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储存培训_第1页
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储存培训_第2页
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储存培训_第3页
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储存培训_第4页
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储存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贸行业危化品使用(储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12一.基本概念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使用三.有限空间作业3一.基本概念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4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56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7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该物质最高容许值的因素和状况。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8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隐患五落实: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四会:会报警,会操作消防设施、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方法。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9事故理论:形成事故的三大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90%)、安全管理的缺失!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10海因里希法则:1:29:30011

从中得出的启示: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12原《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是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区分;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是根据物质的危险性类别进行编号,共2828项,其中第2828项又分为88种。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十三号)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使用14(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5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16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17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18《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修订])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1)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存在问题;(2)每年至少组织并参与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19(3)发生事故时迅速组织抢救,并及时、如实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配合调查处理;(4)每年向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和个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202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四号)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23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24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对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第三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第三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25第三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第三十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第四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2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27第二十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8第二十一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第二十八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29第二十九条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第三十二条第二十二条关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的规定,适用于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3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第九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31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第二十一条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32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第三十四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33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三)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六)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34《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35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36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37(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38(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39机械行业:1.天然气(煤气)加热炉燃烧器操作部位未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或燃烧系统未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败的安全装置。2.使用易燃易爆稀释剂(如天拿水)清洗设备设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除集聚在地沟、地坑等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气体。3.涂装调漆间和喷漆室未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和防爆电气设备设施。40《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令第59号,80号令修订)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的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调整并公布。41第三条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第五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42(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3第六条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44第八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第九条工贸企业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第十条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45第十二条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第十三条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46第十四条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第十五条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工贸企业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47第十六条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第十八条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48第十九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49第二十一条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二十三条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5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5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民用建筑。3.1.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甲苯,甲醇、油漆、汽油、乙炔等)、乙(溶剂油、煤油、氧气、氨等)、丙(润滑油、机油、沥青、纸张、木及其制品等)、丁(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等)、戊类(钢材、铝材、玻璃、不燃气体等)。3.2.1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52533.3.6厂房内设中间仓库时,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油漆)3.6.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3.6.12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4.2.5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性防火堤。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卧式储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m。7.1.8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8.4.3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0.2.1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2倍。埋地储罐减半。5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4.2.1易燃易爆性商品库房应干燥、、易于通风、密闭和避光,并应安装避雷装置,库房内可能散发(或泄漏)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安装可气体检测报警装置。4.2.2.2低、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类应储存于一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7.1.1库房内设置温湿度表,按规定时间进行观测和记录。7.2.1.2定期检查库内设施、消防器材、防护用具是否齐全有效。8.3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汽车出入库要带好防火罩,排气管不应直接对准库房门。5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5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原安监总局另第40号,第79号修改)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行源长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重大危险源源长。57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5.2.7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5.2.9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B.3.1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有效期不应超过8h;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有效期不应超过72h。5859金属热处理中的各种渗氮工艺使氮原子渗入钢铁工件表层内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渗氮又称氮化,指使氮原子渗入钢铁工件表层内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惫强度和抗腐蚀性。它是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零件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层,同时向心部扩散。渗氮工艺60渗碳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采用渗碳的多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900--950摄氏度,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这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渗碳工艺甲醇的理化特性:闪点(℃):12,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61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4、管理人员、特种人员持证上岗5、全员安全培训6、“一栏三卡”7、安全设施、安全措施、法定检测8、安全投入、劳动保护三.有限空间作业621、有限空间

进出口狭小,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有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基本概念63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特点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性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作业环境复杂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有限空间照明、通讯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设备内危险化学品未处理干净或与设备相连的管道未进行有效隔离(必须拆除一段管道或打盲板),都会造成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气体超标,引发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64作业环境复杂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污水处理设施)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容易使作业人员放松警惕,引发中毒、窒息事故,有些毒性气体浓度高时对人的神经有麻痹作用(例如硫化氢)反而不能被嗅到;65作业环境复杂设备内搅拌设备电源若没有有效切断并挂牌,搅拌器意外启动,会造成作业人员伤亡;作业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等都会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66危险性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其它危害:其它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67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部分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由于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不足,没有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制度,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不到位、不落实,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危害辨识、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也未进行培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