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教材课件 第十二章先天性唇腭裂与面裂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教材课件 第十二章先天性唇腭裂与面裂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教材课件 第十二章先天性唇腭裂与面裂_第3页
口腔颌面外科教材课件 第十二章先天性唇腭裂与面裂_第4页
口腔颌面外科教材课件 第十二章先天性唇腭裂与面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欧阳奇明唇、面裂和腭裂的形成胚胎发育六周时胚胎发育时腭板由三块胚突融合而成唇、面裂和腭裂的形成怀孕第5周----第12周任何一个胚突发育 和融合障碍,均可 引起颜面畸形发病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感染和损伤内分泌的影响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烟酒因素母子俩均为唇腭裂

我国唇腭裂发生率为1.625‰,每年约有25000名唇腭裂新生儿出生。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为多基因遗传和多因素影响而非单一因素所致。唇裂唇裂分类⒈单侧唇裂(不完全裂、完全裂)以是否裂至鼻底为区分⒉双侧唇裂(不完全裂、完全裂、混合型裂)国内常用分类法为:Ⅰ度、Ⅱ度、Ⅲ度唇裂尚有隐性唇裂(皮肤粘膜无裂开,肌层隐裂)单侧唇裂Ⅰ度唇裂:仅限于红唇部的裂开单侧唇裂Ⅱ度唇裂:上唇部分裂开,但未裂至鼻底单侧唇裂Ⅲ度唇裂: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双侧唇裂不完全裂双侧唇裂完全裂双侧唇裂混合型裂唇裂手术设计演变的三个阶段:①直线或曲线法的手术设计———Rose法为代表(弧形切口,直线缝合),以封闭裂隙为主;②几何图形的手术设计———Le-Measurier法为

代表(矩形瓣修复),以恢复患侧唇高为主;③三角形组织瓣的设计———Tennison氏法

(1962年)、Millard氏法为代表(1964年),以保存 和重建唇解剖标志、追求完美效果为主。唇裂的手术治疗单侧唇裂整复术三角瓣法----Tennison法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双侧唇裂整复术前唇原长整复术(①直线缝合法②叉形瓣储备法)前唇加长整复术正常上唇的形态红唇缘明显,两侧对称构成唇弓;上唇下1/3部微向前翘;红唇中部稍厚呈珠状微向前下突起;上下唇厚度、宽度比例协调;正常鼻部形态鼻小柱及鼻尖居中,鼻底宽度适中,两侧鼻翼和鼻孔呈拱状,鼻孔大小位置对称红唇的四个弧度优美的口唇可以展示人的端庄淳厚秀丽高雅和无限的魅力。口唇周围有丰富的表情肌分布,其灵活微妙而细腻的活动可将一个人的欢乐愉快甜蜜深情幽默惊讶愤怒等内心情感表现无遗。

上唇的皮肤称为白唇,其中央为人中,呈上窄下宽底尖的梯形,中间的浅沟叫人中沟,在下三分之一处有凹陷叫人中凹。上红唇中部明显前突,称为唇珠,两旁稍欠丰满处为唇珠旁沟,此沟的存在更衬托出唇珠的突出,生动、富有魅力的形象,一般下红唇比上红唇厚约20%。单侧唇裂我只想要张普通的脸只有唇腭裂的人,才能了解唇腭裂患者的痛苦,沒有自信,不敢接触陌生人,担心自己发音不正确、咬字不清,或是外貌不如人…等。[手术年龄]单侧唇裂整复---3~6个月双侧唇裂整复---6~12个月

但前提是发育基本上同正常同龄儿,血色素基本正常,无胸腺肥大。对于一些发育迟缓、体重过轻的患者,手术宜暂缓。[术前准备]全身检查⒈体重、营养状况、心肺情况,是否合并其它先天疾患,如先心。⒉有无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消化不良⒊面部有无湿疹、疖疮、皮肤病等⒋常规行X线胸部透视,胸腺有无肥大⒌血、尿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是否正常术前训练汤匙喂养婴幼儿术前禁食时间短(术前4h)

[麻醉选择]全麻气管插管成人可选择眶下孔阻滞麻醉以往的基础麻醉加局麻的弊端:a、术中呼吸道开放,不易控制,喉痉挛及误吸所致窒息易发生、不安全。b、术者紧张,每每顾虑安全性而匆匆结束手术,无法精细操作。c、较复杂的病例难以完成手术。d、双侧唇裂难以完成手术。[手术方法]单侧唇裂整复术三角瓣法-----Tennison法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

双侧唇裂整复术前唇原长整复术前唇加长整复术三角瓣法-----Tennison法定点第一步先定出基本点1点健侧唇峰2点人中切迹3点健侧裂隙的患侧唇峰点使得1~2=2~3定点第二步定鼻底点

以鼻翼根部及鼻小柱根部为标志,测得患侧和健侧鼻底宽度的差值,以此在患侧鼻底线上定出5、6点使得5点至鼻小柱根部的距离与6点至鼻翼根部的距离相加应等于健侧鼻底的宽度定点第三步定出患侧唇峰点

在患侧红唇缘红唇最厚处定出8点,使得两侧口角至1点、8点距离相等3点、8点缝合后即患侧唇峰点所以应尽量保持两侧唇峰口角距对称定点第四步测健侧唇高,找出健患侧唇高的差值4点为健侧鼻底线中点以健侧唇高4~1距减去患侧唇高5~3距,即为健患侧唇高差将此差值定出7点(从3画一水平线至7)定点第五步在患侧设计一个三角瓣以6点为圆心,以5~3距离为半径画弧线,再以8点为圆心,3~7距离为半径画弧线相交点为9点分别以8、9点为圆心,3~7距离为半径画弧线,相交点为10点,连线,定点即告完成切开按连线全层切开5~3点,3~7点,6~9~10~8点缝合切开、松解、对位后,先缝合粘膜层,肌层,再准确对位缝合皮肤红唇的修整灵活性最大,没有固定的模式,新手不易掌握,最易形成口哨样凹陷畸形。红唇的修整三角瓣法-----Tennison法优点1.定点较明确2.初学者易掌握3.能恢复患侧应有的高度三角瓣法-----Tennison法缺点1.患侧要切除一些正常的唇组织2.人中正常形态受影响(水平横切口)3.不完全唇裂常可发生患侧过长4.术后患侧鼻孔常有凹陷5.上唇下1/3紧张失去唇缘自然外翘6.对鼻小柱偏斜及鼻翼畸形纠正差

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优点1.切除组织少,2.鼻底封闭较好,不易裂开3.鼻小柱歪斜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矫正4.5.患侧唇部中下份癜痕线与人中嵴相似唇弓形态较好,自然外翘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缺点1.定点的灵活性较大,初学者不易掌握2.完全性唇裂,患侧唇高常嫌不足定点第一步先定出基本点1点健侧唇峰2点人中切迹3点健侧裂隙的患侧唇峰点使得1~2=2~3在患侧红唇缘红唇最厚处定出4点使得两侧口角至1点、4点距离相等定点第二步定鼻底点

鼻小柱健侧根部定点5,不宜超过健侧人中嵴。 患侧鼻底裂隙平鼻小柱基部平面的红唇与皮肤交界处定点6、7两点。患侧鼻翼基部外下方的皮肤上暂定8点。定点第三步连线点5至点3画一弧线

沿皮肤粘膜交界线分别连结3~6、4~7两线点7至点8连线形成A、B、C三个瓣切开Z形瓣原理无论Tennison法还是Millard法,都是利用两个三角瓣互相换位可以增加两点之间的长度的原理,即Z形瓣原理。只不过Tennison法两个换位三角瓣在患唇下部,而Millard法换位三角瓣是位于患唇上部。两种方法的比较两种方法的比较缝合采用逆行性调整缝合法MillardⅡ式

C瓣包含着鼻小柱的基底,旋转后能很好矫正偏斜的鼻小柱,同时也能较好地修复患侧鼻孔下缘。 如果将C瓣的⑤点加以改进,向外下方延伸(X点),该转折切口,可以用来延长鼻小柱底部,同时又有利于A瓣的充分下降。MohLer法Millard法双侧唇裂整复术目前采用的整复方法有以下两种:(1)前唇原长整复术(2)前唇加长整复术前唇原长整复术

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几乎所有的幼儿以及成人均建议采用此方法。虽然在手术后短期内上唇嫌短,但随着唇功能的恢复和年龄的增长,上唇的长度可逐渐趋于正常。前唇加长整复术

仅适用少部分前唇特别短的成人。用此法修复后的上唇在术后短期内虽有较好的外形,但随着上唇的生长发育和年龄的增长,即可逐渐出现上唇下部过紧而上部突出;上唇横向过窄而纵向过长,红唇缘内翻。由于唇部的压力较保留原长的整复术大,其前颌骨后移也愈多,致出现严重的反合及假性下颌前突畸形;还可在前唇部的手术区形成一圆圈式环状瘢痕,因此,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本法的适应证。前唇原长整复术定点:两侧相同。以一侧为例点"1"定在鼻小柱两侧根部稍外;点"2"位于前唇缘,相当于唇峰的位置;点"3"位于前红唇缘中点,即人中切迹处;"1~2"线即为修复后的人中嵴,参照正常人中形态来调整;在侧唇的红唇最厚处上先定点"4",因无健侧的唇峰口角数椐,为此可用下唇1/2宽度或接近此宽度由口角测量而定出点"4";再于侧唇鼻底部平鼻翼基部平面的红唇皮肤交界处定点"5"。由点"4"沿红唇皮肤嵴向上连线至点"5",再由点"1"至点"2"连线,前唇原长整复术切开:沿"l"~"2"线切开至皮下,剥离并翻起前唇外侧份的皮肤粘膜瓣向口腔侧,作修复口腔粘膜层之用。再于侧唇部"4"~"5"线全层切开,刀片尖端可向外侧倾斜,以保留足够的红唇组织。按同法施行另一侧切口。前唇原长整复术缝合:

为了使鼻翼基部获得良好的复位,宜采用自“2”“4”两唇峰点开始的由下而上的分层逆行缝合法。按同法进行另一侧的缝合。双侧唇裂的红唇修整:唇红由三部分组织嵌合而成------一是双侧切开下降后的侧唇瓣;二是前唇下缘红唇组织。将两侧唇相互交叉插入缝合,才能有效防止红唇中份出现切迹。双侧唇裂的储存叉形瓣术式在前唇部按正常人中形态定点划线后,将人中外侧份的剩余组织,形成蒂在鼻小柱侧的三角瓣,术时将此瓣向上旋转90度,转至同侧的鼻底横行切开后的三角间隙内予以储存;待远期鼻整复时,将此两储存瓣切开分离并旋抟至正中垂直向位置,向鼻小柱方向推移,以达到修复并延长鼻小柱的目的。叉形瓣三期修复前唇加长整复术定点:"1","2","3"点的决定同前唇原长整复术;"4"点位于侧唇鼻底平鼻翼基部平面的红唇皮肤交界处;"5"点位于裂隙两侧唇缘,相当于唇峰内侧人中切迹的位置。根据"1"~"2"的距离定出点"6",应使"4"~"6"="1"~"2";在"4"~"6"线上定点"7",应使"6"~"7"="2"~"3";连接“5”~“7”,应使∠“5”~“7”~“6”接近直角。前唇加长整复术切开及缝合:按照定点画线,切开唇组织;止血后将"4"与"l"点、"6"与"2"点、"7"与"3"点相对缝合。

前唇加长整复术不恰当选择造成术后特征性外观修复后随着上唇的生长发育和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上唇下部过紧而上部突出;上唇横向过窄而纵向过长,红唇缘内翻。在前唇部的手术区形成一圆圈式环状瘢痕。功能性唇裂整复术重建口轮匝肌整复唇裂

在唇裂整复术时,将移位的口轮匝肌解剖分离,并尽量复位到正常位置,使术后上唇的功能活动更接近正常,称之为功能性唇裂整复术。正常口轮匝肌形态异常附着的口轮匝肌形态功能性修复的方法:按常规单侧唇裂旋转推进法或双侧唇裂原长法设计、定点、切开,用锐刀片或小眼科剪分别在两侧创口的肌肉和皮肤以及肌肉和口腔粘膜之间锐性解剖分离口轮匝肌,范围要到健侧人中嵴及患侧的鼻唇沟线,然后在健侧的鼻小柱基底深面,切断在前鼻棘异常的口轮匝肌附着,并将肌束向下旋转。在患侧,剪断异常附着在鼻基部及犁状孔下缘的肌束,形成一个较宽大的肌瓣,并也将其旋转向下。缝合口腔粘膜后,再将两侧旋转向下复位的口轮匝肌交叉缝合,最后对位缝合皮肤,修整唇红。单侧唇裂的肌肉分离双侧唇裂的肌肉分离唇裂鼻翼畸形的处理鼻畸形鼻小柱的偏移和缩短,在双侧唇裂甚至完全消失。患侧鼻翼扁平,鼻翼基部向外、下、后移位而明显塌陷,失去正常的拱形。鼻尖扁平而圆钝,可伴发鼻梁和鼻中隔偏曲。婴幼儿是否行鼻畸形矫正?

大多数学者认为:婴幼儿期施行鼻畸形矫治术,因过多地剥离鼻翼软骨而损伤其软骨膜,从而影响鼻翼软骨的生长发育而导致成年后出现难以矫正的鼻翼不对称畸形,因而主张推迟到13岁以后进行延期根治性鼻畸形矫正术。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在唇裂整复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期作一些鼻翼畸形的矫正,使鼻小柱及患侧鼻翼基部获得最大限度的复位。鼻翼软骨移位是导致唇裂鼻翼畸形的最重要的原因如何使其回复到正常位置?

最常用方法---鼻尖下方作雁形切口

从患侧鼻翼下缘,通过鼻尖,至健侧鼻 翼下缘;翻瓣,锐剥离显露两侧的鼻翼软 骨;两软骨褥式缝合,将移位的患侧鼻翼软骨复位到正常位置。图示唇裂的术后护理患儿在术后全麻未醒前,应使患儿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全麻患儿清醒后4h,可给予少量流汁或母乳;应用滴管或小汤匙喂饲。唇部创口不用任何敷料包扎,任其暴露。清洗创口,保持创口清洁。术后应给予适量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正常愈合的创口,可在术后5一7d拆线,口内的缝线无需拆除。肌层减张、缝合可靠,不需要唇弓。术后或拆线后,均应嘱咐家属防止患儿跌跤,以免遭致创口裂开。唇裂二期整复术施行二期整复术的原因:畸形本身严重,在第一次手术范围内,不可能将畸形完全整复。各种因素造成的唇部和上颌骨的发育性畸形。患儿年龄太小,唇部的解剖标志不很明显,识别对位较困难,以致影响手术效果。手术者经验不足,对手术方法尚未完全熟练掌握,甚至发生锗误。第一次手术后由于张力过大或感染,以致造成部分复裂。手术方法本身尚存在的缺点。单侧唇裂二期整复术患侧唇高不足上唇过松上唇过紧红唇部畸形a.红唇缘不齐b.红唇弓不明显c.红唇下缘的口哨畸形鼻部畸形a.鼻孔过小b.鼻孔过大c.鼻翼基底过低d.鼻小柱歪斜e.鼻尖不正与鼻翼塌陷唇高不足(原Tennison法)唇高不足(原Millard法)唇高不足(原Millard法)上唇过紧整复红唇缘不齐整复红唇弓不明显整复红唇弓不明显整复红唇弓不明显整复红唇下缘的口哨畸形整复鼻孔过小整复鼻孔过大整复鼻孔过大整复鼻翼基底过低整复鼻翼基底过低整复鼻小柱歪斜整复鼻小柱歪斜整复双侧唇裂二期整复术上唇过紧上唇过长上唇过宽红唇中份缺陷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长整复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宽面横裂发生原因: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临床表现:口角至颊部呈水平裂开。可为单侧裂,表现为二侧口角不对称;也可为双侧裂,表现为巨口症。除口颊畸形外,还可伴其他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如颜面部一侧发育不良、耳前瘘管以及附耳等畸形。面横裂整复方法:定点:确定口角的正常位置,单侧面横裂的口角位置以健侧口角作为标准即可;双侧面横裂以瞳孔的垂线为标准。面横裂切开及缝合:

裂隙较短,切开后将粘膜、肌肉、皮肤直接相缝合即可;裂隙较长,作二个附加切口行对偶三角瓣移位交叉缝合。正中裂发生原因:属于第一、二鳃弓畸形。上唇正中裂是由于胚胎时期二球状突未能在中线融合;下唇正中裂则是由于二下颌突未能融合所致。上唇正中裂下唇正中裂“微笑列车”的由来“微笑列车”是美籍华人CA(ComputerAssociates,联合电脑公司)国际公司董事长王嘉廉发起的。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会见了王嘉廉,王嘉廉提出资助中国开展唇腭裂矫治项目,江主席表示赞同,指示曾庆红同志作妥善安排。中华慈善总会接受了委托,自1999年3月起,与“微笑列车”开始合作,在“微笑列车”的资助下,依靠国内各地的医院和医生力量,通过各省市慈善会和民政部门的具体组织和落实,为贫困地区唇腭裂患者实施手术矫治。

在中国有240万儿童患有兔唇,而有些儿童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他们的父母将他们藏了起来。这些人绝望地生活在屈辱、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他们没有笑靥,没有朋友。“微笑列车”旨在为患有兔唇的中国儿童进行手术治疗,让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面带笑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我认为‘微笑列车’是个绝好的主意……这样具有新意的非赢利性项目必将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这项计划的确也将微笑带给了我们。”美国电脑奇才、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向该组织捐款1000万美金,占该组织捐款总数的1/3。为千万名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福建省2001年7月“微笑列车”启动【本报讯】一项为福建省千万名唇腭裂患者免费实施 手术的“微笑列车”活动,将於7月至12月在福建省展开。

“微笑列车”是美籍华人CA国际公司董事长王嘉廉发起的。中华慈善总会与“微笑列车”合作,通过各省市慈善会和民政部门具体组织落实,从1999年3月到2000年11月,已先后为全国6000名唇腭裂患者实施了手术矫治。经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评审,根据福建省唇腭裂患者分布情况,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警福建总队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泉州第一医院、解放军九二医院五所医院被选定为唇腭裂矫治定点医院。

腭CLEFT

裂PALATE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欧阳奇明腭裂的解剖生理特点硬腭

硬腭的 主要结 构为骨 骼;软腭软腭则有五对重要的肌肉组成。软腭的五对肌肉腭咽肌腭舌肌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帆提肌起自颞骨岩部---腭舌肌起于舌侧止于腭腱膜---腭垂肌起自腭骨鼻后棘腭咽闭合软腭的五对肌肉与咽侧壁及咽后壁的咽上缩肌,形成一完整的肌环,通过上述肌肉有节奏的运动、收缩,使口腔与鼻腔的通道部分或全部暂时隔绝,形成"腭咽闭合"。腭裂患者→腭咽闭合不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腭咽闭合过度咽上缩肌收缩时,咽后壁隆起一横嵴,称Passavant氏嵴腭裂的临床分类软腭裂不完全性腭裂单侧完全性腭裂双侧完全性腭裂尚有悬雍垂裂;粘膜下裂(隐裂);硬腭部分裂孔等。也有Ⅰ、Ⅱ、Ⅲ的分类法软腭裂不完全性腭裂单侧完全性腭裂双侧完全性腭裂悬雍垂裂腭裂的临床特点吸吮功能障碍腭裂语音口鼻腔卫生不良牙列错乱听力降低上颌发育障碍腭裂的治疗原则唇腭裂序列化治疗的概念序列化治疗的必要性:唇腭裂畸形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是随生长发育而出现,患儿在不同年龄时期出现相应的独特问题,因而相关的治疗应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某个手术或某个阶段可以完成的。唇腭裂序列化治疗的原则:

由相关专家组成的治疗组对唇腭裂患者不同时期的状况作评价、诊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按治疗方案予以实施。唇腭裂治疗组(Team)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正畸医生语音语言治疗专家耳鼻咽喉专家妇产儿科专家社会心理学专家遗传学专家矫形修复专家等。唇腭裂序列化治疗基本程序:以北大附属口腔医院为例一、唇腭裂早期治疗的宣传

患儿出生后让家长能了解有关该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步骤以及可达到的治疗效果。患儿登记在册,制定治疗计划。二、新生儿的正畸治疗

尽早配带腭托矫正器,可阻塞裂隙,便于患儿饮食及促进语音发育;同时可保持腭弓的宽度和位置,矫正已移位的组织。鼻托(硅橡胶制成)的配带,根椐婴幼儿软骨易塑性,对鼻孔畸形矫治,有利于唇裂修复后效果。腭托矫正器三、唇裂修复单侧裂3-6个月,双侧裂6-12个月。四、腭裂修复1~2岁左右。

麻醉技术及术后监护等方面的不断改良、创新,手术时间已不再以年龄的大小和手术的耐受性来定。五、语音治疗患儿学说话时,就应注意纠正其发音;腭裂术后应加强训练;学龄前儿童配合语音师系统进行语音训练;应用专门的器械及摄片检查,确定腭咽闭合情况、语音不清的原因及改进情况。六、乳牙期及替牙期正畸治疗乳牙期就可以矫治反合,恒牙期行牙列矫治及反合矫治。七、齿槽突植骨术

9-12岁进行,尖牙未萌出根形成2/3时,植骨后尖牙或侧切牙可由植骨区萌出,同时关闭口鼻瘘,恢复患侧鼻底塌陷畸形。八、外科正畸治疗16岁以后,遗留的颌骨畸形,采用正颌外科治疗。九、矫形修复治疗无手术条件的制作膺复体、语音阻塞器;特殊义齿制作;语音球矫治器。十、唇腭裂二期修复术后唇畸形及腭瘘,在学龄前修复;鼻畸形矫治,在齿槽嵴植骨后,一般在13岁左右;腭咽闭合不全矫治,在腭裂术后一年或学龄前进行。十一、耳科治疗早期即应进行耳科检查,尽早治疗,发育过程也应随诊。十二、心理治疗贯彻整个治疗过程。腭裂的手术治疗[手术目的和要求]目的:1.整复腭部的解剖形态;2.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修复的基本原则:封闭裂隙,延伸软腭长度;恢复软腭的生理功能,达到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之目的。[手术年龄]

关于施行腭裂修复术最合适的手术年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有争议,其焦点是:手术后的语音效果和手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早期进行手术,约在18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学龄前,即5一6岁左右施行为好。观点一

主张早期手术的学者认为,1岁左右是腭裂患儿开始说话时期,在此以前如能将腭裂修复,使腭部能及早地发挥正常功能,患儿可以比较自然地学习说话,建立正常的发音习惯;同时可获得软腭肌较好的发育,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得到较理想的发音效果。观点一早期手术对颌骨发育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因腭裂患者本身已具有颌骨发育不良的倾向,且在少年期可行扩弓矫治和(或)颌骨前牵引,纠正上颌骨畸形,成人后颌骨发育不足的外科矫治较腭裂语音的治疗效果好。这些观点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多数学者的赞同。观点二另一种意见的学者认为,虽然早期手术语音效果好,但麻醉和手术均较困难,手术危险性较大;同时,过早手术由于手术的损伤和剥离可能破坏血运,以及术后疤痕形成等原因加重上颌骨的发育不足,使患儿成长后出现面中部凹陷畸形。故主张5岁以后待上颌骨发育基本完成后再施行手术为宜,同时也减少麻醉和手术的困难。观点三

还有些学者曾提出腭裂二期手术的方法,即早期修复软腭裂,大年龄期再修复硬腭裂,以期既有利于发音,又有利于颌骨发育。其缺点是一期手术分二期进行,手术复杂化,同时在行二期手术时,增加了手术难度,尚未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和患儿家长的接受。结论一大量病例追踪随访结果均表明,在1~2岁左右施行腭成形术患者,无论是腭咽闭合功能或是语音效果均优于大年龄手术患者。至于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牙弓宽度的影响,对上颌骨前后向发育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一幼儿早期手术操作方便,腭粘骨膜瓣非常容易剥离,而且出血很少,手术野清楚,同时,硬软腭组织小,缝合针数相应减少,完成手术时间反比大年龄快,术后反应比大年龄小,一般不需要补液,术后当天患儿就要求进流质饮食。结论二

幼儿麻醉的危险性也是相对的,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由有经验的麻醉师承担,和细致地做好工作,手术医师与麻醉师密切配合,幼儿麻醉仍然可获得相对地安全性。[术前准备]全身检查:患儿的生长发育、体重、营养状况、心、肺,有无其他先天性畸形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全身器质性疾患。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胸片、血常规、出血、凝血时间,必要时再作针对性检查。局部检查:如面部、口周及耳鼻咽喉部有炎症疾患存在时,需先予以治疗,腭扁桃体过大可能影响手术后呼吸者,应先摘除。[麻醉选择]

腭裂整复手术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以保证血液和口内的分泌物不流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手术方法]分为两大类手术:

一类手术方法是以封闭裂隙、保持和延伸软腭长度、恢复软腭生理功能为主的腭成形术;

另一类手术是缩小咽腔、增进腭咽闭合为主的咽成形术,后者是前者的辅助术式。腭成形术基本手术操作切口剖开裂隙边缘剥离粘骨膜瓣拨断翼钩腭前神经腭降血管束的处理切断腭腱膜分离鼻腔侧粘膜缝合填塞创口体位患儿平卧,头后仰垫肩,术者的位置一般在手术台前端,患儿的头顶进行手术。局部浸润麻醉切开前,用含肾麻药或含肾生理盐水做腭部骨膜下浸润麻醉,以减少术中出血和剥离粘骨膜方便。切口先从腭舌弓外侧翼下颌韧带稍内侧开始切开,绕过上颌结节的后内方至硬腭,沿牙龈缘1-2cm向前切开粘骨膜到侧切牙;剖开裂隙边缘自前方直抵悬雍垂末端,小心地将边缘组织剖开。软腭边缘特别是悬雍垂部分的剖开应小心进行,刀刃必须锋利,因这部分组织十分脆弱,极易造成撕裂。剥离粘骨膜瓣用剥离器骨膜下分离粘骨膜瓣。要求迅速准确,及时吸去血液,使手术野清晰,方便手术;并应随时用压迫法止血,以减少手术中的失血量。拨断翼钩在松弛切口的后端,上颌结节的后上方,扪及翼钩位置,用剥离器拨断翼钩。此时腭帆张肌便失去原有张力,两侧腭瓣组织可松弛地被推向中央部,以便减少软腭在中线缝合时的张力。腭前神经、腭降血管束的处理掀起粘骨膜瓣,显露两侧腭大孔,用血管分离器从腭大孔后缘细心插入,提起血管神经束根部,小心游离血管神经束l~2cm,以消除其对腭瓣的牵制。同时可向后推移腭瓣,延伸软腭,消除软硬腭交界处的张力。切断腭腱膜在软硬腭交界处,将粘骨膜瓣拉向外后侧,显露腭腱膜,沿腭骨后缘剪断腭腱膜。可视裂隙大小、需要松弛的程度决定切断或不切断鼻腔粘膜。这样可使两侧软腭鼻粘膜得到充分游离,并能在中央无张力下缝合。分离鼻腔侧粘膜用弯剥离器沿硬腭裂隙边缘切口鼻侧面插入,并广泛分离,使两侧鼻腔粘膜松弛,能在中央缝合,以消灭鼻腔创面。缝合

两侧腭粘骨膜瓣及软腭向中央靠拢,后推与对侧组织瓣相接触后,将两侧组织瓣分层缝合。缝合应自前向后先缝合鼻腔侧粘膜,再缝合软腭肌层,最后缝合口腔侧粘膜。填塞创口用碘仿油纱条填塞两侧松弛切口。填塞可以防止术后出血、食物嵌塞,并减少组织张力,以利创口愈合。最后腭瓣上方再用碘仿纱条打包或戴入腭护板。单瓣术也称做半后推术,适用于软腭裂。

主要特点是将整个腭部(或半个腭部),包括硬腭、软腭形成一个单瓣向后推移,达到后推软腭目的。切口设计游离血管神经束撬断翼钩剖开裂隙边缘分离鼻腔粘膜、剪断腭腱膜、分三层缝合两瓣术特别完全腭

适用于各型腭裂,裂、宽大腭裂。切口设计游离血管神经束撬断翼钩、分离鼻腔粘膜、剪断腭腱膜、分三层缝合Langenbeck氏法特点是前端不切开,所以只能单钝修复裂隙而不能恢复软腭长度;许多操作都是在潜行分离,易减张不够。但可减少硬腭前份的剥离,减轻对颌骨发育的影响。切口设计剖开裂隙边缘游离血管神经束剪断腭腱膜撬断翼钩分离鼻腔粘膜分三层缝合犁骨粘膜瓣手术用于关闭鼻腔创面,与其它腭成形术搭配应用。单侧腭裂犁骨瓣示意图双侧腭裂犁骨瓣示意图提肌重建手术恢复腭帆提肌的正常位置将软腭肌从硬腭后缘、鼻后嵴等不正常的附着处游离,将游离的肌纤维与口、鼻腔侧粘膜分离,然后将两侧肌纤维束向中央 旋转并对端、交织缝合在一起使呈拱形软腭逆向双"Z"形瓣移位术主要特点:①明显增长软腭长度②肌纤维方向复位,腭肌重建③两“Z”形瓣方向相反、层次不一,减少复裂、穿孔可能切口设计翻瓣Z形交叉就位缝合岛状瓣手术适用于软腭过短和裂隙过宽的患者。切口设计翻瓣、游离血管神经束岛状瓣的形成与转移关闭裂隙咽成形术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腭咽肌瓣转移术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适应症①腭咽闭合不全②软腭过短或腭垂缺少③软腭与咽后壁距长④软腭活动度差⑤咽侧壁移动度好咽后壁组织瓣设计①瓣的蒂在上,相当于第l颈椎平面上方②瓣宽约为咽后壁宽度的2/3咽后壁组织瓣的形成及创面 处理①切口需深达椎前筋膜浅面。②咽后壁两侧创缘向中央拉拢缝合于椎前筋膜上,以缩小咽后壁创面。咽后壁组织瓣的转移与缝合①咽后壁组织瓣直接与软腭鼻腔创缘缝合。②软腭鼻腔侧粘膜上形成一蒂在腭垂方向的粘膜瓣,向后翻转,使形成的创面可以接纳咽后壁组织瓣的缝合。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的缺点咽后壁两侧纵形切口切断咽上缩肌的运动神经,只能达到静态延长软腭,缩小咽腔目的。因咽后壁组织瓣转移修复后,有一部分创面裸露,远期随访,转移瓣形成条索状。腭咽肌瓣转移术

适应症广,5岁以上,无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史,咽侧窝无粘连者,易于显露咽腭弓,均可适应。对于咽腔横径宽,前后距短,软腭运动良好者,为最佳选择。①沿咽腭弓两侧做纵形切口,深度达咽上缩肌浅面,剥离后形成蒂在上腭咽肌粘膜复合组织瓣。

②咽后壁相当于腭平面,

作一水平横

切口,深度达椎前筋膜浅面,

稍加分离,即形成一个接纳转移瓣的创面。③两腭咽肌瓣向中线旋转90度,将粘膜肌瓣边缘与咽后壁创缘紧贴缝合,形成咽后壁突起呈横嵴状的括约肌环。[术后处理]1.腭裂手术后,有嗜睡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