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呼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参考译文]
常常想起西湖的景色。昔时,我爬上高楼,整日斜倚栏杆向远处眺望。平静的湖面,三三两两的渔舟在悠悠垂钓,远处的小岛呈露出明丽的秋色,正是一抹淡远的清朗。
在开满芦花的芦苇荡里,传来了笛声,时断时续。蓦地,白鹭惊起,成排地掠过水面。自从离开那里,我闲暇时整理钓竿仿佛又回到她身旁,悠然一缕思绪不由飘入西湖清秋那一片水色云光中。
[阅读训练]
(1)作者选择了“____”、“_____”、“______”等景色,写眼见,写耳闻。
((钓鱼舟笛声白鸟))
(2)“____”两字从“长忆”转到现实。“_____”不仅呼应上片的“钓鱼舟”,而且表现了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闲整钓鱼竿)
(3)下片的“_____”与“_____”相呼应,颇具情味,在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
(依约忽惊起)
(4)有人说“长忆西湖”中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另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
(5)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①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欲归隐的情感。
②虚实结合。起手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
6、作者回忆了哪些西湖美景,在描写景物方面有怎样的特点?(6分)
答:作者回忆的景物:①在清秋天气里,云水烟波之上的小岛,②三三两两悠然自在的垂钓小舟,③笛声从芦花深处传来,渺茫幽远,④成行的白鸟倏然而惊、翩然而逝。(3分)作者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西湖美景,以白描的手法,声形并茂地描绘出空灵苍茫的西湖美景。(3分)
7、“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5分)
答:“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1分)从自己凭栏看见别人的渔舟,勾勒出钓翁隐士出没的烟波浩渺辽阔苍茫的背景。(2分)到后来说自己要亲自去钓,意境更深一层,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流露出欲归隐湖上的情感。(2分)
8.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3分)
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2分)
9.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词人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3分)②“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词人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词人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3分)
【问题】
1.请概括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通过回忆杭州西湖旖旎风光,表达了对此境的喜爱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欲归隐湖上的情感。(3分)
2.①虚实结合。起首两句(“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②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欲归隐的情感。虚实结合。
【问题】
1.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作者回忆了哪些西湖美景?(3分)
【参考答案】:
1.答: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2分)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1分)
2.答:作者回忆的景物:①在清秋天气里,云水烟波之上的小岛,②三三两两悠然自在的垂钓小舟,③笛声从芦花深处传来,渺茫幽远,④成行的白鸟倏然而惊、翩然而逝。(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翻译
经常回忆起西湖的景色,那时每天都爬上高楼,凭栏向远处眺望,三三两两的钓鱼船,停在湖面上。岛屿上的秋景分外秀丽。在开满芦花的芦苇荡里传来隐约的笛声,被突然惊起的白色鸟排成行掠水飞过。自从离开那里闲来没事就整理我的钓鱼竿,准备到那云水寒处钓鱼。
【赏析】:
这首词是潘阆忆杭州组词十首之一,作者抒写了对西湖风景的美好回忆,表现作者出尘的思想。
上片首句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是词中熟语,极难出新意,然而用这里,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扰不喧的意思。
过片两句,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上句写声,“依约”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盘供货合同范本
- 住宅赠予合同范本
- 农业种子买卖协议合同范本
- 化妆服务合同范本简易
- 业务指导合同范本
- 2024年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加盟学员签约合同范本
- 买土地合同范本
- 加油站聘用站长合同范本
- 借款项目合同范本
- 2024托盘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100题含答案解析
- DB11 945-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 BEC商务英语初级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6套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 牛津书虫系列1-6级 双语 4B-03.金银岛中英对照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家具厂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 沥青拌合站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家庭教育学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