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_第1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_第2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_第3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_第4页
医学伦理学课件: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洲航空公司一架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坡的客机2014年12月28日失联,飞机上可能载有162人。大学生与死亡救死扶伤思考?思考?病人在临终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延长死亡?延长生命?思考?安乐死Ⅱ临终关怀Ⅲ死亡的认识与控制Ⅰ第十二章死亡伦理死亡的认识与控制Ⅰ一、人类对死亡的认识

二、医学对死亡的控制

三、死亡控制的艰难选择人类对死亡的认识一

(一)死亡观念1.我国文化中的死亡观(1)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2)现代文化中的死亡观2.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1)古希腊的死亡观(2)“趋死”的死亡观(3)存在主义的死亡观人类对死亡的认识一

(二)死亡标准

1、心肺死亡标准,即传统的死亡标准

1951年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博等动物生命活动的终止。”

1979年我国《辞海》:把心跳、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的重要标准。即,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是死亡的三个指征。人类对死亡的认识一

2、脑死亡(braindeath):即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脑死亡的标准:无感受性及反应性;无运动、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坦上述标准24h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医学对死亡的控制二

(一)生命维持技术(二)安乐死(三)临终关怀死亡控制的艰难选择三

(一)死亡现象的复杂性(二)死亡标准的多元性(三)不同主体认知的差异性(四)死亡判断的条件性安乐死Ⅱ一、安乐死概述二、安乐死的情理法冲突三、安乐死的伦理争论四、安乐死的现实选择安乐死概述一(一)安乐死的概念在病人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已处于不可逆的濒临死亡且备受剧烈病痛折磨的状态之中,为消除其肉体和精神痛苦,应其要求,应用医学手段使其无痛苦地结束生命的死亡方式。安乐死概述一(二)安乐死的分类

根据实施中的控制方法不同可将安乐死分为主动(积极)安乐死和被动(消极)安乐死。

1.主动安乐死又称积极安乐死,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医护人员或其他人采取主动措施,用药物或其他方法结束患者痛苦的生命,让其安宁、舒适地死去。

2.被动安乐死又称消极安乐死,是指对那些符合安乐死条件的人,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停止或撤销维持其治疗和抢救的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安乐死概述一(二)安乐死的分类根据患者是否有意愿可将安乐死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1.自愿安乐死指在患者有明确的要求和同意下,对其实施的安乐死。这种安乐死方式的争议较小,因为执行者只是在满足安乐死者的意愿和要求。2.非自愿安乐死指已处于昏迷中的安乐死患者,本人在清醒的时候并没有安乐死的意愿,而是其家属或其他人员提出了建议,要对其实施安乐死。这是一种伦理和法律问题较多的安乐死方式。1986年6月23日,患者夏素文因“肝硬化腹水”病情恶化,神志不清,被子女送到汉中市传染病医院救治。当天,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患者疼痛难忍,呻吟不止,多次说不想这样活着,要求安乐死。因不忍看到母亲生不如死的惨状,夏素文的儿子和小女儿多次跪地向医生蒲连升求情,并表示愿意承担责任。6月28日,蒲连升最终开了处方,并让患者的儿子在处方上签字。但此处方被护士长退回,拒绝执行。案例中国首例安乐死案件——1986年汉中案件

蒲医生命令实习生蔡某为夏素文执行处方,不从,经训斥,该实习生为患者注射了“氯丙嗪(冬眠灵)”。6月29日凌晨,患者夏素文死亡。后大女儿和二女儿向检察院控告,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蒲提起公诉。其间经过多次取保候审。1991年一审:医生的做法损害后果极为轻微,有条件无罪释放。1992年终审,维持原判。至此,中国首例安乐死杀人案从1986年7月3日立案,经过了6年的漫长审理后终于有了结果。此事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人们对安乐死行为的深刻思考。支持安乐死的观点1.安乐死体现更高层次的人性关怀2.安乐死对病人家属及社会有利3.安乐死不会与救死扶伤的职责相悖离反对安乐死的观点1.安乐死是一种消极对待人生的态度2.安乐死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溃败3.安乐死会为医务人员摆脱职责提供借口

安乐死的伦理之争临终关怀Ⅲ一、临终关怀概述

二、整体护理工作的道德要求三、特殊护理的道德要求四、临终护理的道德要求临终关怀概述一临终关怀是指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由多学科、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团队,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护,以使临终病人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临终关怀的基本特点1.服务对象既包括临终病人也包括病人家属2.服务的内容广泛全面3.服务形式多样化、本土化临终关怀概述一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为桑得斯博士(D.C.Saunders)。1967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Hospice,此后临终关怀服务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临终关怀概述一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同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台湾在1990年2月在马偕医院成立安宁病房1992年,北京成立松堂医院从事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概述一我国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1)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一般备有家庭化的危重病房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一定的医疗、护理设备,相应的陪护制度,一定的娱乐设施等,如上海南汇护理院、北京松堂医院。临终关怀概述一松堂医院的李伟院长和临终老人(2)综合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或病区: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肿瘤医院、老年医院建立的临终关怀病房或病区,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固定的专业工作人员,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形式。临终关怀概述一(3)家庭临终关怀病床:一般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医护人员根据临终患者的病情,到患者家中进行探视,并提供临终照护。最基本的日常照料由患者家属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如香港新港临终关怀居家服务部、台湾忠孝医院社会服务部等。临终关怀概述一AttitudesTowardDeathandDyingFirstStage:DenialandIsolationSecondStage:AngerThirdStage:BargainingFourthStage:DepressionFifthStage:Acceptance病人感到震惊,否认自己患不治之症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病人仍报有希望,配合治疗与护理病人产生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病人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情感平静(一)有利于人类死亡观念的有序嬗变(二)有利于医学人道主义的不断升华(三)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