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_第1页
习题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_第2页
习题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_第3页
习题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_第4页
习题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1.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明神宗时D.明英宗时2明清时皇帝住的地方是在()A.京城B.皇城C.紫禁城D.外城3被誉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A.长城B.赵州桥C.卢沟桥D.故宫4.长城的东西两端分别是()A.鸭绿江、嘉峪关B.山海关、陇西C.鸭绿江、陇西D.山海关、嘉峪关5我国古代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方》D.《伤寒杂病论》6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生活在()A.明朝初年B.清朝初年C.明朝末年D.明末清初7.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8下列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哪一组不属于同一领域()A.《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B.《缀术》与《天工开物》C.《水经注》与《徐霞客游记》D.《千金方》与《本草纲目》9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D.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书10.关于《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C.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D.介绍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11.下表中,它主要反映了《本草纲目》这部书的()卷数52卷字数190万字收入药物1800多种新增加药物370多种收入医方1万多个插图1000多幅A.规模巨大B.内容丰富C.内容详实D.与其他书不同之处12.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创作的有()①《齐民要术》②《农政全书》③《梦溪笔谈》④《天工开物》⑤《本草纲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3.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有何不同?(3)如何评价明长城?14.读图1,研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李时珍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著作是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2)根据课本对他的事迹叙述,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学习?图115.读图2材料,讨论研究回答下列问题:图2(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2)为什么宋应星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3)为什么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自设创造学会命题,就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造。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下创设的空间。提示:参考本课训练试题,可以用“明朝北京城”图创设一材料解析题,以“鸭绿江”创设一否定选择题。参考答案一、8.解析:此题是综合比较题,重在考查综合比较能力。中国历史上所学的科技著作很多,我们不仅要知道其名称,还要了解所在朝代、作者及其主要内容。同时也要注意纵向对同类知识或相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总结、比较。这样才能对所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该题把选项中医学、农学、地理学、数学及综合性科学等几方面领域的科技著作放在一起,要求选出不同领域的一组,通过审题,逐一比较,很明显就知B是本题答案要求。答案:B13.(1)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2)万里长城建于秦朝。它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主要为了抵御匈奴南下。与明长城不同的是: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中段用土心砖(石)砌筑。(3)明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14.(1)李时珍主要成就是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说它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因为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这部书有190多万字,收入药物1800多种,医方一万多个。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从课本内容叙述看,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等都值得后人去学习。15.(1)材料的意思是: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2)宋应星所以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求与自然力相配合,是因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就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人为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如无休止的砍伐森林等,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与对自然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