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昌市川兴镇别墅庭院区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0065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TOC\o"1-2"\h\z\u1序言 11.1拟建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11.3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1.4勘察等级 11.5勘察工作布置和勘察方法 21.6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22岩土工程条件 22.1地形地貌 22.2气象水文 22.3地质构造 32.4地层岩性 32.5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32.6地下水 42.7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42.8地震效应 43岩土工程评价 53.1场地的稳定性、均匀性和适宜性评价 53.2持力层选择及其评价 54结论及建议 6附图: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水平1:250竖向:1:2005张1序言1.1拟建工程概况受川兴镇别墅庭院区的委托,我院对拟建西昌市川兴镇别墅庭院区场地进行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本报告只对该拟建建筑物进行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拟建建筑物结构型式为剪力墙结构,预计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约1.5m,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拟建物性质,此次勘察应达到的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为:1.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地理条件。2.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分布及变化规律。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土的重度Υ、凝聚力C、内摩擦角Φ等)。3.查明有无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如有无古河道、暗沟塘、人工洞穴、人工设施等,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季节变化幅度,以及渗透性、腐蚀性。5.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土层进行液化判别及提出防止液化的合理的工程措施。6.根据勘察结果的分析论证,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对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并提供地基基础设计参数。1.3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依据下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布置图及对工程的勘察技术要求进行。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GJ79-2002J220-2002);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1.4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5勘察工作布置和勘察方法1.5.1勘察工作布置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在拟建建筑物承重基础边轴线、角点等位置共布置钻孔42个,钻孔间距为16.7~29.7m,孔深为9.7~15.41.5.2勘察方法1.钻探:采用SH—30型钻机冲击采芯钻进,提取芯样并及时进行工程地质编录。场地多为杂填土及N昔格达土,局部地段分布有粉土及粉质黏土,钻探过程中未出现地下水。钻探过程中孔壁稳定,钻机能进行正常钻进。2.标准贯入试验:主要为场地各层粉土和粘性土提供承载力标准值。3.动力触探试验:采用N63.5重型动力触探实验设备对各层土进行连续系统测试,以定量评价各层土的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同时配合全断面取芯钻孔取得的对比资料进行地层分层。1.6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0年10月13~16日进行,共计完成42个勘探孔,2010年10月19日提交本勘察报告。完成的工作量统计如下:1.勘探孔42个,钻探总进尺4402.标准贯入试验:228次/34孔,3.动力触探试验总进尺:68.9米/8通过上述工作,能够满足本次勘察的目的、要求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2岩土工程条件2.1地形地貌勘察场地位于西昌市川兴镇北山地与邛海沉积盆地交接部位,地貌为山麓缓坡地带,地质构成以坡洪积及坡残积为主。场地地面各孔口高程为1578.01~1590.70m,相对高差约12.69m,有一定的高差(孔口高程以业主方提供的地形图的图上标高而求得)。2.2气象水文工作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干旱多风。年均气温17.2℃,1月平均气温9.5℃,7月平均气温22.5℃,极端最低气温-2℃,极端最高气温2.3地质构造场地位于邛海断陷湖盆地,北西向的则木河深大断裂及其西昌分支断裂控制,则木河断裂在西昌呈弧形转折向北,在礼州的北部与安宁河断裂带连接,长约40km,宽约7.5km,为深部断裂,场地位于邛海沉积盆地边缘,受以上断裂影响2.4地层岩性据钻探揭露,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地基土上部为现代填土(Q4ml)和N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第三系地层),局部分布有粉土和粉质黏土。据野外鉴别资料(即根据沉积环境、深度、颜色、密实度和状态),结合标准贯入试验及动力触探试验的相关资料,将场地地面以下15m深度内的地基土分为4层。现从上至下分述如下:(1)杂填土(素填土):杂色,松散状、部分稍密,湿,属于场地平整时的填土,以粘性土为主,部分地段可见卵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植物根须等。全场地连续分布,厚度0.60~9.20m,分布于地表最上层,该土层随地形变化而分布。(2)粉土:棕红色为主、部分为黄褐色,稍密,湿,含少量氧化铁和铁锰质结核,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仅在探孔3、4、5深度2.0m范围处分布,其余钻孔均未发现,顶面埋深0.70~0.80m,厚度为1.4~2.6m。(3)粉质黏土:棕红色为主,可塑状,湿,含氧化物、铁锰质。全部场地分布不连续,仅在钻孔2、3、4、5、9、11、12、33、34、40中存在,分布于填土层及局部粉土层下,顶面埋深0.5~3.7m,该层一般厚度为0.7~3.1m。(4)N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第三系地层):黄褐色,湿,呈半岩状~岩状,以粉砂岩为主,部分为泥质粉砂岩,砂质结构及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中~强风化,可见层理,裂隙,其中裂隙中含有铁、锰质填充物。场地内连续分布,其顶面埋深0.0~9.2m,厚度大于5m。2.5岩土物理力学指标1.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勘察分别对各土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试验统计成果列于表1表1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土类统计个数(击)(击)标准差Sδ标准值(击)(2)粉土65.4~8.57.01.30.180.856.0(3)粉质黏土75.4~9.77.61.60.200.856.5(4)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2014.0~17.411.73.70.460.9411.0注: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为半成岩状,微风化,其物理力学特征与第四系土类相似,故其岩土工程特性按土类评价较为适宜。2.N63.5重型型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勘察对各土层进行了N63.5重型型动力触探试验,圆砾土试验统计成果列于表2表2N63.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土类统计个数(击)(击)标准差Sδ标准值(击)(1)杂填土490.5~4.01.40.90.660.841.2(3)粉质黏土102.0~3.02.60.50.200.882.3(4)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6491.0~12.49.53.50.470.979.22.6地下水地层以杂填土及昔格达土为主。勘探期间未发现地下水,场地地面积水主要为雨水。2.7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山麓缓坡地带,目前未发现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但应重视地表水的排泄工作,由于场地内存在多个梯级高差,形成多个边坡,边坡虽然已进行砌石挡墙支护,但勘察期间可见部分地段挡墙垮塌后二次砌筑的现象。2.8地震效应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规定西昌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4.1.5条规定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见表3。表3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孔号土名厚度(m)估算剪切波速(m/s)等效剪切波速(m/s)ZK2杂填土0.8150292粉土1.4160粉质黏土2.5190昔格达土15.3370ZK16杂填土4.6150277昔格达土15.4370ZK31杂填土5.8150260昔格达土14.2370由上表可知,场地土层的估算等效剪切波速为260m/s~292m/s,另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场地所处地貌单元,拟建场地处于山麓缓坡地带,且局部有半成岩状的第三系N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出露,该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可判定该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表4.1.3和表5.1.4-2确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3.据钻孔资料显示,场地内局部地段存在粉土,但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该层粉土处于天然状态,不饱和,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第4.3.3条规定,判定场地中粉土层为不液化土层。4.场地一带为山麓缓坡地带、持力层为粉土、粉质黏土及比较均匀的昔格达土层,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3岩土工程评价3.1场地的稳定性、均匀性和适宜性评价场地中各层水平分布差异比较大,厚度不均匀,各相同土层在水平分布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差异,所以该场地为不均匀均匀地基土。场地及附近一带未发现新构造活动行迹,大地构造较为稳定。场地一带为山麓缓坡地带,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是适宜修建地段。拟建建筑物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大于10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4.2条规定的要求。3.2持力层选择及其评价1.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及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建议场地内各地基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如表4所示数据。表4主要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土类压缩模量Es(Mpa)重度γ(kN/m3)内摩擦角φ(°)承载力特征值fak(kPa)(2)粉土5.6420.113.617.7150(3)粉质黏土6.8120.519.516160(4)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15.121.021.324.52402.场地内第(1)层填土层埋深不均匀、呈松散状,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第(2)层粉土和第(3)层粉质黏土在场地内呈透镜体状分布,仅少数探孔揭露,力学性质较好,可以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的持力层;第(4)层N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力学性质较好,场地范围内连续分布,可以作为基础持力层。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场地内的粉土层、粉质粘土层及第(4)层N昔格达组粉砂岩、泥质砂岩土层均可作为拟建建筑基础的持力层土,但拟建的各幢建筑物应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和土层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层作为其基础持力层,同时,应重视对于同一基础下多种持力层土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防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以满足工程需要。场地内由于平整场地期间造成部分地段填土厚度超过8m,填土松散。下部分不由较多建筑垃圾及有机质,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应予以清除,超深部分应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如设置地下室、换填砂夹石、基础埋深下移等。4结论及建议1.场地为山麓缓坡地带,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目前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是适宜修建地段。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大于10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中职高考数学试卷
- 合肥中学数学试卷
- 河南安阳2024三模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过滤器元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电子废弃物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银亭设计调研报告
- 中国色彩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红外气体分析仪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烧烤台板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四川省德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
- 矿山复垦工程合同协议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 引水隧洞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简便计算400道及答案
- 软件需求分析中的语义理解技术-全面剖析
- 市场监管培训讲义
- 2025年麻风病防治知识竞赛复习试题库完整
- 食品安全员培训大纲
- 运营酒店公寓管理制度
- 物业经理接待日制度
- 数独教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