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NMR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课件_第1页
核磁共振NMR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课件_第2页
核磁共振NMR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课件_第3页
核磁共振NMR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课件_第4页
核磁共振NMR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磁共振(NMR)

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研究物质结构工具之一NMR现象发现1945。1951发现化学位移。1952自旋偶合,NMR技术可用来研究分子结构。1958第一台CW-30MHz。1966R.R.Ernst实现FT-NMR实验。提高灵敏度,13C核的测量成为可能。1974二维实验。1991诺贝尔化学奖。仪器的基本构造DataprocessingrfconsoleTransmitterReceiverMagnetSampletubeProbe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是一种转动着的带电荷的粒子(Z=1),故有磁矩。磁矩在无外磁场时,两种取向的能量是简并的。在有外磁场时,一个质子,m=+½或-½。把核描述为1/2,核自旋(I)。B0m=+½m=-½原子序数质量数I实例偶偶06C8O16S奇奇1H9F15P7NI=½偶奇6CI=½

5BI=³/²奇偶整数1H7NI=112163211931151311214核自旋为零的核,其I=0,因此不能用NMR来检测。

当射频场的频率与核磁场中的拉摩尔进动频率匹配时,发生共振-----低能级的磁性核吸收一个辐射量子跃迁至较高能级;同时,位于高能级的核释放出能量回到低能级。1H的两个自旋态布居数相差的数量级为20ppm。与其它技术,如IR和UV光谱,NMR灵敏度相对较低。对NMR来说,射频辐射(rf),其频率范围与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接收频率相同。化学位移

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邻近基团的磁各向异性偶合常数

原子核之间的磁相互作用,称之为偶合常数。积分面积樟脑样品纯度要尽量高TLC板多种展开体系下是一个点

色谱峰单一氘代溶剂对样品要有足够的溶解度对1H谱一般5-10mg,13C谱最好用10mg以上。与样品不发生化学反应。溶剂的吸收峰对样品信号没有干扰。标准物质最常用的标准物质是TMS。

TMS的化学位移被规定为0.00,其它有机物质的大多在此峰的左边(即为正值)。

核磁管如果使用清洗过后的核磁管,要注意是否洁净。在使用前一定要反复确认是否有裂纹!!!+

=放入样品:将样品管外表擦干净

使中线上下的样品一样多按lift键确认有气流的声音探头内现有样品浮起后,取下并换上样品再次按lift键等待气流平稳后开始实验基本步骤(氢谱)1.配好样品,放入磁体(BSMS面板中LIFT)2.建一个新的实验数据目录、文件名(edc)3.锁场(lock)4.自动调谐(atma)5.自动调节增益rga)6.BSMS面板中SPIN,匀场,调节Z17.设置ns,采样(zg)8.采样结束后,使用命令(efp)9.自动相位校正apk10.基线校正abs11.转移数据核磁共振实验报告及思考题1.核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