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的短沟道效应_第1页
MOSFET的短沟道效应_第2页
MOSFET的短沟道效应_第3页
MOSFET的短沟道效应_第4页
MOSFET的短沟道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MOSFET的短沟道效应MOSFET的短沟道效应3

第8章MOSFET的短沟道效应

MOSFET的沟道长度小于3um时发生的短沟道效应较为明显。短沟道效应是由以下五种因素引起的,这五种因素又是由于偏离了理想按比例缩小理论而产生的。它们是:

(1)由于电源电压没能按比例缩小而引起的电场

增大;

(2)内建电势既不能按比例缩小又不能忽略;(3)源漏结深不能也不简单按比例减小;(4)衬底掺杂浓度的增加引起载流子迁移率的降

低;

(5)亚阈值斜率不能按比例缩小。(A)亚阈值特性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MOSFET的亚阈值特性来推断阈值电压终究能缩小到最小极限值。

对于长沟道器件而言,亚阈值电流由下式给出

ID?WL?nCdVt?exp?2?VGS?VT???VDS?1?exp???(8.1)?Vt??Vt?

也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1

ID?WL?nCdVt?exp?2?VGS?VT???VDS?1?exp????Vt??Vt?

?ID0?VGS???VDS??exp??1?exp?(8.2)?VVt??t??d式中的C为单位面积耗尽区电容。

Cd??sxd??s2?s2?fpqNa??sqNa4?fp(8.3)

,在V大于几个热电压时有

DSVt?kTqWL是热电压,??1?C?nCdVt?exp?2d/CoxID??VGS?VT??(8.4)?Vt?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

?W2ln?ID??ln??nCdVt?L?VGS?VT(8.5)???Vt?

上式也可以写成

??IDln?W2??nCdVt?L??VGS?VT(8.6)???Vt??

?VT?0从式(8.4)中可以看出,当VWLGS时,即当栅-源

电压等于亚阈值电压时有亚阈值电流:

ID?VGS?VT?0???nCdVt(8.7)2

为了使V中的VID?VGSGSGS?VT时,器件可以关断,我们可以令(8.4)

?0,则有

2??VT??0???nCdVt?exp?(8.8)L?Vt??W

GS假使规定关断时(当VGS?0)的电流比在(当V?VT)的

2

电流小5个数量级,式(8.7)和式(8.8)的两边相除则有

ID?VGS?VT?0?ID?VGS?0??expVT?Vt?10(8.9)5

得到亚阈值电压的最小值为

VT?5?Vtln10(8.10)

则亚阈值电压的最小值是

。导致

假使??1?Cd/Cox?1?0.76?1.76VT??Vt5ln10?5?1.67?26mV?2.3?500mV假使还想将阈值电压降低到400mV左右,那么就要减小??1?Cd/Cox的值,使??1?Cd/Cox?1.34考虑到温度对阈值电压的影响,按比例缩小阈值电压将更加困难。阈值电压的温度系数dVTdT??1mV/K。阈值电压在温度范围(0-85℃)内的变化是85mV。制造工艺引起的最小变化也在50mV之间。工艺和温度引起的变化合计为135mV左右。因此,对加强型的MOS器件其阈值电压一般都控制在0.5V?VT?0.9V之间。

(B)短沟道效应使阈值电压减小

对理想MOSFET器件,我们是利用电荷镜像原理导出阈值电压的表达式。见下图。

3

QmT?Qss?QSD?max?'''

?8.11?式中忽略了沟道中的反型层电

?max??eNaxdT荷密度Q,Q'n'SD为最大耗尽层单位面积电荷

密度。这个电荷密度都由栅的有效面积控制。并忽略了由于源/漏空间电荷区进入有效沟道区造成的对阈值电压值产生影响的因素。

图8.2a显示了长沟道的N沟MOSFET的剖面图。在平带的状况下,且源-漏电压为零,源端和漏端的空间电荷区进入了沟道区,但只占沟道长度的很小一部分。此时的栅电压控制着沟道区反型时的所有反型电荷和空间电荷,如图8.2b所示。

随着沟道长度的减小,沟道区中由栅压控制的电

4

荷密度减小。随着漏端电压的增大,漏端的空间电荷区更严重地延伸到沟道区,从而栅电压控制的体电荷会变得更少。由于栅极控制的沟道电荷区中的电荷数量QVTN?'SD?max?会对阈值电压造成影响,如式(8.12)所示。

??t?''QSD?max??Qss?ox???ms?2?Fp??ox???8.12?

我们可以用图8.3所示的模型,定量的计算出短沟道效应对阈值电压造成的影响。假设源/漏结的扩散横向与纵向相等,都为x。这种假设对扩散工艺形成的结

j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例子注入形成的结则不那么确凿。我们首先考虑源端、漏端和衬底都接地的状况。

在短沟道状况下,假定栅极梯形区域中的电荷有栅极控制。在阈值反型点,下降在沟道区的空间电荷区上的势差为2?,源和漏结的内建电势差也约为2?,这

FpFp说明这三个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大体相等。如图8.3a。

xs?xd?xdT

?8.13?

5

假定梯形区内的单位面积平均电荷密度为Q,则有

'B'?L?L?xdT???''2QBWL?eNaWxdTL?eNaW?2??2???????8.14?

上式可以写成

Q'B?eNaxdT?L?L'???2L???8.15?

由图8.3b可以看出,有如下关系:

L?L?2aa?xj?'?8.15?

j?x?xdT?2?xdT?2xj?2xjxdT2?8.16?

a?x?2xjxdT2j??2xdT?xj?xj?1??1???xj???8.17?

由(8.15)式

L?L2L'?L??L?2a?2L?1?aL?8.18?

将(8.17)带入(8.18)

L?L2L'?xj?2xdT?1??1??1???Lxj???8.19?

带入(8.15)式

Q'B?eNaxdT???xj?2xdT?1??1???1????Lxj??????8.20?

与长沟道器件相比,短沟道器件阈值电压表达式应当写成

VTN???t?''QB?Qss?ox???ms?2?Fp??ox???8.21?

6

?VTNeNaxdT?xj??V?V??TN?短沟道?TN?长沟道?Cox?L????2xdT?1???1????xj????8.22?

考虑短沟道效应后,MOSFET器件的阈值电压会降低。在这个模型的假设下,只有减小源/漏结的深度和增大单位面积栅电容C,才能降低阈值电压的偏移量。另

ox外,式(8.22)是建立在源、沟道、漏的空间电荷区都相等的假设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假使漏端电压增大,这会使栅控制的沟道电荷数量减少,L变短,使阈值

'电压变成了漏极电压的函数,随着漏极电压增大,N沟器件的阈值电压也会减小。

习题:假定N沟器件的参数是Na?3?10cmxj?0.3?m。求阈值电压的减小量?VTN解:Cox?16?3,tox?30nm,L?0.8?m?oxtox??3.9??8.854?10?14?30?10?7?1.151?101610?7F/cm2?Fp?Vtln?4?s?Fp????eNa??Nani1/2?0.0259?ln3?101.5?10?0.378V1/2xdT?4?11.7?8.854?10?14?0.378?????19161.6?10?3?10?????2xdT?1???1????xj???16?1.806?10cm?0.18?m?5?VTNeNaxdT?xj???Cox?L???1.6?10?19?3?10?1.806?10?7?51.151?10?0.3???2?0.181??1??????0.80.3????????0.753?0.181??0.136V

MOSFET的窄沟道效应

7

QB?QB0??QB?eNaWLxdT?eNaLxdT??xdT??xdT???eNaWLxdT?1??W???VTN?eNaxdT??xdT???Cox?W??8.23?

?8.24?

MOSFET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电荷、电场、电容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表面空间电荷层的性质,可以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定量地求出表面层中的电场强度、电势分布。为此,我们取x轴垂直于半导体的表面并指向体内,规定x轴的原点在表面处。表面空间电荷区中的电荷密度、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x的函数。在利用泊松方程求解之前,我们先做如下假设:(1)半导体的表面是无限大表面(表面尺寸远大于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尽管这种假设会带来误差,但其误差及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我们可以利用

8

一维的泊松方程求解。

(2)为了探讨更一般的状况,半导体中的掺杂为补偿掺杂(这一假设更符合实际,由于NMOS器件的沟道大都是经过了补偿掺杂,以得到适合的阈值电压值;PMOS器件的衬底N阱的形成也是在P型原始衬底经过补偿掺杂获得的)。

(3)在半导体内部,假定表面空间电荷电离杂质为一常数,且与体内相等,电中性条件成立,所以空间电荷区的净浓度?(x)?0

(4)其净掺杂表现为P型半导体。空间电荷区的净浓度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x)?q??(Nd?Na)?(pp?np)?(8.25)??

其中N?d,Na?分别表示电离的施主杂质和电离的受主杂

?d质浓度;假使在常温下杂质完全电离,则有N是由于我们假设其掺杂为补偿掺杂),N?a?np0p(这

,np?pp0;p分

别表示x点处的P型半导体空穴(多子)浓度和电子(少子)浓度。

在上述假设下,一维泊松方程的表达式:

dVdx22???(x)?s????Nd??Na????pp?np??(8.26)??s?q

将N?d2?np0和N?(x)?s?a?pp0q带入上式可以写成

9

dVdx2???????np?np0???pp?pp0??(8.27)??s?

上式中的?是半导体的介电常数、括弧中的第一项为哪一项

s(np?np0)是P型衬底的过剩少子浓度,其次项(pp?pp0)P

型衬底的多子增量。其表达式分别由下式表示:

(pp?pp0)?pp0????V??exp???1?V?t??????V??exp???1??Vt????8.28?

?8.29?(np?np0)?np0将(8.28)和(8.29)两式带入式(8.27)的泊松方程:

dVdx22q?????pp0?s??????V?exp?1???np0???Vt???????V???exp???1??(8.30)?Vt?????

将上式两边同乘以dV,左边可以写成

?dV?d??2dVdV?dV??dx?dV?dV?d???EdE(8.31)2dxdxdx?dx?

上式的E是电压为V时的电场强度。将半导体内的电场设为零,对上式积分得

10

E2?EdE?E(8.32)

02将(8.30)式的右边对V积分得:

?qV???????pp0?exp???V????1??np?exp??V?V??1?????dV(8.33)

s0????V?0t???t????第一项积分得

?V???exp?V?Vtpp0????1??(8.34)

??Vt?Vt?其次项积分得

?Vn??V?V?tp0?exp?V??1?(8.35)

???t?Vt?所以:

E2qVtpp0???p0?2??n????exp???V??V?1???exp??V??V?1?????(8.36)

??V?s?t?Vt?pp0??V?t?Vt???及

E2?2qVtpp0?????V?V?np0?????exp????1???expV?????V?1?s????Vt?Vt?pp0??V?V??t?t???

?(2V2qpp0????np0?t)?2???exp?V????V?1???exp?V?????V?1???(8.37)sVt????Vt?Vt?pp0??V?t?Vt???令L???1/2?2?sVtD?qp?称谓德拜长度。

?p0??F????n1/2?Vnp????????exp?V?V???1??p0????expV??V?1????(8.38)

?V,0tpp0?????V?t?Vt?p????p0?Vt?Vt???则

E??2Vt?LF??V?,np0?D?Vtpp0?(8.39)

?应当注意:上式中的V大于零时取“+〞号,小

11

于零时取“-〞号。L称做德拜长度。式(8.38)叫做FD函数,是表征半导体空间电荷层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F函数,可以便利地将表面空间电荷层的基本参数表达出来。

在表面处V度为

Es??2VtLD?Vnp0F?s,?Vpp0?t??(8.40)???Vs,由此得到半导体的表面处电场强

根据高斯定理,表面的单位面积电荷与表面电场的关系

Qs???sEs(8.41)

上式中的负号是由于规定电场方向指向半导体内部为正。将(8.40)带入上式,

Qs??2?sVtLD?Vnp0F?s,?Vpp0?t??(8.42)??

ss注意:当金属电极为正,即V大于零时,Q用负号;反之,Q用正号。

s上式表示表面空间电荷层的单位电荷密度随表面势变化,这相当于电容效应。微分电容可由C得:

?sLD??np0??VS????exp?1???????Vt???pp0???Vnp0F?s,?Vpp0?t????Vs???exp???1???Vt?????????s??Qs?Vs求

Cs?(8.43)

12

在第7章,我们只是定性地探讨过MOS器件空间电荷层存在着4中状态,仍以P型衬底半导体为例:(1)多子堆积状态(2)耗尽状态(3)平带状态(4)少子反型状态

图(8.6)是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势的函数关系图,详细标出了P型硅在温度是300K,掺杂浓度

Na?4?10cm15?3时,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势的函数关系。

有了半导体表面电场E,表面电荷Q和表面电容C的表

sss达式,就可以确切分析各种状态下状况。1.多数载流子堆积状态

13

当外加电压V<0时,表面势V及表面层内的电势都是

GsV?负值,对于足够大V和V值,F函数中exp???因子的值

SS?Vt?远比

??VS?exp???Vt?的值小。又由于P型半导体nSp0/pp0远小于1,

?V?这样F函数中只有含exp???项起主要作用,其它项都

?Vt?可以略去。

?Vnp0F?s,?Vpp0?t??Vs?exp?????2Vt???(8.44)?

将上式带入式(8.40)、(8.42)和式(8.43)中,可得

Es??2VtLD?Vsexp???2Vt?Vexp??s?2Vt??(8.45)???(8.46)?

Qs?2?sVtLDCs??Vexp??sLD?2Vt?s??(8.47)?

以上三式分别表示在多数载流子堆积状态时表面电场、表面电荷和表面电容随表面势V的变化关系。

s2.平带状态表面势Vs?0V,根据式(8.38)很简单求得F???s?Vt,np0???0pp0??,从

而求得

Es?0,Qs?0。

s表面电荷则不能直接将V?0直接带入(8.43)式,原因

14

是将V势VCsss?0带入该式,分子分母均为零。要想求得表面

1/2?0时的表面电荷需要对(8.43)式求极限

np02?s?1??LD?pp0?????(8.48)Vs?0?CFB?

p0在考虑到P型半导体n远小于p,最终得到

p0CFB?2?sLD?2?s?2?Vst??qpp0?????1/2??sqpp0Vt(8.49)

3.耗尽状态

当外加电压V为正,但其大小还不足以使表面处的本

G征费米能级E弯曲到费米能级以下时,表面不会出现

Fi反型,而处在耗尽状态。这时,表面势V大于零,且nsp0远小于p,F函数中的

p0np0pp0?V?及exp???项都可以略去,则

s?Vt?有

?Vnp0F?s,?Vpp0?t??V?s?????V??t?1/2(8.50)

将上式带入式(8.40)、(8.42)和式(8.43)中,可得

2?Vs?Es???LD?Vt?1/2(8.51)1/2

?2?s?Vs?Qs????LD?Vt?(8.52)??V?Cs?s?s?LD?Vt??1/2??2?Vst??qpp0??s????1/2?s1?Vs????Vt?1/2??sxd(8.53)

?2?sVs?2???qNa?15

其中

?2?Vssxd???qpp0?????1/2是耗尽区宽度。耗尽状态下的表面电容

的表达式跟平板电容的表达式一致。4.反型状态

随着外加电压V增大,表面处位于禁带中央的本

G征费米能级E下降到E之下,就会在表面处形成反型

FiF层。反型可分为弱反型和强反型两种,以表面处少子浓度与体内多子浓度的大小来界定。当表面处的少子浓度小于体内的多子浓度时,称为弱反型;当表面处的少子浓度大于体内的多子浓度时,称为强反型。表面处的少子浓度为

ns?np02?Vs??Vs?niexp??exp???VpVp0?t??t??8.54?

?pp0当表面处的少子浓度等于体内的多子浓度时,即n时,上式为

?V?22pp0?niexp?s??Vt?pp0?Vs??niexp??2Vt??s?8.55?或

(8.56)

另一方面,根据波尔兹曼统计

pp0??fp??EFi?EF??niexp??(8.57)??niexp?kTV???t?

比较式(8.56)和式(8.57)可得强反型临界条件是

Vs?2?fp(8.58)

16

强反型临界条件时的能带图如下图所示。由于

???fp?E?EF?np0?niexp?Fi?nexp?i?kT???Vt??(8.59)?

式(8.59)?式(8.57)的两边

np0pp0??2?fp???Vs?exp??exp??Vt???Vt??(8.60)?带入F函数

1/2V此时的F???s?Vt,np0pp0???Vs????V???t???Vs?????1?exp?????Vt?????(8.61)

Vs?Vt时,

??Vs?exp???1?Vt?1。式(8.61)可以简化

?Vnp0F?s,?Vpp0?t??V?2s????(8.62)???Vt?将上式带入式(8.40)、式(8.41)和式(8.42)中得

2Vt?Vs?Es???LD?Vt?1/2(8.63)1/2

1/22?sVt?Vs?Qs????LD?Vt????2?sqNaVs????2?sqNa?2?fp????1/2(8.64)

Cs???LD?Vt??s?Vs??1/2??2?Vst??qpp0??s????1/2?Vs????Vt?1/2??sxd(8.65)

17

当Vs?2?fp时,Vs?Vt,F函数中的

np0pp0?V?exp?s??Vt?项随V指数增

s加,其值较其它项都大的多,故可以略去其它项,可得

1?Vnp0F?s,?Vpp0?t??np0?????p??p0?2?Vs??ns?exp??????p2Vt????p01/2????1/2(8.66)

2Vt?nsEs??LD??pp0????1/2?2Vtqns?????s??????1/2(8.67)

2?sVt?np0Qs???LD??pp0?V?1/2exp?s????2Vtq?sns?(8.68)

?2Vt???nCs?s?sLD??pp0?????1/2(8.69)

应当值得注意:一旦出现强反型,表面耗尽层宽度就会达到最大值x,不再随外电压的增加而增加。这是

dm由于反型层中的电子屏蔽了外电场的作用。5.电容-电压特性

MOS电容结构是MOSFET的核心,MOS器件和栅氧化层-半导体界面处的大量信息可以从器件的电容-电压关系即C?V特性曲线中求得,MOS器件电容的定义:

C?dQmdVG(8.70)

G其中,dQ是金属极板上单位面积电荷的微分变量,dVm是穿过电容的电压的微分变量。假设栅氧化层中及栅

18

氧化层-半导体界面处均无陷阱电荷。此时

VG?Vmos?Vs(8.71)

s式中的V是加在栅氧化层上的电压,V是表面势。由

mos电中性条件得sm??Qs

是单位面积的表面电荷。

QmCox??QsCox(8.72)Vmos?

将上式带入(8.71)式,可得

VG??QsCox?Vs(8.73)

当栅压改变时,表面电荷和表面势随之改变。因此,

dVG??dQsCox?dVs(8.74)

G将dQC?m??dQs和上式的dV带入(8.70)式

(8.75)?dQs?dQsCox?dVs

将上式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Q,并定义

sCs??dQsdVs?dQsdVs(8.76)

为半导体的表面电容。则有C?11Cox?1Cs?Cox1?CoxCs(8.78)

该式说明MOS系统的电容相当于氧化层电容与半导体空间电荷层电容的串连。

19

如下图所示。

下面探讨:

(1)堆积状态的MOS系统电容

前面的探讨已经得到堆积状态时的半导体表面电容有(8.47)式给出C带入式(8.78)式得

C?1?CoxCox??Vs?exp??LD2Vt??(8.79)s??V?exp??s?LD?2Vt??s

?s先考虑负偏压较大时的情形,这时

Cs??V?exp??s??CoxLD?2Vt??Vs?2Vt,

?s,此时的MOS系统电容等于栅氧化层

电容C?C。这是由于半导体的表面和体内都是同一类

ox型P型。见下图中的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