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_第1页
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_第2页
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_第3页
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_第4页
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目录1概述 1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11.1.1任务由来 11.1.2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1.2.1勘察目的 11.2.2勘察任务及要求 11.3执行的技术标准 21.4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及勘察阶段、勘察范围判定 21.4.1工程勘察等级划分 21.4.2勘察阶段判定 21.4.3勘察范围判定 31.5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31.5.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 31.5.2完成工作量 41.6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42工程地质条件 52.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52.2气象、水文 52.2.1气象 52.2.2水文 62.3地形地貌 62.4地质构造 62.5地层岩性 72.5.1第四系全新统(Q4ml、Q4al+pl、Q4el+dl) 72.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72.5.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82.6水文地质条件 82.6.1、地表水 82.6.3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 82.6.4土的腐蚀性评价 82.7地震评价 82.7.1地震效应评价 82.7.2地震稳定性评价 93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103.1岩土室内试验成果分析统计 103.1.1土体试验成果的分析统计 103.1.2岩体试验成果的分析统计 113.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23.3岩土设计参数取值与建议 124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35地基基础评价 135.1地基均匀性评价 135.2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145.3拟建工程施工对环境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评价 145.4特殊土性岩土的评价 146工程地质评价 156.1现状斜边坡稳定性评价 156.2管道工程工程地质分段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 166.2施工注意事项 266.3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267结论及建议 267.1结论 267.2建议 26序号名称附表号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表12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附表2)表23土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附表3)表3Ⅲ附图序号图名比例尺图号顺序号1图例0-002工程地质平面图1:500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1-1~1-61~63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1000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2-174工程地质横剖面图1:2002-2~2-218~275钻孔柱状图1:1003-1~3-2428~516动力触探图1:304-1~4-652~57Ⅳ附件序号名称1勘察合同2勘察任务委托书3工程勘察纲要4工程地质勘察测量说明5勘察工作外业见证报告6勘察费用结算书1概述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1.1.1任务由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满足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下称“业主”)特委托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我院)对“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1.1.2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根据2020年8月4日由业主提供第一版设计方案,本供水管道工程管径1400mm,拟建管道位于已建井弘路道路慢车道上及渝怀铁路北侧农用地上,管道设计管顶覆土大于1.0米,开挖方式采用明挖的方式。建设管道全长1684.6米,主要采用球墨铸铁管及3PE钢管。我院于2021年2月25日编制了勘察大纲并进场勘察,成果提交外审,2021年3月25日,业主提供第二版设计方案,根据两版的设计方案对比,新方案局部线路进行的调整,在里程桩号12#~15#段向南调整最大距离约7.5m;里程桩号30#~36#段向南调整最大距离约8.5m,里程桩号11#~14#开挖深度变更为1.5m。管径、管道长度、开挖方式及管材等均未变化。勘察工作相关管道详细特征见表1.1-1。表1.1-1管网特征一览表管涵工程名称管径管材起点底高程(m)终点底高程(m)长度(m)埋深(m)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DN14003PE钢管212.60220.501684.61.5~4.0(2)临时基坑边坡概况表1.1-2临时基坑边坡一览表边坡位置高度(m)边坡类型安全等级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道1.5~4.0m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局部岩土混合质边坡三级、二级本次供水管道工程主要沿规划走廊敷设,管道设计管顶覆土1.0米,管径1.4m,设计开挖深度1.5~4.0m,按设计标高平场后,管道两侧除了原有的岩质边坡外及土质边坡外,管道开挖形成的边坡多数为临时的土质基坑边坡,岩质基坑边坡,局部见岩土混合质基坑边坡,由于边坡高度较小,大部分临时基坑边坡破坏后果不严重,工程安全等级均为三级,部分邻近挡墙或现状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2.1勘察目的根据已批准勘察设计合同的具体要求,以及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对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设计实施一次性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各给水管网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及有关岩土设计参数。1.2.2勘察任务及要求1.2.1划分给水管网沿线的地貌单元,查明给水管网埋设深度内的地层组成情况及岩性特征和成因。1.2.2查明沿线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及其发展趋势,评价其对给水管网工程的影响。1.2.3评价开挖沟槽时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性,并针对各土质提出施工开挖坡率建议值。并对基坑开挖、降水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做出论证和评价。1.2.4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参数;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1.2.5查明给水管网沿线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判明环境水、土对给水管网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6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给水管网铺设适宜性。1.3执行的技术标准1.3.1本次勘察工作遵循的主要技术文件及标准有: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16);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10(2016年局部修改版);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参考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2前期工作资料本次勘察工作参考文件及利用成果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重庆市幅H-48-94-A(1:5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重庆市幅),原四川省地矿局二O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测制,1986年~1990年。(2)1977年由原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完成的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重庆幅)、《综合水文地质图》(重庆幅H-48-23),1977年。(3)由原四川省地矿局二〇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90年。(4)《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工程地质委托书》;(5)由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井双片区2号路及10号路北线供水管道工程地质报告》,该项目于2020年10月完成,并已完成审查(项目编号:KC(2020)-06-0014401C),两处场地相邻,该段管道起点与本管的中点相交,本次利用其部分实验资料;(6)由重庆市设计院编制的《沙坪坝井双片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2号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项目编号KC(2019)-06-0016301C)和《沙坪坝井双片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10号路北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项目编号KC(2020)-06-0006001C)为本次勘察的利用资料。道路起点与本场地管道终点相接,本次利用其部分钻孔及实验资料。1.4工程勘察等级划分及勘察阶段、勘察范围判定1.4.1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拟建给水管网断面主管道尺寸为内空为直径为1400mm(DN1400)供水水管,采用明挖施工,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2.1.2,1000mm<管径d=1400mm<1600mm,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复杂(场地类别划分见表1.4-1);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3.2划分本管网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基坑最大开挖深度4.0m,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复杂,边坡工程勘察等级为一级。综上所述,本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4-1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特征场地类别场地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1地形、地貌两种地貌单元,大部分区域地形坡角1~15°,部分斜坡地形坡角1°~35°,最大50°√复杂2岩层倾角(°)大于45°√3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性质较大√4岩体完整程度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5土层厚度(m)揭露最大厚度14.90m√6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雨季存在上层滞水√7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无不良地质现象√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注:12#~15#段人工填方边坡高度为16.9m,其他段填方边坡高度小于15m,人类活动强烈程度中等。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1.4.2勘察阶段判定根据渝建[2013]345规定,勘察阶段判定见表1.4-1。该项目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和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表1.4-1勘察阶段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安全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小于5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在三峡库区范围内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无采空区和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该类项目不需进行初步勘察1.4.3勘察范围判定根据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的通知”,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见表1.4-2:表1.4-2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无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无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1.5倍边坡高度。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无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1.5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1.5.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本次勘察工作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和委托书的要求。本次勘察采用以钻探为主,辅以地质调查、剖面测绘、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工作手段。勘探孔主要布置在供水管道轴线附近及附近对管线有影响的环境(现场)边坡上;在12#~15#段人工填方边坡高度较大,按复杂场地布置,勘探点间距一般为14~50m,并在陡坡处布置横断面,其余段勘探点按中等复杂场地布置,在拐角处布置,孔间距一般为50~100m,在地质环境复杂处(陡坡处)布置横断面。供水管道轴线上孔深控制在预计管底以下深度4-6m,边坡孔深度控制在潜在滑动面以下2-5m,其中控制性兼采样孔12个,约占钻孔总数的三分之一。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共34个,具体详见“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平面布置图”,其中ZK7位于重庆中国重汽集团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厂区内,该公司不同意在厂区范围内钻探,同时该孔下方边坡地形较陡,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钻探工作难度较大,所以该孔以地质调查点代替。1.5.2完成工作量我院接受第一版方案任务后,于2020年8月21日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工作,并根据踏勘情况编制了《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工程勘察纲要》。并于2021年2月26日进场钻探施工及工程地质调,2021年3月4日全部外业工作完成。在野外工作发现野外地形与地形图地形不符,由甲方委托测量单位对地形复核后初设方案有所变动,2021年3月25在收到第二版设计方案后,我院根据新的方案结合外审意见,重新添加工作量,补充钻孔10个,于3月25日进场,于3月28日结束,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5-1,:表1.5-1完成工作量统计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工程测量钻孔定位组日2实测地质剖面(1:1000)km/条1.71/1实测地质剖面(1:200)m/条248.44/51:1000工程地质测绘km20.039钻探进尺m/个303.7/33利用钻探进尺m/个15.6/1重力触探进尺m/个27.6/6利用室内实验数据土样件2岩样件91.6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严格按照勘察任务技术要求及有关规范、规程执行,完成的各项工作均满足本次勘察要求。1.6.1工程测量:内容为钻孔定位、实测工程地质剖面及重要地质点的定位。本次测量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黄海高程系。外业观测采用测角精度为2秒,测距精度为2mm±2ppm的拓普康GTS-310S全站仪施测,测量方法是:根据场地沿线的控制点作导线,再采用全站仪施测,测量成果精度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本次勘察所用1:1000地形图(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米。)和控制点由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提供,控制点成果表见表1.6-1。控制点经我方复核后两点通视,对钻孔进行施测,测量成果质量较好,精度符合要求,详见测量说明。表1.6-1控制点成果表点名X坐标(m)Y坐标(m)高程(m)179506.38052831.969215.875279018.15952812.859230.406378851.65552804.909225.8811.6.2工程地质测绘:以建设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作底图,采用追索法,并结合穿插法进行测绘;采用仪器法、半仪器法进行定位测绘,对重要的地质体采用仪器法定点测绘地质界线,圈定和划分不同岩土体界线,分析地层,构造的分布及其产状,测绘中特别注意到了节理裂隙的统计分析。测绘精度满足规范要求。1.6.3钻探工作:严格按钻探规程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土层采用无水或小水量跟管钻进。钻孔平均岩芯采取率:原生土层大于85%;填土层大于60%;强风化基岩大于60%;中风化基岩大于85%,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钻孔合格率100%,优良率80%。1.6.4水文试验:本次勘察1.6.5原位测试:原位测试(N63.5重型动力触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场地杂填土较厚的钻孔中,选取有代表性的ZK2、ZK3、ZK4、ZK10、ZK17、ZK21中进行了N63.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以了解杂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在试验过程中,采用连续触探方式进行试验,遇到大块石不能贯入时(锤击数大于40时),采用干钻或小水钻进,穿过块石后,继续进行触探试验。操作过程均满足相关试验规程。1.6.6采样及室内试验:采样及试验: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1条规定结合现场勘察实际情况,使用91mm取芯管采集岩心岩样9组,Ⅰ级扰动土样2组;采样孔的数量占钻孔总数的43%;岩石试样在相应的基础持力层范围内采集;并及时送至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试验。1.6.7外业见证:本次勘察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野外钻探、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均在现场技术负责人的指导和审验下完成,并接受业主及外业见证员的监督指导,获得的各项指标真实可靠。达到了本次勘察的目的,勘察工作质量优良。现将全部资料汇总、分析整理,采用《工程地质勘察CAD1.0版》编制本报告供施工、设计使用。2工程地质条件2.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拟建管线起点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井弘路,工程所在段位于二塘村、井口工业园附近,交通极为·拟建管线起点12号路供水管道工程位置·拟建管线终点供水管道位置图2.1-1交通位置示意图12号路供水管道工程位置·拟建管线终点供水管道位置2.2气象、水文2.2.1气象根据重庆市气象局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勘察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1日)。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2.2.2水文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分布,邻近主要地表水体(最近约1km)为嘉陵江。嘉陵江与线路平行,根据水文站历年观察资料及沙坪坝区防汛办公室针对磁器口水位标识的数据,嘉陵江井口段五年一遇洪水位188.23m(黄海高程、下同)、十年一遇水位190.63m、二十年一遇水位192.63m、五十年一遇水位194.93m、一百年一遇洪水位196.73m。勘察期间测得嘉陵江水位173.345~174.510间变化。本项目沙坪坝井双片区道路工程勘察设计—10号路北段按10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设防水位(参照井口水位)为196.73m(黄海高程)。大气降雨是场地内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源,地表水主要通过地下排水系统进行排泄,嘉陵江是整个区域内最低排泄点,地表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汇入地势低的地方,汇入地下排水系统,流出场地。2.3地形地貌拟建线路位于沙坪坝区井口工业园区及二塘村附近,周边交通便利。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地貌主要属于人工堆积地貌及浅丘斜坡侵蚀地貌,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控制明显,部分段场地地面起伏相对较大。供水管道0+000~0+425.56段及0+637.4~1+698.7供水管道为人工回填区域,揭露回填最大深度约14.9m。供水管道0+425.56~0+637.4东侧为原始浅丘斜坡,地形坡角一般10°~35°,局部地段基岩出露坡度较陡,坡角达50°左右,该段边坡邻近已建市政道路段可见重力式挡墙,边坡高度最高约20m;西侧为人工回填区域,现为工厂厂区,该段形成现状平台+斜坡地形,揭露回填最大深度约7.1m。2.4地质构造场地地处观音峡冲断背斜东翼(见图2.4-1),根据周边场地调查,岩层产状105~110°∠45~50°,优势产状108°∠46°。砂岩与泥岩之间层面呈分离状,泥质或泥夹岩屑填充,平直光滑、略起伏,结合程度很差,属于软弱结构面;砂、泥岩内部层面呈闭合状,局部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属于硬性结构面。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结构面,构造裂隙描述如下:L1:倾向171~209,倾角70~85,优势产状196°∠74°,裂面平直,闭合~微张,无充填,间距1.0~2.5m,延伸长度1.0~3.0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L2:倾向245~274,倾角67~78,优势产状265°∠70°,间距约1.80~3.60m,延伸约0.30~3.50m,闭合~微张,张开约2~5mm,局部粘土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岩体属薄层~巨厚层状构造,呈块状结构,中等风化基岩内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场区范围内未发现断层及断层破碎带。拟建区位置拟建区位置图2.4-1构造纲要图2.5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勘察区内主要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杂填土(Q4ml)、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泥质砂岩及少量砂岩。现将岩土特征简述如下:2.5.1第四系全新统(Q4ml、Q4al+pl、Q4el+dl)①素填土(Q4ml):杂色为主,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泥岩碎石、块石组成;粗颗粒粒径一般20~220mm,含量20~55%,结构稍密,主要为现状道路及工厂厂区修建施工时回填及弃土抛填而成,回填(抛填)年大于5年,主要分布在拟建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0+402.7~0+623.3段左侧及0+623.3~1+684.6段。勘查区内填土揭露厚度为0.7m(ZK14)~14.9m(ZK22)。②杂填土(Q4ml):杂色,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砂泥岩碎块石及建筑垃圾组成,砂岩、泥岩碎块石粒径20~170mm,含量约30~45%。建筑垃圾主要由混凝土块、砖头及煤渣等组成,含量10%-20%,主要为房屋拆迁、道路施工倒渣堆填而成,时间大于5年,主要分布在拟建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0+000~0+305.9段。勘查区内杂填土揭露厚度为1.5m(ZK6)~8.5m(ZK2)。④粉质粘土(Q4el+dl):棕褐色,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残坡积成因。场地内局部分布,主要分布在里程桩号0+402.7~0+621.3段的原始斜坡上,局部段在人工填土下揭露。勘查区内粉质粘土揭露厚度为1.6m(ZK20)。2.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局部含有灰绿色砂质斑团和条带,岩质较软,手捏易碎,强风化泥岩岩芯破碎,多呈块状、碎块状,少量短柱状;中风化泥岩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少量块状,节长一般为2~18㎝,最长为25cm。勘查区内泥岩揭露厚度为1.9m(ZK20)~6.4m(ZK14)。泥质砂岩:灰褐色,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及部分粘土矿物组成,钙泥质胶结,岩质较软。强风化泥质砂岩:手捏即碎,岩芯较破碎,呈砂状及少量碎块状。中风化泥质砂岩: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节长约2~18cm,最长约22cm。勘查区内泥质砂岩揭露厚度为1.9m(ZK10)~15.3m(ZK9)。砂岩:浅灰色,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强风化砂岩:岩芯较破碎,呈砂状及少量碎块状。中风化砂岩: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节长约2~18cm,最长约20cm。勘查区内砂岩揭露厚度为2.7m(ZK13)~4.4m(ZY07)。2.5.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场内上覆土层厚度0.6~14.9m,基岩面沿横剖面方向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1°~35°,局部斜坡地段基岩出露,最大倾角约50°。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强度较低。钻孔揭露厚度0.60m~2.63m。中等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局部较破碎,岩质较新鲜,较完整,强度相对较高。2.6水文地质条件2.6.1地表水1)地表水拟建场地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场地填土区雨季存在季节性地表径流。勘察区内无地表水,未见泉水出露,场地无地表水体。2)地下水类型拟建场地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地表径流途径较发育且人工地下排水系统完善,有利于雨水汇集向低洼处排泄。地层岩性及地形地貌决定地下水赋存条件。场区构造条件较简单,场地以岩土二元组合为主,基岩以泥岩、泥质砂岩为主,砂岩为辅,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的基岩裂隙和松散土层中,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杂填土中,主要为上层滞水,埋深一般较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区域地下水渗透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及向地势低洼处渗流或赋存于上层土体空隙内形成土体孔隙水。(2)基岩孔隙裂隙水:主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存在于基岩构造裂隙及砂岩孔隙中,场地裂隙多呈闭合状,少数张开,页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弱透水层,含水量较少。勘察期间,现场钻探结束后24小时水位观测可知,钻孔中未见稳定地下水,说明勘察期间勘探深度内钻孔地下水贫乏。经现场调查,场地现状大部分区域为城市区域。表层多为混凝土工程隔水层,且排水系统完善,场地地下水匮乏,场地根据设计施工临时开挖后,场地大部分为人工填土覆盖区,少部分为杂填土回填区,且厚度较厚,雨季可能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大。综上考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2.6.3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及周边建筑经验,结合环境地质条件(Ⅱ类)判断本供水管道沿线环境水在Ⅱ类环境类型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水中Cl-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6.4土的腐蚀性评价场地环境土主要为杂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及卵石土。本次勘察参考本场地路网9号路报告环境土评价:本线路区环境土在Ⅱ类环境类型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环境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土中Cl-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7地震评价2.7.1地震效应评价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拟建工程为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根据邻近场地井双片区2号路及10号路勘察波速实验及地区经验,本场地人工填土平均剪切波速平均值取141m/s,为软弱土;粉质粘土平均剪切波速平均值为155m/s,为中软土;泥岩平均剪切波速为756m/s,素填土平均剪切波速平均值为126m/s,为软弱土,强风化岩石剪切波速在500~700m/s之间,中等风化岩石剪切波速大于700m/s。未来填土的剪切波速暂按人工填土取123m/s(经验值),属软弱土。根据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判断及场地覆盖层厚度分区进行评价:表2.7-1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类别、特征周期一览表子项目名称分段区间覆盖层类型平基覆盖层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特征周期(s)抗震地段地段划分原因井弘路DN1400管道工程0+000~0+060.2杂填土2~5m<150Ⅱ0.35一搬地段0+060.2~0+429.27杂填土、素填土3~10.5m<150Ⅱ0.35一搬地段0+402.7~0+504.5素填土1.5~3m<150Ⅰ10.25一搬地段0+504.5~0+623.3素填土3~7.1<150Ⅱ0.35一搬地段0+623.3~0+695.66素填土3~17m<150Ⅲ0.45不利地段高软弱土回填区0+695.66~0+883.08素填土<3m<150Ⅰ10.25一搬地段0+883.08~0+966.99素填土3~7.1<150Ⅱ0.35不利地段相邻挡墙局部有变形0+966.99~1+201.20素填土0.7~3m<150Ⅰ10.25一般地段1+201.20~1+320.60素填土3~9.9m<150Ⅱ0.35一般地段1+320.60~1+492.60素填土0.8~3m<150Ⅰ10.25一般地段1+492.60~1+684.6素填土3~7m<150Ⅱ0.35一般地段注:K0+883~K0+939段北侧5.4m处为现有挡墙(代表剖面12-12′),根据现场调查走访,挡墙高约6m,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基础持力层为填土层,挡墙局部已出现开裂及错动迹象,故地震时可能发生破坏,导致边坡失稳破坏管道。2.7.2如表2.7-1所示,场地覆盖层为素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不存在砂土液化问题。拟建管道建于已建道路上方及渝怀铁路北部荒地、自然坡内,已建道路周边存在着现状填土边坡、岩质边坡,且均已有工程治理,大部分工程现状未发现不良现象,在地震作用下判定其稳定,拟建管道工程0+883.0~0+939.0段挡墙工程已出现挤压开裂现象,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动破坏,建议对该段治理工程进行工程处理,在填土较厚地段当未压实处理时,在地震作用下填土易产生震陷变形,建议对填土进行压实处理。3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3.1岩土室内试验成果分析统计本次勘察拟建管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定量评价指标是在统计本场地利用钻孔的岩土体室内实验数据及现场原位实验,并结合领近场地勘察整体的岩土体取值及地区经验,对本次勘察岩土体参数进行取值。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别计算其平均值φm、标准差σf、变异系数δ、标准值φk,试验指标数理统计计算公式如下:算术平均值:(4.2-1)标准差:(4.2-2)变异系数:(4.2-3)式中:n———参加统计的试验数据数量;φi———第i个试验数据;岩石参数标准值φk按下式确定:式中:φm——岩土参数平均值;νs——统计修正系数,可按式4.2-5计算。注: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岩石试验数据统计时,密度只统计平均值,其余指标统计平均值、变异系数、标准值等指标。3.1.1土体试验成果的分析统计(1)素填土本次勘察选取钻孔ZK10、ZK17、ZK21的素填土作重型动力触探试验(N63.5),动力触探详细见“动力触探试验曲线图”。各点位填土触探修正击数统计结果见下表3.1-1。表3.1-1素填土N63.5重型动力触探未修正试验数据统计钻孔编号动探深度(m)击数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厚度的加权平均值(击)平均密实度ZK104.09.173.480.389.17稍密ZK135.49.453.310.359.21稍密ZK153.29.723.560.349.32稍密ZK174.810.243.210.3110.24稍密ZK214.49.233.600.409.23稍密ZY055.810.573.360.3310.12稍密各孔每10cm捶击数见动力触探曲线图;素填土变异系数0.35,变异性高。从现场试验和钻探分析判断,素填土极不均匀,存在大块石,粗颗粒间还存在一定的空隙,素填土呈稍密状态。(2)杂填土本次勘察选取钻孔ZK2、ZK3、ZK4的杂填土作重型动力触探(N63.5)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详细见“动力触探试验曲线图”。各点位填土触探修正击数统计结果见下表3.1-2。表3.1-2杂填土N63.5动力触探未修正试验数据统计钻孔编号动探深度(m)击数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厚度的加权平均值(击)平均密实度ZK25.89.273.050.339.27稍密ZK34.38.932.760.318.93稍密ZK44.39.473.240.349.47稍密各孔每10cm捶击数见动力触探曲线图;素填土变异系数0.33,变异性高。从现场试验和钻探分析判断,杂填土极不均匀,存在大块石,粗颗粒间还存在一定的空隙,杂填土呈稍密状态。(3)粉质粘土表3.1-5粉质粘土物理力学统计表工程名称试样编号物理性质指标天然状态下物理性质可塑性天然含水量W(%)天然密度(g/cm3)饱和密度(g/cm3)干密度(g/cm3)比重γ孔隙比(e)饱和度Sr(%)10mm液限ωL

(%)塑限ωp

(%)液限指数IL塑限指数IP利用井双片区2号路及10号路北线供水管道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实验及本次实验成果Zy1-t124.22.012.031.632.730.73090.530.818.30.4712.5Zy5-t125.11.982.001.582.730.76090.131.918.70.4813.2Zy8-t124.81.941.961.522.730.75689.531.518.60.4812.9Zy31-t123.91.992.011.602.720.71990.430.218.10.4812.1Zy4-t125.52.002.021.612.730.77589.832.118.80.5013.3ZK9-120.31.992.051.652.720.64485.727.417.10.3110.3ZK2024.71.941.991.562.730.75589.331.518.60.4712.9Zy26-t124.41.961.981.552.730.74289.831.018.40.4812.6统计个数(n)88888888888平均值(фm)24.111.982.011.592.730.7489.3930.8018.330.4612.47标准差(бf)1.6210.0270.0280.0430.0050.0411.5451.5040.5430.0610.961变异系数(δ)0.0670.0140.0140.0270.0020.0560.0170.0490.0300.1330.077修正系数(rs)0.9550.9910.9910.9820.9990.9620.9880.9670.9800.9100.948标准值(фk)23.021.961.991.562.720.7188.3529.7817.960.4211.82备注土的物理力学项目指标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16)统计计算提供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3.1.2岩体试验成果的分析统计(1)泥质砂岩表3.1-6泥质砂岩物理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岩性代号野外编号岩石名称天然密度(g/cm3)饱和密度(g/cm3)天然重度(kN/m3)J2szk1泥质砂岩2.402.4423.522.442.4623.912.432.4523.82zk9-2泥质砂岩2.442.4723.922.432.4423.812.452.4624.01zk9-3泥质砂岩2.392.4323.422.402.4223.522.412.4323.62zk11泥质砂岩2.422.4523.712.432.4523.812.432.4623.81zk12泥质砂岩2.442.4523.912.432.4523.822.452.4624.02样本数(N)151515平均值(fm)2.432.4523.78变异系数(δ)0.010.010.01表3.1-7泥质砂岩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数理统计表地

号岩

称岩

号强度指标软

数抗压强度(MPa)天然饱和RbRaJ2s泥质砂岩zk18.539.246.925.045.323.970.58zk114.675.555.132.342.702.490.49zk126.106.845.703.233.532.930.52样本数(N)993平均值(fm)6.523.690.53标准差(σ)1.451.02变异系数(δ)0.220.28修正系数(γs)0.860.83标准值(fk)5.613.06最大值smax9.245.32最小值smix4.672.34表3.1-8泥质砂岩抗剪强度指标数理统计表野外编号岩石名称抗拉(劈裂)强度(MPa)抗剪强度指标相关系数图解法最小二乘法φC(MPa)C1(MPa)φC(MPa)ZK9-2泥质砂岩0.28736.130.750.5336.060.750.98680.3100.313ZK9-3泥质砂岩0.47037.951.320.9337.881.320.96240.5200.574样本数(N)6.00222222最大值smax0.57437.951.320.93037.881.320.987最小值smix0.28736.130.7500.53036.060.7510.962平均值(fm)0.41237.041.040.73036.971.030.975标准差(σ)0.121.30.400.281.30.400.02变异系数(δ)0.300.030.390.390.030.390.02修正系数0.750.92//0.92/经验值(fk)0.31033.980.7500.53033.900.750注:本勘察岩质边坡主要右泥质砂岩组成,泥岩较少,且钻孔揭露均为泥质砂岩,泥岩未取到抗剪样。(2)泥岩表3.1-9泥岩物理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岩性代号野外编号岩石名称天然密度(g/cm3)饱和密度(g/cm3)天然重度(kN/m3)J2szk6泥岩2.532.5424.792.522.5424.702.512.5424.59zk14泥岩2.522.5524.692.532.5424.792.512.5424.60zk19泥岩2.532.5424.792.522.5524.702.532.5424.80样本数(N)999平均值(fm)2.522.5424.72变异系数(δ)0.010.010.01表3.1-10泥岩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数理统计表地

号岩

称岩

号强度指标软

数抗压强度(MPa)天然饱和RbRaJ2s泥岩zk63.343.382.642.042.011.570.60zk143.924.615.112.522.883.190.63zk195.915.195.163.913.333.340.66样本数(N)993平均值(fm)4.362.780.63标准差(σ)1.030.73变异系数(δ)0.240.26修正系数(γs)0.850.84标准值(fk)3.722.33最大值smax5.913.91最小值smix2.641.57(3)砂岩表3.1-10砂岩物理性质指标及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数理统计表地

号岩

称岩

号强度指标软

数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重度抗压强度(MPa)天然饱和RbRaJ2s砂岩ZK1314.510.40.712.402.4323.5226.318.52.392.4323.4219.713.92.382.4123.32样本数(N)333333平均值(fm)20.1614.290.712.392.4323.42变异系数(δ)0.240.23/0.010.010.01注:见砂岩孔样品较少,仅采取样品一组3.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勘察区出露的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质砂岩、泥岩及少量砂岩。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33Mpa,属极软岩类,结构面结合差。岩石整体结构较好,岩体较完整,工程地质性状较好。泥质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6Mpa,属极软岩类,层间结构面结合差。岩石整体结构较好,岩体较完整,工程地质性状较好。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4.29Mpa,属软岩类,层间结构面结合差。岩石整体结构较好,岩体较完整,工程地质性状较好。本区岩组主要由泥岩、泥质砂岩组成,含少量砂岩。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1.7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本区中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泥岩为Ⅴ类,泥质砂岩为Ⅴ类,砂岩为Ⅳ类。强风化岩体质量等级均为Ⅴ类。3.3岩土设计参数取值与建议本次勘察拟建管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定量评价指标是在统计本场地利用钻孔的岩土体室内实验数据及现场原位实验,并结合邻近场地勘察岩土体取值及地区经验,对本次勘察岩土体参数进行取值。详细取值情况如表3.3-1。表3.3-1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标准值建议表岩性天然重度(kN/m3)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变形模量(MPa)泊松比μ地基承载力基本承载力特征值fk(kPa)水平抗力系数MN/m3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N/m4基底摩擦系数μ负摩阻力系数ζn桩侧土的侧阻力标准值(kPa)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天然饱和σc内摩擦角(°)内聚力(kPa)素填土天然20.50*27°*5试验定10*0.20*0.30*25*60*饱和21.0*24°*3杂填土天然20.50*27°*5试验定10*0.20*0.30*25*60*饱和21.0*24°*3粉质粘土天然19.2011*20.0*150*15*0.20*0.25*5045*饱和19.808*15.0*强风化岩石24.00*300*40*0.30*140*200*泥岩24.723.722.3328.0*500*1300*0.33*135050*0.40*250*泥质砂岩23.785.613.0629.0*550*1400*0.33*111060*0.40*270*砂岩23.4220*14*30*1500*1300*0.25*5082*150*0.40*350*泥质砂岩、砂岩与泥岩层面12*20*裂隙1、2结构面、泥质砂岩、砂岩与泥岩内部层面18*50*填土与粉质粘土界面20*0*粉质粘土与基岩界面6*16*填土与基岩界面3*24*备注带*号为地区经验值,素填土和杂填土取综合内摩擦角4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经钻探揭露和地表地质调绘,本勘察区内无区域性滑坡、泥石流、崩塌、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及孤石等对拟建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拟建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位于已建市政道路及渝怀铁路北侧荒地、自然坡上,位于市政道路段两侧边坡均已治理,其中0+883.0~0+939.3段北侧5.4m处为现有挡墙,挡墙有沉降变形迹象,边坡未发现变形迹象,经调查及勘察期间进行持续观测,裂缝未继续发展,错动处未发新的印迹,故现挡墙变形已停止。勘查区内其他斜、边坡未发现变形迹象,现状稳定。管道施工在治理工程坡脚开挖对已有的治理工程存在着一定影响(0+430.25~0+481.90、0+621.3~0+689.1),应采用必要的工加固工程并分段跳槽开挖、先支护后开挖来保护治理工程。综上所述,场地总体上稳定性良好,局部坡脚开挖时采取相应工程支护措施后,适宜工程建设。5地基基础评价5.1地基均匀性评价场地岩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和强风化泥岩、泥质砂岩及中等风化泥岩、泥质砂岩组成(含有少量砂岩)。杂填土主要分布在拟建供水管道0+000~0+305.9段,钻探揭露厚度为2.5m~8.5m,工程力学性能一般,地基均匀性差。素填土在建设场地内广泛分布,钻探揭露厚度为0.6~14.9m,工程力学性能一般,地基均匀性差。粉质粘土(Q4el+dl)在拟建供水管道0+402.7~0+623.3段东侧自然坡上分布较多,在其他已建市政道路段零星出现,钻探揭露厚度为0.9m~1.6m,厚度差异大,为不均匀地基,工程力学性能一般,地基均匀性较差。场地内强风化基岩分布均匀,但厚度变化大,钻探揭露厚度0.6m~2.63m,工程力学性能差,地基均匀性一般;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较高,且分布连续、稳定,工程力学性能好,地基均匀性较好。5.2基础持力层的选择人工填土结构多呈稍密状,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回填年限均大于5年,成分复杂,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由于给水管网荷载不大,对沉降不敏感,建议对人工填土应该进行压实处理后,方可作为给水管网的持力层,压实系数要求建议≥0.96。粉质粘土多呈可塑状,厚度为0.9m~1.6m,土层厚度变化大,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大,有一定的承载力,按设计平场后土层较薄的地段,不宜作基础持力层;当粉质粘土较厚的地段,可做给水管网基础持力层。软塑状粉质粘土不可做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网状裂隙发育,强度低,但由于给水管网的荷载不大,对沉降不敏感,可作为给水管网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层基岩岩体较完整,层位稳定,力学强度较高,可作为给水管网基础持力层。5.3拟建工程施工对环境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场地的相邻构筑物主要为场地原有的的电力、给水、燃气、排水管道、已建渝怀铁路,兰渝铁路的铁路桥桥墩,一处无名铁路桥桥墩、及0+430.25~0+481.90,0+826.69~0+939.9,1+385.2~1+1501.4挡墙治理工程。分述如下:(1)现有铁路桥(3处)根据平面图可见,拟建管线下穿三处铁路桥,代表剖面I-I′,分述如下:①0+705.8~0+740.0m段下穿渝怀铁路桥,拟建管道中心线距桥墩最小距离约11.0m,距离较远,该段管道开挖深度为2.8m,基坑深度较小,桥墩嵌岩深度较深,管道工程施工开挖对其影响小;②0+751.7~0+818.8m段下穿兰渝铁路双线桥,拟建管道中心线距桥墩最小距离约7.4m,距离较远,该段管道开挖深度为2.8m,基坑深度较小,桥墩嵌岩深度较深,管道工程施工开挖对其影响小;③0+933.0~0+979.7m段下穿无名铁路桥,拟建管道中心线距桥墩最小距离约12.7m,距离较远,该段管道开挖深度为2.8m,基坑深度较小,桥墩嵌岩深度较深,管道工程施工开挖对其影响小;(2)拟建供水管道均在0+430.25~0+481.90,0+898.8~0+953.4,1+385.2~1+1501.4挡墙治理工程坡脚附近施工,对3处现有挡墙影响评价如下:①里程0+430.25~0+481.90m段:代表剖面1-1′,根据设计方案,该段管线长约51.6m,设计管网底标高205.30~206.90m;按设计高程整平后,管网最大埋深2.80m,即将在供水管道左右两侧形成高2.80m基坑边坡。管道距现有挡墙距离约1.0m,直立开挖易产生土体内部圆弧型滑移破坏,导致挡墙破坏,边坡失稳,建议先采用钢板桩支挡后再进行基坑开挖,加强对挡墙及边坡的变形监测,严禁在边坡坡顶堆载弃土或设备等,导致基坑失稳,加强基坑排水,防止降雨后浸泡导致基坑失稳和基底承载力降低;②里程0+898.8~0+953.4m段:代表剖面4-4′,根据设计方案,该段管线长约54.6m,设计管网底标高207.70~209.50m;按设计高程整平后,管网最大埋深2.80m,即将在供水管道左右两侧形成高2.80m基坑边坡。管道距现有挡墙距离约5.4m,距离较远,但挡墙现已发现有变形迹象,为防止挡墙进一步变形,建议先采用钢板桩支挡后再开挖,分段跳槽开挖,加强对挡墙及后部边坡的变形监测,严禁在边坡坡顶堆载弃土或设备等,导致基坑失稳,加强基坑排水,防止降雨后浸泡导致基坑失稳和基底承载力降低;③里程1+385.2~1+1501.4:代表剖面5-5′,根据设计方案,该段管线长约116.2m,设计管网底标高221.50~228.00m;按设计高程整平后,管网最大埋深2.80m,即将在供水管道左右两侧形成高2.80m基坑边坡。管道距现有挡墙距离约8.9m,距离较远,基坑开挖较浅,对挡墙影响较小,建议先开挖时采用钢板+槽钢内撑,加强对基坑的变形监测,严禁在边坡坡顶堆载弃土或设备等,导致基坑失稳,加强基坑排水,防止降雨后浸泡导致基坑失稳和基底承载力降低。场地内的已有管线离拟建供水管道工程较近,拟建管道施工对其有影响,建议设计及施工时采取措施对有影响的管线进行保护或迁移,减少对相邻管道的影响。5.4特殊土性岩土的评价拟建场内特殊性土包括素填土、杂填土、强风化泥岩、强风化泥质砂岩、强风化砂岩。素填土(Q4ml):杂色为主,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泥岩块石、碎石组成;粗颗粒粒径一般20~220mm,含量20~55%,结构稍密,主要为现状道路及工厂厂区修建施工时回填及弃土抛填而成,回填(抛填)年大于5年,主要分布在拟建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0+402.7~0+623.3段左侧及0+623.3~1+684.6段。杂填土(Q4ml):杂色,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砂岩、泥岩碎块石及建筑生活垃圾组成,砂岩、泥岩碎块石粒径20~170mm,含量约30~45%。建筑垃圾主要由混凝土块、砖头及煤渣等组成,含量10%-20%,主要为房屋拆迁、道路施工倒渣堆填而成,时间大于5年,主要分布在拟建井弘路DN1400供水管道0+000~0+305.9段。人工填土的填料不均,未完全自重固结,具不均匀沉降、湿陷性的特性,如作为管网等持力层及回填时应作压实处理。填土土质边坡施工应严格按照先支挡后开挖的施工顺序进行,防止在开挖过程中产生填土的垮塌。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强度较低,均匀性差,压缩性一般,承载力较低,不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6工程地质评价6.1现状斜边坡稳定性评价1、0+402.7~0+623.3段现状岩质边坡(1-1’~2-2’)拟建管道工程0+453.2~0+623.3段北东侧为现状岩质边坡,边坡长约180m,高21m,倾向240~265°,地形倾角约32~45°,边坡顶部为中国重汽集团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该边坡破坏后果严重,安全等级为一级,由于道路修建时影响,部分段切坡治理,挡墙支挡段坡角可达75°。边坡顶部土体为粉质粘土,土体厚度较薄,厚度0.9~1.5m,下部基岩主要为泥质砂岩、泥岩,根据赤平投影可知,岩质部分坡面方向与层面倾向相反,为反向坡,与裂隙1倾向大角度斜交,与裂隙2倾向小角度相交,裂隙2为主控外倾结构面,由于裂隙2倾角较陡,大于边坡坡角,边坡沿外倾结构面裂隙2发生滑动破坏的可能性低,边坡稳定性受到边坡岩体强度的控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显示,该处现状岩质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图6.1-10+453.2~0+637.4段现状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图2、0+647.9~0+699.0段现状土质边坡(3-3’、Ⅰ-Ⅰ′)拟建管道工程0+647.9~0+699.0段东侧为现状土质边坡,边坡长约51m,最高约17m,倾向278~314°,地形倾角约30~40°,边坡顶部为运输车停车场,该边坡为超限的土质边坡,破坏后果严重,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系数定取1.35,该边坡主要有素填土组成,为邻近兰渝铁路修建时的弃土场,回填时间超过5年,根据钻探情况可知,岩土界面前中部较为平缓,土体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可能性低,但土体较厚,可发生土体内部的圆弧型滑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之A.0.1条圆弧型滑动计算公式(A.0.1-1~A.0.2-3)以理正拟合的最不利潜在滑移面选取剖面9进行稳定性验算,滑面抗剪强度指标考虑暴雨等不利工况条件下,结合本地区边坡治理经验以及相邻工程室内土工试验参数综合取值(回填时间较长,内摩擦角φ取24°,粘聚力取3Kpa)。其计算示意图及结果见下图6.1-2和表6.1-1图6.1-20+662.0~0+713.48段边坡土体内部圆弧型滑动稳定性计算示意图表6.1-10+662.0~0+713.48段边坡9-9′剖面内部圆弧型滑动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潜在滑面计算剖面外加荷载内聚力(KPa)内摩擦角ф()安全系数累计下滑力(kN/m)稳定性系数(Ks)拟合滑动面9-9′1、2、3条块各50KN/m3241.3501.488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土体内部沿拟合滑面滑动的可能性小,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由于该处坡顶有建筑物,管道施工从坡腰通过,施工开挖对边坡整体为卸载状态,对边坡整体稳定影响较小。6.2管道工程工程地质分段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根据拟建给水管网地基岩土性质、给水管网设计形式等因素,本次给水管网一般沿道路单侧布设。地形起伏较大,本次勘察管网均采用明挖。针对各段,根据管线埋深、岩土条件、地形地貌分别进行评价:1、0+000~0+430.25(Ⅰ-Ⅰ’)该段DN1400主管道拟建在已建的市政道路上,为明挖暗埋敷设,埋深2.8~4.0m,覆盖层普遍厚度度2.5~8.5m。主要为杂填土、素填土;下伏基岩为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砂岩、泥岩。在纵剖面方向上,按设计高程平场后,管道工程开挖对现状的地质环境改变较小,管道工程开挖在该方向不会形成边坡,该方向发生滑动破坏的可能性小;在横剖面方向,按设计高程施工,管道工程开挖将会形成高2.8m的临时土质边坡,边坡高度较小,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直立开挖不稳定,土体内部易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分段跳槽放坡开挖,坡率按填土层1:1.25放坡开挖,受已有管线限制及在建重庆市快速路二横线西端工路桥桥墩限制应直立开挖,直立开挖时应分段跳槽放坡开挖并设置内支撑。建议采用分层碾压回填逐层检验符合规范要求的压实填土作为持力层。2、0+430.25~0+481.9及(1-1、Ⅰ-Ⅰ’)该段DN1400管道拟建已建市政道路上,为明挖暗埋敷设,埋深2.8m,覆盖层普遍厚度为1.5~3.0m。主要为素填土;下伏基岩为强风化、中风化泥岩。按设计高程平场后,在纵剖面方向上,按设计高程平场后,管道工程开挖对现状地质环境改变较小,管道工程开挖在该方向不会形成边坡,该方向发生滑动破坏的可能性小。在横剖面方向,按设计高程平场后,管道工程开挖将会在拟建供水管道左右两侧侧形成高2.8m的岩土混合质临时基坑边坡。右侧岩土质混合质临时基坑边坡高度较小,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上部土体厚度1.8-2.8m,直立开挖不稳定,土体内部易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岩土界面与坡向倾向相反,上部土体沿岩土界面发生滑动的可能性小。根据赤平投影可知(图6.2-1),下部基岩坡面倾向与岩层面倾向小角度相交,为顺向坡,与裂隙1倾向大角度斜交,与裂隙2倾向方向相反,岩层面为主控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外倾结构面岩层面控制,由于边坡高度小,直接判定其稳定,但若因边坡施工开挖不当、截排水措施不力或开挖后长期暴露地表,边坡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将下降,边坡岩体仍有失稳可能。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强风化段岩体类型为Ⅳ类,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43°;中风化岩体类型为Ⅳ类,边坡破裂角取60º,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5°。场地具备放坡条件,建议基岩按外倾结构面倾角46°放坡,上部土体按1:1.25放坡。图6.2-1右侧边坡赤平投影图左侧岩土质混合质临时基坑边坡高度较小,其邻近已建挡墙治理工程坡脚,由于边坡修建时间较久,收集资料困难,根据对周围人员调查访问得知,该挡墙持力层为基岩,但挡墙持力层具体高程未知,该处边坡破坏后果较严重,判定该处临时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上部土体厚度1.5-2.8m,直立开挖不稳定,土体内部易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岩土界面角度较陡,上部土体可沿岩土界面发生滑动破坏。根据赤平投影可知(图6.2-2),下部基岩坡面倾向与岩层面倾向方向相反,为反向坡,与裂隙1倾向大角度斜交,与裂隙2倾向小角度相交,裂隙2为主控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裂隙2控制。由于岩质部分高度较小(<1.3m),这里未作稳定性定性计算,直接判定其稳定。但若因边坡施工开挖不当、截排水措施不力或开挖后长期暴露地表,边坡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将下降,边坡岩体部分仍有失稳可能。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强风化段岩体类型为Ⅳ类,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43°;中风化岩体类型为Ⅳ类,边坡破裂角取60º,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5°。由于左侧边坡邻近已建挡墙治理工程,场地放坡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