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案_第1页
《百家争鸣》教案_第2页
《百家争鸣》教案_第3页
《百家争鸣》教案_第4页
《百家争鸣》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百家争鸣

泸县福集镇天洋学校吴志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等,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影响。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

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

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

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准备:

“塞翁失马”的故事;“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

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导人: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时期,各种学说

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

景象?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一同走进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朗读。

感知理解

一、老子

1、课件播放视频:老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过渡:当老子退隐以后,他主力于学术研究。他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哪些成就

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学习第一子目的内容。

2、老子生平概况。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回答幻灯片中的问题。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著作《道

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3、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有关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老子认为,万物运行

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

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①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

想。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甚至对立的状态下

形成的。(可以讲一讲“塞翁失马”的故事)

②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

为。其中,“无为而治”的意思是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请同学们想

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因为诸侯争霸靠的

是诸侯国的综合国力。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将会被他国吞并。

(3)过渡:春秋时期,与老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那么,

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又有怎样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呢?那我们

进入第二子目的学习。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生平。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根据幻灯片填空。

请学生在全班汇报,并做好勾画。

过渡:孔子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因政治上不得志,所以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宣扬自己的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回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的

工作。下面,我们就从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文化成就三方面来了解孔子。

2、孔子的政治思想。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内容,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

范。他推崇西周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反

对苛政(有时间可以讲一讲“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

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2)理解:孔子强调“仁”“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

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可他又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缺乏“仁”、“爱人”。统治者在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

政以德”做得不好,西周的制度遭到了破坏。

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各诸侯国争霸,西周建立的分封制遭到破坏。

也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爱人”

的思想主张。

(3)课件出示材料(教材37页)小组讨论: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过渡:综上所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除此以外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

育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

3、孔子的教育成就。

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内容,然后归纳一下。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

同出生的学生,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和

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

过渡:可见,孔子在教育方面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他

在文化方面,又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什么突出成就?

4、孔子的文化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有关孔子文化成就的内容,然后归纳。

孔子的文化成就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整理古籍、言论记录。整理古代重要文

献资料(《诗》、《书》、《礼》、《易》、《春秋》),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为《论语》一书。

(2)理解:《论语》中记录了孔子有关学习的语录,请看课后活动第一题

的内容,思考:这些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引导学生意识

到历史不仅仅是发生过的事,而是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即“以史为鉴”)

5、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道

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过渡:同学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活跃、言论相对自由的时期首先是春

秋战国时期。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百家争鸣”而言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百

家争鸣”的具体内容。

三、百家争鸣

1、引导:请同学们先找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诸子百家”的含义,

其中,“诸子百家”中的“子”是什么意思?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学派纷

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不同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找出各家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思想。在讲孟子时,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活动第2题;并以表格的形式出示小结。(利用表格

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庄子、韩非子、孙武和孙膑作为学生拓

展知识。)

学派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

墨家“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选贤举能,提倡

墨子战国《墨子》

节俭

儒家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孟子战国《孟子》

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家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

荀子战国《荀子》

秩序。

道家庄子战国《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

韩非战国《韩非子》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春秋时期《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膑战国《孙膑兵法》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3、下面我们探讨一下“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归

纳概括的能力)

课堂小结:

春秋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分别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到了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

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的兵家

等。可见,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派蓬勃兴

起。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课堂板书:

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墨家墨子

春秋战国儒家孟子、荀子

儒家孔子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

兵家孙武、孙膑

课后测评:

1、(2013年山东威海卷)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

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事(B)

A、“仁”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D、“兼爱”、“非攻”

2、(2013年福建泰宁卷)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Ÿ阿尔文曾说:“如果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

的智慧是指(C)

A、“无为而治”B、“兼爱”和“非攻”

C、“仁”和“德治”D、实行法治

3、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标准的思想家是(A)

A、孟子B、孔子C、老子D、韩非子

4、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

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了(C)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

5、材料题:

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