和L<M。现设经济处于A点,则此时有i>s和L>M,i>s使得产出增加,L>M时的利率提高;前者使的A点沿平行于横轴的箭头向右调整,后者使A点沿垂直于横轴的箭头向上调整,作为这两种运动的共同结果,经济将沿某种路径趋于均衡点E。图15-11

12.在一般境况下,即IS曲线具有负斜率和LM曲线具有正斜率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分别改变IS曲线、LM曲线的位置,具体来说,膨胀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使IS曲线、LM曲线向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使IS曲线、LM曲线向左移。当两条曲线中至少一条改变位置时,均衡收人、均衡利率就将发生变化(如图15-12)。在图中,E1为初始的均衡点,r0、y0为相应的利率和收人,当有膨胀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由IS0移至IS1,新的均衡点为E1,相应的利率r1、收入y1较以前都有所提高。这是由于,膨胀性财政政策使总支出水平提高,这又促使生产和收入增加,从而货币的交易需求会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LM不变),人们只能售出有价证券来换取货币以满足增加了的交易需求,这就使得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同样可以说明,紧缩的财政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