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和安全_第1页
个体心理和安全_第2页
个体心理和安全_第3页
个体心理和安全_第4页
个体心理和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体心理和安全第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章个体心理和安全一、知觉和安全心理(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第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知觉的特性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1)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就好像立即从背景中突现出来,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第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般情况下,面积小的比面积大的、被包围的比包围的、垂直或水平的比倾斜的、暖色的比冷色的,以及同周围明晰度差别大的东西都较容易被选为知觉对象。即使是对同一知觉刺激,如观察者采取的角度或选取的焦点不同,亦可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觉经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反复等,还受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主观影响。由知觉选择现象看,我们可以想像,除了少数具有肯定特征的知觉刺激(如捏在手中的笔)之外,我们几乎不能预测,提供同样的刺激情境能否得到众人同样的知觉反应。第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例如,一株绿树上开有红花,绿叶是一部分刺激,红花也是一部分刺激,我们将红花绿叶合起来,在心理上所得的美感知觉,超过了红与绿两种物理属性之和。第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力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觉的理解性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表现。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一张检验报告,病人除了知觉一系列的符号和数字之外,却不知道什么意思;而医生看到它,不仅了解这些符号和数字的意义,而且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知觉与记忆和经验有深刻的联系。当知觉时,对事物的理解是通过知觉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达到的,而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因此语言的指导能使人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更迅速、更完整。第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恒常性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因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其原样不变的心理作用。像这种外在刺激因环境影响使其特征改变,但在

奥尔比逊错觉知觉经验上却维持不变的心理倾向,即为知觉恒常性。第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知觉因素和对象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3)对象的组合:相似原则、接近原则、闭锁原则、连续原则。

第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主观因素:同一个鸡蛋,在不同人的眼里看起来是不一样圆的。知觉不等于客观现实。兴趣需要和动机

(3)过去的经验

(4)个性特点第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知觉效应和安全由于受各种主客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反映客观现实,尤其在对人的认识时,可能会产生种种偏见,进而影响到知觉的准确性。因此,这些知觉过程中出现的偏见也是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第1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初次交往时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人们认知他人所产生的心理作用。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最后(近)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并对以后刻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投射效应是指观察者对他人的知觉受个体自身的影响远超过被观察者特点的影响。第1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对知觉对象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知觉对象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第1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五)错觉和安全知觉经验虽系因环境中的刺激物所引起,而知觉经验中对客观性刺激物所作的主观性解释,就真实性的标准来看,显然有很大的距离。单以知觉对比的知觉现象为例,凭知觉经验所作的解释显然是失真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对此种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称为错觉(illusion)。第1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错觉是比较普遍的,由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所构成的知觉经验,都会有错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会感受到错觉现象。例如,在火车未开动之前,常因邻近车厢的移动,觉得自己车厢已经开动。这种现象称为移动错觉。再如,在火车尾部窗口俯视铁轨时,若火车是开动的,就会觉得铁轨好像是从车底下向后迅速伸出;若火车遽然停止,就会觉得铁轨好像是向车底迅速缩进。当注视电扇转动时,会觉得忽而正转,忽而倒转,甚至有时会有暂时停止不转的感觉。第1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横竖错觉(horizontal-verticalillusion)属视错觉现象之一。右图中横竖两等长直线,竖者垂直立于横者中点时,看起来竖者较长。第1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缪勒-莱尔错觉(Müller-Lyerillusion)属视错觉现象之—。右图中两条横线等长,惟以两端所附箭头方向不同,看起来下边的横线较长。第1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奥尔比逊(Orbisonillusion)属视错觉现象之一。右图中圆形看来并非正圆,方形看来并非正方。其实圆者为正圆,方者为正方。第1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六)知觉差异和安全主要是指人的知觉方面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的区别。例如属于分析型的人,对事物的细节感知清晰,而对整体感知较差,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属于综合型的人,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较好,而对细节的感知较差,这种人概括能力强;分析综合型,则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第1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章个体心理和安全二、个性心理和安全(一)个体的概念个体就是每个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在一起,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特点的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长相与性格都各不相同。人的自然属性有:容貌、身高、体重人的社会属性有:和气、严厉、马虎第1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个性的概念个性: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两部分组成。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第2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气质的概念气质: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成是有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和时间方面的特性。与生活中气质概念的区别,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有风度,可以说是有气质。第2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气质类型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于公元前500年首先提出了气质的概念。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即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那种体液占主导成分,便形成哪种气质。故而有四种气质类型,每种气质都有其对应的行为风格。虽然体液的比例概念并不符合现代医学的认识,但以这种象征性的名义产生的对人的分类,却有合理性第2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气质的四种类型:多血质(血液):活泼,敏感,乐观,适应性强粘液质(粘液):迟缓,反应冷漠,耐受性强胆汁质(黄胆汁):冲动,暴躁,兴奋,反应强抑郁质(黑胆汁):抑郁,脆弱,孤僻,体验性强第2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章个体心理和安全三、压力和挫折(一)压力和挫折的概念压力:人应对危险和威胁的失败。挫折:动机遇到障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的心理状态。挫折的起因:造成挫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外界因素;二是主观的内在因素。第2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即环境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①自然环境。天灾,污染,生老病死;如恶劣气候、各种事故等难以预测和左右的外界条件,是产生挫折的自然环境因素。

②社会环境。挫折更多地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如法律制度(横穿马路),风俗习惯。如人际关系紧张,才能没有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与父母的隔阂,出境孤立。目标混乱的一些人为的限制。③家庭和学校环境和家庭是每一个人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④障碍过强,难以逾越。第2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主观因素:⑴生理条件达不到。智力能力,生理缺陷;⑵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指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同时实现,必须选择其一。这种选择过程容易产生心理矛盾,造成挫折。⑶抱负水平,期望过高,难以实现。第2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人对于挫折的容忍力及反应现象1.人对挫折的容忍力社会中的人对挫折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轻微,有的强烈,有的短暂,有的长远,有的容易克服、有的难以克服。人们对挫折的态度也不一样,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充满必胜信念的人能够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直至胜利。心胸狭窄、性格内向、缺乏勇气的人,往往怕挫折,甚至精神崩溃,走上绝路。第2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心理学认为,遇到挫折时免于行为的失常能力,叫挫折的容忍能力。又叫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影响挫折的容忍力的因素:

(1)生理条件。身体强壮比体弱多病的人强,青壮年比老年人强,处事豁达大度的人比斤斤计较的人强。挫折伤身,三气周瑜。(2)政治思想条件。政治觉悟比较高,政治上比较成熟,思想比较成熟的人,政治斗争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对挫的容忍力强。百炼成钢,邓小平三起三落。第2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条件。由于每个人对世界与事物的认识不尽相同,评价不可能一样,即使挫折的客观情境相同,对挫折的判断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对每个人的影响力度也不一样。有的认为严重,有的认为没啥了不起。(4)心理的品质。意志坚强的人承受力强。第2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对挫折的消极反应。由于挫折是因为个人的意愿未得到满足而引起的,所以,人对于挫折的反映往往都是消极的。这种消极的反映如果不进行控制,很可能对于他人,自己,或者社会造成有害的影响。对于挫折的消极反映因个人性格的不同而异,通常分为外向型、内向型。第3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攻击引起挫折的对方。由于受挫后,引起内心的愤怒、怨恨,表现出怒目而视,反唇相讥破口大骂,讽刺挖苦、打击他人,对于构成挫折的人和物发泄不满,因为分配住房,提升工资,职务变迁等不满意,就对相关人员漫骂、诬陷、诽谤甚至打斗等;有的人脾气急噪,甚至对防碍自己物体发泄不满,踢绊了自己的石头,砸挡了自己路的门等。第3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攻击受到挫折后的自己。因失望而走极端。因为个人的一些问题的不到解决,就对于人生失去信心,自戕甚至自杀。例如有的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自伤头部或手部,国外有个人因打夯机躁声不堪忍受而把头伸进打夯机,还有的因失恋,因失望,对于生活失去信心而自杀。一名10岁的小学生,在学校踢球,两队踢平以后,他要求点球决胜负未被采纳,回家后,因为未完成作业又挨了父母一顿打,就想不开,给同学打电话,要求一定要踢赢球,自己就自杀了。有一名17岁的初中生张某因为没钱见赵薇,不能与其交朋友,便于2002年2月24日服毒自杀。第3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攻击与此无关的人或物,即迁怒。强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与家人怄气以后就砸家具,在学校受到处分就砸公物,对单位领导不满就破坏公物。最近武汉长江大桥发生的爆炸案,就是就是两名青年因失恋导致对社会的不满。(4)固执。对于经常性的挫折失去随机应变的信心,采用刻板式的方法消极对抗,不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盲目地采取某种无效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