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听王磊老师谈汉字_第1页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听王磊老师谈汉字_第2页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听王磊老师谈汉字_第3页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听王磊老师谈汉字_第4页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听王磊老师谈汉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听王磊老师谈汉字第一讲: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大家好,我叫王磊,是一名爱讲段子的历史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讲段子。要完成这四个动作呢,都需要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字。所以今天呢,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的中国字。我在上课讲汉字与书法的时候,就跟我的学生们说,其实咱们汉字是最讲道理的。因为我们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这个文字在被创造的时候,它的构造就代表了一层含义,一个道理,一种文化,甚至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比如“仁”这个字。子曰:仁者爱人。但是从字形上来看,“仁”字就是左边的一个单立人,加上右边的一个二,这不就是两个人吗,那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吗?“众”有三个人,代表什么?三角恋?如果要这么解释的话,仇恨的“仇”有九个人,我感觉我能脑补出一部120集的偶像剧了。所以,我们就知道,“仁”字并不是单纯的数量的积累而已。“仁”字左边的这个单立人,表示的是普天之下不同身份的生活者,而右边的这两横,表示的是等同和等齐,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对不同身份的人等而视之、将心比心。而且这个字还体现了,我们中国字的一个智慧,就是右边表示相等的两横,本身并不等长,因为每一个人他的性别、民族、文化,都不一样。我们先民在造字之初,就已经认识到并且承认这种不同。虽然有这种天然的不同,可是我们还是要追求平等、博爱的那种大同。所以说在家庭里,我们孝顺长辈,我们友爱亲朋,这是仁;在社会上我们关怀弱者,待人友善,这也是仁;在国际上,我们和平共处,谋求共赢,这还是仁。而且汉字还代表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形象思维,即它抽象于万物,却又不失形象。他就像一幅画,生动地表现了文字的内涵。比如,我们看到“安”这个字的时候,就好像静如处子,安居屋中。我们写到“休”这个字的时候,就仿佛劳作之人,树下乘凉。而我想到“仙”这个字的时候,就似乎人在山巅,临风长啸。可以说这是其他表音文字,所无法体现的意境和美感。如果把它比喻成,是平面几何的话呢,那拼音文字就有点类似于线性代数,而使用这种线性代数的外国朋友呢,也是有一点线性思维的,准确地来说就是我们普通人说的一根筋,有点儿轴。去年的时候啊,我和几个同事组团去美国旅游,你也知道咱中国人旅游啊,总得买点什么吧,对不对?虽然我心里明镜似的,就这些东西全都是咱中国生产完运到美国去的。于是我就买了一些纪念品,一算账八十六。我给了收银员一百块钱,然后很自然地从钱包里,又掏出了一块钱递给他。这个动作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意思吧?就是我给你一块钱,你找我十五,凑个整。这个在中国大家都可以理解,可是那外国哥们就一脸怀疑人生地看着我。“不不不不不”,把那一块钱还给我,然后拿计算机噼里啪啦一按,一百减八十六等于十四。然后打开“叮”那个收银机,一二三四五...十四,一沓。我也赶紧不不不,一,十四,十五。不,十四。十五。十四。十五。十四。十五。我觉得,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误解呢,除了我们双方这个,思维模式的差异,还和外国朋友普遍缺少一点心算能力有关。咱们汉字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密度特别高。同样是背这个乘法口诀,你看我小外甥用中文怎么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很快就背出去了。但英国的小朋友,英语怎么背啊,Onetimesoneequalsone,Twotimesoneequalstwo,Three什么什么。反正,基本上我小外甥,如果背到九九八十一的话,他顶多背到七七四十九。因为我们汉字是用单音节就可以表达一个意思。所以说在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当中,同样内容的报告,你闭着眼睛用手摸,摸到最薄的那个版本,一定就是中文版。除了这种高效性之外,汉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传承性和稳定性。大家知道我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古文。今天一个随便的中学生,就可以直接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他可以自在地跨越千年,直接和历史上的先贤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因为什么呢?因为自秦以后我们书同文,每一个固定的汉字符号就被赋予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相隔了千年,即便我们地域不同,口音各异,我们都可以自在而顺畅地阅读。但是如果是一个英国人,他要读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原著的话,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更久远的乔叟的诗句。而且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每年还要有大量的新词,会被创造出来,对吧。那如果是英语为例的表音文字的话,那它就只能新创一个发音,新创一个单词让你背,而我们汉字就可以通过强大的这种文字的联想能力,组成一个新词,而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新词,比如雷达、黑客、宅男、代沟、网购等等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字是未来,最有生命力的一种语言。而且大家还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我们的汉字也是唯一一个一脉相承至今,不曾断绝的古文字。我相信,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我本人就在内心深深地相信,汉字就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语言。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它简洁,高效,生动,是最先进的文字语言。所以呢,我在我的课堂上,也一直想努力地告诉我的学生,汉字究竟是什么?汉字是时间的纽带,它让我们悠久的文明传承至今,却璀璨如新。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但是却可以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汉字是情感的纽带,它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我们,包容,团结,延续至今。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汉字是我们的哲学,止戈为武告诉我们,大国重器只为和平。《淮南子·本经训》里写道,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汉字被创造出来那天,老天爷感动地用粟米下了一场雨,魑魅魍魉因为无所遁形,而惊吓地夜晚大哭。因为汉字就是一道光,它照亮了我们这个文明之前的蒙昧和黑暗。我们今天读写汉字,书写汉字都习以为常,殊不知,我们正在使用的,就是个星球上最美、最独一无二的文字,应该心怀感恩并心存敬畏。因为今天,我们所写下的一笔一划,都浸染着历史的传承;我们所记下的一词一句,都将在未来闪耀于世!这就是我们的汉字,这就是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中国字。第二讲:共享时代有一次我上课讲中国古代史,就讲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如何如何影响我们这个世界的。这个时候底下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知道今天中国也有四大神器吗?”我说是什么?他说:“这都不知道啊,高铁覆盖,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我后来一想,还真是啊,尤其是共享这个词。好像有人管2017年,就叫做共享元年。如果我们平常在聊天的时候,如果不带这两个字,感觉都没法往下聊了。那天我有个同事就非常兴奋地跑来找我说:“老王老王,我有一个非常棒的主意!你说我弄一个共享餐厅怎么样,实名注册,押金一九九,扫码进入,19块9一个小时随便吃,是不是肯定挣钱!”我想了想说:“你说的这个玩意,貌似叫自助餐吧!”所以说共享,并不仅仅是某种形式而已。那我先来区分一下三个词,就是独享、分享和共享。其实独享就是对某种资源或成果的一种排他性的独占。这个东西就是我的,谁敢跟我抢,我就跟你拼命。而分享同样是占有一种资源或成果,但是我愿意分给你一部分,但是要遵循我心里的底线和程度。而共享是我们共同营造一种资源一个成果,然后按照契约精神,在充分尊重他人权益的基础之上,在高度的自我约束的基础之上,我们来合理平衡的享用。那么如果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来理解的话,我认为从独享、分享到共享,就是从一个我的,到我们的,这样一个过程。其实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我总喜欢讲点古,我也查了一下共享这个词。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齐景公对晏婴说:“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乐,愿与相国共享。”还有就是明代的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八回,曹操也说了这一段类似的话:“今吾有百万雄兵,又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复江南以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无论是坐拥美酒音乐的齐景公,还是在畅想天下太平的曹操,他们在说起共享这两个字的时候,都有一种同样的语境,就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成果,由我们共同来享有。所以说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来看,今天我们所说的共享经济并不是真正的共享,他更像是一群创业精英,或者是资本大鳄的游戏,他提供给我们的产品,我们只是一个租赁关系。那么在人类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共享时代呢?答:当然有,在生产力发展的两端都有。比如说在远古时期,生产力比较落后,我们的先民采用一种村社井田制,千耦齐耘,共同劳作,共同收获。但是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这个共享模式就被打破了,可是这种共享观念,却依旧停留在我们的心中。《孟子·梁惠王上》里面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比如说一个家族的成员共同为这个家族努力,然后共享这个家族所带来的荣耀和利益。比如说号称天下第一家的江州义门陈氏,这个家族从唐玄宗时代开始,一直到北宋初年,形成了一个三千口同吃同住,四百年未曾分家的世界上最大的家庭。宋真宗曾经给这个家提了一个对联,写的是: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共爨四百年天下无双。比如说共享单车的古代版——共享“单马”!你看的那个图里面很多人,骑马骑驴、乘车坐轿,你以为那都是他们自己的马吗?我跟你说还真不一定,因为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杂赁》当中记载,出街市办事,如果你觉得路比较远的话,你就到路口找一个租马的人,不贵,一百文一天。一般来说,来回一天四十里,一百文。平均下来每公里的起步价,也就五文钱,这个真是良心价呀,而且你就算是不会骑马,没有驾驶证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另加五十文找一个代驾,在前面牵着马领你走就搞定了。而提到宋代啊,我又想起了一个宋代的名画,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这个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共享的意思。除了共享“单马”之外,还有共享房屋。在清明上河图这幅图的最左边,张择端画了一个官宦人家的房子,但是大家也不要天然地认为这就是这家人的房子,因为当时北宋的汴梁城房价太高,大部分的官员都买不起房子,所以只能去找一个叫楼店务的机构租房住,你在京任职你就租,你离京之后你就让出来给别人住,这也是共享啊。虽然这些东西听起来,好像总是很美好,但是它也不可能真正惠及每一个文明的成员,但是让所有文明成员共享文明福利的观念一直都有,我们一直在践行大同这一理念。就像《礼记》里所说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有工作,女人有家庭,人们痛恨财物的浪费,而并不是要把它拿到自己的兜里,人们都愿意为公众出力,而并不是为了自己谋私利,这就是大同精神。我心目中的共享,并不是简单的绝对平均,或者是那种低端的原始公有,我认为天下大同才是共享的精髓。那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开始逐渐富足的时候,我们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绿色环保的要求日益高涨,那共享时代就一定会再次来临!我认为,今天的共享经济就是共享时代来临的先声。可是我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今天,共享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共享心态和共享观念已经建立起来了吗?刚才我说了,共享就是从“我的”到“我们的”这样一个过程。就比如我们接触最多的共享单车吧。故意损坏的有吧,这种人的心态就是:反正又不是我的,用坏了就用坏了,我不心疼啊!私藏私锁的也有吧,这种人的心态就是:我用了就是我的,哪怕我不用,你也甭用。可以说,这都是这种“我们的”心态并没有建立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与他人分享?其实我觉得,在今天谈到共享这一词的时候,有一点偏差,我们好像更多的是强调那个“享”字,我们在享受这种成果、享受这种服务、享受这种便利,我们好像忽略了这个“共”字,这种服务、这种便利、这种成果,应该是所有人一起参与进来的,如果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没有这种精神,没有这种服务的意识,没有与他人的尊重,任何的共享经济都不可能长远的发展。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今日的共享经济并不是某些职场精英和资本大鳄的游戏,它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责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我们文明的成果,让更多的成员,更充分、更平衡地享有。《孟子·梁惠王下》里写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人共享。因为富足,我们有了和他人共享的物质条件;因为大同的情怀,我们有了和他们分享的意愿,因为高度的自律和契约精神,我们有了共享的基础。最关键的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自信,我们有了敢于和世界分享我们发展成果的一种底气。就像盛唐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