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
3.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
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
是0。
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
序,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
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
3写成ε)。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
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
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
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
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在第17
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和“<”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应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
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
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
数手指等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实践
活动,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4.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和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使得人人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1~5的认、读、写及顺序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
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书写。
1.“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
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
等。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
1.创设动画情境。
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
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
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
和小鸡。
2.数数。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
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3.认、读数字1~5。
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
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
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
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
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
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
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
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
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
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
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
体的乐趣。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学习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
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
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
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
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
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示,写
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
(2)学习3的写法。
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
(3)学习4、5的写法。
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4是先写“”,再写竖,成“4”。5的第一笔先写
“”,再写横,成“5”。
1.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
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
写出来。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
3.练习三的第1题。
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
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如“第一组图,因为上面写着2,所以我就涂2个气球。”说时不
突出颜色,要突出数量。
1.数一数,然后在括号里填数。
☆有()个,○有()个,△有
()个,□有()个,有()个。
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
○○○○○○○○
3.在里画你喜欢的图表示数。
35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5432
3.提示: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个数对即可。
思维训练
1.12345
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时,可涂不同位置,只要数量对即可。
3.略
教材习题
练习三
2.略
4.有3头象。还可以数长颈鹿、斑马等。
5.略
1~5的写法
“1”要从上到下,略倾斜,不能写成竖。
“2”从左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
“3”注意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滑些。
“4”要注意第二笔的起点处比第一笔的起点处略低,同时倾斜。
“5”的下半圆要写得圆润些,占满格。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
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
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
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
抽象的概念。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通过“农家小院”这一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通过
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教材第16页,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
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①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
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②点子
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出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1~5各数的顺序。
教材第16页将1~5的写法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
集中教学1~5的写法。老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把写数的教学
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中,分散教学难点。
创设学生自由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抽象的数中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
摆学具进一步体会基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得到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数
的表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比大小
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3、第6~8题。
1.认识“=”“>”和“<”,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
小。
2.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猴子吃水果”的主题图,各种学具、图片等。
1.△△△△和○○○○○谁多谁少,怎样比一眼就能看出?
2.打手势做游戏。(如老师说“5”,同学们伸出5个手指)
3.填空。(按顺序填数)
12
43
13
3
1.出示主题图,3只猴子吃水果。
学生观察,同桌说说图的意思。
提问:“几只猴子吃几个梨、几个桃子和几根香蕉?”可用学具分别代替猴子和水果来摆一摆。
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2.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在学生动手摆的基础上,制作课件(或图片),让图中的猴子、梨、桃子和香蕉从图中跳出
来,摆成如教材上的形式,并标上数字。
再问: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不够,吃一根香蕉、一个梨呢?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同学们用学具动手摆。可先引导学生摆一组猴子吃桃子的图,利用前面学过的一一对应的方
法摆出书上的象形图,3只猴子对3个桃子。
3.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有3只猴子和3个桃子,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子能吃
到一个桃子。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图下写出数字3。并说明:当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时,我们就说
3和3同样多,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3=3,读作3等于3。学生自由读。
对于符号“>”“<”的学习,可参照上面的进行。
提问:3>2,你是怎样比出来的?(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2根香蕉多,所以3大于2;还可以想3在
2的后面,3就比2大,所以3大于2……)
提问:3<4,你是怎样比出来的?(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4个梨少,所以3小于4;还可以想3在4
的前面,3就比4小,所以3小于4……)
1.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重点说说思路。如5>4,5个玉米棒比4只小熊多,所以5>4,
还可以想:5在4的后面,所以5大于4。
2.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老师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各自做得是否正确。
3.练习三的第6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小题,提问“有几个?”学生回答:“4个”。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下面的题,老
师巡视指导。
4.练习三的第7题。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个数进行比较。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题意,然后填,特别是最后一个易错,
要让学生说说思路。
1.在○里填上“>”“<”或“=”。
3○23○45○34○12○2
2.比3大比5小的数是几?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1()2()3()4()5()
3.比5小的数有()。
4.看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比△多()。
○○○○○3比5少()。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
3.略
4.2<44<55>41<33>1
思维训练
1.><>>=
2.4
3.1、2、3、4
4.22
教材习题
练习三
3.21252>12<5
8.略
比多少
3=3读作:3等于3
3>2读作:3大于2
3<4读作:3小于4
“>”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表示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叫做“小于号”,读作“小于”,
表示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叫做等号,读作“等于”,表示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
相等的数用“=”连接,不相等的数用“>”或“<”连接,开口朝着较大的数,尖角朝着较小的
数。
1.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猴子吃水果,顺利地引出新课。这
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
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用动作表示“>”“<”的形状;根据数字找符号;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
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和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
能力。
教材第17页呈现了一幅“3只猴子吃水果”的情景图,图中猴子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
先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数出数量,然后比较数的大小。引出数学符号
“=”“>”“<”,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利用主题图中的素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很自然地去比较猴子
的数量和各种水果的数量。进而让学生认识三种数学符号,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
第几和分与合
教材第20~22页的内容及练习四。
1.会区分“几”和“第几”。
2.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挂图,三角形,圆形,小棒,数字卡片等。
1.数数,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看卡片口答。
4○32○44○15○23○24○5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个△。
1.学习第几。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有几人排队?谁排第1?小朋友排第几?他前面有几人?后面呢?
同桌说说,然后交流。重点说出有5人排队,小朋友排第2,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让学
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和第几,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的感知中加以区分。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还知道了什么?(要排队买票,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
(2)做游戏。
请第一组的第3个同学起立。
请第一组的前3个同学起立。
2.学习4的组成。
挂图显示:4个向日葵分别放到两个筐里。
(1)让同学们拿出4个三角形代替向日葵,把它们分成两组,看看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交流。
(2)集体交流展示,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并写出分析式。
(3)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4个三角形,先往左移1个,说明1和3组成4;接着往左移1
个,说明2和2组成4;最后往左移1个,说明3和1组成4。
板书:
(4)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提问:看到1和3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想到3和1也组成4)
对比出示:
也可以写成:
(5)练习4的组成。
先看着自己摆的,自由读4的组成。再同桌互相读。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老师:我一共有4个○。右手拿1个,猜猜左手拿几个。(左手拿3个,1和3组成4)
学生做猜数游戏,两人一组进行。在游戏中掌握2、3、4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还可以师生对口令。
老师:我说2。
学生:我说1。
师生齐:2和1组成3。
3.学习5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代替5个玉米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
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把5分成两堆的几种不同
分法。
(2)根据自己的分法填空。
(3)集体交流,展示汇报。引导学生将5的组成加以整理。
怎样才能很快记住5的组成?(只要知道1和4组成5,马上想到4和1组成5。同样,只要知
道2和3组成5,那么就得到3和2组成5)
(4)练习5的组成。
同桌互说,可以这样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
拍手游戏:“我说1。”“我说4。”齐:“1和4组成5。”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这是一张全家福,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
提问:照片中一共有几人?(5人)从左数妈妈排第几?自己数数填在□里。注意左右的区分。还可以
怎样提问题?学生讨论。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卡片5,提问:几和几组成5?请用学具表示出来。(可小组合作)
然后交流展示,找不同方式的同学到前边表演。
一组出示3个黄圆片和2个红圆片,3和2组成5。
二组出示数字卡片3和2,3和2组成5。
三组出示4个△,1个○,4和1组成5。
……
不管学生出示的是实物还是数字卡片,只要能正确表示出5的组成,都给予肯定。
最后,让学生进行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边连边说,加深对5的组成的理解与记忆。
3.练习四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知道画的是什么,有几只。
然后老师读题,指导学生圈一圈,涂涂色。涂色时可让学生涂自己喜欢的颜色,不必统一。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2.看数接着画。
5○○○3○○
4△△5□
3.
(1)一共有()件衣服。
(2)在从左数第3件下面画“”。
(3)1个小朋友拿1件衣服够不够?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够()不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55
2.略
3.(1)、(2)略(3)4
思维训练
1.
或
2.略
3.(1)5(2)略(3)够
教材习题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123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1.21
2.11122(或13或31)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2题
略
练习四
2.342
3.不能
4.不公平。从右边分一个人到左边可以使游戏公平。(答案不唯一)
第几和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
自然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几。
5的组成:3的组成:
4的组成:2的组成:
1.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事物的数量顺序,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老师可
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
着、用得上。实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2.对于4和5的组成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
们通过摆小棒理解如何进行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起数感。在教学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挥
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通过“猜数字”游戏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在玩中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采用合作探索的方式,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面对面地沟通,
使学生互通有无,总结不同的分法,从而达到做法的多样化。
教材第20页“排队买票”的情景图通过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可以将
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静态的情景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泼、
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
教材的第21页,先以4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学生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然后通过小组合作
让学生探索5的组成。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数的组成,通过放向日葵和分玉米棒,把数的各种组
成形式体现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要求学生通
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数的分与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是认识事
物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是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加法
教材第24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的第1题第一小题。
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需要
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和表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
意识。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4以内数的加法。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4个圆片,3根小棒等。
1.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看1~5的数字卡片读数。
3.按顺序填数。
()()3()5()2()
4.复习数的组成,填方框。
1.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知:右手有3个气球,左手有1个气球,合在一起是4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老师说明:把两只手中的气球握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
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右手和左手气球的数量写出数字3和1。
(2)老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同时老师在3和1中间板书
“+”。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
等号后面写上4。
认、读“+、=”。
(4)老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3+1=4,读作:3加1等于4。
老师范读,同桌互相读,自由读,注意“等于”要读准。
提问:3+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和1合起来)
3+1=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和1合起来是4)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3.发散思维。
老师引导、启发。生活中有哪些问题还能用3+1=4来表示呢?(我昨天得了3朵小红花,今天
得了1朵,两天一共得了4朵小红花,就用3+1=4来表示……)
1.教材第24页“做一做”。
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表达正确即可。
2.练习五的第1题第一小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说说图的意思,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填()和。
在学生独立做的基础上组织集体交流,正确写出得数。
1.填空。
()+1=22+()=3
()+()=32=()+()
2.看算式接着画。(可以画你喜欢的图形)
1+3=2+2=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41+3=4
思维训练
1.(1)+1=22+(1)=3
(1)+(2)=3或(2)+(1)=32=(1)+(1)
2.1+3=2+2=
△○○○△△☆☆
加法
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算式的读法:3+1=4读作:3加1等于4。
1.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深化加法的两个层次的含义,落实
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问题情境的延续,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学生探索与交流。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
进行小结、反思、调控以及自我评价,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3.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体现数学的重要性。本节
课,通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
学意识。
教材第24页图中,右手拿3个气球,左手拿1个气球,合在一起是4个气球;用算式3+1=4来表
示。渗透了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
学的简洁美。
教材第24页,加法含义的教学是先从情境引入,通过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再通过过程图
进一步说明加法的含义,最后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帮助学生列算式。还可以用手势表示,
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是加法的基本含义,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5以内数的加法
教材第25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的第1题的第二小题和第2题。
1.引导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
内数的加法。
2.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1.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3+2=5的过程。
2.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各种图片。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几和几组成4,几和几组成5有多种填法,可按顺序说全。
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计算。
△△○○○
有2个△,3个○,△和○一共有5个,算式是2+3=5。
1.创设情境,引出算式。
电脑课件显示:树上有3只松鼠,又跑来2只。
老师引发思考:“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有许多,有些问题甚至不着边际,只要学生敢于提问,老师都要给予鼓励。然
后在学生所提的问题中抽出与本节课教学相吻合的问题“现在共有几只松鼠?”让学生思考:求现在
一共有多少只松鼠,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3+2=
为什么用加法算?
引导说出:要求一共有几只松鼠,就是把3只和2只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2.交流各自的算法。
提问:“3加2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自己说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老师巡视,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不同的算法。
……
3.总结提炼。
提问:“不看松鼠图,不用数手指,你会计算3加2等于几吗?”
引导学生说数的组成。使依赖直观(数松鼠、手指)进行计算的学生逐步脱离直观,过渡到应
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指名说说3+2=5是怎样算的。
因为3和2组成5,所以3+2就等于5。
同桌互相说说。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可将左、右两幅图制成课件,动态展示给学生,接着让学生说说图意和怎样列式,以加深对加法含义
的理解。
然后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里填上数。
最后集体交流。
如左图,说图意,列算式:4+1=5
左图,说算法。(因为4和1组成5,所以4+1就等于5)
右图让学生仿照左图自己独立完成。
最后将两个算式排成4+1=5的形式,让学生比较异同。
1+4=5
使学生直观感知“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结果一样”这一规律。
2.教材第25页“做一做”的第2题。
与第1题基本相同,右边算式的第二个加数让学生自己填出。
3.练习五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然后集体交流,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计算。仍用其他
方法算的也不反对,让这些同学慢慢体会用数的组成来算更简便。
1.看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1○=
2.哪只鸽子进哪个房子?用线连起来。
3.算一算共有几只小鸟。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55
2.414
3.534532
思维训练
1.1=
2.2+3、4+1的鸽子都进5号房子;2+2的鸽子进4号房子;1+2的鸽子进3号房子;1+1的鸽子
进2号房子。
3.+=或+=
教材习题
教材第25页“做一做”
3.235
练习五第1题的第二小题
545
5以内数的加法
3+2=5读作:3加2等于5。
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用5以内数的组成来帮助计算。
1.本课通过熟悉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和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
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
加法来解决。认识“+”,会读加法计算,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
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2.老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空间,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
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
激发了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并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第25页在计算3+2=5时,给出了从头点数1、2、3、4、5;接着大数点数3、4、5;借助数
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方法,突出算法多样化。表明在解决同一个问题
时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暗示或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一种方法,学生只要能够正
确解答就可以了。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对学生的算法做过多评价和暗示。而且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理应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结合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地思考、认识和理解加法,初步体会到把两个
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教学时不必急于将最
好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
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
发展。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减法
教材第26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的第6题。
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
减法来解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课件(或动态图片),实物投影,磁力板,5朵花等。
1.复习数的组成。
2.按顺序填数。
3
3.口算。
1+1=2+1=1+2=2+2=3+2=
3+1=4+1=2+3=1+4=1+3=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通过电脑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有4个气球,飞走1个。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后,老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就是从4里去掉1,求还剩几个,就要从4里面减
去1。(老师边说边打手势)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气球数量写出数字4和1。
(2)老师说明:从4里面减去1,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从4里面减去1,就在4和1中
间写上“-”。
板书:减号“-”,读作:减
(3)引导学生数一数,从4里减去1后还剩多少个,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
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老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去掉1,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由读。
(6)追问:减号表示什么意思?(去掉的意思)4-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4里去掉1)4-1=3表示
什么意思?(表示从4里去掉1还剩3)
3.发散思维。
老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减法来表示的事例。如妈妈给我买了2支铅笔,我
用了1支,还剩1支,算式是2-1=1。
1.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仔细看图,自由表达。
2.练习五的第6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在里填数。
再集体交流,重点交流图意。
看算式,边动手摆边填。
2-1=3-1=4-3=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3+1=41+3=44-1=34-3=1
思维训练
121
减法
减号“-”,读作:减
减法的含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算式的读法:4-1=3读作:4减1等于3。
1.通过情境的创设,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减法所表示的基本含义,在分合式的基础上编加减法
算式。学生看着题目能做,但如果要求学生看着图,说说题意就显得比较困难,说不清楚或者是根本
不知道该怎么说。因此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题意方面要多进行训练,增强其理解、表
达的能力。
2.如果离开了情境的创设,加减法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这又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在练习的时
候,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当加减法放在一起的时候,出现了加减法混淆的情况,
学生对于体会减数和差的关系比体会加数间的关系的困难要大。
减法含义教学的情境与加法含义教学的故事情节是连续的。教材第26页教学减法含义时,设
计了一个小丑拿着4个气球,飞走1个,用减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
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
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是加法含义教学活动的继续。教材第26页上的主题图就在加法含义活
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活动:飞走1个气球。通过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思考:要求还剩几个气球,就
是从4个里面去掉1个,用减法计算。教学时,让学生明确,从4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要
从4里面减去1,写成算式是4-1=3。接着教学算式的读法:4减1等于3,或4减1得3。老师还可
以设计一些类似的让学生体验“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减法的含义。
5以内数的减法
教材第27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的第3~5、第7~9题。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会用适合自
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各种图片。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看图,说图意,说算式。
(1)
(2)
1.创设情境。
课件显示:有5只松鼠,跑了3只。
老师引导:你能说出图的意思然后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同桌互相说说,使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组织交流:原来有5只松鼠,跑了3只,问题是还剩几只。
老师引导说出: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5只松鼠里,去掉跑了的3只,就是剩下的只数,用减法计
算,算式是5-3。
板书:5-3
5减3等于几呢?你是怎么算的?
2.交流各自的算法。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然后组织集体交流,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
把算式写完整:5-3=2
3.总结提炼。
提问:“不看松鼠图,不数手指,你会算5-3等于几吗?”
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减法,或想加法算减法。
同桌互相说说5-3等于几的思路。(因为3和2组成5,所以5-3等于2,或5可以分成3和2,
所以5-3等于2)
1.教材第2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图意试做,然后集体交流订正。交流时可将算式排成:5-1=
5-4=
让学生比较异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数减去其中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2.教材第27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看算式,再动手划,最后填,老师巡视指导。
3.教材第27页“做一做”的第3题。
让学生先看算式,再动手涂,最后算出得数,老师巡视指导。
4.练习五的第4题。
老师引导做5-2=,主要突出说方法:5-2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2和几组成5,2和3组成5,所以里填
3,5-2=。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学生独立做后两个,然后交流、订正。
1.看图,列式计算。
()-()=()
2.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3-1=()5-2=()3-2=()
4-2=()5-4=()4-3=()
课堂作业新设计
1.41
2.略
3.图略233
4.312231
思维训练
1.5-1=4,还可以是5-4=1(有5个球,剩下4个,问拿走了几个)。
2.231211
教材习题
练习五
3.2-1=15-4=1
5.52含义略
7.54321234
8.2+3=55-2=3
9.2-1=13+2=51+4=5
3-1=21+2=32+2=4
3-2=14-2=25-1=4
5以内数的减法
5-3=2
可以用数的组成计算,3和2组成5,所以5-3=2。
还可以想加法做减法,因为2+3=5,所以5-3=2。
1.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
情,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并且为学好新知识铺好路。
2.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加明确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教
学中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根据算式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知识,重视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减法计算与加法计算的编排是相似的,教材第27页计算5-3=2时,给出了从头点数1、2、3;
倒着数5、4、3(在学习数的顺序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的知识,去掉1个少1
个,可以采用往前数1个数的方法);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同样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找信息,并根据找到的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再通过课件演示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图意。通过用情境引导学生说出5-3=2,然后让学生
根据算式说图意,找一找5、3、2在图中分别表示哪一部分,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练习
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图中发现信息,获取数学知识,并能提出问题,用数学的观点解决
问题。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教材第30页的内容及练习六的第1题。
1.通过学习理解0的实际意义,会读、会写0。
2.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象能力。
1.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写0,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写0,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总结出规律。
小猴吃桃子图,数字卡片,课件,直尺等。
1.填数。
14
53
2.口算。
3+2=2+2=3-1=5-4=4-3=
5-2=2+1=4+1=3-2=4-2=
1.认识0。
(1)课件演示小猴吃桃子。(或动态显示)
小猴吃桃子,盘子里有几个桃子?用几来表示?(2)
小猴吃掉1个,还剩几个?用几来表示?(1)
小猴接着吃,盘子里还有桃子吗?(没有)
老师说明:当盘子里一个也没有时,我们就用“0”来表示。板书:0读作:零。0和1、2、3一样,
也是一个数。
提问:“0表示什么?”(0表示一个也没有)
你能举出用“0”表示的例子吗?(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就没有了,用0表示;放学后,教室
里一个学生也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2)出示放大的直尺图。让每个学生也拿出直尺,读读直尺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这个0
表示什么意思?”
老师说明:这个0在这儿表示起点。
提问:0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它的前面?
数一数,从0到1是一段,看看有几段。一段一段地数数。
2.写0。
老师边示范边说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处要相连,要写圆滑。
在书上描红写0。
3.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课件显示3只小鸟从窝里飞走的画面。
提问:窝里有几只小鸟,用几来表示?板书:3
从窝里飞走了几只,用几来表示?再板书:3
还剩几只小鸟?怎样列式?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板书:3-3=0。“-”表示什么?(去掉)减号后边
的3表示什么?(飞走了3只小鸟)3-3=0表示什么?(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一只也没有
了,用0表示)
(2)同桌举几个等于0的例子。(如桌子上放2支笔,拿走了2支,桌子上一支也没有了,用0表
示,算式是2-2=0)
(3)看青蛙图。
先让学生观察,说图意,老师指导:左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用几来表示?板书:4
右边荷叶上有几只,用几来表示?板书:0
两个荷叶上一共有几只,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4+0=4
(4)学习5-0=。
小明有一道题不会算了,你能帮他解决吗?
出示:“5-0=”,5减0等于几呢?同桌说说,然后交流,说想法。得出“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1.教材第3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己试做,然后交流、订正。
2.练习六的第1题。
看图写数,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评。老师巡视指导。
在()里填数。
2+()=23-()=34-()=03+()=40+()=50-()=0
课堂作业新设计
1.543254325432
2.520
思维训练
004150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0读作:零
“0”的含义:1.表示什么也没有。
2.表示起点。
有关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本身。4+0=4
任何数减0仍得这个数本身。5-0=5
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3-3=0
1.本课的特色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
学习数学。
2.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
活动的总结,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
主人。
0的认识。教材中用小猴逐次吃桃子的情景图教学“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接着出示直尺图,
教学生活中0还表示起点,并通过直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0的加减法。根据“没有”可以用“0”表示来计算,教材用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的情景图,教
学得数是0的减法的意义。通过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教学有关0的加法。在讲有关0的减法时,
让学生独立思考。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
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充分利用了教
材的资源,将教材中静态的图动态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
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没有”可以用“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古遗址桥梁保护协议
- 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协议
- 2025版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3篇
- 高铁建设机械费施工合同
- 联营合作项目管理误区
- 运输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临时娱乐市场建设合同
- 雕塑艺术任课教师聘用合同
- 宠物行业经纪人招聘协议
- 招投标项目环境保护要求
- 穿越河流工程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
- 地球物理学进展投稿须知
- 机床精度检验标准 VDI3441 a ISO230-2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筑废料利用探究
- 解析电力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 火炬介绍 音速火炬等
- 制剂申请书(共16页)
- 《质量守恒定律》评课稿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4章居民与聚落 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
- 对县委常委班子及成员批评意见范文
- 数据中心IDC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