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习题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习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习题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固基题组]1.[2016•惠州市二调]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答案C解析“禀”“谕”等字眼反映出清朝的天朝上国观念,及对外国的歧视。“照会”反映了一种平等观念。这一转变反映了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故C项为正确答案。.[2016•正定月考]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所谓“价值判断”,即对事件中的各方作出一定的褒贬评价。B项“鸦片战争”明显认为中国是正义,英国是非正义的,故排除;C项“通商战争”则认为这是一次促进经济交流的战争,因而对英国是褒扬的,故排除;D项则是站在天朝上国的立场来说的,是贬低侵略者的表述,故排除;而A项“中英战争”只是说出了交战的双方,没有对其中任一方作评价,因而正确,符合题意。.[2016•淮安月考]右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答案C解析根据1858年可知,此为《天津条约》,根据所学可知,只有C项所述是其内容。故C项为正确答案。.[2015•南通模技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答案C解析因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而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故太平天国运动被看作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C项正确。.[2016•厦门检测]《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的角度限制: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以及“最大价值”的限制词。当时世界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提出这一主张,故A项错误;B项“公有制”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主张,其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太平天国运动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纲领,故D项正确。.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A.掀起瓜分狂潮B.要求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希望利益均沾答案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并未掀起瓜分狂潮,故A项错误;从列强角度来看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正确,C、D两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阶段特征,排除。[提能题组].徐中约说:“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西方历史学家评述的“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材料“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意指这场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推动中国发生剧变,这符合鸦片战争的影响,故A项正确。.[2015•武汉调研]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要求对方也守约”等信息说明随着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关系上逐渐近代化,故C项正确。.[2016•正定月考]下面是1842〜185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值走势图。此图说明了()1842184418421844184618481850185218541856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A.五口通商促使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中国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C.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资本输出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答案B解析依据图中数据走势分析可知,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值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输入的抵制,故答案为B项。A项只能说明第一阶段的状况,C、D两项明显错误。10.[2015•山东滨州模拟]”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扶清灭洋”口号D.民生主义答案B解析据题意它既属于农民革命,但同时又具有超出了传统农民起义范畴的内容,代表前进的方向,故《资政新篇》符合这一要求,故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具有落后性,不代表前进的方向与道路,故A项错误;“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但同时盲目排外,不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不是农民阶级的产物,故D项错误。.《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公有制C.是战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D.是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答案D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下每户劳动所得仅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规定,实际上是恢复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仍然是一种私有制,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广大农民群众为追求社会平等而做出的选择,不是在战争环境下做出的选择,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故D项正确。.[2016•吉林高三调研]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说明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成为领导阶级,从侧面说明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产生新的阶级来领导革命,故D项正确;D项决定了B项,排除B项;“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说明材料“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故A项错误;当时工人阶级力量微弱,不可能形成工农联盟,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13题20分,14题20分).[2015•北京朝阳质检]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一一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一一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材料二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年份1843—1844184518461847184818491850棉织品1671425530803311183630522618总毛织物557804623782327809501输砂糖24317082147入杂物292136186176200470643合计2522219538894312253344133909茶322222120271834165420192427总输出生妙2003380644304819333144175529杂货35193573967865合计2360604664926726508165148021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1)评述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解读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的变化。(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二上海港对英贸易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1)示例一:同意鸦片战争的爆发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英经济贸易关系上的经济利益冲突所致。理由:由于英国大量购买中国茶叶等产品,其工业品在中国闭关锁国政策下滞销;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向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严厉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示例二: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英经济贸易关系上的经济利益冲突所致。理由: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企图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以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2)贸易总量增长较快;1843年,总输入与总输出基本相当,总输入在1845年达到高峰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总输出则呈较快增长趋势,1850年总输出超过总输入的一倍多;总输入中棉织品增长总量最多,总输出中生丝增长总量最多。(3)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贸易总量增加;中国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的长期影响,导致商品输出量大于输入量;英国实现工业化,技术先进,输入以工业产品为主;中国是农业国家,技术落后,输出以原材料为主。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评价。材料一的观点认为主要是经济上的因素,解答时可认同,也可不认同。如果认同,则从经济角度分析;如果不认同,则从侵略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表格信息从贸易量和贸易产品种类的特点方面分析归纳。第(3)问,应从中英双方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分析原因,可与工业革命、《南京条约》和中国经济政策等史实相联系。.[2015•贵州贵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6分)(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12分)(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答案(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