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第六章作物生产_第1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六章作物生产_第2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六章作物生产_第3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六章作物生产_第4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六章作物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六章作物生产第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生产水平三、品种四、栽培技术第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过去现在将来时间对应于作物增产各阶段的技术系列(引自Arrmy&Greer,1967)ABDE合成农业光合作用生产体制生长调解剂新株型杂种优势杀虫剂除草剂第3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节作物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

作物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播种、施肥、灌溉、排水、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因地因时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改善和调控作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第4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选择优良品种1、选择优良品种的意义2、品种选用的原则3、种子质量一、种第5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品种选用的原则根据当地栽培制度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做好品种布局和搭配根据市场需求第6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种子质量(1)种子清选A、筛选B、风选C、液体比重选(2)种子处理A、晒种B、消毒C、浸种D、药剂拌种E、种衣剂拌种F、催芽第7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合理密植1、密度的确定(1)根据种植方式(2)土壤肥力(3)品种特性2、播种量的确定第8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机械技术状态(四)整地质量1、耕翻时间:伏秋翻2、耕翻深度3、表土作业第9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五)播种时期的确定1、品种特性2、气候条件3、栽培制度4、病虫害5、种植方式第10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六)严格控制播深播种深度在作物播种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小的技术环节,但却影响着作物一生,对作物产量形成和最终产量影响很大。任何作物都有适宜的播深。播种过深和过浅对作物生长发育均有影响。播种过浅→适宜播深→播种过深第1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七)播种方式1、撒播2、条播3、穴播4、精量播种第1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八)育苗移栽1、育苗移栽的意义(1)可缓和季节矛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延长作物生育期,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各种作物平衡增产。(2)苗床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3)能实行集约经营,节省种子、化肥、农药等投资。(4)育苗可按计划规格移栽,保证单位面积的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第13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育苗方式(1)露地育苗(2)保温育苗(3)增温育苗3、苗床的管理(1)温度的管理(2)水分的管理(3)间苗、疏苗和病虫害管理第14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九)合理施肥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1、气候条件:温度、降雨量、日照2、土壤条件:酸碱性、供肥保肥性能3、作物营养特性(1)作物吸收养分具有选择性(2)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所需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不同。第15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管(一)播后耙地(二)查田补苗和间苗(三)压青苗(四)中耕除草(五)病虫害防治(六)合理追肥(七)合理灌溉和排水第16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播后耙地作用:在于疏松土壤提高出苗率,减少水分蒸发,增高地温,消灭杂草和苗期病虫害等。按耙地时间分出苗前和出苗后耙地两种。1、出苗前耙地一般用于子叶出土,幼苗破土力弱的双子叶作物,如大豆等,使用的农具为旋转齿耙或轻型钉耙。耙地深度以2~3cm为宜。2、出苗后耙地一般适用于播种较早,出苗前土壤板结,出苗后杂草较多又不便中耕除草的密植作物。

第17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苗期镇压1、作用:在于提墒保水,促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底下根系生长和分蘖的早生快发,蹲苗壮秧,提高作物幼苗的抗旱能力。对生长过旺的麦田,还有防止和减轻倒伏的作用。2、时期和方法:以抗旱提墒为目的的应在三叶期进行。过早苗小,压后不易恢复;过晚影响镇压效果。以防倒伏为目的镇压应在麦田起身前(4叶1心)进行为好。镇压工具可采用“V”形镇压器。镇压程度是将麦苗压倒,叶片有碾伤但不折断。整地好的可顺垄镇压,垄沟垄台明显的耙茬地可横垄镇压。一般镇压1~2次。镇压速度宜慢不宜快。

第18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中耕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增加土壤通透性,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物质分解,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抑制盐分上升;培土具有增加土温,提高抗倒伏能力,利于结荚和块根膨大,在雨水多的地方有利于排水防涝。中耕进行时间、次数、深度和培土高度因作物、环境条件,田间杂草和耕作精细程度而定。一般进行2~3次,以保持田间表土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第一次8~10cm,第二次7~8cm,第三次5~6cm,培土一般结合中耕进行。

(四)中耕除草第19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除草(1)杂草的特点①杂草具有密集的根系和顽强的生活力,能适应各种环境。②杂草常是病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杂草丛生将增加病虫传播和严重程度,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③作物中混入杂草种子,降低种子纯度。④机械化收获,杂草多会造成机械堵塞,影响收获进度,增加收获损失。⑤有些杂草对人畜有直接毒害作用。

第20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见的杂草马齿苋第2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苋菜和狗尾草第2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蒲公英和苣荬菜第23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无芒稗草和野燕麦第24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防除杂草的方法①农业除草法。如精选种子,轮作换茬,水旱轮作,合理耕作等。②机械除草法。如机械中耕除草。③化学除草法。应用化学除草剂来防治杂草。

第25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除草剂的种类a.按除草剂对作物与杂草的作用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b.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分为输导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c.按使用方法分为土址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第26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五)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2.生物防治3.理化防治(1)物理防治(2)化学防治第27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六)合理灌溉

1.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每次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m3/hm2)2.节水灌溉目前我国采用的灌溉方法,按向田间输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四大类。节水灌溉是指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

第28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地面灌溉(2)地下灌溉(3)喷灌(4)滴灌第29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喷灌滴灌第30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八)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泛指从外部施加给植物,在低浓度下引起生长发育发生变化的人工合成或人工提取的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的是模拟激素的分子结构而合成的,有的是合成后经活性筛选而得到的。

第3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分类(1)生长素类(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4)乙烯释放剂(5)脱落酸(6)生长延缓剂(7)生长抑制剂(8)油菜素内酯(BR)第3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用

延长贮藏器官休眠

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赤霉素、激动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促进茎叶生长

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促进生根

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抑制茎叶芽的生长

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促进花芽形成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