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教案设计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教案设计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教案设计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教案设计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宋濂,明朝著名文学家一、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⑴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⑵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2、重点实词⑴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⑵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⑶走送之:跑。⑷(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⑹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弓I,提出。质,询问。⑺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⑻(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⑼(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⑽非天质之卑: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11)言和而色夷:夷,平和。(⑵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冬夏的衣服。裘,皮衣。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赠送。二、理解思考1、文中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2、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3、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4、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5、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6、举出你知道的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1n)囊萤读书。孙康家贫,映雪读书中考链接《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一㈠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余/因得/遍观群书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A.余幼时即嗜学 (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TOC\o"1-5"\h\zB.腰白玉之环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媵人持汤沃灌 ( ).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译: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参考答案:.(2分)C.(4分,每项1分)A.爱好、喜欢B.在腰间佩带 C.等待D.热水9(4分)⑴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学问。或译成:已经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道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给分)(2分)⑵因此即使我比较愚钝,但终于有所收获。或译成:因此我虽然比较愚钝,但终于学有所获。(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只要意思正确即可。[甲]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dn)粥不充,日昃(ze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日: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①晨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③再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充:.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甲]文:[乙]文:.[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参考答案:.答案:①热水②挂在腰间(腰佩)③到、往 ④够、充足.答案:①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②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答案: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余幼时即嗜学,……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⑴媵人持汤沃灌()⑵同舍生皆被绮绣()⑶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22、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2分)答:。23、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答案20、(3分)⑴热水⑵通“披”⑶因为21、(3分)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错、漏译”以晨”中,“□体之奉”、“不若”,每词扣0.5分)22、(2分)计日以还(1分)不敢稍逾约(1分)23、(2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一12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②媵人持汤沃灌汤:③腰白玉之环腰:④右备容臭容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色愈恭,礼愈至AB而乡邻之生日蹙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同舍生皆被绮绣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CD将军身被坚执锐奉命于危难之间.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衾拥覆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翻译下面句子。(3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译:.简述选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3分)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答:①②③(二)(共12分)(2分)①患:担心,忧虑②汤:热水⑧腰:挂在腰间④容臭:香袋(只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也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2分)C.10.(2分)B.(共3分,第①小题1分,第②小题2分)①我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②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译错酌情扣分).(3分)①叩问之难;②求师旅途之艰;⑧生活之苦(每答对一方面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0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录毕,走送之()(2)腰白玉之环().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作对比,体现作者—的精神追求。(2分).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2分)6、(1)跑(2)腰里系着7、B8、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9、缊袍敝衣(粗袍敝衣)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10、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19-22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2)走送之走:(3)援疑质理质:(4)俟其欣悦俟:.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C.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益慕圣贤之道孔子日:”何陋之有?”.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译文: .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2分)答: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4,⑴得到,获得⑵跑⑶询问⑷等,等待(每答对一个得1分)2B因为(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是“他”和“难道”之意;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4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译对“大”、“冰坚”、“弗”等给3分,句意准确而且通顺的给1分。)2(1)得书难:(2)拜师难(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二、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7-10题。(巧分)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援疑质理()(2)色愈恭,礼愈至()⑶腾人持汤沃灌()⑷同舍生皆被绮绣().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译文:(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Q译文:.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3分)答:.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4分)答二、(15分)(4分)①提出②周到③热水④通“披”,穿(每题1分)(4分)①(2分)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②(2分)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3分)得书之难、求师不易、生活之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4分)联系实际(2分),谈感受(2分)。答案要点:学习要有正确的苦乐观,要善于化苦为乐,乐中学,学中乐,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意思对即可)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TOC\o"1-5"\h\z⑴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⑶寓逆旅主人( ) ⑷皆被绮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11、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7、 (1)跑(或:赶快) (2)等待(或:等到) (3)寄居(或:居住、住在) (4)通"披" 8、B 9、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0、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意对即可。)11、记叙、议论 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四)(7分)送东阳马生序幼时即嗜学。家贫,……。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语。(1分)⑴录毕,走送之走()⑵腰白玉之环腰().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对比,说明的道理。(2分).将下边这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三、综合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⑴手指不可屈伸 ⑵夫人好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媵人持汤沃灌汤: (2)以衾拥覆衾:⑶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为:.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⑴录毕,走送之。⑵人若不学, 则何以成?.〔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1分)(1)汤:热水(2)衾:被子⑶负:背(背着)(4)为:做(做成)(每小题1分)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分)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答到一个方面给2分,答到两个方面给3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分)四、(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TOC\o"1-5"\h\z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⑵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⑶腰白玉之环 腰:.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3分)四、(15分)(3分)(1)借(2)用(3)挂在腰间(6分)(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3分)余幼时即嗜学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3分)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抓住一个要点,又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9——13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4分)⑴俟其欣悦 ( )⑵媵人持汤沃灌(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⑷腰白玉之环 ( ).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2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的译文:.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 的 概括:.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悟: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我 的 看法:9.⑴等待。⑵热水。⑶通“披”,穿。⑷腰佩(用作动词)(4分,每空1分)10.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如关键词漏译,酌情扣分)11.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2分,意同即可)12.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2分,意同即可)13.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7-24题。(一)(12分)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弗之怠 (2)走送之(3)未尝稍降辞色 (4)俟其欣悦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17、(1)懈怠(松懈、怠慢)(2)跑(3)脸色(神色) (4)等待(等到、等)(4分,每小题1分)18、C(2分)19、(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20、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2分,答出“学习刻苦”或“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老师”或“守信用”给1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文案大全实用文档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 义正辞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TOC\o"1-5"\h\z;;⑶ (3分)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三、文言诗文阅读(18分)㈠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余/因得/遍观群书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TOC\o"1-5"\h\zA.余幼时即嗜学 ( )B.腰白玉之环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媵人持汤沃灌 (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0.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三、文言诗文阅读(18分)㈠文言文阅读(17-20题)(12分)7(2分)C8(4分,每项1分)A.爱好、喜欢 B.在腰间佩带 C.等待D.热水9(4分)⑴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学问。或译成:已经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道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给分)(2分)⑵因此即使我比较愚钝,但终于有所收获。或译成:因此我虽然比较愚钝,但终于学有所获。(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分)2(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只要意思正确即可。二、阅读(48分)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③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③差():同,病愈。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2分)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①手自笔录 暇更录唐宋人诗②尝趋百里外 未尝寝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3分)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4分)二、阅读(48分)阅卷说明:阅读试题除9、15题外,均为开放性试题,下面所给答案均为参考答案。对于考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