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_第1页
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_第2页
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_第3页
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_第4页
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了解视神经传导通路掌握视神经传导通路不同部位受损的临床表现,如视交叉受损的特点、视束受损的特点。2、了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的传导通路。3、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的特点。4、掌握高级侧视中枢、低级侧视中枢、内侧纵束受损的特点。5、掌握光反射的传导通路。6、掌握霍纳征(Hornersign)的临床特点。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页,共117页。教学目的和要求7、了解三叉神经的传导通路。8、掌握三叉神经受损的特点。9、了解面神经的传导通路。10、掌握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11了解听神经的传导通路。12、掌握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13、了解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传导通路。14、掌握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第二页,共117页。按解剖结构分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第三页,共117页。按神经系统功能分躯体神经系统:调整人体适应环境变化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稳定内环境第四页,共117页。简要脑神经解剖知识复习脑干腹面脑神经出脑部位脑干背面脑神经出脑部位颅底孔道脑干的神经核第五页,共117页。第六页,共117页。第七页,共117页。第八页,共117页。第九页,共117页。第十页,共117页。端脑(间脑(中脑(脑桥(桥延沟(Ⅵ、Ⅶ、Ⅷ)延髓(Ⅸ、Ⅹ、Ⅺ、Ⅻ)Ⅰ)Ⅱ)Ⅲ、Ⅳ)Ⅴ)第十一页,共117页。ⅡⅢ、Ⅳ、ⅥⅤ2Ⅴ3Ⅴ1Ⅶ、ⅧⅨ、Ⅹ、ⅪⅫⅠ第十二页,共117页。第十三页,共117页。脑神经按纤维成份分运动性脑神经(感觉性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含副交感性纤维脑神经(

Ⅲ、Ⅳ、Ⅵ、Ⅺ、Ⅻ)Ⅰ、Ⅱ、Ⅷ)Ⅴ、Ⅶ、Ⅸ、Ⅹ)

Ⅲ、Ⅶ、Ⅸ、Ⅹ)第十四页,共117页。第十五页,共117页。一、嗅神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嗅上皮双极神经元

嗅神经(嗅丝)

嗅球→嗅束→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的钩回、海马回的前部及杏仁核)(传导嗅觉);内侧嗅纹、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的反射联络有关)。第十六页,共117页。〖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①嗅中枢病变:不出现嗅觉丧失,但可有幻嗅发作。②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前颅窝颅底骨折、额叶底部占位病变可引起嗅觉丧失;③鼻腔局部病变:一侧或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鼻炎、肿瘤及外伤等。第十七页,共117页。二、视神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视觉通路:视网膜的视杆、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辐射→枕叶(距状裂两侧的楔回和舌回,即纹状区)。光反射通路:视网膜的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上丘臂→中脑上丘→双侧动眼神经副核(E-W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瞳孔光反射通路)。第十八页,共117页。视神经检查内容视力视野眼底视神经损害第十九页,共117页。〖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一)视神经不同部位损坏所产生的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1、视神经损害:缺血性病变、炎症、高颅压、占位压迫、管状视野。

2、视交叉损害:动脉硬化、鞍部占位、瘤卒中。双眼颞偏盲。3、视束损害:颞叶肿瘤。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4、视辐射损害:颞叶肿瘤或血管病。偏盲、象限性盲。5、枕叶视中枢损害:脑血管病或肿瘤。象限性盲或偏盲。

第二十页,共117页。颈动脉与视交叉的解剖关系第二十一页,共117页。垂体与视交叉的解剖关系第二十二页,共117页。〖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视乳头异常

视乳头水肿:常见于高颅压,影响视网膜中央静脉和淋巴的回流。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表现为视乳头苍白而边界鲜明,筛板清楚;继发性表现外视乳头苍白但边界模糊,不能窥见筛板。第二十三页,共117页。视乳头水肿与其他眼部疾病的鉴别第二十四页,共117页。〖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例举〗单眼视力障碍:

突发短暂性单眼盲(一过性黑蒙)----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颈内动脉TIA、

进行性视力障碍---球后视神经炎、特发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压迫。双眼视力障碍:

一过性视力障碍—皮层盲进行性视力障碍—慢性视乳头水肿、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中毒或营养缺

乏性视神经病第二十五页,共117页。〖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例举〗双颞侧偏盲:视交叉中部病变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中枢病变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颞叶后部病变第二十六页,共117页。第二十七页,共117页。正常眼底与视乳头水肿眼底第二十八页,共117页。视乳头萎缩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第二十九页,共117页。三、动眼、滑车、展神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三对神经又称眼球运动神经,均为运动性神经,但动眼神经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动眼、滑车神经起自中脑上、下丘;展神经起自脑桥展神经核。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第三十页,共117页。〖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管理眼球活动的神经有动眼神经: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

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滑车神经:上斜肌外展神经:外直肌第三十一页,共117页。第三十二页,共117页。动眼神经根E-V核Perlia外侧核第三十三页,共117页。标本观察动眼神经上支下支滑车神经睫状神经节Ⅲ、Ⅳ,Ⅵ脑神经的成分,所连核团,分支分布展神经第三十四页,共117页。trochlearn.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上斜肌动眼N副核脚间窝(中脑)动眼N

核眶上裂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内、下直肌,下斜肌下支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展神经外直肌海绵窦睫状N节前髓帆(下丘下方)滑车N核Abducentn.展N核桥延沟(内)ⅢⅣⅥOculomotorn.第三十五页,共117页。第三十六页,共117页。第三十七页,共117页。〖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眼肌麻痹:分周围型(核下型)、核型、核间型、核上型四种情况。三对神经合并损害常见,表现为眼球固定在中间位置,不能向各方向运动,瞳孔散大,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复视:重影、双影、视物成双。瞳孔改变:瞳孔散大、瞳孔缩小、瞳孔光反射、调节反射、艾迪瞳孔。第三十八页,共117页。〖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眼肌麻痹:周围性眼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损伤。核性眼肌麻痹—脑干眼球运动神经核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核上性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瞳孔调节障碍:光反射、调节发射。复视:眼肌麻痹所致。复视总是出现在麻痹肌作用方向上眼球震颤:前庭、小脑损伤。第三十九页,共117页。(一)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周围性眼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核上性眼肌麻痹第四十页,共117页。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2滑车神经麻痹3展神经麻痹第四十一页,共117页。动眼神经麻痹1眼肌瘫痪: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2临床表现:眼睑下垂;眼球向外下,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并有复视。3常见疾病: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第四十二页,共117页。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第四十三页,共117页。展神经麻痹:患侧眼球内斜视,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桥脑小脑角肿瘤、或糖尿病、高颅压。第四十四页,共117页。第四十五页,共117页。动眼神经损害眼征

眼睑下垂

眼球外下斜位、

眼球向上下、向内运动受限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第四十六页,共117页。核性眼肌麻痹

(三大特点)双侧眼球运动障碍脑干内邻近结构损害分离性眼肌麻痹脑干病变:血管病、炎症、肿瘤第四十七页,共117页。动眼神经核性与核下性麻痹的鉴别第四十八页,共117页。核间性眼肌麻痹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后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个半综合征第四十九页,共117页。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前核间性眼肌麻痹:脑桥侧视中枢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累,致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外展时伴有眼震。第五十页,共117页。后核间性眼肌麻痹脑桥侧视中枢与外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累,致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第五十一页,共117页。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侧视中枢与对侧已交叉过来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致患侧眼球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外展时有水平眼震。第五十二页,共117页。核上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核上性眼肌麻痹:是指由于大脑皮质眼球同向运动中枢、脑桥侧视中枢及其传导束损害使双眼出现同向注视运动障碍。第五十三页,共117页。水平注视麻痹受损部位:皮质、脑桥侧视中枢。临床表现:双侧眼球水平运动障碍。核上性眼肌麻痹垂直注视麻痹受损部位:上丘垂直同向运动中枢;临床表现:上丘上半受损-帕里诺综合征;上丘上半刺激性病变动眼危象。下丘受损两眼不能向下第五十四页,共117页。核上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病变:皮质侧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同向偏斜,向病灶同侧凝视麻痹。皮质侧视中枢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同侧同向偏斜,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桥脑侧视中枢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刺激性病变时双眼向病灶同侧同向偏斜,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桥脑侧视中枢破坏性病变时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向病灶同侧凝视麻痹第五十五页,共117页。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三特点1双眼同时受累2无复视3反射性运动仍保存第五十六页,共117页。(二)不同眼肌麻痹导致的复视复视慨念:指某一眼外肌麻痹时,眼球向麻痹肌收缩的方向运动不能或受限,并出现视物双影。复视原因:患侧眼轴偏斜,注视物不能投射到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不对称的刺激在视中枢引起两个影像,一实一虚、一真一假。第五十七页,共117页。复视成像的规律复视最明显的方位出现在麻痹肌作用力的方向上第五十八页,共117页。不同部位损害所致的瞳孔改变第五十九页,共117页。Horner综合征表现: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内陷、面部汗少

第六十页,共117页。瞳孔光反射异常(调节障碍)光反射:视网膜(1)---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E-W核(2)---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3)---瞳孔括约肌异常瞳孔:丘脑性瞳孔—轻度缩小光反射存在;散大固定的瞳孔—颞叶沟回疝;中等大固定瞳孔—中脑水平病变;针尖样瞳孔—桥脑出血、有机磷中毒;不对称瞳孔—中脑或动眼神经。第六十一页,共117页。第六十二页,共117页。幅辏及调节反射异常

(幅辏反射)两眼内直肌←动眼神经正中核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枕叶纹状区→顶盖前区

(调节反射)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动眼神经E-W核第六十三页,共117页。辐辏及调节反射异常辐辏及调节反射:是指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辐辏反射)及瞳孔缩小调节反射,两者也合称集合反射。调节反射丧失:睫状神经节及中脑损害,见于白喉及脑炎。辐辏反射丧失:黑质及中脑损害,见于帕金森氏病。第六十四页,共117页。瞳孔异常(瞳孔扩大)麻痹性瞳孔散大:

中脑E-W核至睫状神经节之间病变引起,常伴神经系统的其他体征,如动眼神经麻痹。痉挛性瞳孔散大:

交感神经通路的刺激性病变引起,常见于纵隔肿瘤、肺尖部病变及脊髓空洞症。强直型瞳孔

:睫状神经节或睫状短神经损害后侧枝芽生而引起,对胆碱能超敏感。第六十五页,共117页。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pupil):表现为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由顶盖前区光反射径路受损所致,常见于梅毒,偶见于多发性硬化及带状疱疹等。第六十六页,共117页。

艾迪瞳孔(Adiepupil):又称强直性瞳孔,多见于中年妇女表现为一侧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异常。伴有全身腱反射(特别是膝、跟腱反射)减弱和消失。若同时伴有节段性无汗及直立性低血压称艾迪综合征(Adiesyndrome)。第六十七页,共117页。四、三叉神经〖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躯体感觉和一般运动两种纤维。感觉: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运动:分布于所有咀嚼肌和鼓膜张肌反射:角膜反射

反射通路:角膜→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闭眼反应)第六十八页,共117页。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n.脑桥基底部小脑中脚交界处卵圆孔圆孔眶上裂眶内结构和眼裂以上皮肤鼻粘膜和鼻背口裂和眼裂之间皮肤及深面结构口裂以下和颞区皮肤口底结构第六十九页,共117页。四、三叉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三叉神经损害可出现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咀嚼肌麻痹、张口下颌偏向患侧。三叉神经核性损害可仅有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面部葱皮样分布特征。三叉神经脊束核部分损害可引起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性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存在。三叉神经刺激性病灶可引起三叉神经痛。第七十页,共117页。某分支分布范围的痛、温、触觉均减弱或消失。若眼神经病变可合并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若下颌支病变可合并同侧咀嚼肌无力和瘫痪,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三叉神经分支病变:第七十一页,共117页。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根或三个分支病变。刺激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支区域感觉减弱或消失。多见于颅底肿瘤、鼻咽癌留底转移等。第七十二页,共117页。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根病变: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咀嚼肌瘫痪。见于桥小脑角肿瘤,多合并Ⅶ、Ⅷ对脑神经和同侧小脑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第七十三页,共117页。三叉神经核性损害可仅有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面部葱皮样分布特征。第七十四页,共117页。第七十五页,共117页。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临床表现同侧咀嚼肌无力及瘫痪,并可伴肌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因翼状肌的功能是将下颌推向前、向下,故一侧神经麻痹,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第七十六页,共117页。五、面神经

〖解剖结构生理功能〗: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有3种主要成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面肌运动。面上部各肌之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控制;面下部各肌之神经元单独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控制。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为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鼻腭的粘膜腺的分泌神经。特殊内脏感觉纤维:支配舌前2/3味蕾。第七十七页,共117页。第七十八页,共117页。面神经脑桥延髓沟(中)内耳门茎乳孔Facialn.面神经核孤束核上泌延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前2/3味觉翼腭N节下颌下N节Ⅶ鼓索膝神经节岩大神经第七十九页,共117页。第八十页,共117页。五、面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区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要注意面神经受损的部位:区别面神经损害在脑干内或脑干外区别面神经损害在颅腔内或颅腔外Millard-Gubler综合征与Hunt综合征第八十一页,共117页。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病变部位在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脑干束。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痪,即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面上部肌肉不受累。常见于脑血管病。第八十二页,共117页。周围性面神经损害〖中枢性面神经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病变在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同侧上下面肌全部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鼓腮漏气、Bell征等。第八十三页,共117页。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第八十四页,共117页。第八十五页,共117页。五、面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面神经核损害膝状神经节损害面神经管损害茎乳孔附近病变第八十六页,共117页。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第八十七页,共117页。五、面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亨特综合征(Hunt'syndrome):周围性面瘫,耳后剧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舌前2/3味觉障碍,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第八十八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属特殊躯体感觉性神经。蜗神经(Cochlearnerve):内耳螺旋神经节(Ⅰ)→蜗神经→脑桥蜗神经前、后核(Ⅱ)→外侧丘系→下丘(听反射中枢)及内侧膝状体(Ⅲ)→内囊后肢→听辐射→皮质听觉中枢(颞横回)。蜗神经主要功能:传导听觉。第八十九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前庭神经(Vestibularnerve):内耳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中毛细胞→内耳前庭神经节(Ⅰ)→前庭神经→脑桥及延髓内各前庭神经核(Ⅱ)→小脑、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等。前庭神经功能:反射性调节机体平衡,并调节机体对各种加速度的反应第九十页,共117页。标本观察面神经

膝神经节位听神经vestibulocochlearⅧ前庭神经蜗神经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蜗神经脑桥小脑三角前庭蜗神经内耳门前庭N核蜗N核第九十一页,共117页。内耳螺旋神经节(Ⅰ)→蜗神经→脑桥蜗神经前后核(Ⅱ)→外侧丘系→下丘及内侧膝状体(Ⅲ)→内囊、豆状核下部→听辐射→皮质听觉中枢(颞横回后部)。第九十二页,共117页。内耳螺旋神经节(Ⅰ)→蜗神经→脑桥蜗神经前后核(Ⅱ)→外侧丘系→下丘及内侧膝状体(Ⅲ)→内囊、豆状核下部→听辐射→皮质听觉中枢(颞横回后部)。第九十三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蜗神经:耳聋:传导性耳聋(外耳或中耳疾病,低音频为主,无眩晕)、神经性耳聋(耳蜗或蜗神经病变,高音频为主,有眩晕)、中枢性耳聋(双侧蜗神经核或核上听觉中枢径路损害所致)耳鸣:低音性耳鸣为传导径路病变,高音性耳鸣为感音器病变,多合并听力减退。第九十四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第九十五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前庭神经:眩晕:视物或自身旋转感,分周围性或中枢性。眼球震颤:注意眼震方向、程度、性质、快慢相、伴随症状等平衡失调:步态,Romberg征。第九十六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前庭神经损害: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第九十七页,共117页。六、前庭蜗(位听)神经

前庭周围性眩晕及前庭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第九十八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含5种纤维成分,与味觉、腮腺分泌、耳后皮肤感觉、咽喉部肌肉运动、颈动脉窦血压脉搏感受器控制等有关。迷走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彼此邻近,有共同的起始核,常同时受损。第九十九页,共117页。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n.Ⅸ橄榄后沟(上)下泌涎核孤束核疑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耳支颈动脉窦支舌支咽支(鼓室N)(鼓室丛)耳神经节腮腺上N节下N节颈静脉孔第一百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含5种纤维成分,与味觉、腮腺分泌、耳后皮肤感觉、咽喉部肌肉运动、颈动脉窦血压脉搏感受器控制等有关。〖舌咽神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第一百零一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舌咽神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第一百零二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第一百零三页,共117页。迷走神经疑核孤束核上神经节耳部皮肤喉上N喉外支喉外肌颈部胸部喉返N食管前丛(左迷走N)前干(左)膈肌食管裂孔腹部喉内支腹腔支胃后支肝支胃前支迷走N后干(右)Ⅹ橄榄后沟下神经节迷走N背核三叉N脊束核黏膜感觉

腺体分泌

喉内肌声门裂以下粘膜感觉腺体分泌

声门裂以上颈静脉孔Vagusn.第一百零四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2.特殊内脏运动纤维3.副交感纤维第一百零五页,共117页。标本观察副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颈部颈动脉窦支喉上神经喉内支喉上神经喉外支Superiorlaryngealn.第一百零六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一)舌咽、迷走神经的共同损伤:舌咽、迷走神经彼此邻近,有共同的起始核,常同时受累,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称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临床上也习惯称为球麻痹。见于吉兰巴利综合征和Wallenberg综合征。第一百零七页,共117页。七、舌咽、迷走神经(二)舌咽、迷走神经单独受损一侧神经受损,症状轻微。双侧神经受损,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部感觉丧失;咽反射消失。一侧皮质延髓束受损,不引起舌咽及迷走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