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选修《反对党八股》教案2篇_第1页
北京版选修《反对党八股》教案2篇_第2页
北京版选修《反对党八股》教案2篇_第3页
北京版选修《反对党八股》教案2篇_第4页
北京版选修《反对党八股》教案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的要求

一、学习本文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了解破立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二、认识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和反对党八股、树立好文风的重大意义。

要点难点

一、认清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

二、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

三、生动、形象的语言。

写作背景

整风运动的目的

遵义会议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是正确的,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王明的错误路线没有从思想上彻底肃清,同时,新党员大多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把非无产阶级思想带进党内来。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存在,干扰了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贯彻。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抓住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这个极好的时机,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内容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为召开党的“七大”和夺取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整风运动的意义

通过整风,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之后,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献。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1981年6月,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毛泽东同志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段落大意

课文共十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明确提出问题,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提示下文论述的范围和目的。

第二部分(第二——九段):列举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严加揭露批判。

第三部分(第十段):是全文的结论,引出中心论点。

主题思想

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列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

写作特点

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在批判每一条罪状时,一般是按照摆情况、论危害、挖根子、提改正方法的思路进行的,也就是说从批判中阐明正面主张,破中有立。以批判“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这一罪状为例:先批判写长而空的文章不好,后提出正面主张,要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在批判短而空的文章也不好之后,接着又提出“应当禁绝一切空话”的主张。当谈到我们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时,又强调了“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这种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使论证全面深刻,说理透彻。

作业练习

这篇文章采用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即从批判错误中来阐述正面的主张。试以揭露党八股第一条罪状为例,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分析批判“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又运用哪些典型事例,来阐述“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这一正面主张?

划分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

1.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

2.对于这种人,毫无疑义地是应该采用残酷斗争或无情打击的手段的,因为那些坏人正在利用这种手段对付党,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

3.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4.因为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我们党内很流行,所以必须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

5.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的发展,┃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

三、本文恰当地运用了一些比喻、俗语、成语等,语言生动活泼,新鲜有力;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试各举两个例子,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一.先摆现象,运用比喻,使用引证,阐发自己的主张,即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正面说“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反面说“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一、教学建议

【抛砖引玉】

1

.

本文课文长,内容多,但语言浅显,层次结构分明,授课时可采取长文短教的方法,通过其中一个段落的分析,掌握其它段落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达到举一反三。

2

.

本文的思路:批判每一罪状时,一般都是按照“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思路论述的,这个思路也可以作为分析文章的一个线索。

3

.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这是毛泽东政论文的一大特色,可联系中学学过的毛泽东的其他文章,对比分析,归纳总纳。

4

.

本文重要的词语:

量体裁文

津津有味

祸国殃民

对牛弹琴

檄文

接洽

恐吓

5

.

辩析两组词语:

1

.

津、

津津

jīn

——

名词①渡口②唾液,津液③汗④补助费

例子:

①津梁

(

渡口和桥梁

)

②身居津要

(

比喻重要地位

)

“津泽皆归其根”③津贴

津津jīnjīn——形容词①形容有滋味、有趣味②形容汗、汁水流出的样子。

例子:

①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②汗津津,水津津

2

.

精粹、精炼:都是形容词,都有既少又好的意思。但“精炼”侧重于“少”,指文章或讲话有多余词句;而“精粹”侧重于“好”,纯而不杂。“精粹”还可作名词,相当于“精华”。

【指点迷津】

1

.

本文的中心:

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内容,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战斗檄文。

2

.

本文的结构层次

本文在层次结构的安排上很有特色。

首先,从全文来看,纲目分明,结构完整。课文开宗明义,在第一段就揭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

——

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然后逐段一一列出罪状加以剖析,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

从文章的主体部分来看,八大罪状的排列也很有讲究。1

5条是讲党八股的具体表现,其中1

3条可以说是属于思想方面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内容空洞,“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动机不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是目的不明;4、5两条可以说是属于艺术方法的:“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缺少文采,“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形式主义。先讲思想方法的,再讲艺术方面的,体现了先主后次的原则。第6条挖根源:“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责任心不足”,这是党八股产生的根源之一。7、8两条讲危害

——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及后果

——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八条罪状由表现到根源到危害,又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这完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从对每一条罪状的剖析来看,基本上是按照先提出问题

(

摆情况

)

,然后分析问题

(

挖根源、揭目的、论危害

)

,最后解决问题

(

提办法

)

的思路来安排的,有条不紊,逐层深入。

这种条分缕析的层次结构,值得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借鉴。

3

.

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词语的运用上,本文采用了大量的谚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歇后语,例如“赖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成语,例如“装腔作势”“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莫名其妙”“津津有味”“祸国殃民”;文言词语,例如“得胜回朝”“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人学士”;方言词语,例如“瘪三”“蹩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4

.

论证方法

本文论证方法多变,形式生动多样。从全文看,本文采用的是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使人一目了然,得其要领。从各自然段看,有例证法、引证法、类比法,还间或使用喻证法、设问法。由于方法多变,使得形式生动、活泼,避免了呆板的抽象说理,读者也在强有力的、无可辩驳的论证面前,受到一次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列主义文风的教育。

5

.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本文写作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明朗、语言泼辣。如作者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把“语言无味”则直斥为“面目可憎,象个瘪三”;把现象罗列的形式主义称为“开中药铺”,而且“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而对于搞这种党八股的人,作者则予以辛辣的嘲风,“我们的老爷”“仿佛像个才子”。真是一针见血,观点鲜明。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

.

第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提示:第一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写作方法和思路是“以毒攻毒”,即从八个方面来揭露党八股的罪状。

2

.

阅读第三段,先用着重号标出表达准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表达生动的语句,再完成后面的问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①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

?

只有一种解释,②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

?

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④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⑤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

?

⑥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泥

?

⑦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么

?

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⑧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⑨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么,那又怎么办

?

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⑩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洞,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①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起到什么作用

?

②把“只有”的“只”去掉行不行

?

③把这句改为“谁还肯看呢

?

”不是更简洁吗

?

④为什么要用“那么大”形容“反侵略战争”

?

⑤把“老爷”改为“同志”好不好

?

⑥改为“谁看

!

”不是更能表达作者的气愤吗

?

⑦“敢”字用得很好,为什么

?

⑧这两个修饰语说明了什么

?

次序可否颠倒

?

⑨此处修辞手法的运用与①处有何异同

?

⑩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提示:本道例题侧重对《反对党八股》进行语言训练。训练的重点要放在该文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上。从语言的准确方面说,该文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严密;从语言的生动性方面说,该文大量引譬设喻,恰当运用成语俗语而且常常翻出新意,语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根据以上分析,在读懂全文的基本上,例题所列的13个小问题应该这样回答: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起到生动形象的作用。②去掉“只”不行,因为去掉“只”就没有了唯一性。③改了之后虽然表面简洁,但是失去了原文的委婉性。④用远指代词“那么”形容“大”,包含比“很大很大”更丰富的感谢。⑤不好,一改就失去了讽剌意味。⑥作者当时设有那么气愤。⑦一个“敢”字写出工作太忙,想看又怕耽误工作的心情。⑧前一个说明哪个为主,后一个说明哪个在先。前一个说主次,后一个说先后,不能颠倒。⑨都是比喻。此处是借喻,①处是暗喻。⑩引用。

3

.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适时恰当地运用谚语、歇后语、成语和俗语,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比较鉴别。

提示: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等。

歇后语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比喻的解释。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王婆卖瓜

——

自卖自夸”“张飞穿针

——

大眼瞪小眼”等。

成语与俗语

(

谚后、歇后语等

)

的区别是:①来源不同。成语大多来自古代典籍,俗语全都来自口头。②风格不同。成语文而雅,俗语野而俗。③语法结构不同。成语为短语,俗语为句子。现略举数例,以作比较。

班门弄斧

关公面前舞大刀

各执已见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众矢之的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率由旧章

外甥打灯笼

——

照舅

(

)

【妙文赏析】

暑假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不经意地发现对面邻居的屋顶一角,竟爬满了爬山虎。手掌大小的叶片,舒坦地领略着阳光。记得小时候随妈妈到乡下,见到农家满墙一片碧绿,枝叶间一支支小小的吸盘将一幅绿色屏幕覆在了笔直的墙上。农民们说,爬山虎爬在屋墙上,夏天清新凉爽,又有一种特殊气味可驱蚊虫,所以几乎家家都种。如今,又见到了,真的有那么一份亲切。

想不到的是,几天后我却再也觅不到那一点绿色了,想必是邻居将其连根“铲除”了吧。下午上街,很巧地便遇上邻居,忍不往地打听:

“哎,你家屋顶上的爬山虎呢

?

“爬山虎

?

哦,……那东西怪讨厌的,又招惹虫子,所以那天收拾屋顶,就全给拔了……”

我默然了,毕竟,那只是一株小小的爬山虎,任何人对它都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

又是几天过去了,本已对爬山虎渐渐谈忘的我,又碰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我居然在我自己的窗口看到了几茎绿叶,哦,原来爬山虎在邻居家屋顶上生长的时候,悄无声息地,竟也在我家的屋顶上生根发芽了。当那边的被毁坏,被消除的时候,这边的正蓬勃生长着,甚至,超越了屋顶的界限,如窗帘般,从我的窗口垂下,多美

!

它们不断地生长着,没多久,已有五六根枝条挂在我的窗口,我欣赏着那一份绿意,也为它们惋惜

——

没有依靠,就这样空荡荡地垂在窗口,它们必定存活不了,几天后,一定会枯萎。

然而,我又一次错了。几天后的窗口依旧翠绿一片,仔细看时,才发现它们互相缠绕着,以彼此为依靠,丝毫不见枯萎的迹象,相反的,倒像是又长大了许多。我不由得欣喜起来。

九月

——

我已开学了,功课渐忙,也就忽视了爬山虎的存在。直到今年冬天的第二次寒潮到来,我才在窗台上发现了几片爬山虎的落叶,没有苍白虚弱的枯黄,而是一片绚烂的红色,单形白叶片,正如一团跳动的火焰,迎着寒风,伴着窗口仅剩下的几茎细茎,飞舞到空中。我不由得轻轻地说:明年,一定还能见到爬山虎

!

赏析

本文是托物抒情的小文,此类文字一要选好所托之物,二要注意与所抒之情相吻合,文贵含蓄,又忌晦涩,故掌握说与不说的分寸是较困难的。本文在这些方面是否给你了一个启示呢

?

【思维体操】

古时候,有位有钱的人修了座桥,但他立了个古怪的规矩:凡过桥者都要说明过桥的目的,如果说了假话就要被处死。一天,有一个人说,他不想活了,过桥是为了被处死。当时,执法人认为他说的是真话,可有人认为如果不处死他,他岂不是说了假话吗

?

而立的规矩是:说假话是要被处死的。又有人认为如果处死他,他的话岂不是真话了吗

?

而立的规矩是:说真话是不会被处死的。可以看到无论怎样判决,都会自相矛盾,这件案子真是太不容易断了,太奇了。

同学们请想一想,这个案子该怎么断

?

提示:这是一个千年奇案,至今无明确答案,这个推理在数学上叫“悖论”,很难推证,如果你有兴趣,可深入探讨研究。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常考内容举例及方法总结。

辨析病句的试题,每年高考都有,而在这类试题上每年失分者也不乏人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病句,一般说来,都是结构复杂的长句。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考题中的这道试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

.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

.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

.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答案提示:这几句都是结构复杂的长单句。B句“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与“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不搭配;C句从表述看,令大家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的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显然不对;D句可压缩成“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显然不搭配。因此答案为A。

结构复杂的长单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连动句,兼语句,双宾语句,复杂定语句,复杂状语句,句子形式作句子成分。

结构复杂的长复句,一般而言,或者构成复句的分句结构复杂,或者分句数量多,层次多。辨析长复句的结构要分两步走,一要数清究竟有几个分句,二是在多重复句中要着重把握第一层关系。例如:“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这个句子中“虽或……其……”构成转折关系,首先组成了小的板块;“所以”统领的两个分句又构成另一个小的板块,两个“板”之间构成因果关系。这样,第一层就明确了,接下去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总之,辨析病句,一要熟练地掌握关于句子的语法知识,二要反复训练;平时多用心,高考则不难。

【动手动脑】

1

.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

(

)

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

(

)

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

(

)

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

(

)

妨害真理的。

(

1

)

括号内的关联词语哪一项合适

?

(

)

A

.

因为

于是

反而

B

.

由于

所以

而是

C

.

由于

所以

反而

D

.

因为

于是

而是

(

2

)

按三段论推理的方式,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写出下面句子解释的成语。

①________:原指取得胜利回到朝廷,现泛指胜利而归。多含讽剌意味。

②________: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借以引人注意或以此吓人、骗人。

2

.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①党八股这个形式,

(

)

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

(

)

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

______

(

zhìxī

)

。②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

______

(

pāoqì

)

党八股,采取生活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