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知道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及其历史贡献;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重难点:百家争鸣的内容及现实意义。基础解读一、老子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老子著作《道德经》2、老子的思想主张:1)《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3)《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老子的经典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孔子与儒家学说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2、孔子的思想主张:思想家: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注重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还提出要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3、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百家争鸣1、释义:“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2、史实: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以及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等,也包括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二是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又相互辩论,相互抨击;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繁荣景象。3、背景:1)战国时期,旧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网罗人才;2)思想文化领域气氛活跃,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许多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4、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是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等。学派 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5、影响:1)诸子百家针对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在一定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2)诸子百家通过百家争鸣,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3)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6、现实意义: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请你谈谈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有哪些体现?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例如: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课堂小结:课本问题解读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它代表了孔子的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了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不怕强权,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3、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请说出孔子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虚心求学,奋发不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随时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思并重,以学为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果树经营协议书
- 柏林投降协议书
- 2025年中医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影像专业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教育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富阳事业编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废气催化燃烧技术节能效果评估与实证研究
- 城市配送体系绿色物流转型对2025年末端配送效率的影响报告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文化专干笔试题目及答案
- 建筑施工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总
- T-AHFS 001-2024 核桃仁氧化哈败评判方法
- 使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改进源迭代计算效率的研究
- 管理者短视行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2025年山东烟台国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苏州昆山市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培训考试试题
- 医院司梯服务流程
- 文字蒙求高清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