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dzj教学课件_第1页
绪言-dzj教学课件_第2页
绪言-dzj教学课件_第3页
绪言-dzj教学课件_第4页
绪言-dzj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MicrobiologyandImmunology绪论

一、微生物二、微生物学

三、免疫学第一节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不能用肉眼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结构简单2、吸收快、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应用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1.在自然界中元素的循环2.在工业方面的作用3.在农业方面的作用4、环境保护5.在医药方面的作用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微生物与人类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引起人类疾病

20世纪的8大瘟神:流感斑疹伤寒肝炎霍乱鼠疫爱滋病结核疟疾

流感病毒让人类损失最为惨重和印象深刻的是发生在1918-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那次瘟疫夺走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2.1微生物学的发展史经验微生物学时期(16世纪以前)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19世纪)现代微生物学时期(20世纪以后)经验微生物学时期史前期:人类未见到微生物个体的阶段。很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如:鼠疫天花流感等。细菌感染一直严重危胁着人类的生存。例如,十四世纪,一场可怕的“黑死病”(鼠疫)席卷欧洲,夺去了2500万人,几乎占整个欧洲国家1/2的生命。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676年自制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正确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科学依据。微生物学发展史中的奠基者▲列文.胡克(荷兰)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EdwardJenner,1749~1823)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菌所致。他提出了胚种学说,并认为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自此,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成功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创建了巴氏消毒法消毒牛奶、酒类(LouisPasteur,1822~1895)巴斯德巴斯德与自然发生学说的破灭-曲颈瓶试验食品——放置一段时间——腐败——镜下发现细菌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两种说法细菌从空气中进入食品细菌是自然发生的——是从非生命或死的物质中自然发生▲郭霍(德国)

RobertKoch(1843-1910)创立固体培养基,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创立细菌染色方法

及实验动物感染法发现多种传染病的

病原体(结核杆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提出著名的郭霍法则(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是某一疾病的病原菌的基本原则)它是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该特殊病原体应在所有患动物及患病机体中查到,在健康机体中不存在。该特殊病原体应能在患病机体中分离获得纯种。将此种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机体后可导致同样疾病。应在人为感染的机体内重新分离出此种病原体。郭霍法则(1884)▲病毒学的发展伊凡诺夫斯基(俄国)证明烟草花叶病病原体是病毒(1892)。斯坦利(美国)首次分离并提纯了烟草花叶病病毒。许多动物、植物、细菌、人类病毒相继发现。人类传染病中约80%由病毒引起。

▲弗来明发现青霉素

AlexanderFleming(1881-1955)在科学研究道路上,机遇只青睐那些孜孜不倦的攀登者!现代微生物学时期免疫学的形成、发展和独立新病原体的发现病原微生物学检测手段现代化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目前微生物所致疾病面临的主要问题A传统传染病重新出现

原来已控制的疾病由于微生物的变异、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使疾病重新出现:梅毒、淋病、结核B耐药菌株的出现

C新的病原菌不断出现,造成新的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仍在严重影响为类健康,控制和消除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任重而道远!免疫学(Immunology)即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科学。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应答的机制与规律、免疫耐受的机制、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疾病的过程及其机制及免疫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分支:免疫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病理学、肿瘤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等。

第三节免疫学免疫是机体对“自己”和“非己”抗原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正常情况下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

1、免疫(Immunity)的定义

三、免疫的功能

免疫应答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四、免疫应答的类型抗原1.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2.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抗原1.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概念:个体针对众多抗原的防御功能;可经遗传而获得,属天然免疫。主要机制

(1)屏障结构: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2)吞噬细胞的吞噬作业: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3)体液中的抗菌成分分子: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及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特点: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NK细胞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概念:免疫系统成熟的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因接触特定抗原异物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的免疫力.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迟而强。2.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抗原决定基抗体致敏T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四、免疫学的应用传染病的预防疾病的治疗免疫诊断五、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免疫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1、经验免疫学时期(17-19世纪)我国11世纪开始接种人痘18世纪后叶,Jenner发明牛痘天花2、科学免疫时期(19-20世纪中叶)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Pasteur观察到细菌、发明培养基、制备疫苗;Koch提出病原菌致病的概念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理论的提出

免疫学发展到科学免疫学时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抗体、补体的发现

德国学者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于1890年应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获得成功,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即血清治疗时期。(二)抗原的结构与抗原特异性

Landsteiner(1910)等人首先应用偶氮蛋白的人工结合抗原,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化学基础开始的。认识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很小的分子,他们的结构不同,使其抗原性不同。(三)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20世纪30年代,通过电泳证明,抗体是γ-球蛋白(四)抗体是四肽链结构

1959年,Porter和Edelman对抗体结构进行研究证明(五)超敏反应(六)免疫耐受的发现(七)20世纪50年代末Burnet学说及其对免疫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克隆选择学说3、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1978年发现抗体基因重排是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原因淋巴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的发现

单克隆抗体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