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东力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东力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东力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东力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东力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东力学校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人口大量增加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参考答案:D2.“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参考答案:B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表明顾炎武A.正式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B.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C.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 D.意识到王阳明心学遇到危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中“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可知顾炎武认为心学的空谈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表明他意识到王阳明心学遇到危机,故本题答案为D;A项表述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B项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说法本身有误,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参考答案:D5.英法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主要表现在()。①对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三省进行辩护和迁就②在意埃战争时为意大利提供了方便③西班牙内战时实行“不干涉政策”④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C6.透过下图“北魏骑马武士陶俑”能获知①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考察北魏的社会状况。依据所学可知,北魏是通过不断地征战而获得统一的,而“北魏骑马武士陶俑”正是这一情况的反映。同时,说明北魏陶瓷艺术水平较高。但从“陶俑”上看不出民族压迫的痕迹。故应选B。7.《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曾公亮和丁度历五年时间编成后,由宋仁宗写序言后下令刻本(版本类型,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发行,颁给各高级将领。下列有关此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介绍多种武器并记载三种火药配方B.记录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C.刻本发行运用了毕升活字印刷技术D.提到“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参考答案:A【详解】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因此宋朝的军事著作可能记载了火药配方并介绍武器。故A项正确。明朝时发明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如果已经发明了,效率高于刻本,正常不会用效率低的刻本来刊行,所以运用活字印刷术的说法有误,C错误。“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为指南针技术,指南针与古代中国军事的关系较小,不可能出现在《武经总要》中。D错误。8.下列两幅图,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的相通和差异。从这两幅图中获取的共同结论正确的是A.两幅画的表现手法相同

B.两幅画都具有写意的特点C.两幅绘画都是油画作品

D.都注重借助于光和色运用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左边中国画属于文人画,具有写意画的特点,右边属于印象派画作,也就有写意的特点,故选B。9.“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各项能证明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这一观点的的是A.法兰西1875年宪法

B.德意志1871年宪法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答案:D10.《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中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B.交通空前发达C.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D.皇权至高无上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内容可知当时对文书紧急的必须马上送走,不急的也要一天内处理完毕,不能久留,否则要按照法律论处,可见秦朝有着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答案为C。材料无法体现ABD的内容,排除。11.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神圣。参考答案:B12.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参考答案:C13.罗斯福在1935年提交的年度国会咨文中宣称:“我们发现我们的人民正在经受着陈腐的不平等的煎熬”,“尽管我们付出了话语和行动的努力,但是特权阶层尚未铲除、社会下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救助。”为此,罗斯福推动国会通过①《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②《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实行大规模救济③《社会保险法》,致力于建设养老金和保险制度④《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应该享有的权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1935年”,罗斯福认为:“人民正在经受着陈腐的不平等的煎熬”、“社会下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救助”,为此,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救济金和养老金;还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①②是新政前期采取的措施,故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内容14.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参考答案:B15.“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启蒙运动A.消除了思想界的分歧B.注重发动民众的力量C.旨在推动知识的普及D.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和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新的思维方式”是指理性为中心的新的思维方式,说明启蒙运动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无法得出消除了思想界的分歧,并且A选项说法有误,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调动民众力量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说明推动知识的普及不是该材料主要内容,故C选项错误。16.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B.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时更新C.道教官方化宣扬儒家伦理观念D.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参考答案:D题干说的是东汉末年道教主张要谨守伦常,强调忠孝观念,这说明道教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家伦理思想,故选D;题干体现了儒家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但是没有对佛教的影响,故排除A;题干说到的是道教自身的思想更新,而不是儒学的,故排除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没有成为官方化思想,故C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准确表达的能力。准确表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础能力,这一题就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表达不准确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史实,二是不符合逻辑,三是偷换概念。这一题中的AB属于偷换概念,C属于不符合史实。17.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所以三种文学流派的共同点只有①③两项。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是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②项;注重细节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而非三者的共同之处,排除④项。

18. 1978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些规定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进C.实现了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D.成为新时期法制建设指导思想参考答案: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说明当时仍在执行左倾错误革命斗争路线,体现出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进,B正确;A中彻底否定说法错误;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D是邓小平提出法制十六字方针。19.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包括A.吸收外资、蔹术和管理经验B.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C.防范生态环境恶化D.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参考答案:A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吸收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这不属于“挑战”,而是机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粮食短缺问题,故CD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0.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早期维新派A.猛烈抨击儒家传统文化

B.倡导学习西方价值观念C.注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参考答案:D维新思想。材料的关键点是“必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郑观应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认为这是中国走向富强的根本。21.毛泽东在某著作中强调:“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该著作创作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C毛泽东思想。此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发表于1940年,是抗战时期。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第一步”“独立的”和“现时的革命……走第一步”反映出这段话的创作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22.《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 B.家国一体

C.官僚政治 D.君主专制参考答案:B23.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分析材料,材料“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强调人文主义追求解放和自由的精神内涵。分析选项,B宗教改革强调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权威,C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合,所以应选A。2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采取的一些措施包含了封建化的色彩,具体表现在

①继续坚持武力征服②提倡农耕,发展农业生产③任用汉人汉制④吸收汉族先进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25.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认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毛泽东所说的“政权”A.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B.成为边区苏维埃革命的中枢C.扩大了民族抗争的群众基础D.开创了中共民主建设的先河参考答案:C材料“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说明抗战时期民主政权的建立,主要是有利于抗战群众基础的建立,故C正确;A是1937年;B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中先河不符合事实。点睛:本题要注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时间1940年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国共十年对峙时间是1927-1937。26.棱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山地派”①都是债务奴隶;②大都居住在山区;③不能享受公民权;④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参考答案: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分为平原派、海岸派和山地派,分别代表表旧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阶层。其中山地派大多居住在山区,他们享有公民权,主张彻底的社会变革,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27.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C.进化论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参考答案:C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他认为生物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的这一思想与进化论相符,答案为C。28.20世纪,大国之间靠牺牲他国利益达成的协议是①《布列斯特和约》②《九国公约》③《五国海军条约》④《雅尔塔协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D29.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得真才?”这主要表明作者A.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 B.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C.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参考答案:B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选得真才”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故本题答案选B项。由“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可以看出C项错误;A项错误,科举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的进步;D项错误,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30.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梭伦改革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属于正当防卫,其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材料二

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末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者、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分别说明两人对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1)法家:严刑峻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董仲舒:德主刑辅;强调纲常伦理等级;关注动机,原心定罪。(2)共同点:批判继承前人的解释;追寻法律本原,探寻法律本质;法律为现实服务。历史作用:董仲舒改变了汉初严刑峻法局面;引礼入法,推动法律制度的伦理化,推动中华法系的发展;法律具有伸缩性,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西塞罗指导了罗马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成为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先驱;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价值。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古代中国法制观。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主张严刑酷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董仲舒强调纲常伦理,材料一的案例体现了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信息“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体现了追根朔源,探寻本质;“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体现了法律为现实服务;第二小问,董仲舒的历史作用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西塞罗的作用可从其对罗马法的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回答。32.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

考察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材料四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1)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2分)(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第(一)、(四)截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