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考点解读与实战演练(附答案解析)_第1页
高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考点解读与实战演练(附答案解析)_第2页
高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考点解读与实战演练(附答案解析)_第3页
高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考点解读与实战演练(附答案解析)_第4页
高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考点解读与实战演练(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考点解读与实战演练

(附答案解析)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必考题型,一般设置一首或两首诗歌(比较阅

读),设置2至3题。难度较高,失分率也相对较高。究其主栗原因,一是初中

生大都缺乏诗歌鉴赏的基础积累,二是缺乏相关阅读解题技巧。所以,考生想要

考到一个好成绩,既需要了解答题技巧,也需要通过专门的练习巩固提升。

鉴于此,本专题将带领大家系统地学习下关于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主要从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炼字、炼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

语言风格、诗歌中的典故、思想情感以及如何读懂诗歌这十个版块带领大家鉴赏

诗歌。

★★考点解读★★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

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

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

(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

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

(一)风格分类

【语言风格分类1】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

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

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

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

言风格。

3、凝练(精练):

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

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

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

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

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

易近人。

7、简洁:

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

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

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

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

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

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

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

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解盆舟,载不动

许多愁。”

6、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

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

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

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语言风格分类3]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

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

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

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俳恻、

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

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I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腾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丝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问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

同?(6分)

【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

显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

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

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

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

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

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

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

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

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

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

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

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

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

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

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

府民歌的真髓。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问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

所选的诗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风,诗歌作者针对精卫填海这个古代神话中“精卫”

这个人物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于阅读面广、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

难度不大;但对于阅读面较窄、不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则有一定难度。题

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前三项分别就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后一项对诗歌的语言进

行赏析。其中,A项考查对诗句内容的鉴赏和对诗人写作意图的理解,表述涉及

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

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

有误。B项鉴赏诗句的内容,表述正确;C项鉴赏诗中精卫的形象,表述正确;D

项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表述正确。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

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

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三、【2018•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

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

浪,铜鞋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她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

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鞋陌:代指襄阳。

问题: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

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

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

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鞋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

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低回婉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陈廷焯两句评论的意思。“龙吟虎啸”形容声音宏

大或叱咤风云的气势。这里指词的声律豪放峭拔,“和缓”有平和、缓和之意。

两者在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结合对本词的理解,典故

和建功立业与劝慰的情感是豪放而大气的,而作者对自己身世及友人的不舍就显

得细腻而和缓了。

四、【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鹏搞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芒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芭(zhu):用白色芭麻织

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问题:“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案】①意象豪迈:“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

②意境开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组成了开阔的意境;③气概刚健:携

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该题考核词风。“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

感;“北海”“太阳”,给人境界开阔之感;携书佩剑,自然显示出作者既儒雅又

刚健的气概。这些意象的选择及装扮的描写体现了辛词豪放的特点。

五、【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各题。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

冈,下临江南数百里。②《宋史-刘敞(字原甫)传》: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

将下真,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

问题: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

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栏远眺之景,气

势磅礴。②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

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③抒情积极达观。“行乐直

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

【解析】结合内容,从意象(景物),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情感角度分析。和

常规的语言风格题相比,这道题更像是逆道而行,告诉我们语言风格是什么,然

后再让我们分析为什么,那么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语言、内容等多

方面进行探究,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的中心是围绕着语言风格展开的。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问题:本诗语言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答案】①本诗“婉”体现在巧用比喻手法。用“松树”喻有德有才之人,

用“翠楼人”喻朝廷掌权之人,用“桃李”喻趋时媚俗无德之人。言在此而意在

彼,用语委婉。②本诗的“讽”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人所讽喻的是:一

切像松树一样正直而有才干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因为不会得到这个朝

廷掌权之人的重视,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

【解析】这是一首讽喻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当下权贵们趋炎附势、不识人

才的讽刺,也表达对像松树一样风格高洁寒士之人的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了要洁

身自好、不媚流俗的高尚节操。

二、阅读下面这诗,完成试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

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

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

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

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解析】该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

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噫。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

号白云先生。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问题: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栗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答案】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

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风格。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前两联描写了诗人不到

中午时去干活,到晚上才回来: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诗人运用白

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简洁清淡的图画。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满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峥恫。

壮志凌苍兜,精诚贯长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①黄图,帝都。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

寺奉礼郎。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

则退兵。”④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

2.本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①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

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意象豪迈,营造出雄浑

开阔的意境。

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诗歌通过描绘“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

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③在情感抒发上,“精诚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斗志”“精

诚”“君恩”,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

情壮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

析诗词的格调,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

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题干内容“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结合

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塑造、情感等方面分析。选取“紫塞”“沙蓬”“边

气”“戍烟”等边她特有的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