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设计讲义_第1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义_第2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义_第3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义_第4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义第1页/共131页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定义及分类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周岁至六岁幼儿的为幼儿园。类别特点人数幼儿园大班5—6岁31—35人/班中班4—5周岁以下26—30人/班小班3—4周岁以下20—25人/班第2页/共131页分为全日制幼儿园、托儿所(日托)寄宿制幼儿园、托儿所(全托、保育院)混合制幼儿园、托儿所(以日托为主,接受部分全托)二、规模规模班数人数大型10—12班以上300—360人中型6—9班180—270人小型5班以下150人以下第3页/共131页三、参考指标居住区托儿所、幼儿园千人指标建筑面积及用地面积名称建筑面积㎡/人用地面积㎡/人托儿所7—912—15幼儿园9—1215—20名称千人指标托儿所8—10人幼儿园12—15人第4页/共131页四、幼儿园平面功能关系图第5页/共131页——功能分析图第6页/共131页五、功能分区及房间组成——幼儿生活用房: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间、音体室等——服务用房:行政办公、教师用房、值班室等——供应用房:厨房、主副食库、开水室、配餐室等第7页/共131页1、布点适中,服务半径300—500米2、环境优美,阳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毗邻地段南侧无高大建筑3、邻里卫生,远离污染源、噪声源,人流密集、喧闹场所4、地段安全5、管线通畅6、基地面积应满足规范且尽量完整六、基地选择原则第8页/共131页(二)幼儿园的总体环境设计

托幼建筑的环境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品德修养、美的熏陶、知识的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可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如丘吉尔所说:“人造环境,环境造人。”一、建筑物的布置1、建筑物位置的确定(1)本身功能要求●选择适宜的建筑朝向第9页/共131页

托幼建筑的建筑朝向比其它任何类型建筑更为重要,应保证幼儿用房布置在基地最好的地段及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以保证幼儿活动及生活空间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南及南偏东是较理想的方位,下图是我国各地区主要房间适宜朝向:第10页/共131页●合理的卫生间距包括日照标准和防噪标准日照间距根据托幼建筑的层数,所在地区的纬度不同而变化。一般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三小时的要求,或取采光系数1.7,即D=1.7H。第11页/共131页

防噪间距要求幼儿用房必须具有安静、卫生的环境质量,运用合理的选址及平面布局,建筑物之间的充分绿化,有效的隔声处理确保安静、卫生的环境质量,允许噪声级一般不应大于50dB,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合理的通风间距建筑物之间的通风间距与空气流动的规律有关,如右图所示:随高度增加,涡流区增大,对后面通风不利.第12页/共131页随宽度(深度)减小,涡流区增大,对后面建筑通风不利.随长度增加,涡流区增大,对后面建筑通风不利.第13页/共131页(2)建筑基地形状及外部条件的制约

基地为方形基地南北长,东西窄基地南北窄,东西长用地局促或很不规整第14页/共131页2、建筑物层数的确定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并有利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各国均将托幼建筑层数规定为两层或局部三层。托儿所不宜超过二层,幼儿园不宜超过三层,规范规定不宜建在四层及以上。平房具有无垂直交通、有利于疏散、与场地结合紧密、体量小巧等优点,但不节地。托幼建筑的建筑密度30%。第15页/共131页二、室外活动场地设计(1)健康、活泼的室外活动能促使幼儿体格健康成长;(2)健康、活泼的室外活动能促进幼儿智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3)健康、活泼的室外活动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情操;托幼建筑的幼儿户外游戏冬季不少于2小时,夏季不少于3小时,并且至少有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1、室外活动场地的设计要求第16页/共131页2、幼儿活动的特点及形式心理学家把“游戏”称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活动的独特的最基本活动形式。(1)静态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及表演游戏;活动量少,占地面积小,对周围影响小,与活动室联系密切,如班活动场地,是教学与游戏使用最频繁的区域。(2)动态游戏:器械活动、体操、体育游戏;活动量大,占地面积大,参与人数多,对周围影响大,常离开建筑物设置,如园公共活动场地。

第17页/共131页3、室外活动场地类型及设计要求(1)班活动场地●应有独立的地段及适当的面积;●宜与班活动室毗连设置,在南面或端部;●应保证活动场地优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场地以铺面为主,保持干燥和清洁,便于活动;●场地上应设有放置沙坑、跷跷板、摇马等小型玩具的地段及小片绿化,并应考虑绿化的保护措施;●可设置夏季遮阳的设施,如花架、小型凉棚。●面积以60—80㎡为宜,100㎡最理想,面积太大,老师照顾不方便。第18页/共131页

根据总体布局特点,班活动场地一般布置形式有:毗连式、枝状式、集中式、分散式、屋面式等。如下图所示:第19页/共131页第20页/共131页(2)公共活动场地公共活动场地是供全园幼儿进行集体游戏及大型活动之用的室外活动场地,可开展捉迷藏、拉圈做游戏、赛跑、体操、球类等体育活动及大型固定游戏器械活动,也可开展班级运动比赛,年级组合游戏及全园性集会、文娱演出等活动。规模班数(人数)戏水池(占地)砂池(占地)活动器械(占地)其它活动场地小计每生定额面积(㎡/生)6(180)50302008036029(270)8040300120540212(360)100604001607202第21页/共131页●面积和形状应满足幼儿多种集体游戏及活动的需求。●场地应相对独立、完整并应与音体活动室毗连设置或靠近。●场地应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集体游戏场地不应设在阴影区内,场地中心不宜栽植高大树木,器械活动场地应考虑冬季日照、夏季遮阳的要求。●场地避免交通穿越,固定游戏器械宜设在场地边缘地带,并应满足其围护设施所需面积。第22页/共131页30米直跑道的布置集体游戏场地的布置第23页/共131页砂池:应布置在向阳背风处,面积不宜超过30㎡,深0.3—0.5米。戏水池:面积不宜超过50㎡,深0.3米左右。游泳池深在0.5—0.8米。第24页/共131页三、出入口的设计1、出入口的类型及位置(1)主要出入口:供幼儿出入和对外联系●避免设在人、车流繁忙的主要通道上,并设在方便家长接送幼儿的主要路线上。一般应设在次要街道上,必须设在交通干道上时,则必须根据城市规划规定后退足够距离。(2)次要出入口:为生活、供应等后勤出入口●位置应隐蔽,道路可直接通向杂务院、厨房或与二者联系方便的场所。第25页/共131页2、出入口的设计要求(1)出入口应形成托幼建筑的一个区,其空间组成包括大门、入口前缓冲空间、围墙、前庭等。(2)主出入口应与建筑物入口有较直接的联系,避免路线迂回,次出入口应与厨房、杂务院邻接,并与街道有方便的联系。(3)主要入园路线的设置应避免幼儿穿越班活动场地到达班活动室,此路线上不宜设置儿童活动场地。(4)主出入口的宽度应保证流线的畅通,满足运输与消防车的通行,一般大于4米。第26页/共131页(5)大门与主体建筑应有适宜的距离以保证幼儿家长接送、幼儿人流的集散、设置传达、值班室等。(6)大门尺度宜小巧并尽量空透,设有幼儿特色的标志性装饰、装修,以体现儿童建筑特色。第27页/共131页四、托幼建筑的道路设置1、道路类型:交通联系、游戏活动2、设计要求:(1)交通通道应便捷避免迂回,路宽大于3.5米,车行道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建筑物的外墙距离应大于3米。(2)幼儿游戏、活动用路宜曲折、幽静,路宽为1.5-2米。(3)路面材料应选择耐磨、不宜起灰、便于清洁的材料。第28页/共131页五、绿化设计1、幼儿园的绿化配置(1)用绿化进行分区、分隔空间(2)结合场地功能进行合理的绿化配置●集体活动场地需配置大片绿荫草地●器械活动场地点缀高大乔木●直跑道两侧宜种植行道树●庭园及室外重点部位种植花卉、花坛、花池等第29页/共131页(3)开辟垂直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调节小气候(图略)(4)利用绿化小品,美化环境如花坛、花架、花墙、花槽等2、种植园地及小动物饲养场设计(1)种植园地宜设在向阳处避免阴影遮挡,可集中、分块、与中心庭院结合(2)小动物饲养场应离开幼儿生活用房设置,一般设在场地较偏僻处,但便于幼儿到达,四周栽植低矮的乔木和灌木。第30页/共131页六、总平面布局形式1、集中式:将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及供应用房组合在一起,根据各自的功能要求确定位置,班组活动及公共活动场地也相应集中设置。(1)优点●布置紧凑,联系方便●节约用地和设备管线(2)缺点●不能完全满足卫生、防疫的要求,宜交叉感染●采光、通风、日照不如分散式理想第31页/共131页第32页/共131页2、分散式:将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及供应用房分散布置。(1)优点●较好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各儿童活动单元独立性强,干扰少●各儿童活动单元朝向、采光、通风等都能较好解决●班活动场地较独立,室内外空间结合好(2)缺点●占地大,联系不便●管道费,不利于集中采暖●厨房送饭菜不便第33页/共131页第34页/共131页(二)托幼建筑平面设计一、幼儿用房设计1、儿童活动单元的平面组合儿童活动单元是托幼建筑中的主要用房,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本空间,包括活动室、卧室、厕所、盥洗、储藏。(1)组合原则●组合应以活动室(乳儿室)或卧室为中心布置其它房间,卧室应靠近活动室,二者联系方便。●活动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尽量朝南),卧室也应有较好朝向,避免东西向的大量直射阳光,通风良好。第35页/共131页●盥洗、厕所宜靠近儿童活动单元的出入口或班活动场地,应方便使用并有直接采光、通风。●活动单元的设计应为幼儿使用灵活性及个性活动创造条件。●活动单元平面布置应紧凑、减少交通面积。(2)儿童活动单元组合类型及特点●按联系方式分:穿套式、走廊式、分层式第36页/共131页穿套式走廊式分层式基本型衣帽+盥洗+厕所+储藏活动室+卧室盥洗+厕所+储藏走廊活动室卧室厕所+储藏卧室楼梯间厕所+储藏活动室图例组合特点活动室与盥洗、厕所、储藏相套,卧室又与活动室相套各空间均独立设置并通过走廊或厅联系各空间通过楼梯联系,常用空间如活动室、盥洗、厕所布置在下层,使用频率低的卧室等放在楼层优点面积紧凑,使用方便,便于管理,利于保温,结构简单各室均相对独立使用,采光、日照、通风均能满足要求各空间使用较方便,卧室放二层较安静缺点对活动室通风采光、日照均不利,厕所臭气宜溢入进深浅、面宽长,增加交通面积占用面积较前两种大,当各班活动室并联在一起时,第37页/共131页●按单元形式分:矩形、方形、扇形、六边形、以六边形为母题的幼儿活动单元组合、八边形幼儿活动单元等第38页/共131页第39页/共131页2、活动室设计活动室是对幼儿进行室内教学、游戏、就餐等活动的基本场所,是一个小型的多功能房间,不设专用卧室的全日制幼儿园,午睡也在活动室。(1)设计要求●足够的使用面积、合理的体型、以适应幼儿进行多种活动、游戏及作业的要求。●保证最好的朝向、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室内净高≧2.8米,一般取2.8-3.1米。(2)活动室面积、尺寸及平面形式第40页/共131页●面积与每班容纳幼儿人数有关,规范规定幼儿园小班一般有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以矩形空间为例,开间进深可取9.9×6-6.6米为宜。●平面形式应活泼、多样、富有韵律感,以适应幼儿生理、心理需要。常用形式有:矩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扇形及折线形等。其中:矩形:较常用,与家具形状、布置及活动方式易取得一致,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长宽比控制在2:1,宜两面开窗,如一面开窗则进深应小于6.6米。方形:与家具形状、布置及活动方式易取得一致,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必须双面采光,进深大节省开间尺寸。第41页/共131页多边形、扇形及折线形:适应幼儿心理特征,平面形式活泼、可组合多种形式,在幼儿室内小活动空间创造上有特点。(3)活动室的采光、通风采光要满足采光系数的要求,如下表所示:房间名称采光系数(窗地比)活动室、音体活动室1/5卧室、医务室、隔离室1/6其它房间1/6第42页/共131页活动室要求通风良好,特别是南方炎热地区夏季要有穿堂风,平面布置应尽量利用夏季主导风向及地区小气候,寒冷地区则应防止冬季冷风直接侵入室内。第43页/共131页(4)活动室室内设计●三度空间应满足幼儿尺度要求并有良好比例,一般长:宽:高为1.5:1:0.5~1.75:1:0.5.●内表面色彩宜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色调,局部采用高彩度的色调。●门窗设置中,为方便幼儿自己开关门扇,宜在距地0.7米处加设幼儿专用拉手;窗台距地面高不宜大于0.7米,不可内开,距地面1.3米高度内不应设平开窗,可设:推拉式、中旋式、固定式(下部通风不敞)。第44页/共131页第45页/共131页3、卧室设计(1)卧室类型:专用卧室、活动室兼卧室、专用与兼用卧室相结合。其平面形制及优缺点如下表:类型最小使用面积(㎡)㎡/床优、缺点图例适用范围专用卧室50.451.68功能专一、室内布置整齐、便于管理,但在全日制幼儿园使用效率较低寄宿制、全日制幼儿园活动室兼卧室50.451.68二者合用,提高空间使用率,但管理不便,常需打地铺,可做部分固定卧具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全日制幼儿园专用与兼用卧室相结合90(包括活动室)因卧具改革,用部分面积做专用卧室,设置固定卧具,活动卧具设在活动室内,使用管理较方便,但需注意床位布置,否则易产生零乱感寄宿制、全日制幼儿园第46页/共131页(2)卧室中床的设计要求年龄(岁)适用范围长(L)宽(W)高(H1)侧栏高(H2)6~7幼儿园大、中班14006504002004~5幼儿园小班、托儿所大班13006504002002~3托儿所中、小班12006004005001岁以下托儿所“爬班”1000550500500床位排列及要求●为节省面积,便于使用,幼儿床位排列常采用两床相靠或成组排列方式,但并排床位不应超过2个,首层相连床位不宜超过4个。第47页/共131页●为便于保教人员照管,每个床位应有一长边靠近走道。●卧室内主通道≧0.9米,次通道≧0.5米,二床之间通道≧0.3米。如下图:第48页/共131页床的形式:●单层床:使用方便但占地大,不很适用于全日制托幼建筑。●双层床:分为“两叠一”床(可节省1/3卧室面积)和双层床。第49页/共131页●活动折叠翻床:可节省卧室面积,当活动室与卧室合二为一或连通时可使用。第50页/共131页4、卫生间设计卫生间是幼儿生活用房中使用频繁的房间,由盥洗、厕所两部分组成,寄宿制幼儿园与炎热地区设洗浴小间或浴盆。各班独立设置,盥洗与厕所宜隔开。设计要求:●位置要求靠近活动室和卧室且与班活动场地毗连。●规范规定每班卫生间最小使用面积≧15㎡。●应定期消毒,最好设置在有紫外线照射的朝向,应有良好的通风,臭气不溢入活动室及卧室。地面应设地漏,5%坡向地漏。第51页/共131页每班卫生间最少设备数量如下表:污水池(个)大便器或沟槽(个或厕位)小便槽(位)盥洗台(水龙头个)淋浴(位)1446~82第52页/共131页第53页/共131页5、衣帽、教具储藏室设计托幼建筑的幼儿衣物、教具较多,尤其是全日制幼儿园,幼儿早来晚归,因此储藏室必不可少。●存放一个班的幼儿衣物教具,最小使用面积≧9㎡。●与活动室或卧室毗连设置,衣帽兼储藏室应设置在儿童活动单元的出入口。●储藏方式有三种:衣帽兼储藏室、独立式储藏间、活动或固定的壁柜。第54页/共131页6、音体活动室设计音体活动室是全园幼儿公用的活动室,也可兼做合班教室及风雨操场,可作为音乐、体育、大型游戏,全园集会及图片展览的场所。音体活动室位置●应靠近各班活动室,既方便各班使用又有一定隔离,避免噪声干扰邻近活动室。●宜靠近园、所的入口设置。●最好为独立单层或设于建筑底层,与公共游戏场相连接,成为公共游戏场的室内延伸部分。●使用面积超过150㎡时,应设置简易小舞台。尺寸为:深4-4.5m,高0.6-0.8m。●室内净高≧3.6m。第55页/共131页7、关于防火5.1.7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表5.1.7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一、二级按本规范第1.0.2条规定2500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3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三级5层1200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

2.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四级2层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不应设置在二层。地下、半地下建筑(室)500-注: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第56页/共131页5.1.9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5.1.10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5.1.11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5.2.1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3章和第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表5.2.1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第57页/共131页5.3.1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3.2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

2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符合表5.3.2规定的2、3层公共建筑。

表5.3.2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人数一、二级3层5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第58页/共131页5.3.3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民用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5.3.5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5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5.3.6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5.3.13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5.3.13的规定;

2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13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3.13的规定减少2m;

第59页/共131页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3.1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表5.3.13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名称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

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

医院、疗养院3530─2015─

学校3530—2220—

其它民用建筑403525222015

第60页/共131页注: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0m。

2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

3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5.3.14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5.3.15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第61页/共131页——幼儿园设计相关规范第62页/共131页

第六节防火与疏散

第3.6.1条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第3.6.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做为安全避难和室外游戏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第3.6.3条

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6.3的规定。

第3.6.4条

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

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第3.6.6条

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第63页/共131页

第七节建筑构造

第3.7.1条

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应为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第3.7.2条

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三、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五、外门宜设纱门。

第3.7.3条

外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

二、所有外窗均应加设纱窗。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及隔离室的窗应有遮光设施。

第3.7.4条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第3.7.5条

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第3.7.6条

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的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第64页/共131页第65页/共131页第66页/共131页第67页/共131页第68页/共131页6.0.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6.0.4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6.0.9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6.0.10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第69页/共131页7.4.1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7.4.4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7.4.7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第70页/共131页二、服务用房及供应用房设计服务用房设计服务用房是托幼建筑中的保教、管理用房,主要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及办公室等。●医务保健用房一般设医务保健室一间,隔离室一间或数间,一个厕位的幼儿专用厕所,最小使用面积18㎡,规模小的只设一间。●医务保健用房的位置,一般与服务用房组成一个区,设在服务用房端部,或与隔离室等房间组合在一起,独立成单元,设在底层门厅附近或设在幼儿园大门入口处。●隔离室与医务保健用房一般应毗邻,并设玻璃隔断或观察窗。第71页/共131页●晨检室的位置应靠近大门入口处,一般多设在主体建筑入口。或与传达值班室一起设在大门入口处。●办公用房中的教学办公室要求有安静的环境,与幼儿活动单元联系方便又有明确分区。●办公用房中的行政办公室位置应对内、外联系方便且避免家长或外部人员联系工作时深入园内部,一般设于入口附近。2、供应用房设计●幼儿厨房应位于幼儿生活用房的下风侧。●幼儿厨房流线应避免与幼儿流线混淆、交叉,宜单独设置次要出入口,该入口直通厨房或杂务院。第72页/共131页设置方式有:(1)独立设置特点:保证厨房的功能要求,噪音、油烟、气味等对幼儿生活用房无直接影响,但厨房运输路线较长(不应超过20米),宜设连廊与活动单元相连。多用于寄宿制及规模大幼儿园。第73页/共131页(2)与幼儿生活用房毗邻特点:可满足厨房功能要求,联系方便并缩短运输距离,为避免噪音、油烟、气味等对幼儿生活用房的影响,宜将厨房布置在主体建筑端部,并有一定隔离。第74页/共131页(3)设于主体建筑内特点:厨房因位置限制,功能得不到完全满足,噪音、油烟、气味等对幼儿生活用房的影响较大,送饭流线与幼儿流线易混淆、交叉。第75页/共131页3、托幼建筑的平面组合为给幼儿创造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该类建筑的平面组合形式应活泼多变、错落有致。其组合方式主要有:单元(组团)式、并联式、分枝式、跃层式、中庭式、内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