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3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3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3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3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初试锋芒1.下列生物个体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小草 B.蘑菇 C.流感病毒 D.海马2.请你选出属于非生物的一项()A.艾滋病病毒 B.冬眠的青蛙 C.休眠的种子 D.昆虫琥珀3.自然界中具有物体叫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等。植物主要分为、、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种子植物又包括和。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动物分为和两大类。4.下列选项不是生命现象的是()A.含羞草受震动,小叶会合拢B.种子萌发成参天大树C.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D.石子扔入水中引起水波涟漪5.人类所吃的食物中,不是来源于生物的是()A.豆油 B.食盐 C.酱油 D.醋6.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排出体内的废物B.生物体可以对外界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C.生物体有生长现象,所以一切可以生长的物体都是生物体D.生物都能进行呼吸7.下列属于动物和植物共有特征的是()合作用 B.捕食C.排出体内废物 D.向光性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排出体内废物 B.能生长和繁殖C.呼吸 D.对刺激发生反应9.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了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迁移冲浪10.与下列生物特征相同的是:①鲫鱼产卵()②植物落叶()③狗见到主人摇头摆尾()A.人出汗 B.蜻蜓点水 C.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11.民歌中唱到“种下一粒子,发了一棵芽”,说明生物()1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话。旧时的童年趣事带给作者甜美的回忆和无穷的乐趣。在我们感受生命的多彩多姿的同时,请想一想:(1)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呢?探究天地13.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1:一粒桃的种子能发育成一棵高大的桃树,并结出许多桃子;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资料2:从一棵向日葵上取下的两棵种子种下,长出的全是向日葵,而且这两棵向日葵或多或少会有一定差异。资料3:一种生物生活在岩石上,在其生长过程中,能不断分泌一种物质使岩石分解成如泥土的结构;有些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一到淡水中就死亡;同样,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遇到海水也会死亡。——上述三则资料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生命现象?(1)。(2)。。答案:1.C2.D3.生命的植物动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4.D5.B6.C7.C8.B9.病毒细胞细胞10.BAC11.C12.略13.(1)生物有生长发育的现象(2)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现象(3)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初试锋芒1.毛虫的体表毛茸茸的,色彩鲜艳。毛虫的这种警戒色令许多食虫鸟望而生畏,但并不是对所有食虫鸟都有效。一只杜鹃一天就可以吃掉上百条毛虫。以上事实说明了()A.毛虫不适应环境 B.毛虫对环境的适应不强C.毛虫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 D.毛虫对环境的适应是永久性的2.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的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厚的角质层D.叶面积增大3.海南岛动植物种类繁多,而沙漠地区则少。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理化特性4.我国从南到北,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小,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子是()A.水 B.温度 C.阳光D.大气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C.生物与环境彼此孤立存在,互不影响 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生存6.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下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的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不依赖环境7.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在那里生物生存受到的制约主要是()A.温度 B.水 C.营养物质 D.阳光8.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不同,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中200米以下几乎没有植物生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9.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和等必须适应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能影响。迁移冲浪在热带地区的海岸泥滩上,经常可以看见成片的红树林。红树是一类奇特的“胎生”植物,当果实成熟后,里边的种子就悄悄地萌发,偷偷长大,形成一条条棒状的幼苗,一般长20~30厘米,海风吹来,成熟的幼苗就脱离母体落入海滩,扎入泥沙中,下端牢牢固定,上端长出新的枝叶,一株株幼小的红树苗就这样迅速加入到海上森林的行列。这些海上森林就是保卫海岸的卫士。这使我们看到了在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生存的同时,生物也在影响着环境。10.蚯蚓能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环境,也能环境。11.“蚁穴溃堤”和“滴水穿石”都说明了生物对的影响。1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13.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森林能保持水土C.候鸟迁徙 D.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15.“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天地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人类就是在长期的科学探究中不断积累知识和发展生命科学的。我们还要像科学家一样,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通过观察,提出,作出,制定,实施,得出。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下面的小实验你一定得心应手。16.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花盆阳光温度水A向阳光20℃充足B暗室30℃充足(1)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应该改正的地方是()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 B.湿润、干燥C.有光、无水 D.有空气、无空气(3)在探究光对豌豆芽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豌豆的数量最好为()A.1颗 B.2颗 C.3颗 D.8颗以上答案:1.C2.D3.C4.B5.B6.B7.A8.温度光照光照9.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环境10.适应影响11.环境12.B13.C14.B15.D16.(1)C(2)C(3)D我们身边的生物学初试锋芒1.如果你想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应该首选下列哪两本书()①《苔藓植物》②《我国的珍稀动物》③《仿生学》④《海洋生物》⑤《鸟的生殖》⑥《会飞的哺乳动物》⑦《植物学》⑧《昆虫趣谈》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④⑧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森林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在受到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生物学发挥作用B.袁隆平爷爷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科学技术C.从小到大我们通过接种来预防各种危害健康的疾病,这与生物学无关D.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用生物技术认识人体自身奥秘的重要工作3.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和等一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的发展。迁移冲浪一座占地面积达680公顷、蓊蓊郁郁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出现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五环路横穿森林公园,将它分成南北两区,北区是自然野趣密林,南区是生态林公园。连接南北两区的,是一座横跨北五环的“生态廊道”。桥上种植各种乔木、灌木等植被,营造出适宜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生长的“近自然”环境。通过这座桥,蝴蝶、蜜蜂、蚯蚓、蚂蚁、小鸟、萤火虫等,可以在南区和北区之间自由自在地活动和迁徙,动物的走动又将带动植物的繁衍,使森林公园成为一片原生动植物的乐土。筹办一届奥运会是何其庞大繁复的系统工程,然而千头万绪之余,竟然还能惦记着松鼠、蝴蝶、小鸟,其间所折射的对环境、生态的关怀,不能不给人以深刻印象。而使得这种“绿色关怀”化为现实的,是科技的自主创新。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我们走进生物学,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发展。4.在同一块天地中,有经验的农民常常将玉米与大豆轮换交替种植,这主要是考虑到()A.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B.这样有利于改良农作物的品种C.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玉米可充分利用这种肥力D.不同农作物对日照强度的需求各有不同5.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上述作用都是6.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大量植被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7.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探究天地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了,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20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了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读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揭示,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8.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们提出的问题是:;作出的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2)疟疾实际上是由引起的,在显微镜下看它是一种生物。(3)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学与人类发展相关的例子?9.为什么大学的生物工程十分热门而中学选修生物的学生却很少?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生物会造成什么后果?答案:1.C2.C3.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心血管疾病生物学4.C5.D6.A7.B8.略9.略探索生命的器具初试锋芒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你的眼睛应注视着()A.反光镜 B.目镜镜头 C.物镜镜头 D.通光孔2.明明在使用显微镜时,有以下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1000倍,应选择的一组镜头为()①②③④⑤⑥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较弱,应使用()A.大光圈或用平面镜 B.大光圈或用凹面镜C.小光圈或用平面镜 D.小光圈或用凹面镜4.明明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看到一个番茄细胞的大部分图像,他想将此细胞调到视野的正中央,以便更好地观察。则装片移动的方向是()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5.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A.不便于对光B.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C.不便于画生物图D.容易使临时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A.换用高倍镜 B.关闭光源 C.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7.有一位同学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个黑点。当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换用高倍镜时,黑点消失,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黑点在装片上 B.反光镜上有黑点C.物镜需要清洁 D.目镜需要清洁8.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9.下列一组实验器材适于()A.解剖 B.加热 C.放大 D.染色10.明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字是()A.P B.q C.b D.d11.明明用10倍物镜看见的影像如所示。若换成40倍物镜观察,则最可能会看到下列哪一个影像() A. B. C. D.迁移冲浪动动手,动动脑明明想知道洋葱的表皮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到了实验室,想利用下图的显微镜和其他常用的实验器具来做临时切片,但他不是很清楚显微镜的结构和下面器具的使用及其操作过程,请你在关键的地方帮帮明明:(在下面的[]内填出图中相对应的数字,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文字)12.先用一手握住镜臂,用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从镜箱里取出来,放在实验桌上,查看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目镜[]和物镜[]安装好。1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遮光器[],使最大的孔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以看见一个白亮的视野。14.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吸取烧杯[]中的清水滴在载玻片中央。用镊子[]夹取洋葱的内表皮,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1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然后盖在生物材料上。用碘酒[]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把做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移动玻片标本,使洋葱的下表皮这个材料,正位于载物台上的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16.调节粗准焦螺旋[],将物镜与载物台靠近。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见的洋葱表皮细胞更。探究天地17.明明在使用显微镜时,将目镜、物镜和通光孔都已经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了,但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请分析原因,并写出解决的方法。18.明明在实验时临时装片做得不太好,出现了很多气泡,请你帮助明明区分一下,哪些是气泡,哪些是表皮细胞。为了能观察得更好,请你帮他想个办法,怎么能把气泡处理到最少?答案:1.C2.②④3.B4.C5.D6.D7.C8.B9.B10.D11.C12.①④13.③⑦⑨14.(22)⒄⒃⒆⒇15.⒅一边水滴轻轻(21)(25)通光孔⑧16.⒁⒀清晰17.(1)可能是反光镜反射的光没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进入通光孔,就可以看见白亮的视野了。(2)也可能是光圈没有调整好,调整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就可以看见白亮的视野了。18.表皮细胞有固定的结构和形状,而气泡大多是圆形的,周围有个黑色边缘,中间白亮,没有固定的结构。解决方法:(1)用镊子在盖玻片上轻轻挤压。(2)重新做一个装片。探索生命的方法初试锋芒1.当苹果从树上掉下,砸到牛顿时,牛顿心里想着:“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而不往上飞呢?”,这是科学方法中的哪一步骤()A.观察 B.提出问题 C.作出假设 D.实验2.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假设,那你对它的理解是()A.假设就是事实B.假设虽然不是事实,但可以是毫无根据的猜想C.假设是不需要实验来验证的D.假设虽然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3.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的科学态度。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地原有的知识。4.科学探究通常包括的过程是()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表达B.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和交流等方面迁移冲浪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我们留心一下,会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对这类问题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凭想象创造许多诸如神话的描述,尽管这些叙述情节曲折、动人,富有寓意,但并不代表客观科学,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观察、实验的手段的改善,已探知许多生物的奥秘,这有利于人类认识自然界,进而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我们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应该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研究问题。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其他变量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6.明明是个很爱观察的孩子,一次,明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A.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C.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D.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作出假设是;设计实验是;完成实验是;得出结论是;表达、交流是。(请填字母)(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详细的,然后提出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尝试对问题的答案提出。(3)明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4)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5)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7.明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表皮细胞,视野中所见的细胞如右图。明明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论8.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认为微生物不会自己凭空冒出来,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形成可测试的假设C.制定并实施方案D.得出结论探究天地9.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这个实验中:(1)探究的问题是:?(2)作出的假设是:。(3)为什么实验后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4)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10.生活中我们总会接触到食物腐败及保鲜的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可任选一题或者自己设计一题):“水分含量的多少会影响食品的保鲜吗?”,“温度的高低对食品的保鲜有什么影响?”。答案:1.B2.D3.实事求是大胆修正4.C5.D6.(1)ABCDEF(2)分析经验可能的假设(3)食物(4)实验对象数量少变量少(5)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7.C8.B9.(1)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蚯蚓在硬纸板表面爬得快(3)蚯蚓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还要懂得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和谐稳定,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4)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可以对实验进行对照对比,形成比较的标准,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10.略第2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同步练习1.(2009恩施)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学生实验方案甲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乙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丙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丁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设计对照组,除温度是变量外,其它各项都一样“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试B在测量灌丛的湿度时,把温度计放在地上C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量温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D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A土壤的湿度B温度C土壤的湿度和光照D光照5.(2006长沙05毕业)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疹)也没有患病,学生丙(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以得出:A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B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C学生乙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D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6.(2006桓台期末检测)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再用纸板盖住有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7.(2006淄博中考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花盆阳光温度水A向阳20充足B暗室30充足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将测得数据作不同的处理,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如果把某一处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线,就可以了解A草地、裸地、灌丛的湿度差异B草地、裸地、灌丛在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C该处一天内的湿度变化D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9.(2006临沂中考)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均生长良好B均生长不好C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不好D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不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良好“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一个什么科学的变量: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B不同的水质C不同的饵料D不同的温度11.(2005湖南省湘潭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设置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作用。12.(2005湖南省湘潭市)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鼠妇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1)土壤的潮湿程度、潮湿、干燥(2)潮湿、干燥、平均数13.(06桓台期末检测)某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实验:(1)在一个铁盘内,左侧放潮湿土壤。盘上盖不透光纸板;右侧放干燥土壤(土壤除含水量不同外,其他性质与左侧相同),盘上盖玻璃板(如图)。(2)将2只鼠妇分别放入铁盘左右两侧中央处。(3)观察:一会儿2只鼠妇均集中于左侧。(4)结论:鼠妇既喜欢黑暗的环境,也喜欢潮湿环境。请回答:(1)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2)若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怎样处理?14.(2006日照模拟)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1粒大花生种子。适时浇清水,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情况。请据实验设计回答:(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3)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进一步改进,请你提出你的修改意见。参考答案11、变蓝色、构成对照组(形成对照);12、(1)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空气中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肉腐败变质(2)苍蝇(3)苍蝇在甲瓶内的肉上产卵,虫卵孵化为蛆(4)腐肉不会自然产生蛆或苍蝇产卵,虫卵孵化为蛆。13、(1)不合理(2)①若证明“鼠妇喜欢黑暗环境”,则左右两侧应都放潮湿土壤②若证明“鼠妇喜欢潮湿环境”,则左右两侧应都盖不透光纸板③实验鼠妇的数量应当多些,如10只或20只⑶将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14、(1)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2)能(3)种人的花生粒不应该是1粒。(或从浇清水的量、放置的温度、光照等等方面修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试锋芒1.每种植物细胞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因为()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2.制作临时装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水溢出C.增强透明度 D.防止实际材料被损坏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染色方法应是()A.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B.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表皮上C.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D.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4.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5.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6.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7.切西瓜时,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是从细胞的哪部分流出来的()A.细胞质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膜迁移冲浪8.如果以无色洋葱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那么,在观察前应进行。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内有绿色颗粒。它们是,与植物的作用有关。10.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11.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过程示意图,请填出正确的操作顺序。试一试吧:。探究天地12.自然界中的植物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构成它们的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你有兴趣来探究吗?写出你想观察的植物,并写出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答案:1.C2.A3.D4.B5.C6.B7.C8.染色9.叶绿体光合10.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11.edbcaf12.略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试锋芒1.明明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B.用一根牙签稍钝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一下C.把一滴浓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D.将做好的临时装片先放在低倍物镜下观察2.下列各项中,逻辑性正确的是()A.细胞→细胞核→基因→染色体→DNAB.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C.细胞→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D.细胞→细胞核→DNA→基因→染色体3.生物的遗传信息在()A.糖类里 B.DNA里C.蛋白质里 D.脂类里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牛生牛,兔生兔”,是因为亲代传给子代的是()A.遗传物质 B.细胞膜C.细胞质 D.营养物质5.有的人有酒窝,有的人无酒窝,这决定于()A.细胞液 B.染色体C.蛋白质 D.基因6.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7.细胞核内的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是遗传物质。8.《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你掌握了吗?测一测吧!(1)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的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和。(3)在上述两个实验中用进行染色。(4)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相同的结构是、和,不同的结构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和。迁移冲浪9.请将下面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接起来。①细胞核 a.动力车间②线粒体 b.遗传信息库③叶绿体 c.控制物质进出④细胞膜 d.缓慢流动,加速物质交换⑤细胞质 e.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10.下面是克隆羊“多莉”诞生的过程:将A羊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变成无核卵细胞,将B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A羊的无核卵细胞中,并将这个融合细胞放入C羊的子宫内孕育,最后生出克隆羊“多莉”。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克隆羊“多莉”的长相应最像哪只羊?为什么?11.学习了动物细胞的结构,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制动物细胞模型吗?下面的制作方法会让你一饱眼福和口福!材料:两个果冻(碗形)、果脯(或花生仁)、剪刀。方法:将两只相同的果冻开口后,在中间放一枚花生仁后对接,再将果冻壳的边缘剪去,即可做成一个动物细胞模型。想一想:果冻壳相当于,花生相当于,果冻相当于。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认为细胞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探究天地12.下图是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填出动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名称。①;②;③;④。13.下面是染色体和DNA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③是,它存在于中,主要成分是②和①。(2)其中②就是通常所说的,是主要的,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答案:1.C2.B3.B4.A5.D6.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7.DNA8.(1)临时玻片标本(2)清水生理盐水(3)碘液(4)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9.①-b②-a③-e④-c⑤-d10.最像B羊。因为主要是B羊的遗传物质传给了“多莉”,从而控制了“多莉”的性状,所以克隆羊“多莉”长得最像B羊。11.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立体的1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13.(1)染色体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2)DNA遗传物质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初试锋芒阳光普照,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了,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大声叫:……后来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可你知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小青蛙的吗?1.池塘里的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这是生物体的什么特征()A.生长发育 B.对外界刺激的反应C.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D.向光性2.下面是青蛙受精卵分裂的几个过程,其排序正确的是()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②细胞核平分为二③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3.青蛙的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首先变化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4.细胞分裂受细胞中什么物质的控制()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液泡5.青蛙和小蝌蚪相比,它们的细胞()A.结构复杂 B.结构简单 C.数目多 D.数目少6.下面所列举的细胞分裂过程,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是()A.染色体向细胞两端移动 B.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C.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D.染色体平均分配 7.青蛙妈妈产在水中的卵,慢慢变成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这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以上三者的共同作用迁移冲浪8.番茄果实的表皮细胞和果肉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差异,与此有关的是()A.细胞的成熟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9.一株幼小的苹果树苗会长成枝叶繁茂的苹果树,是因为()A.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C.细胞吸收营养 D.细胞生长10.在生产上,为了促进田间小苗的生长速度,农民常采取的措施是()A.经常灌溉 B.经常施肥C.缺水时及时灌溉,缺肥时及时施肥 D.及时剪枝11.小蝌蚪体表具有保护和吸收功能的表皮,属于()A.上皮组织 B.基本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组织的是()A.基本组织 B.保护组织 C.机械组织 D.神经组织13.桃、梨、苹果、葡萄的果肉,都属于()A.保护组织 B.基本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14.你知道吗?人体内有四种基本组织:覆盖在我们身体表面的是皮肤,其中,皮肤的表皮层属于组织;附着在骨胳上、具有收缩功能的骨胳肌,属于组织;流动在血管内的血液属于组织;用来思考问题的大脑,主要是由组织构成。探究天地15.下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请回答:(1)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在细胞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细胞核大 B.细胞壁厚 C.有液泡 D.有细胞质(2)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等结构。(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其中“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的图像是()A.① B.② C.③ D.④(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平均分成二份,对生物的什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A.生长发育 B.进化 C.遗传 D.适应环境的能力16.下图是植物体的几种重要组织,请你分别写出他们的名称:茎、叶表皮:()组织茎或叶脉内导管:()组织根尖或茎尖中的()组织叶中的绿色细胞:()组织答案:1.A2.B3.D4.C5.C6.D7.D8.B9.A10.C11.A12.D13.B14.上皮肌肉结缔神经15.(1)A(2)染色体(3)C(4)C16.保护输导分生基本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初试锋芒1.像西瓜这样的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由、、、、和六种器官组成。2.“西瓜子历险记”中的西瓜子是()A.营养组织 B.营养器官 C.生殖器官 D.保护组织3.下列结构在生物结构层次上最简单的是()A.果肉细胞 B.洋葱表皮 C.榕树 D.茎4.你能判断下列哪一项是器官()A.一颗红豆 B.植物体內的维管束C.人体的口腔上皮 D.杨树5.榕树的个体组成层次正确的是()①细胞②系统③组织④器官⑤个体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②⑤6.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人体具有()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7.在生物学上,下列与西瓜属于同一个生物体组成层次的是()A.榕树的维管束 B.鸭跖草叶的上表皮C.人体口腔上皮 D.豌豆8.下列各图为植物的某一部分,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的是()A.苹果 B.人参 C.百合花 D.黄豆9.人的“大脑”应属于哪一层次()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10.请将下列结构和它所属的结构层次用直线连接起来:(1)细胞 a.洋葱表皮(2)组织 b.果肉细胞(3)器官 c.胃(4)系统 d.一只青蛙(5)个体 e.由口腔、食道、小肠和肝等组成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肺是动物呼吸组织C.胃是动物消化组织 D.根、茎、叶是植物营养组织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B.人体有八大系统C.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D.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相同迁移冲浪13.明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都可直接被人类食用。你能举出几例吗?14.故事中的西瓜子都经过了人体的哪些器官?属于人体的哪一系统?这一系统还包括人体的哪些器官,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探究天地15.一天,明明想了解番茄的结构层次,就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他将番茄用开水烫过后,从表面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请你告诉明明:表皮属于它具有用;表皮以内的果肉属于,它具有用;果肉的一些筋络属于织。因此说番茄果实是一个。答案: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C3.A4.A5.C6.D7.D8.B9.C10.略11.A12.D13.根-萝卜茎-甘蔗叶-白菜花-黄花菜果实-苹果种子-豌豆14.口腔、胃、小肠、大肠消化系统咽、食道、肛门15.保护保护营养提供营养输导器官单细胞生物初试锋芒1.下列生物中,单独一个细胞就能执行维持生命的所有活动的是()A.变形虫 B.水母 C.小丑鱼 D.榕树2.明明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状,看起来是()A.呈卵圆形 B.倒置的草鞋 C.形态变换不定 D.纺锤形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全身长满细细的纤毛,这是为了()A.保暖 B.运动 C.保护 D.美观4.为了验证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明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A.甲向B侧,乙向A侧 B.甲向A侧,乙向A侧C.甲向A侧,乙向B侧 D.甲向B侧,乙向B侧5.草履虫虽然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那草履虫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A.线粒体 B.叶绿体 C.食物泡 D.线粒体和叶绿体6.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都是不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你认为这种说法()A.不对 B.对 C.可能对 D.可能不对迁移冲浪草履虫的培养方式取新鲜稻草(或芦苇),选择近根部的几节,将其剪成1寸左右的小段,再将其揉松软后浸入盛有天然水的烧杯中,移到温暖、光亮的地方。经过一星期左右,在强烈的阳光下,可看到近水面有许多游动的白色小点,这就是草履虫。小明依照上述方法,培养出草履虫,并拿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7.请你帮助他识别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①;②;③;④;⑤;⑥。8.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噬4.3万个细菌,这些细菌进入到草履虫体内是依靠[]将其消化吸收的。9.草履虫与呼吸相关的结构应该是[]。10.草履虫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11.草履虫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衣藻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广泛分布于水沟、洼地等小型水体中。衣藻细胞呈卵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细胞前部偏左一侧的地方有一个红色的眼点,眼点对光线的强弱很敏感。衣藻细胞的前端有两根鞭毛,能够摆动,所以衣藻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衣藻的全身都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并且能够依靠眼点的感光和鞭毛的摆动,游到光照和其他条件都适宜的地方,进行光合作用,维持自己的生活。衣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鱼类的天然食料。12.看到这些资料,明明对衣藻的结构产生了兴趣,便从池塘中采集了单细胞衣藻,拿到实验室,制成临时玻片标本,下图是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衣藻结构:(1)衣藻与草履虫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衣藻应该是单细胞植物还是单细胞动物?为什么?探究天地13.明明发现他培养的草履虫都活动在水的上方,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草履虫是喜欢光亮的环境,还是喜欢黑暗的环境?于是明明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来验证他的假设。A.取一支试管,装入草履虫培养液(占试管容积约1/4),用试管塞把试管口塞紧B.用铝箔或黑纸片把试管除底部外全部包住C.把试管水平放在桌上,用手电筒照试管底部D.静置15分后打开铝箔,立即用放大镜观察试管中的草履虫聚集的部位(1)明明设计的步骤B中,为什么没把试管底部包住?(2)明明设计的步骤C中,为什么要用手电筒照试管底部?(3)你认为明明的实验有什么优点或缺点?(4)针对你自己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草履虫对其他刺激的反应。答案:1.A2.B3.B4.C5.A6.A7.纤毛口沟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表膜8.④食物泡9.⑥表膜10.旋转运动11.A12.(1)都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不同点是:衣藻具有细胞壁、体内有叶绿体(2)单细胞植物因为有细胞壁、体内还有叶绿体13.(1)小明想让试管底部能接受到光的照射(2)想看看草履虫是不是能到试管底部去活动(3)这个实验的优点: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说明草履虫是不是因为喜欢光,才在水的表层生活;缺点:如果试管内氧气不够,怕会引起草履虫死亡。(4)略绿色植物的一生初试锋芒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一颗种子发育来的,其实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结构是()A.营养物质 B.水分 C.子叶 D.胚2.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发育中的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A.花被 B.果皮 C.种皮 D.子叶3.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很多农作物享誉全国,比如水稻、大豆等等。你知道它们的营养物质分别贮存在()A.胚、子叶 B.子叶、胚乳 C.胚乳、胚 D.胚乳、子叶4.高大乔木的树冠部分主要是由胚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5.为延长种子寿命,在保存种子时应提供的条件是()A.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B.干燥、低温、通风C.干燥、高温、不通风 D.潮湿、低温、通风有个国王因为王子意外死亡,想在百姓当中挑选一个男孩当义子,能在日后继承他的王位。国王挑选的方法很特别。他发给每个男孩一小包花种,宣布谁能用这些花种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谁就有资格成为他的义子。男孩们领到花种后,都十分努力地培养,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幸运儿。规定的日期到了,国王逐一巡视这些争奇斗艳的花朵,但似乎并不满意。当看到一个男孩手捧着一只空花盆,除了泥土,什么都没有时,国王却开怀大笑。宣布从今以后,这个男孩就是他的义子。大家都茫然不解,原来所有的花种都被煮过了。6.这个故事你听说过吗?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小男孩会成为幸运儿吗?你能用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解释种子未能萌发的原因吗?7.大米和蚕豆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能长出幼苗的原因是()A.没有种皮 B.没有完整的胚 C.没有光照 D.土壤肥料不足8.“椿树蓬头浸谷种”,这句谚语强调了下列哪一项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A.适宜的温度 B.足够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种子的自身条件9.测试800粒小麦种子有720粒萌发,萌发率为()A.80% B.85% C.90% D.95%10.为了探究某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明明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种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种子萌发率/%8153256728781根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迁移冲浪11.为了解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明明同学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咨询。老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1)明明在培养的过程中还作了记录。①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突破。②种子的伸长,突破,发育成根。③同时也在伸长,顶端带着两片伸出。不久,黄白色的显露出来,发育成植物的茎,茎上长出叶子。(2)在明明的培养过程中你还能提炼出哪些信息?①填写右下图中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⑤。②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绿豆芽,那么你是否知道我们食用的主要是绿豆芽的()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③绿豆发芽营养来自()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探究天地12.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2)第三个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5)你能预测哪些烧杯中的种子将在7天后发芽吗?答案:1.D2.C3.D4.A5.B6.听说过这个故事;因为这个小男孩具备了诚实的品质,这正是国王所需要的。种子被煮熟后,种子中含有的能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体的胚已经死亡,所以种子未能萌发。7.B8.A9.C10.D11.(1)①种皮②胚根种皮③胚轴胚芽胚芽(2)①种皮胚芽胚根种脐子叶②C③D12.(1)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更有说服力(2)隔绝空气,尽量避免空气对实验的影响(3)第四组和第五组为对照组,唯一的变量是温度(4)应选择第二组和第四组装置观察(5)预测第二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它满足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植物根的生长初试锋芒1.植物的根长度能够不断增加,这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根冠部分的细胞不断地增多B.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C.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伸长D.成熟区的部位不断向上延伸2.根尖在向下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且分生区不会被土粒损伤,对它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A.伸长区 B.分生区 C.根冠 D.成熟区3.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分裂迅速,这些细胞位于()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4.植物每天要大量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便提供给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那么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A.有分生区 B.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C.有伸长区 D.有根冠迁移冲浪5.从前,有一个小孩,在他过生日的那天,爸爸送给他一棵小树苗,爸爸说:“你和小树比一比,看谁长得快!”此后,小孩每天都吃很多的饭菜,他长得可胖啦。第一年,小孩比小树高,第二年,小树和小孩一样高,可到了第三年,小树比小孩高了。小孩很伤心,去问爸爸:“没看到小树喝水,怎么它比我长得高呢?”爸爸笑眯眯地带着他来到小树旁,用铁锹仔细地把小树挖了出来,小树的下边,长着好多像胡子一样的根,爸爸说:“小树就是用它来喝水吃东西的,除了树根,小树的树叶也能制造营养。”同学们你可以做个小实验来验证植物的根会自己寻找食物吗?明明是这么做的,在冻胶的中央放进一块肥料,四边种上几粒发芽的种子。3~4天后,所有的根都伸向中央,并把肥料围绕起来。这个试验说明植物的根会自己寻找食物。6.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而人们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河堤上、山坡上大量造林、绿化,是利用了根系能()A.固着土壤,固堤保土 B.吸收水分 C.吸收无机盐 D.吸收有机物7.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此时你是否会想到植物的营养来自于土壤,而根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不属于根的功能的是()A.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运输和储藏营养C.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散失水分你认识这种植物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板蓝根。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以干燥的根、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主治温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等症。根的妙用还有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吗?现在,让我们试试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8.明明看见妈妈在移栽君子兰时,是在花的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A.减少水分散失 B.减少根和根毛的折断C.减少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9.农民伯伯深层施肥,这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这说明根具有的特性之一是()A.向地生长 B.向水生长 C.向肥生长 D.固定植物体探究天地10.明明浇花,每天只浇一点水,只有土壤表层是湿润的,下层却一直得不到水,而梅梅浇花,是在土壤干燥以后一次浇足(通称“干透浇足”),你认为他们谁的做法对根系的发育更有利呢?为什么?11.明明取一粒菜豆种子,并提供了合适的条件让它萌发,然后根据植物发芽3天的根尖示意图,选出7天以后植物根尖的正确图形()12.明明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如下根尖的各部分细胞结构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填写:(1)是根尖的,主要特征是长有;是根吸收和的主要部位。(2)是根尖的,是根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和。(3)是根尖的,能够不断地分裂出。答案:1.C2.C3.B4.B5.略6.A7.D8.B9.C10.梅梅浇水对花更有利,因为根系具有向水性,有利于根向土壤深处生长11.A12.(1)成熟区根毛水无机盐(2)伸长区生长水无机盐(3)分生区新细胞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初试锋芒1.明明家种了很多蔬菜,比如白菜、西红柿等。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助明明给家里的蔬菜施肥,分别多施的肥是()A.氮肥、钾肥 B.磷肥、钾肥 C.氮肥、磷肥 D.钾肥、氮肥2.把两个萝卜条分别放入甲乙两个装有溶液的烧杯中,如果甲烧杯中的萝卜条变得更加硬挺,乙烧杯中的萝卜条变得软缩,说明()A.甲烧杯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甲烧杯的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C.乙烧杯的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无法确定3.参观沈阳世博园的同学对几株上面结满了巨大番茄的“番茄树”啧啧称奇,这些“番茄树”不是种植在土壤里,而是种植在富含营养液的水箱里。采用的这项生物技术是()A.组织培养 B.无土栽培C.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D.使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4.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A.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B.土壤对植物生长没有作用C.植物的根吸收的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D.根只吸收水5.糖拌番茄会出现许多水,这是因为()A.番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B.番茄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C.番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D.番茄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对这句农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农谚强调了“肥”对庄稼的重要性B.“肥”是指植物所需的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C.只要有了“肥”,庄稼就能生长发育好D.合理施肥,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发育探究天地你一定是个喜欢探究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实验吧!电池里包含了三种重金属:汞、铅、镉,对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随意丢弃1节废旧电池将造成60万升水(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水量)、1.6平方米土地的污染。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体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中国电池180多亿只的年产量占世界电池总产量的30%以上,年消费量达70亿~80亿只,但回收率却不足2%。废旧电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影响呢?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吗?7.将几节废电池破碎,浸泡在500毫升的清水中一昼夜,滤去残渣得浸出液,取甲乙两只试管,甲管盛有肥沃土壤的浸出液,乙管盛废电池浸出液,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根据以上设计,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你的假设是。(2)这个实验的对照组是。(3)这两棵幼苗的长势和颜色是。(4)这个实验的结论是。迁移冲浪8.你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吗?由于意外而被困在茫茫大海中的人,在缺乏饮用水的情况下,可以接喝雨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呢?答案:1.C2.B3.B4.A5.D6.C7.(1)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2)甲管(3)甲管健壮,鲜绿;乙管瘦弱,发黄(4)电池浸出液阻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8.因为海水中的盐浓度大于人体细胞液的浓度,会加速人体细胞失水。植物茎的输导功能初试锋芒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名句。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A.根 B.茎 C.叶 D.芽2.一场暴风雨后,明明家门前的小白杨笔直的树梢被折断,几年后,他发现小白杨()A.枯死 B.长的很高C.不再长高,也没变粗 D.不再长高,但变粗了3.明明7岁的时候在家门口的柳树上刻下了身高标记,10年后(假定地面无升降),明明17岁了,这个标记距地面()A.高于明明7岁时的身高 B.低于明明7岁时的身高C.等于明明7岁时的身高 D.等于明明17岁时的身高4.下列对于茎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都能形成年轮 B.木质部中的筛管起到输导作用C.髓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D.导管位于树皮内侧的韧皮部5.暴风雨后,大树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没折断,这是因为()A.木质部发达 B.髓发达 C.韧皮部发达 D.树皮较厚6.有些俗语能形象地说明一些生命现象。如“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就说明草本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不会继续加粗,这是因为竹的茎里没有()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髓7.下列有关植物茎的形成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植物的茎中都有形成层 B.形成层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C.不光茎中有形成层,其他器官也有 D.形成层里有导管8.路边的小柳树,被人在树干上拴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几年后,小柳树死去了,这是因为铁丝()A.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导管 B.切断了向下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C.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D.切断了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