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_第1页
高一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_第2页
高一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_第3页
高一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_第4页
高一地理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与城市化(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简图。据此回答1~2题。1.在A地附近发现多处古村落遗址,该地形成古村落的自然原因是①地形平坦且不易被洪水淹没②靠近水源地③冬季严寒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水运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2.图中C处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有利条件为①交通便利②资源丰富③环境优美④科技发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3~4题。长安区长安区渭河长安3.“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诸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4.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读“湘北某城市略图10”完成5-65.根据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D.气候适宜6.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的方向是A.向西扩展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D.向东扩展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7-8题。7.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8.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变化表,判断9-10题.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年份(年)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15.616.41.510.712.319403.64.842.91.613.610.519604.86.144.03.615.618.819807.94.464.26.225.919.3200011.14.471.62024.445.09.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的时段是()①1920年—1940年②1940年-1960年③1960年-980年④1980年-2000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0.有关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老城区环境污染严重B.新城区的地价不断上涨,吸引更多的居民到此居住C.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D.新城区环境优美,城市设施齐全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据此回答11—12题:11.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发展的A.缓慢发展阶段 B.加速阶段 C.成熟阶段D.转型阶段12.符合该阶段发展特点的是A.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B.开始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C.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消失图5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3~15题。图51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14.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C.都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15.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原料地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16.如上图所示,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D.城市化水平上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17.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近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18.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9.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燕郊虽不是北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卫星城,但它客观上起到卫星城的作用,甚至比北京现在的某些卫星城更具发展优势和潜力。读图,回答第20题。20.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燕郊开发区的作用可能是()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B.增加北京市区人口密度C.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D.扩展京津市区的功能读下图,回答21~22题。21.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22.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A.城市环境污染B.城市交通拥挤C.城市房租昂贵D.城乡差别拉大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23-24题。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大型商场工业部门河流湖泊卫星城市公路等高线2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24.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25题。25.关于该城市规划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环境优美B.②处建造纸厂——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建中心医院——交通便利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6.(15分)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业生产。(5)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对比“我国某城市分别在1980年和2007年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a到图b反映的城市发展过程被称为

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该城市正处于这一过程的

阶段。(2)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3)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的位置出现什么变化:

,分析原因

。28.下图是某平原城市工业布局规划示意图,该地最小风频风向为东风,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①~③处合理安排食品厂、光学仪器厂和自来水厂。①

。(2)在A、B、C三处中,

处布局火电厂较为合理,原因是

。(3)在该地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解决好的三个问题是:a.

b.

c.

。29.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最主要的标志是: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曲线是

。(2)①图中,E-F反映了

现象,其原因是:(3)②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4)②图中,AB两类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是:答案一、单选题1.B2.D3.C4.A5.B6.D7.C8.B9.D10.B11.B12.B13B14.B15.D16.C17.A18.D19.C20.C21.A22.D23.B24.D25.C二、综合题26.(1)城市化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2)大气

噪声

固体废弃物

(3)占用耕地良田

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4)蔬菜

花卉

副食品

(5)新建的铁路、告诉公路使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客货流量增加略27.(1)城市化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中期加速

(2)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3)向河流上游城外迁移,上游水质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