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培训第1页/共79页幼儿园教师寄语
幼儿教师,不但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艺术,还需要一颗爱心。
用真诚的爱心去呵护孩子、关爱孩子,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2页/共79页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
贯彻预防为主、保教结合的工作方针,为集体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第3页/共79页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职责按要求配备软硬件(房屋设施、保健人员、制度)制订制度、计划,定期检查提供合理膳食体格锻炼计划,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健康检查及管理传染病及卫生消毒入托查验预防生长发育监测及五官保健卫生安全管理及防护,工作人员培训健康教育计划参加例会、接受指导,完成工作记录及数据上报第4页/共79页幼儿园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幼儿园应当根据规模、接收儿童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保健室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房屋设施保健室房屋面积至少12m2以上,有观察床、桌椅、药品柜、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等设施。
第5页/共79页幼儿园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体检设备:儿童杠杆式体重秤、身高坐高计(供3岁以上儿童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体围测量软尺等设备;消毒压舌板、体温计、手电筒等晨检用品常用消毒用品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空气消毒装置第6页/共79页卫生保健人员要求
人数:≥1:200(卫生保健人员:儿童)
收托20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管理办法》中要求人数:≥1:150资质:医师:《医师执业证书》
护士:《护士执业证书》
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具有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掌握卫生消毒、传染病管理和营养膳食管理等技能。第7页/共79页卫生保健制度一日生活膳食管理体格锻炼卫生消毒制度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传染病管理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儿童伤害预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信息管理及信息上报传染病、食品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8页/共79页第9页/共79页
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一日生活安排
健康教育体格锻炼健康检查4123
卫生与消毒
5第10页/共79页
卫生保健工作内容9678
信息收集
10
材料归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第11页/共79页一、一日生活安排安排合理生活的意义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儿童作息时间和睡眠、进餐、大小便、活动、游戏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注意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替进行。第12页/共79页年龄饮食室外活动时间(小时)睡眠次数(正餐+点心)正餐间隔时间(小时)日间次数日间时间(小时/次)夜间(小时)3~6岁
2+1或23+1或23.5~4≥212~2.58~10一日生活时间安排保证儿童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全日制儿童每日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小时,寒冷、炎热季节可酌情调整。第13页/共79页一日生活安排依据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及规律安排。根据气候及季节作出具体安排。适当考虑家长工作时间和需要,方便家长接送,同时使儿童家庭生活能与园所的生活衔接起来,争取家长配合共同遵守生活制度。第14页/共79页一日生活安排注意事项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每日巡视,观察班级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儿童在托幼机构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第15页/共79页一日生活安排注意事项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儿童进行生活护理、卫生保健及教育工作。工作人员要合理分工,并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及岗位责任制,以保证生活制度的贯彻落实。第16页/共79页二、体格锻炼做好场地布置和运动器械的准备定期进行室内外安全隐患排查。
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的清洁、卫生、安全
日光、空气、水和器械,有计划地进行全面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幼儿园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及生理特点,每日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格锻炼,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保证运动量,提高儿童身体素质。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中注意观察、保护运动后注意观察患病儿童:停止恢复期的儿童:调整体弱儿童:进程缓慢,时间缩短仔细观察反应第17页/共79页如何做好体育活动前的保育工作?18(1)调整幼儿衣着。(2)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3)关注幼儿的情绪(4)检查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是否安全。第18页/共79页
如何做好体育活动组织中的保育工作?19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脸色、出汗及动作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活动量。摸:对于外部表征不明显的幼儿,要经常摸摸其额头、颈部,采取相应的保育措施。问:询问幼儿身体情况,掌握幼儿运动量、情绪状态、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是否需要休息、小便、喝水等。
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在活动中要注意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第19页/共79页如何做好体育活动后的保育工作?20(1)稳定幼儿情绪:由兴奋转为平和,运动逐步停顿下来(防止突然停顿后的晕厥现象)(2)活动后组织幼儿洗手、如厕,鼓励幼儿饮水(3)活动后的着装。
第20页/共79页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运动系统在运动中要培养站、跑、跳正确姿势。注意身体各部分全面均衡锻炼,双侧交替、上下交替,加强双侧肢体的锻炼,避免单侧、非对称性的项目,避免不恰当的肌肉练习。尽量避免在硬地面上跳跃。不应过早的从事力量性锻炼,会影响下肢的生长发育,导致腿部变形、足弓下降。如举重。第21页/共79页体格锻炼的注意事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运动卫生避免做过多的屏气静定性运动如拔河。应进行有氧代谢的锻炼,如做游戏、跑步、走步等,运动量大小要适宜。神经系统的运动卫生动静交替,变化刺激点适当的新的刺激起孩子的积极性不易做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激烈运动后不能立即静止。饭前、饭后不能做剧烈运动。第22页/共79页三、健康检查儿童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第23页/共79页健康检查儿童健康体检入园所健康检查晨午检及全日观察定期健康检查第24页/共79页定点机构发现传染病及其他
儿童入园(所)时
妇幼保健机构
机构及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资格,并接受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按照《规定的项目开展健康检查,规范填写“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
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变健康检查项目。
儿童入园(所)体检中发现疑似传染病者应当“暂缓入园”,及时确诊治疗
调查幼儿特殊情况并在入园后汇总登记健康检查幼儿园应当查验“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或本”、“预防接种证”。发现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在30日内向接种单位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督促儿童补证或补种,并复验预防接种证。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第25页/共79页健康本和预防接种查验单济宁市第五期园长培训第26页/共79页健康本和预防接种查验单第27页/共79页频次离园3月专门的医疗卫生机构检查:保健医:每半年测量身高一次、每季度测量体重、视力一次
3岁以上儿1次/年
听力:1~3岁1次/年视力:4岁以上1次/年
健康检查儿童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所)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儿童定期健康检查检查项目第28页/共79页五防:根据当地儿童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重点检查晨午检查什么
三看:儿童是否精神活波、面色是否正常、有无流泪、结膜充血、流鼻涕,注意皮肤有无皮疹(面、额、耳后、颈部)或划伤一问:询问家长,了解儿童离园时的健康状况。内容包括: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二摸:通过手摸儿童额部及手心,判断儿童是否有发热;对可疑发热的儿童测量体温
四查:检查儿童是否携带可创伤性的玩物(石子、小刀、玻璃片等)
晨午检查第29页/共79页
晨午检查流程患病儿童应当离园(所)休息治疗。如果接受家长委托喂药时,应当做好药品交接和登记,并请家长签字确认。缺勤幼儿电话随访追查,登记缺勤原因。将所有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正常
ClicktoaddTitle对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儿童,由家长带到医疗机构确诊。做好传染病登记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要早报告、早治疗,相关班级要重点消毒管理。第30页/共79页全日观察
保健员午、晚巡视2次,了解儿童情况,及时做好巡查记录保健人员、班级教师、保育员对儿童进行全日观察:饮食、睡眠、大小便、精神、情绪,做好记录发现患病儿童,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到医院就诊要了解儿童缺勤原因,如系传染病,应对接触者采取预防措施;接触物要彻底消毒。第31页/共79页健康检查
上岗前必须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经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炊事人员上岗前须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右列症状或疾病者须离岗,治愈后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回园(所)工作体检过程中发现异常者,由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通知托幼机构的患病工作人员到相关专科进行复查和确诊,并追访诊治结果。
发热、腹泻等症状;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
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第32页/共79页四、卫生与消毒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预防性消毒第33页/共79页卫生与消毒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和检查制度,每周全面检查1次并记录,为儿童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设备
标准卫生洁具床上用品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集中消毒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玩具图书
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次玩具清洗,每2周图书翻晒1次。环境卫生第34页/共79页环境卫生每班有独立的厕所、盥洗室。每班厕所内设有污水池,盥洗室内有洗涤池。盥洗室内有流动水洗手装置,水龙头数量和间距设置合理。(水龙头不少于5-6)第35页/共79页卫生与消毒
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
应当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上班时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日常生活用品工作人员
卫生习惯
个人卫生
第36页/共79页个人卫生保证儿童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不流于形式第37页/共79页个人卫生每班应当有专用的儿童水杯架、饮水设施及毛巾架,标识清楚,毛巾间距合理。儿童有安全、卫生、独自使用的床位和被褥。第38页/共79页卫生与消毒.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应当符合要求预防性消毒
第39页/共79页保育工作中的清洁与处理
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与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一把墩布四处拖,几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清洁、干燥是基本要求第40页/共79页清洁用具的管理不同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定期消毒,不得混用。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或是文字标示分区悬挂晾干。
第41页/共79页清洁用具的管理消毒物品使用:查看产品有效期、使用范围、配制方法与使用注意事项储存要远离幼儿注意个人防护及时清理消毒剂残留
第42页/共79页日常工作
第43页/共79页空气消毒----开窗通风空气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全天开窗通风的方式。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细菌是减77.3%~79.3%。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如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方法。不适宜情况第44页/共79页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采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应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禁止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人体体表。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不得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线杀菌灯。
频次和时间强度注意事项第45页/共79页紫外线灯管使用注意事项-每天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使用人签名;每周用95%酒精擦拭1次,每半年监测灯管照射强度1次。-紫外线冷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既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或接近1000小时或灯管两边发红,应立即更换灯管。第46页/共79页手卫生儿童洗手
如厕前后就餐饮水前工作人员洗手接触幼儿及其用品前处理粪便后配餐前等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第47页/共79页
根据不同季节、疾病流行等情况制订全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内容膳食营养心理卫生疾病预防儿童安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课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专栏咨询指导家长开放日
教育对象及途径
每季度对保教人员开展1次健康讲座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家长讲座每班有健康教育图书,并组织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做好健康教育记录,定期评估健康教育效果
五、健康教育第48页/共79页
第49页/共79页
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传染病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人---人流感、病毒性肝炎人---动物禽流感、狂犬病第50页/共79页(二)传染病的特点1、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毒素所致。
2、有传染性。
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免疫性。第51页/共79页(三)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例如:空气飞沫、血液、消化道。3、易感人群:即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例如: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感染过麻疹的儿童。第52页/共79页(四)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1)对病人隔离、治疗、管理(2)对家属和接触者监控、检疫(3)灭鼠、管狗2、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1)灭蚊、改水、规范采血输血(2)通风换气、环境卫生、医院管理(3)戴口罩、不去公共场所(4)卫生与行为习惯:洗手、晾衣被3、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1)主动免疫:疫苗接种(2)被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抗狂犬血清、乙肝免疫球蛋白等(3)体育锻炼第53页/共79页幼儿园传染病防控要点1、完善园长和教师传染病防控职责。2、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并有专人负责。3、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第54页/共79页
(一)传染病管理制度1、包括入园查验预防接种证2、传染病管理职责划分3、晨午检制度、消毒制度、疫情报告4、健康教育宣传,重点是家长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普及5、患病儿童追踪登记报告第55页/共79页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1、设置学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2、学园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部门或医疗部门报告。(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范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3、学校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颖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第56页/共79页(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1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户外散步、慢跑、做操、不少于2小时,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第57页/共79页(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2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3.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家长接孩子时也要洗干净手;教师或保育员在晨检、洗消后接触孩子时一定要先洗手。4.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1个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第58页/共79页(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3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7.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第59页/共79页(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4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10.传染病儿童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11、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第60页/共79页(三)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措施512、班主任每天进行一次晨午检,并有记录。
13、做好教师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园所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14、幼儿园不定期宣传、张贴预防传染病材料,让家长了解传染病知识并懂得怎样才能预防传染病。
15、每天对各区卫生进行督察,定期进行卫生大检查,不留卫生死角。督促幼儿讲好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不吃路边小摊上的东西。第61页/共79页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1(1)每日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2)晨检后,儿童浸泡手、彻底洗手后入教室。(3)饭前便后要洗手。(4)上一堂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熟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的方法。(5)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6)开展致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一封信活动,让儿童带回家,并请家长读给儿童听。(7)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寝室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第62页/共79页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2(8)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晾晒被褥等。(9)手足口病流行时,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公共电话等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1~2次。及时消毒儿童粪便。(10)儿童入托时,托幼机构校舍门前放置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11)谢绝家长进入托幼机构,进入前洗手、消毒。(12)家长接儿童时,先洗手。家长工作或外出回家,立即洗手。(13)教职工入上班园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第63页/共79页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3(14)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15)家有手足口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托幼机构。患儿痊愈2~3周后再上班、带课。(16)晨检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不能入托,立即去医院诊治。不让患儿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患儿每次大便要消毒。痊愈2~3周后入托。(17)对缺课儿童,立即追查原因。晨检结果报告相关部门。第64页/共79页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要点4(18)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9)幼儿园一周内出现两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出现一例重症、危重或死亡病例,采取停课2-3周措施。(20)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幼儿园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第65页/共79页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1、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第66页/共79页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22、消化道传染病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手足口病伴有口腔、手心、脚心丘疹或疱疹且疼痛。第67页/共79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第68页/共79页手足口病防治知识2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第69页/共79页手足口病防治知识3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4.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第70页/共79页
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第71页/共79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第72页/共79页麻疹预防知识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心安神注射液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家用健身龙门架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风化煤采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受虐妇女杀夫的出罪可能性研究
- M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优化研究
- 涂布浸渍覆盖纸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医用橡胶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医学级保湿隔离霜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工艺家俱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钴矿石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环境影响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 XX小学法治副校长(派出所民警)法制教育课讲稿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PPT课件.ppt
- 招生代理合作协议书
- word花纹背景模板
- 东南亚油气资源分析
-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