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_第1页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_第2页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_第3页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_第4页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1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雅尔塔体制:核心:美苏两级格局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北约与华约建立(1955年)第2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别了,雅尔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三节、走向多极化1、鼎足之势话西方;2、走出低谷的俄罗斯;3、风云际会看东方;(二)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第3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4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大致概括:第5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第6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大致概括: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执政党妥协退让,反对派势力大增反对派夺权波兰、民主国等东欧国家社会情况发生变化,新政权向西方靠拢。

剧变方式: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其他)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罗马尼亚)结果:东欧各国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西德吞并落后的东德,德国统一第7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009年11月9日,德国迎来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有10万人当晚前往柏林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见证“多米诺柏林墙”倒塌。第8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六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第9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大致概括:2)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①东欧剧变的原因:②东欧剧变的实质:第10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东欧剧变原因第11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东欧剧变的原因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东欧剧变的原因第12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大致概括:2)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①东欧剧变的原因:②东欧剧变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13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C2.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A第14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八一九事件:3)苏联解体:第15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指导思想搞多元化

(2)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3)经济上稿私有化

首先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放弃党的领导地位

特征:公开性、民主性、多元化第16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八一九事件根因:(1991、8、19)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局面混乱。直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第17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苏联解体:时间:1991、12、21标志: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签署“独联体”性质:国家的联合组织。第18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时间事件备注1985戈氏改革1991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1991.8《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1991.8.19八一九事件1991.12.22《阿拉木图宣言》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将苏联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的质变

苏联完全解体政治上:东欧剧变;经济上:经互会解体;军事上:华约解散;第19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苏联解体原因历史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第20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探究活动: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3)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第21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探究活动: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第22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鼎足之势话西方多极化趋势加强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影响2)、走出低谷的俄罗斯3)、风云际会看东方第23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苏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第24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山姆大叔忙“坏”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如果我们在国外发挥领导作用,就能够通过阻止侵略,促进危险的冲突得以和平解决,从而打开国外市场,帮助民主政权,积极地对付全球各种问题,使美国更加安全和繁荣。-克林顿《参与和扩展的国家安全战略》依靠经济、军事实力,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建立“单极世界”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第25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两极格局解体后,美日欧各提出了什么目标?并各自采取了什么行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美国目标:建立单极世界

行动:1998年对伊拉克突然实施空中打击,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后来又相继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

影响:美国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给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第26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伊拉克战争第27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阿富汗战争战火中的孤儿第28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欧洲目标:加快了一体化进程行动:欧共体1991年签定《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积极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举足轻重1)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第29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欧盟25个成员国欧元第30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日本目标: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行动:努力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与亚洲邻国建立起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1992年常在联合国的名义下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90年代初以来,日本的陆军海军空军全部实现了指挥控制自动化,信息化影响:军事力量的日益膨胀引起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第31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开赴伊拉克的日本自卫队第32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日本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作报告,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上种种行为遭到了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第33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美国欧盟日本第34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走出低谷的俄罗斯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

②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A、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B、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分裂主义势力;C、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D、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③普京总统的举措:第35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走出低谷的俄罗斯③普京总统的举措:A、内容:B、作用:④有利条件:军事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人口素质较高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加强中央权力;稳定了政局,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影响: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第36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俄罗斯围剿车臣非法武装阅兵式上的俄罗斯战略导弹第37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思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进程。你对此有何感想?1、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2、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学习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不能照搬;3、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都有一个过程,对待挫折和困难要有正确的心态。第38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风云际会看东方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活动的立足点是什么?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和行动?中国的地位与活动又有哪些?立足点:用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力,力争在国际事物和地区局势中发挥重要影响。第三世界的斗争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支持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斗争取得胜利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发展中国家联合反对霸,国际影响增强第39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中国已成为政治大国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做出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3)、风云际会看东方第40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青藏铁路神五升空申奥成功第41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日中俄欧盟第42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原因美国: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表现:美、俄、日、欧、中俄罗斯:有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不足日本:经济大国,但国际影响力不足欧盟: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希望同一声 音说话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仍是发展中国家多极化趋势第43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影响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第44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

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2.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新兴力量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走向多极化。

3.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增强问题探究:

第45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2、欧洲联盟是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B第46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独联体的性质是A、一个国家B、国家的联合组织C、松散的联邦国家D、苏联的别称B4、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B第47页,共5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①关于人权的主张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②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③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④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B6、对当今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政治三角关系是A、中、美、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