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压强单元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压强单元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压强单元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压强单元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压强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压强》单元检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晋级”核动力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

,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人的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俗称“高压”和“低压”),某人在某一时刻的收缩压为100mmHg,合

Pa。屋顶的面积是50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约为

N。(g取10N/kg)3、(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右图甲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某地大气压强为1×105Pa,作用在0.02m2面积上的大气压力为N。

(3)如右图乙,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纸片升起,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把质量为50g的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下图所示,则汤匙柄端的重量______另一端的重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指尖和汤匙的接触面积为0.2cm2,则汤匙对指尖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

5、如下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6、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3.6亿年前泥盆纪的一种邓氏鱼(如下图所示)的咬合力比任何已知生物都要强.它在啃噬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5.6×104N,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______Pa.7、如下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8、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____9、如右图所示,是一个测液体密度的装置(又称海尔密度计),A容器装水,B容器装待测液体,当从上部开口处(打开阀门)抽出少量气体后,A、B两管中的液面都会自动上升到一定高度。那么A、B两管内液体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B管中液面升得较A管高些,那么A、B两管中液体密度大小关系为PA_______PB(填>、=、或<)。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切去的厚度Δh甲、Δh乙的关系是(

)A

p甲>p乙,Δh甲=Δh乙。

B

p甲<p乙,Δh甲>Δh乙。C

p甲<p乙,Δh甲=Δh乙。

D

p甲<p乙,Δh甲<Δh乙。11、如图所示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中国馆”,它呈上大下小的拱斗型,建在超大地基上。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馆呈拱斗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B.中国馆呈拱斗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其对地面的压强C.中国馆建在超大地基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其对地面的压强D.中国馆建在超大地基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12、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13、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高楼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B.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C.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D.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14、若液体温度计玻璃管内液体上方为真空,当温度上升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减少,液体对玻璃管压力也减少B.液体密度减少,液体对玻璃管压力增大C.液体密度增大,液体对玻璃管压力增大D.液体密度和液体对玻璃管压力都不变15、把长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A管的上端,如图所示,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

)A.上升

B.下降C.不变

D.无法判断16、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高压锅能使食物很快煮熟是因为提高了水的沸点C.水从自来水管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D.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17、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B.乙实验说明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760mmHg产生的压强C.丙实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差D.丁实验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三、实验题(第18小题各8分,第19题6分,第20小题8分,共24分)18、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19、“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2)由图(a)和图___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岁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

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请证明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实心的不同种柱体在高度相等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22、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kg,如图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体积约为5×10-3m(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取g=10牛/千克)23、如图所示,质量为0.5千克,高为0.4米,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乙中盛有深度为0.15米,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求:(1)甲容器中水的质量。(2)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现在要使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小明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在一个容器中倒入与原容器相同的液体,在另一容器中倒出液体,并且倒入和倒出液体的高度相同,请你判断小明在容器甲中

液体(选填“倒入”或“倒出”)。求:倒入或倒出的高度。答案1、变小不变2、0.13×105

5×1063、750;

2×103;

流速快的地方,气体压强小4、5、不变减小6、5.6×108

7、连通器

【解析】连通器是指两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当水龙头打开时与水塔构成连通器,所以水就从水龙头流出来;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最下面的甲水龙头出水速度最大。8、液体表面气压越低,液体的沸占也越低9、A、B两管内抽出部分气体后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大气压:>。10、B11、C12、D13、D14、B15、A16、B17、22、解:(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ρ=m板/V=4kg/5×10-3m3=0.8×103答: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是0.8×103kg/m3.(2)学生重力为G1=m1g=45kg×10N/kg=450N,滑板的重力G2=m2g=5kg×10N/kg=50N,

1分对地面的压力F=G1+G2=450N+50N=500N,

1分受力面积S=4×2×10-4m2=8×10-4m2

1分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500N/8×10-4m2=6.25×105Pa.2分答: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25×105Pa.23、(1)m=ρV=ρSh=1.0×103千克/米3×0.01米2×0.2米=2千克

2分

(2)F´=G容+G水=(m容+m水)g=(0.5千克+2千克)×9.8牛/千克=24.5牛

1分p´=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