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的课件资料_第1页
微生态制剂的课件资料_第2页
微生态制剂的课件资料_第3页
微生态制剂的课件资料_第4页
微生态制剂的课件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态制剂的课件资料第1页/共61页应激反应适宜代偿障碍危险致死病理过程直至死亡内环境恒定适应与应激第2页/共61页应激与鱼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量代谢血糖↑糖原↓乳酸↑脂肪酸↑呼吸循环鳃呼吸↑心率↑血红蛋白↑细胞比容↑离子与渗透调节血浆钠钾氯离子渗透平衡破坏失水(海水鱼)水渗入(淡水鱼)免疫系统吞噬功能↓抗体产生↓溶菌酶↓凝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交感-嗜铬组织系统下丘脑-脑垂体-肾间组织轴儿茶酚胺类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应激因子↓↓生长发育↓繁殖能力↓

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3页/共61页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激因子水温,溶氧,氨pH,亚硝酸盐化学污染物拥挤,社群应激营养状况骤变或大幅度波动运输,分池大小、性别分选A,BC,D第4页/共61页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的生产、使用和保藏第5页/共61页probiotics益生素,益生菌,促生素,利生素,活菌制剂等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学

VoekerRusch于1977年提出“正常微生物种群与宿主内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第6页/共61页微生态制剂是通过饲喂动物,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第7页/共61页水产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肠道内有各种微生物正常菌群通过对有限营养成分的竞争、通过对肠道粘膜上结合部位的竞争拮抗致病菌。第8页/共61页水产养殖微生态系统存在于水域养殖对象体内和体外的有益微生物、条件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与其相对应的水生生态环境所构成的一种动态平衡体系。第9页/共61页养殖水体中的微生态平衡养殖初期或维持优良水质的池塘好氧微生物有机物CO2、水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单细胞藻类第10页/共61页微生态失调不良条件下,肠道内微生物种类、生理功能和各种相互关系的紊乱。老化池塘中有机物积累,下层、底层缺氧,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被分解为氨、有机酸、硫化氢、胺类、甲烷、醇类等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第11页/共61页微生态制剂在微生态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工艺制成活菌制剂(有些含有其代谢产物或添加有有益菌的促生长因子)。维持和调节宿主或水域的微生态平衡。第12页/共61页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种类饲料微生态添加剂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治疗疾病水体微生态调控剂改良水质第13页/共61页按菌种及制剂剂型分类芽孢杆菌制剂、乳酸菌制剂、酵母菌制剂等。单一微生态制剂与复合微生态制剂。后者适应各种条件和多种宿主效果好,是发展趋势。液体、固体、半固体微生态制剂。第14页/共61页益生菌、益生元与合生元益生菌probiotics由动物体内的正常菌制成益生元prebiotics属低聚糖类等物质,不被宿主消化,但能促进有益菌的代谢与增殖。合生菌synbiotics是益生菌与益生元合剂。第15页/共61页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生物夺氧生物屏障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促进水体物质良性循环第16页/共61页生物夺氧正常动物肠道优势菌群为厌氧菌(99%以上),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为1%。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属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需氧生物制剂大量消耗肠道内氧气,造成局部厌氧环境,促进厌氧菌的生长,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平衡。第17页/共61页生物屏障作用正常菌群直接参与机体防御的屏障结构,竞争性阻止侵袭菌或过路菌在肠道定植生长。恢复和补充优势种群,维持生物屏障结构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拮抗作用。通过对化学物质和可利用能源的争夺,以及对铁的争夺,抑制病原菌生长。第18页/共61页增强机体免疫力益生菌是非特异的免疫调节因子。激活吞噬细胞,提高抗感染能力。促进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的IgA,抑制病原细菌对肠粘膜的粘附,并通过凝集作用将病原菌排出体外。刺激-干扰素、IL-1和-TNF的产生。第19页/共61页益生菌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使免疫器官发育加快。刺激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T、B淋巴细胞数量增多。促进疫苗免疫后抗体的产生。第20页/共61页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抗生素类物质,包括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伊维菌素等。有机酸,如乳酸、乙酸、丁酸等。酶类,如水解酶、发酵酶、呼吸酶、氧化酶等。维生素,包括VB1、B2、B12、K等。氨基酸第21页/共61页有益代谢产物的作用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抑制腐败菌生长、分解病原菌毒素减少氨排泄第22页/共61页促进水体物质良性循环好氧微生物有机物CO2、水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单细胞藻类恢复和补充优势种群第23页/共61页主要的微生态制剂乳酸菌类酵母菌类芽孢杆菌类光合菌类消化菌类其它(丁酸梭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第24页/共61页乳酸菌类Lacticacidbacteria,LAB嗜酸乳杆菌、乳酸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分解糖类产生大量酸。最适pH5.5-6.0,3-4.5时仍可生长。革兰氏阳性、厌氧或兼性厌氧。抗逆性差,无芽孢,难保藏。第25页/共61页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0.6-0.9)×(1.5-6)生长适温35-38℃最低生长温度15℃菌落粗糙粪便、口腔、肠道ATCC11506(1174913650,13651,13652)第26页/共61页乳酸菌类的作用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植。产生细菌素、类细菌素,抑制或杀死有害菌。合成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如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等。降解亚硝酸胺、氨、粪臭素等有害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消除氧自由基第27页/共61页嗜酸乳杆菌在水产中的应用用含乳酸菌的饲料喂鳕,3个月后,鱼苗在强致病弧菌环境中,抗感染能力提高。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能显著提高轮虫和卤虫存活率。第28页/共61页LactobacillusrhamnosusAhumanprobioticbacteriumATCC53103ProtectiveeffectsandmechanismsofaprobioticbacteriumagainstexperimentalE.tardainfectionintilapia(Oreochromisniloticus)Cumulativemortalitysignificantlylowerinprobiotic-supplementedfishthanincontrolfish.第29页/共61页酵母菌类需氧菌、喜偏酸环境,可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不耐热,60-70℃1h死亡。啤酒酵母菌(酿酒酵母属),自水果、果汁或作物的果实中分离。现多为筛选与基因改良后品种。鱼体、水体分离的酵母菌属于假丝酵母属、红酵母属、隐球酵母属等。第30页/共61页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长短轴比例为1~2:1CGMCC2.605CGMCC2.606CGMCC2.607CGMCC2.1422子囊孢子第31页/共61页酵母菌类的作用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核酸、酶类等。增加饲料适口性、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甘露聚糖、葡聚糖,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黄曲霉毒性。第32页/共61页酵母菌类在水产中的应用抑制杀鲑气单胞菌的生长。与乳酸菌合用,提高虾幼苗生长率、存活率。法式红色酵母可作为虾青素来源,增加大马哈鱼肉的色泽。第33页/共61页芽孢杆菌类需氧菌,以内孢子形式存在于肠道微生物群落中。休眠状态活菌制剂,最理想的微生物添加剂。常与乳酸菌合用。抗逆性强:耐高温、耐酸碱、耐挤压。在肠道复活率接近100%(5株芽孢菌,对虾饲料制粒后存活率95%,烘干后存活率93%)第34页/共61页常见的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凝结芽孢杆菌B.coaglans缓慢芽孢杆菌B.lentu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短小、蜡样、环状、巨大、坚强、东洋、纳豆芽孢杆菌等,以及芽孢乳杆菌、丁酸梭菌。第35页/共61页Bacillussubtilis别名深海芽孢杆菌马铃薯芽孢杆菌面包芽孢杆菌G+,杆状、很少成链长2-3微米,侧生鞭毛芽孢中生或偏生第36页/共61页Bacillussubtilis干草浸液中分离常见菌株

ATCC7058,7059生长室温范围广最适37℃

最高45-55℃

最低5-20℃第37页/共61页Bacillusnatto蜡豆制品、自然界的稻谷中分离2-3微米第38页/共61页芽孢杆菌类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生长,促进乳酸杆菌生长。分泌较强活性的蛋白酶和淀粉酶,促进淀粉、纤维素的分解。枯草菌素(代谢多肽类)能抑制和杀灭病菌。促进动物对钙磷铁VD的吸收。第39页/共61页芽孢杆菌类在水产中的应用饲料添加,或水温>20℃时直接泼洒于水体。苗种入池前泼洒,促进生长与防病(鱼苗池30g/m3,虾苗池60-120g/m3,贝苗池120-150g/m3)水质净化(鳗池首次15g/m3,3d后7g/m3,以后每7d用2g/m3。虾池首次10g/m3以后每7-10d用2g/m3。鱼池首次15g/m3,以后每15d用2g/m3。)第40页/共61页其它益生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第41页/共61页光合细菌类PSB,具色素,以光为能源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leae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绿色菌科Cholorobiacae曲绿菌科Cholroflexaceae无法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第42页/共61页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极生单鞭毛广泛存在于水田、湖泊、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及土壤内。第43页/共61页光合细菌类改善水质的作用改善水质、平衡酸碱度、迅速消除氨氮、硫化氢、有机酸。对虾池,每10-15天施用一次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底泥中H2S含量平均减少60%。河蟹池,透明度增加了49.25%,DO值增加了56.40%,COD下降了41.80%,NH4-N下降了47.30%,溶解性总磷下降了21.98%。第44页/共61页光合细菌类的其它作用含丰富的蛋白、氨基酸、叶酸、维生素B族,对动物没有毒性。产生抗病毒因子,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改善养殖动物色泽。第45页/共61页硝化菌类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是以氨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能源,能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类细菌。亚硝化菌的主要功能是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菌的主要功能是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第46页/共61页其它益生菌在水产上的应用粪链球菌丁酸梭菌无毒力副溶血弧菌荧光假单胞菌AH2肠微球菌贝内克菌非I-O群弧菌Streptococcusfaecalis第47页/共61页益生菌与鱼类应激GrowthimprovementbyprobioticinEuropeanseabassjuvenileswithparticularattenttentionto

IGF-1,myostatinandcortisolgeneexpressionAquaculture(2006)258:430–438

L.delbrueckiidelbrueckiifromadultseabassgut,25d,bodyweightstandardlength(S.L.);59d,plasmacortisol;InsituIGF-ImRNAlevels,MSTNmRNAlevels。第48页/共61页益生菌的生产、使用和保藏控制微生态制剂质量的核心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菌种鉴定培养工艺选择菌体的收集、干燥、分装和包装第49页/共61页筛选菌株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致病;不与病原微生物杂交)能提高机体抗病力和促进动物生长;能降低排泄物和残饵对水体的污染。土著菌(来自动物肠道或养殖环境中)易于培养,繁殖速度快。加工后存活率高,混入饲料后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定植力。第50页/共61页培养工艺的选择选择适宜的发酵原料(淀粉废水、糖蜜原料、豆制品厂废水、酒厂废水、味精废水、纸浆废水、果渣和罐头废料、柠檬酸厂废渣、甜菜渣、菜籽饼渣、蛋白草粉等)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固体表面发酵法大罐液体发酵法第51页/共61页固体表面发酵法将固体表面培养的菌泥与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经干燥制成微生态制剂。特点产量低,不适于工业化易污染劳动强度大投资少第52页/共61页大罐液体发酵法菌种接入种子罐培养后,在进入生产罐培养,菌体经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