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认知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认知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认知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认知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知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认知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早期的注意研究所采用的流行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B、追随程序C、Stroop范式D、部分报告法

2、自上而下加工又被称为()

A.概念驱动加工B.数据驱动加工C.材料驱动加工D.刺激驱动加工

3、下列哪个不是长时记忆的模型()

A、激活扩散模型B、网络层次模型C、双重模型D、集理论模型

4、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

A.平行加工B.系列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

5、在对字母“R”进行正反判断的试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表象)

A、60B、120C、180D、270

6、下列哪项不是艾宾浩斯研究成果()

A、节省法B、部分报告法C、重学法D、遗忘曲线

7、短时记忆的提取方式是()

A、从头到尾的平行扫描B、从头到尾的系列扫描

C、自动停止的平行扫描D、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

8、学生对上一节课教员讲的物理定律的记忆属于()(长时记忆)

A、情景记忆B、表象记忆C、语义记忆D、无法确定

9、短时记忆双重模型实验中,如果情境强调放映的正确率,那么高标准和低标准会怎么变化()(短时记忆)

A、高标准降低,低标准升高B、高标准和低标准同时升高

C、高标准升高,低标准降低D、高标准和低标准同时降低

10、McCollough的实验表明()

A、颜色信息是在较低水平加工的,模式信息是在高级水平加工的

B、颜色信息和模式信息都在高级水平加工的

C、颜色信息和模式信息都在较低水平加工的

D、模式信息是在较低水平加工的,颜色信息是在高级水平加工的

二、填空(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___的论文《神奇数字7±2》揭示了短时记忆容量。

2、注意的实质和特征有_选择性

、______、_搜寻_、______、______、______。

3、部分报告法的创造者是_______________。

4、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提出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忆可以分为:情景记忆和_________,内隐记忆和__________,陈述性记忆和__________。6、表象的生成过程(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7、Reed认为人的知觉的模式识别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

8、结构优势效应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1、视觉拓补效应2、前摄抑制3、A.V.L单元4、表象四、简答题(两题,每题8分,16分)1、简要比较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异同2、对心理旋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概括五、论述题(两题,每题16分,共32分)1、评价知觉的特征整合理论2、简要比较网络层次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答案:一、单选题1、(注意)A2、(知觉)A3、(长时记忆)C4、(注意)D5、(表象)C6、(记忆结构)B7、(短时记忆)B8、(长时记忆)D9、(短时记忆)C10、(表象)A二、填空题1、(短时记忆)GeorgeA.Miller2、(注意)集中性激活定势警觉3、(记忆结构)Sperling4、(记忆结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5、(长时记忆)语义记忆外显记忆程序性记忆6、(表象)图示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表象过程7、(知觉)特征分析8、(知觉)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完形优势效应三、名词解释1、视觉拓补效应:陈霖提出的知觉理论。他认为,视觉处理的早期阶段检测的是图形大范围的、整体的拓补性质,以后才是处理图形的局部特性。(知觉)2、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记忆)3、A.V.L单元:鉴于字母、字词的听觉代码和口语代码都是不同形式的言语代码,因此,常将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a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记忆)4、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四、简答题1、简要比较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异同(注意)答:(1)异:过滤器模型支持单通道理论,衰减模型支持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2)同:①两个模型的根本出发点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②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在两个模型中是相同的,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③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常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合称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2、对心理旋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概括(表象)(1)表象实质: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部客体有着同构的关系。(2)同构:内部表征的机能与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是相似的,如心理旋转与客体的物理旋转。(3)表象与外部客体的同构关系尤如锁与钥匙的关系,虽然实体不同,但在机能上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4)表象是记忆表征,但信息来自知觉,表象与知觉在机能上等价。(5)心理旋转是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有力地说明了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五、论述题1、评价知觉的特征整合理论(知觉)答:特征整合理论是特雷斯曼提出的一个模式识别的双阶段模型:在模式识别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前注意阶段,其加工方式是自动加工或平行加工;第二阶段是特征整合阶段,其加工方式是控制加工或系列加工。特雷斯曼认为,在早期的前主义阶段,物体的特征,处于“自由漂移”的状态,认知系统中只能首先形成一个“特征地图”;而在后期的特征整合阶段,各个特征就犹如经过胶水“粘合”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位置地图。反对意见:邓肯和汉弗莱斯(1989,1992)提出一个相似理论来解释特雷斯曼的实验结果,他们认为视觉搜索实验的结果完全可以归结为目标刺激与分心刺激之间的相似性。凯夫和沃尔夫(1990)提出引导搜索模型。缺陷:还未解决的问题:特征的定义很难把握。先确认事物还是先确认特征?特征分析阶段中的特征是怎样激活的呢?2、介绍网络层次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并比较两者的关系(长时记忆)(1)层次网络模型

:Quillian(1968),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的。提出人的语义记忆具有层次网络结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2)激活扩散模型:Collins&Loftus提出①当一个概念受刺激或被加工,该概念所在的网络节点便被激活,然后激活便沿连线向四周扩散。激活数量是有限的,随时间和干扰活动而减弱;释放激活的时间也愈长,从而有可能形成熟悉效应,激活也遵循能量递减的规律;②连线有疏密之分还有强弱之别;③交叉网络通路受到评价:从不同通路来的证据要相加,肯定证据和否定证据要相互抵消;④包括搜索和决策两个过程。(3)二者关系:①激活扩散模型是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激活扩散模型以概念间连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