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教案_第1页
《机械运动》教案_第2页
《机械运动》教案_第3页
《机械运动》教案_第4页
《机械运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运动》教案【6篇】一、目的要求

1、理解参考系的概念;明确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看一个运动,结果会有不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2、理解质点的概念,明确质点是抱负模型。

3、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分。

4、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分。

5、知道什么叫质点运动的轨迹,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含义。

6、初步了解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重要抽象思维方法之一。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机械运动的永恒性和相对性,知道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

2、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理解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纳的抽象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显示引出课题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河水奔流,鸟儿飞行,车辆行驶,火箭放射,卫星飞行,电子绕核运动……

归纳:

1、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2、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争论(师生)

(1)静止是肯定的吗?

(2)描述一辆列车的运动,甲说它向北行驶,乙说它向南后退,这可能吗?

引出参考系概念: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看同一个运动,观看的结果会有不同。

(1)争论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的乘客

以车厢作为参考系——静止

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运动

(2)多媒体显示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物资。

以飞机作为参考系——沿直线下落

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沿曲线下落

4、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繁简程度不一样,因此,选取参考系应以观看和讨论问题便利为准。如

讨论地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讨论月亮或人造卫星的运动,应选取地球为参考系;

讨论行星的运动,应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三)质点

考察汽车的运动,火车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当物体的大小、外形对所讨论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抽象为有质量的点。

机械运动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推断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以下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展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展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稳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根本学问。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答复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仔细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学问。

板书:“其次章简洁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答复:举例说明我们四周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答复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转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发动、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争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讨论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依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学问,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由于他们在讨论乘客的运动状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转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转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假如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假如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状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由于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转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状况一般不一样。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洁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试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假如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头,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转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试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行重叠。

用刻度尺测一样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叙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很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发动,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学问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三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详细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讨论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试验验证,体会学习的欢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育学生的观看和实践力量,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试验演示]

-1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需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

学生活动:思索教师的问题,争论、沟通,选出代表发表见解。1.由于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s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m,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

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展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0.02s.2.由于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详细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m,而只需验证12vnghn就行了。2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削减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需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忙学生解决困难。学生活动:学生进展分组试验。数据处理:

明确本试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讨论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右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和B的机械能分别为:

EA1122mvAmghA,EBmvBmghB22假如忽视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假如动能的转变量等于势能的转变量,于是有

1122mvAmghAmvBmghB221122上式亦可写成mvBmvAmghAmghB

22Ea=Eb,即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削减。假如试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削减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便利,可以直接从开头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点)来进展讨论,这时应有:

12mvAmhg.式中2h是物体从O点下落至A点的高度,vA是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1.如何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依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状况。从O点开头依次取点

1、

2、3„„图中s

1、s

2、s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依据公式vs,t=2×0.02s(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t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0.02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

1、

2、3„„各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3„„例如:

-3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假如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方法引导】

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拟便利。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假如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题剖析】

(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推断

[例1]以下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肯定守恒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肯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肯定守恒解析: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可见,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状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例2]如下图,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削减,动能增大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C.物体的机械能削减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削减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削减,一局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局部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所以此题选ACD.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56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布置作业

课本P37作业

4、

5、6.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肯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希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

。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久运动下去。

机械运动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抱负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讨论对象看作质点要依据讨论的问题打算.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分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分位移和路程.

力量目标

1、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训练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开头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头,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讨论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抱负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鲜亮,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承受,是进一步学习的根底.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许多学问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学问与生活实际亲密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争论的方法进展,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绽开争论,到达把握学问,提高力量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稳固。

教学设计例如

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

主要设计:

一、参考系: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什么叫?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转变?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运动,假如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状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便利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洁的原则选取)

(二)展现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争论问题之间进展)

1、太阳系资料:行星绕太阳运转状况.

2、银河系资料:星系旋转状况.

3、电子绕原子核运转状况.

4、飞机空投物资状况.

二、质点: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状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外形和大小?

2、什么叫质点?

3、小物体肯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

(二)展现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火车(200米长)穿山洞(100米长)状况.

2、地球公转及自转状况.

(三)总结提高:

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状况进展详细分析,在我们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外形、大小,各局部运动的差异等,假如对我们讨论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2、学习质点概念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讨论,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抱负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

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上午8时开头上课”,到“8时45分下课”,这里“8时”和“8时45分”的含义各是什么?“每一节课45分”的含义又是什么?

2、“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中“8点”的含义是什么?

3、校百米纪录是10.21s、第2s末、第2s内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说“物体由A点移动500米到达B点”,清晰吗?

2、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3、什么叫位移?为什么说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分?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二)展现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从天津到上海,海、陆、空三种路线抵达状况.

2、在400米跑道上进展200米跑和400米跑状况.

探究活动

1、请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匀速前进,突然释放石子,观看石子的运动状况?再请站在路边的人观看石子的运动状况。二者观看到的运动轨迹一样吗?请解释缘由。

2、找一份《旅客列车时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车全程运行的总时间?各站点的停留时间?相邻两站间的运行时间?

《机械运动》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抱负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讨论对象看作质点要依据讨论的问题打算。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分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分位移和路程。

力量目标

1、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训练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开头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开头,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讨论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抱负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鲜亮,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承受,是进一步学习的根底。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许多学问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学问与生活实际亲密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争论的方法进展,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绽开争论,到达把握学问,提高力量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稳固。

教学设计例如

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

主要设计:

一、参考系: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转变?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运动,假如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状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便利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洁的原则选取)

(二)展现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争论问题之间进展)

1、太阳系资料:行星绕太阳运转状况。

2、银河系资料:星系旋转状况。

3、电子绕原子核运转状况。

4、飞机空投物资状况。

二、质点: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状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外形和大小?

2、什么叫质点?

3、小物体肯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

(二)展现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火车(200米长)穿山洞(100米长)状况。

2、地球公转及自转状况。

(三)总结提高:

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状况进展详细分析,在我们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外形、大小,各局部运动的差异等,假如对我们讨论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2、学习质点概念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讨论,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抱负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

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上午8时开头上课”,到“8时45分下课”,这里“8时”和“8时45分”的含义各是什么?“每一节课45分”的含义又是什么?

2、“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中“8点”的含义是什么?

3、校百米纪录是10.21s、第2s末、第2s内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争论:

1、说“物体由A点移动500米到达B点”,清晰吗?

2、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3、什么叫位移?为什么说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分?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二)展现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从天津到上海,海、陆、空三种路线抵达状况。

2、在400米跑道上进展200米跑和400米跑状况。

探究活动

1、请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匀速前进,突然释放石子,观看石子的运动状况?再请站在路边的人观看石子的运动状况。二者观看到的运动轨迹一样吗?请解释缘由。

2、找一份《旅客列车时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车全程运行的总时间?各站点的停留时间?相邻两站间的运行时间?

《机械运动》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目标:

1、观看试验力量:能从生活中观看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力量:推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学问分析运动和静止的状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解释、推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

2、培育科技意识,喜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推断已知参照物的状况下物体的运动状况和由运动状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根底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学讨论问题的一种,即从简洁的问题入手,渐渐深化,最终分析我国放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索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