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育的过程尽管有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语文领域,但是孩子们从中学
到的是语文方法,有很多,就像数学里的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枚举法、建模法、消元法、
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一样,语文的解题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归类。比方反证法,孩子们
从最初的生活中的辩驳中初步有所体会,如:假设我晚上没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我就可能会上学迟到,我不
愿意迟到,所以我要按时睡觉。进而慢慢的在语文领域进行应用.从而将来才能在工作学习中深入应用。
经过认真备课,形本钱课教案,主要就是基于以上两点。2021年6月初,教育部发表了关于深化教育
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意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又被重新提出来。
8.热爱生命(节选)
学习目标
1、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
2、体会文中人物与环节描写的细腻传神之处;
3、品味这一硬汉形象所透露出的浓重的悲剧色彩,及其坚忍、卓绝的求生意志。
4、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与交流
1、给以下加横线的字注音。
骸骨〔〕鲦鱼〔〕窒息〔〕巉岩〔〕
踉跄〔〕辗转〔〕吹毛求疵〔〕
2、解释以下词语
巉岩:
踉跄:
辗转:
奄奄一息:
吹毛求疵:
3、作者链接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著名作家。在他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共为人们留下了19部长篇小说、
150多篇短篇小说、3个剧本以及相当数量的随笔和论文。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
短篇小说?深渊中的人们??海狼?和论文集?阶级间的战争和革命?等。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
2、认识主人公
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3、感悟主人公
本文作者为什么没有赋予主人公具体的名字,而是用“这个人〞来指代?课文中的“狼〞,其实远远
不止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它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想一想,它象征什么?
4、赞美主人公
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三、总结反思
只要心中生命的意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这就是课文告诉我
们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为了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让我们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
的光辉,让我们为自己拥有坚强而美丽的生命而自豪。
参考答案:一、预习与交流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hái〕鲦鱼〔tiáo〕窒息〔zhì〕巉岩〔chán〕
踉跄〔liàngqiàng〕辗转〔zhǎnzhuǎn〕吹毛求疵〔cī〕
2、解释以下词语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踉跄:走路不稳。
辗转:①〔身体〕翻来覆去。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吹毛求疵:成心挑毛病,找过失。疵,缺点、毛病。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
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单独跋涉在广袤的荒
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
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
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
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
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
的光辉。
2、认识主人公
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接下来是几天可怕的雨雪〞〕、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
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
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
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表达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
汉精神。
3、感悟主人公
本文作者为什么没有赋予主人公具体的名字,而是用“这个人〞来指代?课文中的“狼〞,其实远远
不止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它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想一想,它象征什么?
作者这么写,是有自己的用意的。在这儿,“这个人〞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而是象征着整个人类,作
者希望整个人类能够拥有顽强的毅力。这里的“狼〞可以看作是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象征。
4、赞美主人公
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命意志坚强,具有鲜明性格和超人勇气的强者形象。
文中反复渲染不畏艰险困苦、勇敢顽强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是人的顽强意志和热爱
生命的深刻主题。
5藤野先生
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根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
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那么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
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谢,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会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经历,去拜访这位给鲁
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
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
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鲁迅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鲁迅到日本
后,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他转赴仙台,进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藤野先生这
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
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这篇散文写于1926
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他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
学任教,作此文以思念藤野先生。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明确:回忆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3.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说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明确: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4.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局部?
明确:第一局部(1-3),写东京所见所感;第二局部(4-35),写仙台学医生活(与藤野先
生相识、相处、离别);第三局部(36-38),写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思念)。
目标导学三:研读东京所见所感
精读第1-3段,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相照应。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挖苦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肮脏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
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了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教学提示】
教学中注重品读作者语言,抓住“标致〞“精通时事〞等反语以及描绘留学生形象、生
活细节的语言,体会其中强烈的挖苦意味,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
目标导学四:研读去仙台学医途中的见闻感受
1.作者去仙台途中,为什么会特别提到“日暮里〞和“水户〞这个地名,反映了什么?
明确:“日暮里〞这两个地名引起了作者对“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黄鹤楼?中的
诗句)的联想,当时清政府的时局就像“日落〞(暮即落日),反映的是对清政府无能的失望之
情。作者正是为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到日本、到仙台的,所以20年后还记得这个触发自己忧
国之思的地名;记得“水户〞,是由于这里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
水对抗满清,百折不挠……鲁迅一向崇拜他的人格〞(许寿裳语)。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方,
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说说你对“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一段话的理解。
明确: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
的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从作者看来,他感受到的不全是
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提示】
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幽默
自嘲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了解了作者离开东京的缘由,也从作者的所见所感中,
体会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接下来咱们一起跟着作者见一见文章的主人公藤野先生,
再想一想,上节课的内容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读重要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1.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
的形象的?
明确:耳闻藤野先生是“穿衣太模胡〞“会忘记带着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
“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
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默读第11-23段,说说这局部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件,并说
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明确:①添改讲义——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②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
生严格要求;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
想意识的进步;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严谨求实的精神。
3.“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件中,哪个最触动你?
明确:例如:添改讲义事件最触动“我〞。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检查学生的讲义已属
不易,而能发现血管的细小挪位,不仅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观察仔细,也表达出先生的治学严
谨与纯善之心。就教学而言是对学问以及学生负责,就医道而言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4.作者是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看法。
明确:第37段主要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例如: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
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正是因为藤野先生具有如
此高贵的品质,以公正之心对待作者,关心作者,给作者以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并以自身的
人格魅力影响了作者,因而在作者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目标导学二:探究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把握文章脉络
1.藤野先生有这么多优秀品质,对“我〞如此关心,按理“我〞应该留在仙台继续学医,
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呢?
明确:当看到日本学生的狂妄傲慢(匿名信事件),尤其看到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的时候(看
电影事件),“我〞的思想受到了严重挫伤。医术再高,只能医病,不能医治人心。要救中华
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于是
决定弃医从文,改变志向。
材料链接: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
并非一件紧要事,但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
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教学建议】
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事件中的细节,深入体会其带给作者的思想
冲击。并能够重点解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在
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呜呼,无法可想!〞等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进而帮助学生理
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刻内涵。
2.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
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
“我〞的优待,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明确: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他后来弃医从文的
思想起点。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写匿名信事件
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辞别并决心不学医学的直接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用这一句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正人君子〞:那
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表现了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
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的情感。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
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
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教学建议】
本文有两条线索,叙事明线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我〞爱国思想情感的
变化,两条线索都对文章起着支撑作用,各不相悖。教师宜在教学总结时点明,让学生对文
章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板书设计
藤
野
先
生一、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卡车磅秤租赁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折叠脚凳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食品级再生ABS树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实验室气体检测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技术投资出资协议书4篇
- 23-24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预热题】
- 20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考点提分
- 2023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巩固)
- 23年-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
- 2024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培优】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生物(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含解析
- 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内容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经颅磁刺激增强定神状态的研究
- 《功能材料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23年12月
- 机器设备抵押合同
-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及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
- 腹泻的护理课件
-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力和机械》章节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