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土壤的形成_第1页
项目一土壤的形成_第2页
项目一土壤的形成_第3页
项目一土壤的形成_第4页
项目一土壤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与肥料项目一土壤的形成任务一土壤肥料概述一、土壤1、概念: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2、组成:土壤固相土壤液相土壤气相二、土壤肥力1、概念: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肥、气、热2、类型自然肥力经济肥力(有效肥力)

人为肥力(人工肥力)潜在肥力

三、肥料1、概念:指能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改善土壤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的统称。

肥料主要施入土壤,也可喷施于植物地上部分。

2、分类:化学肥料依性质和来源有机肥料生物肥料有机无机肥料单质肥料依有效养分数量复混肥料生理酸性肥料依肥料反应生理中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地

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水分的涵养与对植物的供给4.生物的支撑作用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二、识别岩石特征根据岩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岩浆岩-由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各类岩石风化破坏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成土岩石岩浆岩: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沉积岩:砾岩、砂岩、叶岩、石灰岩变质岩:片麻岩千枚岩板岩任务三岩石风化与母质一、岩石风化指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导致上述现象的作用称风化作用。

是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引起岩石破坏的外界因素有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作用、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2、化学风化作用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主要通过溶解作用、水解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进行。

3、生物风化作用

菌类、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十分巨大,它们不仅直接对母岩进行机械破坏、化学分解,而且本身分泌出的有机酸,有利于分解岩石或吸取某些元素变成有机化合物。

三、母质

1、概念是地壳表面风化壳的表层,是原生基质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任务四土壤的形成一、影响土壤的形成因素

1、母质因素岩石风化的产物,是自然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物理(质地)和化学性质(养分组成、酸碱性)影响明显。2.生物

养分积累,改善土壤的肥力性状;增加有机质,改善结构。3.气候

直接影响水、热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温度、降水量等影响矿物风化、矿质元素迁移速率。4.地形

对母质、水、热条件、植被的再分配。5.时间

任何一个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深。土壤形成过程的程度是以时间为转移的,随着成土过程持续的时间不同,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聚积的程度不同,故受当地地质年龄的影响。

二、土壤形成过程原始成土过程有机质积累过程黏化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钙化过程盐化和脱盐化过程碱化和脱碱化过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白浆化过程灰化过程熟化过程三、土壤剖面发育土壤剖面:指从土表向下至母质的垂直切面或纵断面。母质以上的部分称为土体。1、自然土壤的剖面层次

——受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覆盖层(A0):有机质层(O)淋溶层(A):土壤剖面的上层。该土层中某些易溶性盐类、含水氧化铁、含水氧化铝、硅酸和通过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腐殖质形成产生的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被土壤中的下渗水淋溶或浮悬。淀积层(B):土壤剖面的下层。该土层中的某些溶解物或悬浮物被到达剖面下层的下渗水所沉淀。母质层(C)基岩层(D)2、农业土壤的剖面层次——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耕作层表土层:

犁底层1)耕作层

受耕作、施肥、灌溉影响最强烈的土壤层,厚度一般约20厘米左右。耕作层易受生产活动和地表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疏松多孔,干湿交替频繁,温度变化大,通透性良好,物质转化快,含有效态养分多。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这一层中,一般约占全部根系总量的60%以上。

2)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之下,厚约6-8厘米。典型的犁底层很紧实,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少,毛管孔隙(小孔隙)多,所以通气性差,透水性不良,结构常呈片状,甚至有明显可见的水平层理。这是经常受耕畜和犁的压力以及通过降水,灌溉使粘粒沉积而形成的。心土层:位于犁底层以下,厚度约为20-30厘米,该层也能受到一定的犁、畜压力的影响而较紧实,但不像犁底层那样紧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层次,是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在这一层中根系的数量约占根系总量的20-30%。底土层:在心土层以下,一般位于土体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此层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根系分布较少。一般常把此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