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评价单位: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I 2建设项目概况 42.1工程建设区域地理位置 42.2工程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 42.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42.4工程建设必要性 5 2.6主要交叉跨越 6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73.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7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94.1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94.2环境保护目标 94.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4.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45公众参与 165.1公众参与过程 165.2第一次公告 165.3第二次公告 195.4公众调查 23 7联系方式 317.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317.2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31II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委托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函》《渭南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渭南市环境保护局渭环函[2015]482号西安市规划局临潼分局关于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关于征求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渭南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经开分局关于征求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渭南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关于征求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综合管路局关于征求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关于征求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征求渭南热电厂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意见的复函关于征求渭南热电联产330千伏送出工程路径的意见陕西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关于渭南热电厂330kV送出工程穿越渭河路径意见的函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监测报告公众意见承诺书公众调查表(部分)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关于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经研设咨[2015]531号)专家组意见渭南环保局预审意见西安环保局预审意见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1前言为满足渭南市经济发展以及地方工农业发展的用电需求,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拟建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机组(以下简称“渭南热电”);“渭南热电”是《渭南热电联产专项规划》中的主要规划热源,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了陕西省发改委的核准,并于2017年建成运营。为了将电能及时有效的输送出去,其配套建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该工程的建设可以满足渭南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用电,有效的加强陕西关中负荷中心电网结构,提高渭南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及稳定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建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是必要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内容为:新建渭南变-北里,同塔双回架空线路2×5.5公里。线路途经西安市临潼区和渭南市经开区、高新区。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静态总投资268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1.6万元,占总投资的0.43%。工程建设单位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完成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2015年6月8日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以经研设咨 (2×350MW)33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明确了工程的建设规模和送电线路路径的主方案。为及早发现工程建设可能存在的环保问题,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委托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编制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接收委托后,本院立即成立了工程的环评小组,对建设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等。最终编制完成了《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院在工程沿线村庄对工程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共进行2次公示,主要包括网站公示及沿线村庄粘贴工程主要内容,同时发放公众调查表,征求公众对工程2建设的意见。报告书编制时遵循以下原则:(1)以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为依据,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为原则;(2)在科学分析现有资料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和资料;(3)与当地主要规划密切结合;(4)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力求预测结果准确,提出的治理措施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5)环境保护措施充分体现电力环保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6)通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当地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工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330kV送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报告书最终得出的环评结论为: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工程(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及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相关规划,沿线公众均支持建设。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将按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分别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小工程的环境影响,在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可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本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工程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各级环保部门、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表1-1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基本组成表工程名称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西安市临潼区,渭南市高新区和经开区工程总投资(静态)268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6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43%)工程名称建设内容线路工程线路工程起止点渭南热电厂升压站双回出线π接入已建渭北Ⅰ线19号塔和渭北Ⅱ线5号塔走径位于渭南市经开区和高新区,西安市临潼区及长度线路长度约11km,其中同塔双回1.5km,单回路8km基础型式直柱柔性基础导线类型架空段导线采用JL/G1A-300-24/7(LGJ-300/40),分裂间距400mm地线型号JLB30A-120铝包钢绞线回线路工程起止点渭南热电厂升压站双回出线π接入已建渭北Ⅰ线13号塔走径位于渭南市经开区及长度新建同塔双回路线路约4km基础型式斜柱柔性基础、直柱柔性基础及桩基础导线类型架空段导线采用JL/G1A-300-24/7(LGJ-300/40),分裂间距400mm地线型号JLB30A-120铝包钢绞线树木砍伐杨树300棵,果园200m2辅助工程土石方量本工程共计挖方6231m3,共计填方6231m3,弃方0m3,购方0m3;弃方全部用于塔基周围原地平整总计工程总占地面积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0.42hm2,其中永久占地0.350hm2,临时占地0.07hm2预计投运日期2017年投运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本本工程所在区域接入渭北Ⅱ回5号塔2建设项目概况2.1工程建设区域地理位置开区、高新区和西安市临潼区。2.2工程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330kV输电线路工程包括渭南—北郊Ⅰ、Ⅱ回π入渭南热电厂330kV线路工程。km路8km,同塔双回路2×5.5km。2.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工程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产业政策。。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2.4工程建设必要性“渭南热电”作为《渭南市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的主要规划热源,承担渭南市经开区、高新区、中心区和站北区供热区域内的集中采暖热负荷,对加快城市经济建设、提升投资环境、创建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渭南热电”机组的建设同时可以解决现有小锅炉众多、布局分散、能源消耗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局面。可改善地区居民集中供暖状况,满足工业热负荷发展需要,减少供热小锅炉数量,降低单位供热煤耗,提高供热能效,减少单位排放的烟尘、SO2等污染物;机组投运以后能够有效地加强陕西关中负荷中心电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及稳定水平,对改善关中负荷中心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渭南热电”是必要的,为了将电能及时有效的输送出去,其配套建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2.5路径根据《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文件,结合沿线规划、交通等情况,因线路长度较短且受地方规划制约,不具备方案比选条件。具体路径如下:,向南走线约1.5km后,此双回线路分出1条单回路经北庄村东侧进入临潼区境内在原槐李村东侧,楼赵村5组西侧进入临潼区境内,后经南赵村东南侧进入渭南市境内并跨渭河,与原330kV渭北Ⅰ回线路平行向南走线,在原330kV渭北Ⅱ回5号塔附近接入330kV渭北Ⅱ回线路,长度约6km。村西侧向西沙村东南方向走线,楼赵村5组东北侧沿渭南市经开区预留高压电线走廊接接入330kV渭南变电站,原渭北Ⅰ线14号塔为单回塔,需将其拆除后重新立双回塔(拆除工程不属于本工程范围)。线路示意图如图2.5-1所示。本工程接入的线路为渭北Ⅰ线和渭北Ⅱ线。渭北Ⅰ线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陕西.845km,采用导线类型为2×LGJQ-300,共用157基铁塔;渭北Ⅱ线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陕西省送变电公司施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6 桥村拟建单回线路加油站穆屯村临潼区李永梅家李改换家2李改进家3渭南热电厂-渭南变废品回收站(李会郎家)4陈小朋家(在建)5陈永涛家(在建)6东张村19号塔临潼区⑨⑦⑧①②南赵村X30413号塔330kV渭北Ⅱ线,渭东Ⅰ线330kV渭代线5号塔郑西高铁渭南热电厂-北郊 桥村拟建单回线路加油站穆屯村临潼区李永梅家李改换家2李改进家3渭南热电厂-渭南变废品回收站(李会郎家)4陈小朋家(在建)5陈永涛家(在建)6东张村19号塔临潼区⑨⑦⑧①②南赵村X30413号塔330kV渭北Ⅱ线,渭东Ⅰ线330kV渭代线5号塔郑西高铁渭南热电厂-北郊北庄村西沙村(待建)拟建线路已有线路拆除线路1楼赵村监测区域楼赵村监测区域槐李村监测区槐李村监测区域渭河渭渭河西庆屯村大西客运专线渭渭南高铁站渭南体育场乐天大街变电站图2.5-1本工程330kV架空输电线路走径图2.6主要交叉跨越了铁路、公路及河流等。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见表2.6-1。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7表2.6-1本工程输电线路主要交叉跨越统计表序号跨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铁路次2郑西高铁,大西客运专线2渭河次1/3河堤公路次2/4公路次4X304、河堤公路线路与铁路、公路交叉跨越时,严格按照《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等相关规范要求留有足够净空距离,以满足被跨越设施正常运行及安全防护距离要求。本工程330kV架空线路经过槐李村与楼赵村5组(西陈村)之间的空挡后向南跨越渭河。根据现场勘察,跨越处河面宽度约110m,行洪区宽约2300m。在行洪区立塔需充分考虑其上部荷载、塔位地质、水文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周边环境影响及行洪区行洪等因素,合理选择塔基基础型式。施工时禁止向河中抛洒废物,排放废水,禁止在河床保护范围内取土,立塔完成后需恢复临时占地,恢复植被。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我院委托西北电力节能监测中心对工程区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声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3.1.1工频电磁场环境现状评价测量结果表明,拟建输电线路沿线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现状监测结果为16.77~316.5V/m,均小于电场强度控制限值4000V/m;拟建输电线路沿线敏感目标处工频磁场强度现状监测结果为0.021~0.555T,远小于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100T。3.1.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输电线路沿线村庄及敏感点昼间噪声为37.6~51.5dB(A),夜间噪声为35.2~42.5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临近公路满足4a类标准。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8围规定以及本工程电压等级确定评价范围。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本工程评价范围为33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各40m带状区域。(2)噪声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规定以及本工程电压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因此本330kV架空输电线路噪声评价范围为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各40m带状区域。(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工程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工程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00m的带状区域。根据这一原则和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工程330kV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走廊两侧各300m带状区域。图3.2-1输电线路区域电磁、声、生态等环境评价范围示意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9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1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输电线路施工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土地占用、生态环境影响等。运行期输电线路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等。1)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环境的影响;2)输电线路运行噪声对附近声环境的影响;3)土地占用及土地功能改变。4.2环境保护目标工程在选择输电线路路径时,对沿线地方政府、规划、国土、林业、文物、环保等部门进行了工程汇报、征询意见、调查收资、协调路径等工作,并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对线路路径进行优化,避让了相关环境敏感区。调查收资及现场踏勘表明,工程环境敏感区主要为330kV线路沿线的居民点。距离工程最近的居民类环境保护目标共计12处,水环境保护目标1处(详见表4.2-1),各。表4.2-1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行政区敏感点名称房屋结构地形与工程的位置关系环境影响因素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渭南市经开区楼赵村5组(西陈村)陈小朋家在建一层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西侧约26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2陈永涛家在建一层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西侧约15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3陈根英家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东侧约27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4袁斯家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西侧约14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5沙丽娜家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东侧约38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6陈盼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西侧约30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7彭涛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双回线路西侧约28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8临潼区槐李村李永梅家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单回线路西侧约18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9李改换家一层砖混平顶平地新建单回线路东侧约22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垃圾回收站(李会郎家)简易板房一层平地新建单回线路东侧约25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李改进家三层砖混平地新建单回线路西侧约30m电磁、噪声提高架线高度水环境保护目标渭河在槐李村南本工程有一条单回线路跨越渭河一次,河道管理范围内采取全跨设计方案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槐李村槐李村40m李永梅家李改换家约楼赵村 X304垃圾回收站(李会郎)李改进家渭南热电槐李村槐李村40m李永梅家李改换家约楼赵村 X304垃圾回收站(李会郎)李改进家渭南热电厂-北郊Ⅱ回线路工程李改换李改换家李永梅家X304垃圾回收站(李会郎)李改进家河宽约110m渭河拟建线路大西客运专线郑西高铁接至渭北Ⅱ回5号塔图4.2-1拟建渭南热电厂—渭北Ⅱ回线路与槐李村位置关系示意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楼赵村楼赵村彭涛家陈根英家X304沙丽娜家袁斯家楼赵村楼赵村彭涛家陈根英家X304沙丽娜家袁斯家沙丽娜家拟建线路陈小朋家(在建)陈永涛家陈根英家X304袁斯家陈小朋家(在建)陈盼家陈永涛家(在建)图4.2-2拟建渭南热电厂—渭北Ⅰ回线路与楼赵村位置关系示意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3.1工频电磁场影响预测评价(1)输电线路预测计算方法330kV单塔单回线路在13m线路高度的计算条件下以及330kV同塔双回线路在12m线路高度的计算条件下,工频电场强度预测结果最大值分别为3578V/m、3543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分别为6.261T、5.623T。均低于4000V/m和100T的标准要求。沿线敏感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预测值及330kV输电线路预测计在12.5m和11.5m以上时,线路走廊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均满足4000V/m的控制限值,同时工频磁感应强度也满足100T的控制限值。综上所述,输电线路沿线敏感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由此可推断本工程建成投运以后,其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可满足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因此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不会对其产生影响。(2)输电线路类比法已运行的330kV雍乾线(单塔单回)断面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817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3.569μT;已运行的330kV宝硖线(同塔双回)断面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739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2.813μT。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频率为50Hz的电场、磁场公众暴露控制限值,即以4000V/m作为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以100μT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的要求。因此本工程运行后,其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规定的标准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要由预测计算法与类比法可知,本工程输电线路建成运行后,其工频电场强度与工频磁场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频率频率50Hz的电场、磁场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以4000V/m作为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以100μT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架空输电线路经过耕地、道路、河流等非居民区时能够满足线下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的控制限值要求。4.3.2环境噪声影响预测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从预测结果来看,单塔单回线路在计算线高13m时,正常情况下可听噪声最大值为46.1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同塔双回线路在计算线高为12m时,正常情况下可听噪声最大值为48.4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因此,工程线路工程投入运行后,线路产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以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由预测结果可知,同塔双回线路在线高为12m时,线路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后在沿线敏感点(陈小朋家、陈永涛家、陈根英家、袁斯家,沙丽娜家)昼间噪声值为49.0~50.9dB(A),夜间噪声值为46.2~48.8dB(A);单塔单回线路在线高为13m时,线路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后沿线敏感点(李永梅、李改换家、垃圾回收站、李改进家)昼间噪声值为50.4~52.1dB(A),夜间噪声值为43.5~45.3dB(A)。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由以上分析可知,线路经过陈小朋家、陈永涛家、陈根英家、袁斯家、沙丽娜家处时,同塔双回线路导线对地最低高度应不低于12m,线路经过李永梅家(无人居住)、李改换家、垃圾回收站(李会郎)、李改进家处时,单塔单回线路导线对地最低高度应不低于13m,满足以上条件后,工程敏感点处噪声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4.3.3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对水环境无影响。4.3.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这些土地性质将由一般耕地变为工业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及施工用牵张场、材料场等均为临时性用地,施工结束后对其用地进行恢复,基本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输电线路施工时会破坏少量的自然植被和树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一般在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输电线路的施工和运行不会对沿线地区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虽然工程塔基处的占地,以及工程施工期的施工活动,会给附近村民的田间耕作、交通出行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施工期的影响周期和范围较小,塔基处的占地则为永久性。由于工程占地为点位线性式,局部占地面积小,故其带来的影响也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格局。运行期线路走廊中的植被将逐步恢复到环境现状植被覆盖水平。4.3.5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弃物产生,对环境基本无影响。4.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4.4.1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1)优化路径方案,减少林木砍伐量,在对线路周围施工点及其附近的重要植物进行编号、标记。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理,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注意保护绿化植被。(2)在大风日和暴雨期禁止施工,在大风天气来临之前,及时用苫布覆盖裸露地。(3)采取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控制开挖量及开挖范围,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的产生。施工结束立即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加大绿化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4)架空线路塔基施工时必须及时处置临时堆土,表层土和深层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先填深层土,多余熟土平整在塔基及周围,及时种草植树,必须将植被恢复覆盖到原有状态。(5)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根据占地破坏的各种植被类型及生境,在施工结束后,实施生态恢复。(6)建设单位必须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度,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使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7)开挖的土方应分层堆放,熟土和生土分开,回填时,先填生土,再填熟土;堆土加盖彩条布苫盖,避免大风扬尘和雨水冲刷。4.4.2运营期主要防治措施本工程所采取的主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如下。(1)电磁环境、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在高压线路杆塔周围设立警示标识,加强对当地群众的有关高压输电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污水产生。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生态影响防护及恢复措施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留用线路维护的施工便道进行土地整治,对废弃的施工便道在土地整治后还应采取植被恢复措施。(4)运行期环境管理措施在工程试运行后,应尽快办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通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后,才能投入正式运行;加强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污染防治设施正常、稳定、持续运行;加强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4.4.3环保措施技术论证本工程单塔单回(ZM1直线塔)线路经过居民点(李永梅家、李改换家、李会郎家、李改进家)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应低于13m;同塔双回(SZ2直线塔)线路经过居民点(陈小朋家、陈永涛家、陈根英家、袁斯家、沙丽娜家)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应低于12m。可以保证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低于4000V/m与100μT的标准限制要求,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要求。由于本工程运行阶段除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扰、噪声外,基本无其它污染物产生。本着以预防为主,在建设工程的同时保护好环境的原则,本工程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主要针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即在输电线路选线时结合当地区域总体规划,避开有关环境敏感区域,以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以上环保措施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先从设计上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影响,如路径选择避开敏感点;再从设备选型上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影响,如塔型、导线分裂数和直径等;最后依靠环境监督,运行后监测对原评价预测进行验证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这些防治措施大部分是根据现已运行的高压输变电工程设计和实际运行经验,结合国家环保要求而设计的,故在技术上合理易行。又由于是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避免了先污后治的被动局面,减少了物财浪费,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省了经费。因此本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是可行的。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公众参与5.1公众参与过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文件,本着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我们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公众参与活动。本次公众参与过程主要为第一次公告、第二次公告及公众意见调查,主要形式有:(1)在建设单位网站上公布“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2)在工程站址地区和线路沿途的环境敏感区(村庄)张贴“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告”(3)在环境影响评价网站及建设单位网站上设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的链接,以便于公众阅读了解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情况。(4)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本线路沿线居民对该工程的意见。5.2第一次公告工程第一次公示主要通过网上公示和现场张贴告示向公众公告:工程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1)2015年8月11日~2015年8月12日在工程站址地区和线路沿途的环境敏感区(村庄)张贴“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公示照片见图5.2-1。(2)2015年8月17日在环评爱好者网站上发布关于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自公示之日起10日内,没有公众就工程发表意见。公示网站截图见图5.2-2。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槐李村楼赵村五组(西陈村)东庄村北庄村渭南热电厂南侧西沙村图5.2-1工程第一次公示照片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5.2-2工程第一次公示网站截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3第二次公告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向公众公告如下内容:(一)建设工程情况简述;(二)建设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第二次公告:(1)2015年9月1日,以张贴布告的形式在工程环境敏感区域进行第二次公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介绍工程的环境评价结论以便于公众了解工程环评情况。信息有效期为10日,没有公众就工程发表意见。公示照片见图5.3-1。(2)2015年10月29日在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网站上第二次公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介绍报告书的简本的链接,以便于公众阅读了解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情况,信息有效期为10日。没有公众就工程发表意见。公示网站照片见图5.3-2。(3)2015年11月3日在“渭南日报”第二次公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发布环评报告简本,以便于公众阅读了解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情况,信息有效期为10日。没有公众就工程发表意见。如图5.3-3。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槐李村楼赵村五组(西陈村)东张村北庄村渭南热电厂西沙村图5.3-1工程第二次公示照片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1图5.3-2本工程环评信息第二次公告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2图5.3-3本工程环评信息“渭南日报”公示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35.4公众调查5.4.1公众调查目的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协调项目建设和社会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动员社会各方面人员关心项目建设,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还可以弥补环境评价存在的不足,为从环保角度判断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环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补充。本项目的公众参与程序和方式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中有关公众参与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5.4.2调查方法调查方式为现场发放调查表、现场询问,在调查人员介绍、解释的基础上,由受调查者自主填写。对于不能或不愿自己填写调查表的被调查者,现场调查人员在和其交谈中,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根据其回答内容填写。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拟建线路周围可能受到项目影响的个人。5.4.3调查内容2015年9月6日~7日在工程线路沿途的环境敏感区(村庄)进行第一次实地问卷调查,2015年12月8日补充了对敏感点的第二次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1)公众对本建设工程的了解状况;(2)公众对建设工程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状况是否满意及主要环境问题;(3)公众对工程选线的意见。(4)了解本建设工程概况后,公众认为工程建设期及运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意见;(5)公众对工程建设所持的意见。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4表5.4-1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卷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单位/住址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职业农民□工人□个体□干部□教师□学生□为了满足渭南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用电,解决现有小锅炉众多、布局分散、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等局面。有必要建设渭南热电厂,为解决该热电厂的送出问题,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计划建设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工程概况:将渭南变-北郊变Ⅰ、Ⅱ回双π接入渭南热电厂,线路路径总长度为13.5km,其中同塔双回线路长度为5.5km,单回路长度为8km。主要环境影响:(1)电磁环境影响,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声环境影响,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影响;(3)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环保措施要点:(1)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①减少土石开挖,合理组织减少临时施工占地;多余土石方送往指定的地方安全处置。②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夜间作业减缓施工机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③土方堆放、运输应注意压实苫盖,路面和施工场内要及时洒水等措施降低扬尘。(2)运行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新建输电线路合理选择导线、子导线分裂间距及绝缘子串组装型式,以减小电磁及噪声影响。环评结论: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选线基本合理。本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达到国家相关环保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一、请选择(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中划“√”)1、您对工程情况了解程度如何?了解()听说过()不知道()2、您认为目前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如何?很好()较好()一般()较差()不清楚()3、您认为目前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可多选)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水体污染()噪声扰民()生态影响()4、您对工程选线的态度?支持()无所谓()不支持()5、您认为工程建设期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可多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扰民()施工固废污染()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6、您认为工程投入运营后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可多选)电磁污染()噪声扰民()水体污染()固废污染()生态影响()7、您认为工程的建设需要加强哪方面的环境保护?(可多选)不需要()电磁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水环境()其他8、你认为工程环境敏感目标有哪些?(可多选)居住区()学校()医院()办公区()养殖场()其他9、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并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您对工程建设所持的态度?支持()无所谓()不支持()二、您对工程的建设如有反对,请提出反对理由? (与输电线路的距离)<40m100~300m>500m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联系电话您的建议很重要,请认真填写。谢谢合作!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5楼赵村五组(赵会歌)槐李村(李改换)穆屯村(王发时)槐李村(李永宁)桥村(李根发)槐李村(李会郎)图5.4-1工程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现场照片5.4.4调查对象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6发放调查表,以书面形式搜集和了解群众对工程的反应和意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调查公众意见的相关规定,调查样本总数一般不少于80份,单个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一般不少于30份;对于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数量较少时,调查样本总数可适当减少。同时,调查样本中评价范围内的样本数不少于总数的60%。根据工程特点,本次“公众参与”活动共调查80人,发放了调查表80张,收回80张,回收率约为100%,调查对象有干部、工人和农民,主要人群以线路沿线周围受影响村庄村民为主。调查对象统计情况见表5.4-2。表5.4-2公众参与名单序号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单位联系方式1赵春玲40女初中农民西陈村(楼赵村5组彩贤39女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89916790533李海军52男高中干部楼赵村5组(西陈村)138913496264彭涛35男高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5何永正72男小学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39918702216刘娟娟26女大专工人楼赵村5组(西陈村)187174334397陈永清66男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35713313878袁斯22女高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53091393579杜亚萍48女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洋(妻子写)29男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399235238235男高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树民(妻子)42男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丽娜45女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勋(妻子)42男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502971852834男高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社教39男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小朋47男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会歌48女初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秀琴73女小学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34882176902027女高中农民楼赵村5组(西陈村)1592934849121李双民57男高中个体槐李村1377209715822李建升49男小学农民槐李村1879253981723李蛇羊61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599166471824李小记58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871048351325李昌利48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389134628926李改换65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582975427027李养军44男高中农民槐李村1377211028228李会郎60男小学农民槐李村1348459533329李永宁45男初中农民槐李村(昌盛农机合作社)1529168318130李晨琪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872958173231赵淑婷49女初中农民槐李村1357294836732杨秀玲(丈夫电话)58女初中农民槐李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7序号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单位联系方式33王发时42男初中农民穆屯村1829230977534李瑞民44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870084159835李腾飞21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839236070036李建民54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590292242837李三民65男小学农民槐李村1592948241238陈争辉51男初中农民西庆屯村1582942339639李根发53男初中农民桥村1531910424240穆朝臣53男高中农民西庆屯村41张永盼(母亲填)29男高中农民西庆屯村1389135530342穆稳亮48男小学农民西庆屯村1347428022543张永新38男初中农民西庆屯村1377276082544贺红英47女初中农民西庆屯村1529137650445传顺利62男初中农民西沙村0913-294626446沙亚娣55女初中农民西沙村152024679584762男初中农民西沙村0319-294669748赵妮娜38女初中农民西沙村1533222684349雷长宁68男小学农民西沙村1884043227950沙进娃60男小学农民西沙村1372078382351宋广田66男小学农民西沙村1389138555052徐三兴65男小学农民西沙村1599149855453沙崇金42男小学农民西沙村1347419130354沙养民46男初中农民西沙村1819135733055黄四虎60男初中农民西沙村1520246795856杨接民62男初中村委会会计黑杨村1389139835457杨五元58男初中农民黑杨村1389239105258杨怀敬75男初中农民黑杨村1310847521159杨闯27男本科及以上个体黑杨村1874038033460魏建文59男高中干部北庄村1347411851461张英萍43女高中教师北庄村1300295431562李建国57男高中农民北庄村1348831526963李平安46男初中农民北庄村1306039661864李月利58女高中农民北庄村1348458389765穆应娃64男初中长)北庄村029-8396840266李永宁45男初中农民槐李村1529168318167李海泉73男小学农民北庄村029-8396972068李粉兰69女小学农民北庄村1879280516069王有思65男小学农民北庄村1839218893870李重阳58男小学农民北庄村1303291416871李铁军54男小学农民北庄村1328923413872李斌60男初中农民北庄村1589179059373刘新发60男小学农民北庄村1829209847274张德桢62男初中农民北庄村1367916973975张永华50男初中农民东张村1529187044876张德传51男初中农民东张村029-8137709877张德新56男小学农民东张村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8序号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单位联系方式78李改进55男小学农民槐李村79刘丹27女本科个体槐李阳28男本科个体槐李村186292309205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详见表5.4-3。(1)被调查对象中,有85%的人对工程表示听说过或了解,说明群众对工程的关注度还比较高。(2)被调查对象中,有97%人认为当地环境一般或较好,3%的认为目前环境质量较差,53%的人认为环境空气质量恶化,30%的人认为水体污染影响较大,19%的人噪声影响较为严重,可见被调查群众对周边环境关注度比较高,环保意识较强。(3)在调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时,36%的人认为是大气污染,38%的人认为主要是噪声污染,4%的人认为是施工固体废物污染,较少的人认为是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工程投入运行后,74%的人认为主要环境问题是电磁污染,29%的人认为是噪声污染,,较少的人认为是水体污染、固废污染和生态破坏。这说明被调查群众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还是有足够的认识的,能够很好的把握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4)在调查工程建设需要加强哪方面环境保护问题时,有86%人提出的是电磁环境,15%的人提出是声环境,9%的认为是固体废物,较少的人认为是水体污染和其它影响,与上述认为工程主要环境问题是对应的,证明被调查者对待本次调查是有比较认真的对(5)被调查对象中,对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满足国家标准后对工程建设81%的人表示支持,19%的人表示无所谓。(6)环境信息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反馈意见。总体来看,各界公众积极支持工程建设,认为工程建设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当地人带来额外收入,提升该地区经济实力。调查发现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积极关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公众要求工程建设不能破坏环境,做到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9表5.4-3工程公众意见征询统计表调查内容意见人数比例(%)1.您对工程情况了解程度如何?21听说过5164不知道2.您认为目前当地环境质量状况如何?很好2025较好4354一般较差23不清楚113.您认为目前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可多选)环境空气质量恶化4253水体污染2430噪声扰民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344、您对工程选线选址的态度?支持4658无所谓3139不支持235.您认为工程建设期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大气污染2936水体污染24噪声扰民3038施工固废污染34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96.您认为工程投入运营后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电磁污染5974噪声扰民2329水体污染45固废污染45生态影响567、您认为工程的建设需要加强哪方面的环境保护?(可多选)不需要00电磁环境69声环境固体废物79水环境45其他008、你认为工程环境敏感目标有哪些?(可多选)居住区7391学校院34办公区23养殖场11其他009、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并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您对工程建设所持有的态度?支持65无所谓不支持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0.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1)公众意见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表80份,回收80份,其中65人表示支持,15人表示无所谓,无反对意见。(2)通过公众参与活动,了解到本地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公众对该工程的知晓度较高,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性质还是有足够的了解的,能够切实提出一些环保意见,都希望不要破坏本地区较好的环境质量。(3)大部分公众认为该工程建成后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一般或较小,但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实施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保持良好环境质量,为公众着想,保障居民身心健康,不危害农作物。(4)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与运营期间应予以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规范施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公众参与中被调查者反映的环境保护方面正确意见及建议,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落实,将采纳的意见有:(1)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尽量降低工频电场、电磁感应强度、噪声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2)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在实施征地、拆迁、砍伐树木、青苗赔偿等过程中,一方面进行公示,一方面吸收获得赔偿的村民代表参与土地和房屋丈量、树木和青苗的估价及资金分配等,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3)向设计单位提出建议,优化线路路径,尽量远离村庄,提高铁塔高度,保证村民安全出行。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16结论综上分析,陕西渭南热电联产项目(2×350MW)330kV送出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及建设),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相关规划。本工程从环保方面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当地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可以满足国家有关环保标准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没有制约项目建设的环境问题,建设本工程是可行的。7联系方式7.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负责部门:发展策划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李沧区资金管理办法
- 林地征收与管理办法
- 县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 加工制造业管理办法
- 台山游乐场管理办法
- 新能源机构管理办法
- 汕头捐赠款管理办法
- 博士周转房管理办法
- 卤味店员工管理办法
- 员工生日会管理办法
- 烟火爆竹安全教育培训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中央党校师资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音圈电机(VCM)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二卷)含答案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及护理
- 检测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 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员职责
- ktv商务妈咪协议书
- 《实验室操作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