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_第1页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_第2页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_第3页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_第4页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肺动脉高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对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建议。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防治,不涉及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及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本指南适用于中医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超声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ung disease and/or

2、hypoxia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目前根据临床表现、病理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和治疗策略,将肺动脉高压分为XX类,即: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疾病、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1,2。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其他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障碍并存的肺部疾病、睡眠呼吸障碍、肺泡低通气等疾病所

3、导致1,3-5。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主要由于肺动脉血栓反复发作、不能溶解,进而引起肺血管重构,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导致肺动脉高压2。肺动脉高压中医病名,目前无统一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短气”、“喘证”、“肺胀”、“胸痹”等范畴。短气 shortness of breath短气是呼吸较正常人急而短促,似喘而不抬肩,虽急并无痰声。喘证 dyspnea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肺胀 lung distention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胸痹 chest discomfort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

4、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3 临床诊断3.1西医诊断本病的临床诊断参照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2010年中国肺高血压诊治指南3的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制定。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1,3-5。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肺动脉高压最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三尖瓣峰值流速3.4m/s或肺动脉收缩压50mmHg将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4。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有活动后气短和乏力(98.6%)、胸痛(29.2%)、晕厥(26.4%)、咯血(20.8%)、心

5、悸(9.7%),其他症状有下肢水肿、胸闷、干咳、心绞痛、腹胀及声音嘶哑等3。分类:肺动脉高压目前分为XX类,具体详见表1。表1.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1-21.动脉性肺动脉高压3.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1.1特发性 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遗传性 3.2间质性肺疾病 1.3药物和毒物所致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3.3其他限制性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存的肺部疾病 1.4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3.4睡眠呼吸障碍 1.4.1 结缔组织疾病 3.5肺泡低通气 1.4.2 HIV感染 3.6长期居住高原环境 1.4.3 门脉高压 3.7肺发育异常 1.4.4 先天性心脏病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

6、脉高压和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疾病 1.4.5 血吸虫病 4.1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肺静脉闭塞病和(或)肺毛细血管瘤样增生症 4.2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疾病 1.1特发性 4.2.1血管肉瘤 1.2遗传性 4.2.2其他血管内肿瘤 1.3药物、毒物和放射线所致 4.2.3动脉炎 1.4疾病相关 4.2.4先天性肺动脉狭窄 1.4.1结缔组织疾病 4.2.5寄生虫病(包虫病/棘球蚴病) 1.4.2 HIV感染5.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 1.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5.1血液系统疾病:慢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切除2.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 5.2系统性疾病:结节病、肺组织细胞

7、增多症、淋巴 2.1左心室收缩性功能不全管平滑肌瘤病 2.2左心室舒张性功能不全 5.3代谢性疾病:糖原贮积症、戈谢病、甲状腺疾病 2.3心脏瓣膜病 5.4其他:肺肿瘤血栓性为血管病、纤维素性纵隔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节段性肺动脉高压 2.4先天/获得性左心流入/流出道梗阻和先天性心肌病 2.5先天性/获得性肺静脉狭窄诊断方法:PH 的主要诊断评估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肺CT和肺动脉增强CT、心脏磁共振、血液和免疫学检查、腹部超声、右心导管、肺血管扩张试验及肺动脉造影等技术手段。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肺动脉高压

8、的诊断与治疗1建议将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线的肺动脉高压无创筛查诊断技术。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肺动脉高压最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三尖瓣峰值流速3.4m/s或肺动脉收缩压50mmHg将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1。关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1-2:需满足以下3条:(1)至少已行3个月的有效抗凝治疗以除外亚急性肺栓塞;(2)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25mmHg(1 mmHg=0133 kPa),同时肺小动脉楔压15 mmHg;(3)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至少一个肺段灌注缺损,或多螺旋CTPA、磁共振成像或直接肺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CTEPH的特异性征象如环状狭窄、网格征缝隙征和动

9、脉闭塞。3.2中医诊断3.2.1中医病名诊断肺动脉高压中医病名,目前无统一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短气”、“喘证”、“肺胀”、“胸痹”等范畴。总由久病迁延,损伤正气,脏气虚损,或痰凝血瘀,阻滞血脉,闭阻经络所致。主要病位责之肺、心、肾,涉及脾、肝。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实则为痰浊、瘀血、水饮,虚则气虚、阳虚为主。3.2.2中医证候诊断肺动脉高压中医证候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7、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8,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9,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制定。3.2.2.1气虚血瘀痰阻证喘息气短,动则尤甚,重者气难接续,胸闷痛,或痛处

10、不移动,咳嗽无力,咯吐痰涎或痰中夹血,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淡而晦暗,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质淡紫,或有紫斑,或舌苔白腻,脉沉涩。3.2.2.2瘀阻肺络证喘息,胸部刺痛,疼痛不移,疼痛拒按,咳嗽,或咯血色暗红或成块,颜面、口唇、爪甲紫绀,舌紫暗或有斑点、瘀斑,脉弦涩。3.2.2.3阳虚水泛证喘咳息促,胸满短气,动则喘咳更甚,心悸,面浮肢肿,不能平卧,形寒肢冷,腹胀,纳差,尿少,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临床治疗与推荐意见4.1辨证论治本指南以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8、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1、西医疾病部分9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第九版10,辨别证候,根据文献证据级别,提供治疗推荐意见,依证论治。4.1.1气虚血瘀痰阻证病机: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出自太平XX和剂局方)11-16加减(证据等级a,有选择性的推荐)。常用药物:黄芪、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4.1.2瘀阻肺络证病机:瘀血内停,肺络瘀阻。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17-19(出自医林改错)加减(证据等级a,有选择性的推荐)。常用药: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柴胡、甘草

12、、桔梗、川芎、牛膝等。4.1.3阳虚水泛证病机:心脾肾阳虚,水饮内停。治法:温阳利水,化饮平喘。推荐方药:(1)真武汤20-22(出自伤寒论)加减(证据等级b,推荐使用)。 常用药: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葶苈子、大枣等。(2)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合五苓散(出自伤寒论)23-25加减(证据等级a,推荐使用)。常用药: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桂枝、猪苓、泽泻等。(3)苓桂术甘汤26-27(出自伤寒论)加减(证据等级a,推荐使用)。常用药:茯苓、白术、桂枝、炙甘草等。4.2中成药1.参芎注射液28-29(证据级别a,没有明确推荐意见)2.注射用血塞通30-31(证据级别b,没有明确

13、推荐意见)3.大株红景天注射液31-32(证据级别b,没有明确推荐意见)4.疏血通注射液33-36(证据级别a,没有明确推荐意见)5.丹参注射剂37-39(证据级别a,没有明确推荐意见)6.补肺活血胶囊40(证据级别b,没有明确推荐意见)7.川芎嗪注射液41-44(证据级别a,没有明确推荐意见)4.3其它疗法4.3.1针灸针刺25,45-47:气虚证常用穴:肺俞、肾俞、膏肓、定喘、足三里、太溪、太渊等,采用毫针补法;阳虚水泛证常用穴:步廊、神封、神藏、俞府、巨阙、膻中,针用补法;足三里、关元、命门,针用补法,加灸。(证据等级b,有选择性的推荐)灸法25,40,48:阳虚水泛证平时宜常艾灸大椎、

14、肺俞、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证据等级,有选择性的推荐)4.3.2熨法48阳虚水泛证:花椒、吴茱萸、桂枝各1份,食盐2份,混合炒热,布包分熨神阙、肾俞、命门。(证据等级,有选择性的推荐)5.预防与调护5.1预防肺部疾病和(或)低氧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进行肺康复锻炼包括上下肢肌肉锻炼、呼吸肌锻炼、咳嗽练习、全身锻炼等49-50。(证据等级,有选择性的推荐)贴敷治疗10(证据等级,有选择性的推荐)主穴:肺俞、膏肓、肾俞、膻中、定喘操作:用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共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粉成糊状,制成药饼如蚕豆大,上放少许丁桂散或麝香,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约3090分钟后取掉,以局部

15、红晕微痛为度。一般常在“三伏天”贴敷。5.2调护慎起居,适寒温,季节交替时做好防寒保暖,夏季亦不可贪凉喜饮。咳嗽痰多,饮食不宜辛辣、肥甘厚味,以免蕴湿生痰。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劳逸结合,坚持适当活动,保持合理的体重,饮食应富含蛋白质,水肿者限制食盐摄入量。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肺动脉高压中医诊疗指南制定方法说明A.1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现代文献采用机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年限从1994年1月1日到2017年6月30日,分别以“肺动脉高压”、“肺高血压”、“中医”、“中药”等为关键词及

16、主题词。手工检索中西医教材、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或保健品说明书等内容。古籍文献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工具。以“pulmonary hypertension ”、“pulmonary artetial hypertension”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检索近20年中医治疗性文献。根据以上检索策略,工作组在文献检索阶段共搜集到与本指南相关现代文献292篇。A.2质量评价和证据强度A.2.1文献质量评价 成立文献评价小组,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技术要求(试行)推荐的方法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1)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选用CONSORT声明

17、结合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3分的文献作为指南的证据(Jadad量表见附件1)。文献总体质量较差,Jadad评分3分的有7篇。(2)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评分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选择总分13分的文献作为治疗性建议证据(MINORS条目见附件2)。文献总体质量较差,MINORS评分13分的有28篇。 非随机临床试验的判定标准:指受试对象以非随机的方式进行了

18、分组或者施以某种干预过程。对于分组方式为交替分组,即以生日、住院日、住院号等的末尾数字为奇数或偶数等情况进行分组的情况,定义为非随机。(3)队列研究及病例系列的评价:采用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见附件3)。该标准包括3个方面的评价:病例组与对照组选择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接触暴露评估方法。评价后星数越多质量越好,最好为9颗。本指南的制定选择评分5颗星的文献为证据。文献总体质量较差,NOS评分为5颗星的文献为1篇。A.2.2 证据评价分级纳入文献参照中国刘XX教授提出的关于传统医学证据分级的建议51进行分级: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分级设计类型或判别标准a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

19、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这四种研究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b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a半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a历史性对照的病例系列b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经验,以及没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A.3推荐等级本指南推荐原则是证据与专家共识相结合。因中医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文献存在试验报告内容不全面、设计欠规范、辨证选方多样、疗效标准不统一等诸多不足,使试验结果存在潜在偏倚,故在本指南中所有的证据均取得专家共识后方可列入推荐。

20、采用的是GRADE工作组2004年发表的专家共识52,推荐等级分为强或弱。针对干预措施的推荐分为四种:推荐使用: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疗效,应当使用(基于级证据); 有选择性的推荐: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但不够充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基于、级证据); 建议不要使用:大多数证据表明效果不良或弊大于利(基于、级证据); 禁止使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无效或明显地弊大于利(基于级证据)。A.4起草与评审本指南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研究总结后,按照德尔菲法,筛选专家,起草问卷,进行了3轮专家问卷调查,分别对答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形成了指南草稿。草稿完成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工作组成员认真按专家论证意见

21、修改形成了指南初稿。撰写初稿形成推荐建议时考虑了推荐的治疗、预防方案对健康的益处、不良反应以及危险。工作组将指南初稿向行业内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了集中整理、讨论确定是否采纳并提出理由,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评价稿。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包括临床临床领域和方法学方面专家4人,采用AGREE工具对本指南进行评价。4位专家对指南总体评价平均分为6.5分,3位表示“愿意推荐使用该指南”,1位专家表示“修订后使用该指南”。指南临床一致性评价:选取不同地域11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作为评价单位开展了216例指南一致性评价。根据一致性评价结果,编写专家指导组审核稿。A.5指南工作组 (1)2015年中

22、医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呼吸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分组组长:张洪春、李建生成员:孙增涛、李泽庚、李素云、李风森、王琦、张伟、张立山、林琳(2)肺动脉高压中医诊疗指南(制定)工作组组长:曲妮妮、李素云秘书:郑忻成员:吕晓东、王真、王檀、庞立健、王丽娜、王国力、束沛、焦蕊、石晓乐等(3)肺动脉高压中医诊疗指南(制定)(草稿)专家论证组组长:李素云成员:黄东晖、刘桂颖、李竹英、毛兵、王明航、徐婷贞、徐艳玲、于雪峰、张念志、张琼(按拼音排序)A.6其它(1)本指南形成推荐治疗方案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及参与论证的有关专家通过医保政策、临床经验、随访调研等考虑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观点和选择意愿,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3、(2)本指XX过审评后,将会通过发布会、指南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3)本指南计划定期更新。由本指南工作组定期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 参 考 文 献 12015 ESC/ER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2谢万木,黄可等.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之定义与分类.中华医学杂志J.2016,96(10):827-829 3荆志成.2010年中国肺高血压诊治指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J.2011,

24、3(2):62-80 4陈灏珠,钟南山等.内科学(第8版)M.XX: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17314-8/R17315),109 5王辰.肺动脉高压M.XX: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19580-5/R19581),1 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5.1.1 ZY/T001.1001.9-94 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T 16751.2-1997 8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XX医药学会发布ZYYXH/T449-2008,中国中医药出版社:XX 9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XX医

25、药学会发布ZYYXH/T50135-2008,中国中医药出版社:XX10 王华,杜元灏.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第九版.XX: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25511曲妮妮,刘浩,马丽佳等.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J.中XX医药学刊.2014,32(2):314-316(Jadad评分:3分)12张永义,温良春.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97-98(MINORS评价条目:13分)13刘晓静,王平生,孙尚帛.固本祛痰瘀方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多中心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

26、015,24(7):1303-1304(MINORS评价条目:15分)14刘晓静,孙尚帛,常玉荣.平调气血、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0):1841-1842(MINORS评价条目:14分)15王平生,刘晓静,孙尚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30 例临床研究J.XX中医药.2016,48(6)28-30(Jadad评分:3分)16赵松伟,丁震环.通肺泻浊汤佐治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54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5,30(2):44-45(MINORS评价条目:13分)17赵慧,张晓霞,倪海滨等.血府逐瘀汤加味治

27、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6):1737-1740.(MINORS评价条目:13分)18倪海滨,刘克琴,张晓震.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405-407.(MINORS评价条目:14分)19王培东.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XX中医.2017,38(6):701-702(MINORS评价条目:13分)20周明萍,吕佳杰.真武汤治疗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7):29-30(MINORS评

28、价条目:13分)21陈琴,安素,李盟麟等.真武汤温阳化饮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J.中XX医药杂志.2015,30(6):2138-2141.(Jadad评分:4分)22史XX,陈宝华,王旭等.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NT-proBNP 影响的临床研究J.XX中医药.2015,47(6):32-33(MINORS评价条目:13分)23叶寒露,王柯.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阳虚水泛型肺心病30例J.XX中医药,2013,44(2):48-49.(MINORS评价条目:13分)24李XX.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水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

29、14,23(12):1094-1095.(NOS评分:5星)25中XX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肺胀(ZYYXH/T7-2008)26杨丽丽,张正义,姜华等.苓桂术甘汤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生.2016,19(28):3495-3499(Jadad评分:3分)27丁静,王淑英,冯文杰.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XX中医.2015,36(4):419-421(MINORS评价条目:13分)28桂萍,郭光云.参芎注射液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13,7:64-65.(MINORS评价条目:13分)2

30、9张小河,韩秋丽,张优惕.参芎注射用治疗肺动脉高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J.XX医学院学报.2014,39(4):591-595(MINORS评价条目:13分)30龚享文,吴洪皓,罗小林.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防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0):1275-1277.(Jadad评分:3分)31唐兰兰,吴成云,王淑君等.血塞通注射用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XX医药学刊.2012,30(9):2042-2045(MINORS评价条目:14分)32朱峰,XX,郑建.大株红景天与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研

31、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0):783-786.(Jadad评分:3分)33梅宏波,潘海媛,严星.法舒地尔联合大株红景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观察J.XX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35-36(MINORS评价条目:13分)34程燕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临床研究J.XX中医,2016,37(6):657-659.(MINORS评价条目:13分)35沈斌,戴莉莉,陈晓红等.疏血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XX中医.2017,23(10):1692-1695(MINORS评价条目:1

32、3分)36张卓然,靳伟.疏血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J.2013,24(6):1499-1455(MINORS评价条目:13分)37熊明媚.丹参酮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5):2193-2195(MINORS评价条目:14分)38严杰,沈青.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多酚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59-61(MINORS评价条目:14分)39舒维,李秋根,刘江红等.综合干预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XX医药.2016

33、,51(4):297-300(MINORS评价条目:13分)40周翠华,周玉华,代朋许.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2):126-127(MINORS评价条目:13分)41万小平.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326-329(MINORS评价条目:15分)42赵美平,缪初蕾,张聪聪等.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6,32(5):408-412(MINORS评价条目:15分)43张敏,孙永乐,苏莉莉等

34、.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XX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7389-7391(MINORS评价条目:14分)44刘业亮.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9(11):3-4(MINORS评价条目:13分)45仇增永,陈雷.针药并用分型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11-12(MINORS评价条目:13分)46刘洁,胡湘明.针刺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5):263-265(MINORS评价条目:13分)47李

35、蓉,郑玉琼,廖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36例临床观察J.XX医药,2004,30(5):271-272(MINORS评价条目:13分)48中XX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ZYYXH/T71-2008)49 Charlotte Bolton, et al.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 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adults. ThoraxJ.2013,68:ii1-ii3050荆志成(译).肺动脉高压康复指南(第3版).XX: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3月:266-28251

36、刘XX.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绩证据分级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061-1065 52GRADE Working Group.Grading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BMJ2004,328:1490-1497附件1:改良的Jadad量表项目(item)评分(score)依据(Reasons)随机序列的产生(Random squence production) 恰当(Adequate)2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或类似方法 不清楚(unclear)1随机试验但未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 不恰当(In

37、adequate)0采用交替分配的方法如单双号分配隐藏(Allocation Concealment) 恰当(Adequate)2中心或药房控制分配方案、或用序列编号一致的容器、现场计算机控制、密封不透光的信封或其他使临床医生和受试者无法预知分配序列的方法 不清楚(unclear)1只表明使用随机数字表或其他随机分配方案 不恰当(Inadequate)0交替分配、病例号、星期日数、开放式随机号码表、系列编码信封以及任何不能防止分组的可预测性的措施盲法(Blind method) 恰当(Adequate)2采用了完全一致的安慰剂片或类似方法 不清楚(unclear)1试验陈述为盲法,但未描述方法

38、 不恰当(Inadequate)0未采用双盲或盲的方法不恰当,如片剂和注射剂比较撤出或退出(withdrawal) 描述了(Description)1描述了撤出或退出的数目和理由 未描述(Undescribed)0未描述撤出或退出的数目或理由注:改良的Jadad量表(1-3分视为低质量,4-7分视为高质量)附加2:MINORS评价条目(适用于非随机对照试验)序号条目提示1明确的给出了研究目的所定义的问题应该是精确的且与可获得文献有关2纳入患者的连贯性所有具有潜在可能性的患者(满足纳入标准)都在研究期间被纳入了(无排除或给出了排除的理由)3预期数据的收集收集了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中设定的

39、数据4终点指标能恰当的反应研究目的明确的解释用来评价与所定义的问题一致的结局指标的标准,同时,应在意向性治疗分析的基础上对终点指标进行评估5终点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对客观终点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单盲法,对主观终点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双盲法。否则,应给出未行盲法评价的理由6随访时间是否充足随访时间足够长,使得能对终点指标及可能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7失访率低于5%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否则,失访的比例不能超过反映主要终点指标的患者比例8是否估算了样本量根据预测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计算了可检测出不同研究结局的样本量及其95%可信区间,且提供的信息能够从显著统计学差异及估算把握度水平对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

40、比较912条适用于评价有对照组的研究的附加标准9对照组的选择是否恰当对于诊断性试验,应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治疗干预性试验,应是能从已发表研究中获取的最佳干预措施10对照组是否同步对照组与试验组应是同期进行的(非历史对照)11组间基线是否可比不同于研究终点,对照组与试验组起点的基线标准应该具有相似性。没有可能导致使结果解释产生偏倚的混杂因素12统计分析是否恰当用于计算可信区间或相对危险度(RR)的统计资料是否与研究类型相匹配注: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附件3:NOS评价标准队列研究1.队列的选择:(1)暴露队列的代表性:(a)很好的代表性 * (b)较好的代表性 * (c)代表性差,如选择志愿者、护士等 (d)未描述队列的来源(2)非暴露队列的选择:(a)与暴露队列来自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