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1.gif)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2.gif)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3.gif)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4.gif)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8adb9a5ee21259d38af2351ff9488e9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以为是()A.军事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滞后C.政治腐败 D.思想观念陈旧【解析】选A。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故A正确;魏源向西方学习并没有深入制度和思想方面,故B、C、D排除。2.(2016·济宁高二检测)“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与上述评价相符的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 B.康有为C.谭嗣同 D.孙中山【解析】选A。根据材料提供的“西方器物”“以新卫旧”“零零碎碎的”可以判断所指的是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因此应是曾国藩,故A正确;康有为、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故B、C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D错误。【补偿训练】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解析】选A。材料中推进现代化是“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说明是借助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符合洋务运动思想,故A正确。3.如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实行君主立宪制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解析】选D。漫画的喻意是清朝官员妄图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来维护和强化清政府的统治,这符合洋务派办军事企业的做法,所以D符合题意。A是顽固派的主张;B是维新派的主张;C是指洋务派办民用工业。4.(2016·全国Ⅲ卷)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选C。梁启超是维新派,“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不是梁启超的主张,A不正确;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推动的,并不是梁启超,B不符合史实;改良思潮的开端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是早期维新派王韬和郑观应,不是在甲午战后,也不是梁启超,所以D错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正是救亡图存的需要,所以C正确。5.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解析】选B。从材料“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反对革命,主张通过变法实现民权自由,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故B与题意相符。【补偿训练】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解析】选B。材料主要呈现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组织与发动者的信息。“此人”是指陈独秀。在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党的总书记,由此可知B正确。陈独秀并未参加中共“一大”,故A错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提出者是毛泽东,故C错误;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被解除党的领导工作,未参加南昌起义的指挥工作,故D错误。【补偿训练】(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是指()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体制,但是还需要一场思想革命,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C符合题意。9.(2016·武汉高二检测)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同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解析】选B。从题干中的“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分析可知,陈独秀全盘肯定西学和否定中学,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为民主与科学,故B正确,D排除;A、C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10.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析】选D。“旧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它“洗刷干净”意即推翻封建思想,故D与题意相符。11.(2016·海口高二检侧)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表明()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解析】选B。胡适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故A错误;从“1920年”“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的问题,故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提倡白话文,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进步,故D错误。1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A.器物制度文化 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 D.制度文化器物【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文化,故选A。13.(2016·保定高二检测)1915年底,梁启超撰文说:“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这说明此时的梁启超()①反对民主共和制,主张君主立宪制②思想与时俱进,政治上更趋进步③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④反对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解析】选D。1915年底的国体应为名义上的民主共和制,故由题目中的信息“在现行国体之下……鼓吹他种国体……皆反对之”可知①中“反对民主共和制”的表述错误,故排除;该主张体现了梁启超反对当时袁世凯等人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的进步性,故②④的表述与此相符;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展,而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③,故选D。14.“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倒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材料所指“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 B.康乾盛世C.维新变法时期 D.民国初期【解析】选D。抓住关键信息“主张文学改良的”“这边要打倒孔家店”“思想的多元化”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时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故A、B、C错误,D正确。15.(2016·南昌高二检测)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①《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孔子改制考》——主张君主立宪制③《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④《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B。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①正确;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②正确;陈独秀作《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③正确;李大钊作《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④正确。故选B。【补偿训练】(2016·南昌高二检测)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解析】选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中国鉴于此学习苏俄,“以俄为师”成为一种追求,故B说法客观,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2016·安徽师大附中高二检测)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代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欧阳哲生《严复评传》(1)材料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中国社会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1840-1919年)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主要特点。(12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代文化”“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分别回答“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出现的文化倾向;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如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以及新文化运动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第(2)题,根据材料“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学习态度、学习历程、学习使命、学习范围和学习阶层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1)“五四”以前,站在旧文化的立场上批评或赞赏西方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五四”以后,用西方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2)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到思想文化学习的历程,有明显阶段性;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学习的范围和参与的阶层众多,具有广泛性。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对待思想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在孙中山之前,19世纪下半叶有人认为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形成了新学为用、旧学为体的解决模式;在孙中山之后,又有人突出并夸大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差异和对立,出现以破旧立新的方式来解决二者关系的模式。前者偏于保守,而后者又偏于激进。——王钧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材料二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二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像两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像一个鸟仗着两翼……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是人群进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应该知道,须和它反对的一方面并存同进,不可妄想灭尽反对的势力,以求独自横行的道理……我又确信这两种思潮,一面要有容人的雅量,一面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卡制作发行机项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画廊改造施工合同模板
- 农业科技股权转让居间协议
- 2025年度高端商务出行包车协议书范本近期发布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装修合同纠纷调解与争议解决专家合同
- 个体销售合同范本
- 30万装修工程合同范本
- 代理报关意向合同范本
- 企业合同范本
- 校长在行政会上总结讲话结合新课标精神给学校管理提出3点建议
- (2024)竹产业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零起点学中医》课件
- 2025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湖南大学 嵌入式开发与应用(张自红)教案
-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演讲稿国旗下的讲话
- 地下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 高端医疗会所
- 2024年标准版打印机的租赁合同模版(2篇)
- 长安大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低密度聚乙烯(LDPE)行业需求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