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胆系病证胁痛修改演示文稿现在是1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优选)肝胆系病证胁痛修改现在是2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总论肝体阴用阳,肝胆病证大致可分为肝体和肝用两方面。(体,实体;用,功能。指肝脏实体属阴而其功能属阳。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其气主升主动,又主筋而司运动,其作用属阳。)若肝气失疏、络脉失和,则为胁痛;气血壅结,肝体失和,腹内结块,形成积聚;湿邪壅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泛滥,则发黄疸;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形成鼓胀;现在是3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总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颈前喉节两旁结块肿大,则为瘿病。依据肝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将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瘿病归属为肝胆病证。此外,肝胆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经络、情志方面的病证多与之相关。现在是4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
胁痛现在是5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定义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致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现在是6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文献简介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明确指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有关。《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胁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隋代巢元方指出胁痛的发病亦与肾有关。现在是7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文献简介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心腹痛门·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扰,致伤肝脏。”明代张介宾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为多见。现在是8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与西医学相关的病证
西医学中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凡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现在是9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病因病机胁痛主要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导致肝气郁结,湿热、瘀血阻滞脉络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一)病因1、情志不遂肝乃将军之官,性喜条达,主条畅气机。若因情志所伤,或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皆可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发为胁痛。若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渐生,阻于胁络,不通则痛,亦能导致胁痛。现在是10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病因病机2、跌仆损伤跌仆外伤,或因强力负重,致使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发为胁痛。3、饮食所伤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发为胁痛。现在是11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病因病机4、外感湿热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经气失于疏泄,亦致胁痛。5、劳欲久病久病耗伤,劳欲过度,使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拘急而痛。现在是12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病机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病理因素,有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因肝郁气滞、瘀血停着、湿热蕴结所致的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而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致的胁痛则为虚证,属“不荣则痛”。一般胁痛以实证为多。现在是13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病机胁痛初病在气,由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而致胁痛。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其病变由气滞转为血瘀,或气滞血瘀并见。气滞日久,易于化火伤阴;因饮食所伤,肝胆湿热,所致之胁痛,日久亦可耗伤阴津,皆可致肝阴耗伤,脉络失养,而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现在是14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病机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且与脾、胃、肾有关。因肝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当主要责之肝胆;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水谷,运化水湿,若因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郁遏肝胆,疏泄不畅,亦可发为胁痛;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若因肝肾阴虚,精亏血少,肝脉失于濡养,则胁肋隐隐作痛。现在是15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在是16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一)诊断1、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闷痛或窜痛等。
2、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B超、CT、MRI、血脂、血浆蛋白、甲胎蛋白均可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现在是17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二)鉴别诊断悬饮胁痛发病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其病机为肝络失和,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悬饮多因素体虚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致络气不和,其表现为饮停胸胁,咳唾引痛,呼吸或转侧加重,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现在是18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
辨证论治现在是19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一)辨证要点1、辨在气在血气滞以胁肋胀痛为主,且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时轻时重,症状的轻重每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现在是20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一)辨证要点2、辨属虚属实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病程长,来势缓,并见全身阴血亏耗之症。现在是21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二)治则治法胁痛之治疗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实证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现在是22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三)分证论治1、肝郁气滞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常用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郁金活血行气通络。现在是23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临床应用胁痛甚,加青皮、延胡索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力;气郁化火,胁肋掣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去川芎,加栀子、牡丹皮、黄芩、夏枯草;肝气横逆犯脾,肠鸣,腹泻,腹胀,酌加茯苓、白术;肝郁化火阴伤,胁肋隐痛不休,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去川芎,酌配枸杞、菊花、何首乌、牡丹皮、栀子;气滞兼见血瘀者,可酌加牡丹皮、赤芍、当归尾、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现在是24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2、肝胆湿热症状: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常用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栀子、黄芩清肝泻火;川楝子、枳壳、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泽泻、车前子、木通渗湿清热。现在是25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临床应用兼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清热利湿退黄;肠胃积热,大便不通,腹胀腹满,加大黄、芒硝;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川楝子,或酌配硝石矾石散;胁肋剧痛,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安蛔,再予驱蛔。现在是26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3、瘀血阻络症状: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癥块。舌质紫黯,脉沉涩。治法:祛瘀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常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柴胡、枳壳疏肝调气,散瘀止痛;制香附、川楝子、郁金行气活血;五灵脂、延胡索散瘀,活血止痛;三七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现在是27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临床应用若因跌打损伤而致胁痛,局部积瘀肿痛者,可酌加穿山甲、酒大黄、瓜蒌根破瘀散结,通络止痛;胁肋下有癥块,而正气未衰者,可酌加三菱、莪术、土鳖虫以增加破瘀散结消坚之力,或配合服用鳖甲煎丸。现在是28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4、肝络失养症状: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法:养阴柔肝。方药:一贯煎。常用生地黄、枸杞、黄精、沙参、麦冬滋补肝肾,养阴柔肝;当归、白芍、炙甘草滋阴养血,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现在是29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临床应用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干,可酌加石斛、玄参、天冬;心神不宁,心烦不寐,可酌加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肝肾阴虚,头目失养,头痛目眩,加菊花、女贞子、熟地黄;阴虚火旺可酌加黄柏、知母、地骨皮。现在是30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预防调护1、要调摄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气机条达。2、平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有营养的食物。3、忌酒、辛辣肥甘、生冷不洁之品。4、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香燥理气之品。现在是31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结语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因素。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以气滞、血瘀、湿热所致“不通则痛”属实,以阴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属虚。其病位在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现在是32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结语胁痛辨证当着重辨气血虚实,临床上以实证为多见,治疗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实证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之法;虚证则多以滋阴养血柔肝为治,同时佐以理气和络之品。现在是33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小结胁痛证型:①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②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③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④肝络失养—一贯煎。现在是34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临证要点1、治疗应刚柔相济,以防辛燥劫阴胁痛以肝气郁滞,肝失调达为先,故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是治疗胁痛的常用之法。然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之时宜柔肝而不宜伐肝。疏肝理气药大多辛温香燥,若久用或配伍不当,易于耗伤肝阴,甚至助热化火。故临证实用疏肝理气药时,一要尽量选用轻灵平和之品,如香附、紫苏梗、佛手片、緑萼梅之类;二要注意配伍柔肝养阴药物,以顾护肝阴,以利肝体,如张仲景之四逆散中柴胡与白芍并用,即是疏肝柔肝并用的范例。现在是35页\一共有41页\编辑于星期五临证要点2、结合辨病选方用药胁痛可见于西医多种肝胆疾病,如属病毒性肝炎,可用疏肝运脾、化湿行瘀、清热解毒等治法,选用四逆散、茵陈蒿汤等方加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外包工合同范本
- 出国援建劳务合同范本
- 动产质押合同范本
- 北京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付款方式违约规定合同范本
- 出售库存车合同范本
- 出售造型工具合同范本
- 2024年镇远县妇幼保健院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代加工砂浆合同范本
- 写计件合同范本
- AMDAR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桥梁缺陷与预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 保安员工入职登记表
- 睿达RDCAM激光雕刻切割软件V5.0操作说明书
-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