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关县陈家营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关县陈家营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关县陈家营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关县陈家营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关县陈家营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西省忻州市关县陈家营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参考答案:C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现象与佛教盛行有关的是(

)①田园诗产生

②宗教画流行

③云冈石窟开凿

④《论衡》问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C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的大地主大官僚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参考答案:C考察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规定对土地重新丈量,根据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这样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的反对。A、B项是调控市场的措施;D项是保证农业生产资金和种子的措施。故应选C。4.下列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思想排序正确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④三个代表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参考答案:A

解析:①是1927年提出;②是1956年提出;③是1987年提出;④是2002年提出的。故选:A

思路点拨: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记忆。5.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A.是否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是否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C.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D.是否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C【详解】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都是地主阶级改革,不同的是前者是政治改革,后者是经济改革,商鞅变法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后者属于封建社会中期改革,C正确。A和B属于二者共同点。D属于商鞅变法措施,不是二者最大不同点。【点睛】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不同点:1.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结果不同: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废除了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王安石变法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4.矛盾不同:商鞅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封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奴隶制的矛盾.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国家与部分地主阶级的矛盾,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问题.6.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参考答案:D考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王权加强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7.《十二铜表法》第3表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押到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者听便。此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巩固罗马帝国统治D.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参考答案:B8.二战中,各国政府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建立战时经济体制,改组工业结构,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为战争服务,实行强制的经济政策。这说明二战A.促使政府机构开始改变职能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C.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D.使各国都采用统制经济政策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可知体现的是政府强化了对经济干预的能力,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政府机构职能改变无关,A选项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C选项排除。统制经济政策属于战时的需要,D选项排除。9.下列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东晋雕塑家、画家戴逵,铚县(今濉溪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

戴逵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C.

明清皖南棠樾牌坊群,每座牌坊都有情感交织的故事,如父慈子孝的,乐善好施的,守节的等

建立牌坊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封建宗法制统治

D.

安庆内军械所的“内”至上含有以下几层含义:内部供应;内部使用;技术完全来自中国国内。

它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参考答案:C史料研究。从A项材料中,只能判断出汉代曾在濉溪口、柳孜两地设点征税,但无法得出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教材只是提到“两宋时期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B选项错在《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而不是戴逵的作品。C项材料“为巨镇,庙宇九十九座”、“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可以看出柳孜交通比较便利,经济往来频繁,文化比较繁盛,可得出“柳孜是前明时期宿州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C项正确。淮海战役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人民的支持,不能仅仅看作是濉溪人民的支持,D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10.下图汉字字体分别是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参考答案:B汉字特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本题考查中国汉字艺术的特征。仔细观察图片文字特征,不难得出,依次是: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ACD。11.“对于测量者来说,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够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这一理论A.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B.有力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C.极大地加速电影与电视的发明 D.弥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参考答案:D从材料中“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而的”可知这一理论是相对论。相对论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所以选D项。A、B、C都与相对论无关。12.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参考答案:考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本题以京剧为考查背景,考查对京剧形成以及发展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正确;B、元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排除;C、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正确;D、京剧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掌握:元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13.自秦朝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本质特征是:(

)A、文化专制

B、百官服从帝王

C、地方服从中央

D、皇权至上参考答案:D14.“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

B.森严的等级制度

C.君主集权专制

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参考答案:A15.“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萌发参考答案:D16.《大明律》规定犯有谋反、谋大逆罪,不分主犯、从犯,一律判决“凌迟处死”,祖孙三代也要株连斩首。还增加“奸党”一条。这突出反映了明朝(

A.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明初重视立法治国

C.严惩贪赃枉法行为

D.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量刑原则参考答案:A1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末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分别是在19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20年代,排除ABD三项。由材料关键信息“十九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以及题干“最符合时代潮流”要求,C项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名师点睛】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要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A.把握到一个主题,即救亡图存。B.把握到三个阶段,即技术器物阶段(洋务运动)、制度阶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C.把握到三个阶级及其流派,即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和无产阶级等。18.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后,立刻开始了他的新政。通过国会立法,罗斯福首先采取了某一非常行动,对收拾残局、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一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据此可知,“这道闪电”最有可能是指A.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救济灾民

B.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C.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秩序参考答案:B19.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参考答案:C20.“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可知,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故C正确;光荣革命前国王掌握实际权力,不可能出现“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议会的力量更大了”,排除A;威廉和玛丽是光荣革命后登上王位的,此时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英国国王是逐渐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的,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司法权独立的问题,排除D。21.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又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参考答案: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当时改革开放还未进行,与A、B、C项均不符合;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两次讲话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D。22.下图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纪念邮票上的这一瓷器品种盛行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粉彩瓷出现于明清时期,故D项正确;排除ABC。23.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C.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参考答案:C24.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他们的思想说明这一时期()①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②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④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参考答案:C由“天下为主,君为客、私天下、孤秦、陋宋论”可知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故①正确。明清之际的儒学对理学批判,开拓了思想活跃的局面,故②正确。明清思想家批判理学,说明儒学正统受到冲击,故③正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民主启蒙色彩,而不是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排除ABD,所以选C。25.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C.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参考答案:D26.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魏晋时期的书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题时紧扣时间信息“唐朝以来”,可以排除掉④“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说法不合史实,时间上(魏晋时期)、史实上不符合,其他各项的出现都与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有密切关系。故选B。27.“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D.明代苏州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专门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代政府对市都有严格规定,如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可见管理是相当严格。而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打破了原先空间好时间上的限制,不用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形成了商业街。城郊农村出现“市”。“市”的发展说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详解】题目中的城就是政府办公和人民居住的场所,市指商品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就是说居住区和商业区不再分开了,这种情况出现只能是宋朝以后,宋朝的市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以排除A项和B项,答案只能从C项和D项中选,D项虽也属于“城区即市区”但是不是较早期的情况,故不选D,由此正确答案为C。【点睛】汉代的“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南北朝时形成草市,有“草市尉”管理。唐代出现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28.有人认为俄国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此结论意在说明俄国这次“重大变革”()A.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农奴制 B.借鉴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C.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D.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参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需要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可知,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俄国十月革命史实,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9.《人体结构》是创立近代解剖学的尼德兰外科医生维萨留斯于1543年写成的著作,书中附有大量插图,对于研究人骨、脉、脑及内脏等贡献很大,为后来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进行血液循环研究打下了基础。天主教会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大逆不道”,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宣判他死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维萨留斯的研究有利于人类自我认识

B.封建教会束缚了生物学研究的发展C.《人体结构》使神创世说受到致命打击

D.科学发展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观参考答案:C30.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中国革命纪录》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孙中山全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9分)(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评价两人的辞职行为以及孙中山辞职后的政治活动。(9分)参考答案:(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4分)

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2分)认为辛亥革命政治目标已经实现,(2分)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1分)(2)评价:华盛顿:不贪恋官位,不慕权势,(1分)坚持民主,警惕专制,(1分)为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的作用。(1分)ks5u孙中山: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2分);对袁世凯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对孙中山辞职后的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2分)32.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