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刘俊强主编

由NordriDesign提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实践领域。2.了解影响教育技术形成的三个主要方面和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3.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能够运用各种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与学。

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1第二节学习理论2第三节教学理论3第四节视听教育和传播理论学习理论4第五节系统科学理论5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

究竟是谁第一个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术语,目前仍不清楚。已有的记载表明:在20世纪20年代博比特(FranklinBobbitt)和查特思(W.W.Charters)使用过教育工程这个术语。1963年,已故的芬恩(JamesD.Finn)在给全美教育协会(NEA)所赞助出版的一个出版物作序的时候用到了教育技术这个术语。但是那时教育技术主要用于视听传播(Saettler,1990)。对于教育技术的这个术语,教育技术领域的史学研究者塞特勒(Saettler)也认为教育技术这个术语的出处是有困难的。知识扩展:关于“教育技术”的出现

教育技术领域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无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么先进,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依然在关注课堂教学实践、个性化学习实践领域和运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和设计整个教育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媒体传播教学实践领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领域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实践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第二节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是强调如何让媒体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这个活动,那么我们为了实现“教”就要更好地去研究“学”。教育技术这个研究领域之所以建立和发展,学习理论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知识扩展:关于学习理论的发展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和探讨学习者行为是如何变化的,并且试图解释和预测学习者行为的变化。可以说,学习心理是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哲学史上对于人类学习的描述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另一种是来源于柏拉图的先天主义和整体论。这两种认识论为后来间接导致了后来在学习理论上的行为主义流派和认知主义流派的产生。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所处的环境看作是刺激,而把学习者在环境作用下所发生的行为看作是反应,他们关注环境在学习者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斯金纳(B.F.Skinner),他于1954年提出了程序教学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斯金纳(B.F.Skinner)程序教学法基本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斯金纳(B.F.Skinner)程序教学法的不足

程序教学理论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它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行为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作用于学习者。环境只是提供了潜在的刺激,而刺激能否受到注意和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所以,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它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为教育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它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认知学习理论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

认知学习理论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现在一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

认知建构理论强调建构的特殊性,每一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方式在建构;并且,每一学习者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建构的。每个人对事物都有独特的理解,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影响学习者形成不同的建构。

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学习者在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由此产生了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行为起因,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和阿尔伯特·班杜拉。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在面临多种可选择的行为方式时所进行的选择。为了解释人的选择倾向,罗特对动机领域的两种主要观点——强化观点和认知观点进行整合。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罗特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行为的习得过程关于决定人类学习行为的因素关于人的行为的内在强化过程关于自我效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都取决于这个人是怎样从自己的角度来知觉世界的。因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非常重视每一个人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与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大多数的行为都是自己对自己看法的结果。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的独特的品质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关注的是想要成为真正的关于人的科学。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不仅是指理解记忆的学习,而是指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决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这种意义学习,包含了价值、情绪的色彩,涉及到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单纯是认知成份的参与,而且这种学习以个体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为特征,是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是从自我实现的倾向中产生的一种学习,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潜能,求得自己更充分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对学习实质的看法,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因为具有不同经验的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他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节教学理论

知识扩展:关于教学理论的产生

关于教学理论的产生,可以说古已有之。在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在孔子的著作中就可以找到教学论思想的萌芽。如“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等智慧的言语。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现的《学记》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学论的典籍。同样在西方,公元1世纪左右的罗马,昆体良写作的《雄辩家的教育》一书,被看作是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论典籍。

到了近代,17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被举世公认为是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之作,它标志着教学理论学科的真正建立。此后,教学论又与心理学科发生了联系,从而产生了教学理论的大发展。进入到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空前活跃,由此也引起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关注,从而也使得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繁荣起来。

教学理论又称为教学论,它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内容组成的。

教学理论的研究始终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不断出现新的成果。20世纪是整个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教育领域也提出了许多非常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即使在今天依旧发挥重要的理论智慧之光。本章我们将简要介绍教育理论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理论,从而来丰富我们对于教学理论的知识积累。

在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在孔子的著作中就可以找到教学论思想的萌芽。如“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等智慧的言语。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现的《学记》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学论的典籍。同样在西方,公元1世纪左右的罗马,昆体良写作的《雄辩家的教育》一书,被看作是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论典籍。到了近代,17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被举世公认为是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之作,它标志着教学理论学科的真正建立。此后,教学论又与心理学科发生了联系,从而产生了教学理论的大发展。知识扩展:关于教学理论的产生教学理论发现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学习条件理论范例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发现教学理论

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说明了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

发现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理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一)发现教学的基本思想发现教学理论1.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做到让自己的教学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序列、组织教学活动。2.在具体教学设计中,要努力为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为学生营造强烈的问题意识。3.教师要能够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启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走向深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给与适时的强化,对于好的学习反应,教师要能够给与鼓励和强化,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学习热情,对于不好的学习行为反应,教师要学会运用技巧来给与强化,尽量让学生在自信、自觉、自尊和自省的氛围下,不断改进和完善。(二)发现教学中的策略发现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发挥潜力。发现教学法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发现法使学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可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发现教学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发现教学的适应范围和对象是有限的,它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或所有学生。发现法最适用于数理学科,而发现法在文学、音乐、美术等科目中就难以适用。此外,发现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发现教学费时较多,通过发现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很低,运用不当就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发现法对教师要求较高。(三)发现教学法的优点和局限掌握学习理论

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系统的深刻的变革。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满足于选择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而要求大力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大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布卢姆在美国学者J.B.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掌握学习教学强调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第三节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动作技能领域掌握学习理论(二)掌握学习教学的变量允许学习的时间毅力教学的质量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学习条件理论(一)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学习条件理论(二)加涅的学习过程阶段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学习条件理论(二)加涅的学习过程阶段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范例教学是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法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其主要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是,需要考虑三个特性。1.教学内容应选择一门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2.教学要从学生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的发展水平。3.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选的,能起范例作用的,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一)范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范例教学理论(二)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教养性的学习主动学习发生性学习开放性学习范例教学理论

虽然范例教学有如此多的可取之处,但是,同样存在一些比较难克服的问题,一是比较难选择和组织具有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典型范例,二是在教学中比较难把握教学过程,可能影响学生对一门学科的较完整认识,三就是因为上述原因,范例教学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比较高。(三)范例教学法优点与不足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由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所提出的。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最优的”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内涵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条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要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

另一条标准是时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二)教学过程最优化评价的基本标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可以把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规定为: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二)教学过程最优化评价的基本标准第四节视听教育与传播理论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也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能记住65%。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知识扩展:关于人的视听觉认知规律研究视感知规律

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1.视听感知规律2.“经验之塔”理论“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的,越往上则经验越抽象。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

3.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传播”一词源自于拉丁语“Communis”,其意思是共同,社区,现在则成为“交通”“沟通”、“传递”的意思。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人类进行学与教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信息的传播过程就是指传播者把信息编码,通过某种媒体传播出去,受播者收到受噪声干扰的信号,并经过译码了解信息的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反馈。相应地,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教育传播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3.传播理论(一)拉斯韦尔模式-单向线性传播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或称信息内容)以及怎样说的问题。3.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关系。4.受众(对象)分析:研究庞大而又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5.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双向循环传播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如图2-4-4所示)是施拉姆(Wilbur.L.Schramm)在奥斯古德(C.E.Osgood)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传递了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