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材概述】《气温的变化》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中的第一框的内容。气温作为气候的一大要素,是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明确气温的变化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的分析气候的特征和变化。【教学目标】1.明确有关气温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2.会阅读气温日变化图和年变化图,能够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4.通过举例说明气温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点】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教学难点】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设疑推进法、类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学法;资料收集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的实例。【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了,大家想不想外出春游,到户外活动下筋骨呢?那么,现在这个时节外出的话,你会给自己选择怎样的外出服呢?(屏幕出示几件外出服的图片)生:看图选择。师:大家一致选择了轻便的运动服,是考虑到什么了呢?生:气温。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有关气温的话题。(屏幕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话气温师:(出示“桓台一周天气预报”图),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用方框标出来的部分是……生:气温。师:可见气温是天气预报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什么是气温呢?生:气温就是指大气的温度。(明确概念)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家和父母交流一下气温对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成果呢?生:(畅所欲言)师:大家都是非常有心的人,感受到了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也跟大家有着同样的感受,出示“不同时节的饮食”“不同时节的衣着”“(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图片,种种现象都表明气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____?生:不断变化。师: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不断变化,那我们该怎样掌握气温,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测气温师:家庭中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气温呢?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测量工具,这个叫做什么呢?生:温度计。师:请同学们读出现在教室内的温度。(提示读数的方法,眼睛与温度计内的红色液面平行)师:大家想不想知道在气象站中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呢?通过课前的预习,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并完成老师出示的题目?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和问题来讲解)1、观测仪器放到保温箱内起到通风、防晒的作用。2、测量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3、通常,人工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分别是8时、14时、20时、2时。师:现在的自动气象站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实时观测、整点记录,方便我们及时了解气温状况!读气温师:大家再来看,观测到的气温能不能准确的读出来呢?(请同学们查看课本P57的图3.10,温馨提示:运用学习用具——尺子)生:读出不同时刻的气温。师:(在课件中出示日平均气温的图片)(学生一边答,一边在课件中出示相应时刻的气温)大家注意气温的单位“℃”——读作“摄氏度”。师:一天中,通过测得的这些温度,我们就可以算出日平均气温了,那么,谁来说说什么是日平均气温,该怎样计算呢?生: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8+16+12+4)÷4=10℃辨气温师:大家能按照类似的方法来说说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怎么计算吗?生:月平均气温是指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指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师:(课件中出示三个类似的概念,让学生对比记忆)知气温师:(课件出示“桓台天气预报图”)请大家再来看,在生活中除了日平均气温外,大家更关注是?生: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师:(课件出示“某地的气温资料”)请根据表格描述一下该地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你能描述出来吗?(课件出示“气温曲线图”)大家再来看下面这幅图,是不是看上去更直观一些?那么这种表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我们叫做气温曲线图。师:【合作探究】请同桌两人为一组,仔细读图“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回答问题,时间各为3分钟。生:同桌两人上讲台,进行展示。师:(在做题过程中强调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注意总结气温在一天和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总结: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明察秋毫】(课件同时出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看两者有什么不同?小结:横坐标的时间标记不一样,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标记的是一天24个时刻,而气温月变化曲线图标记的是一年12个月。并且时刻值标记在小短线正下方,而月份值标记在两个小短线的中间。原因:时刻是一个点,月份是一段时间。【小试牛刀】课本P59的活动2,读“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要求独立完成后上台展示。【思维拓展】(课件出示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图)读图,完成表格。半球大陆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北半球7月1月8月2月南半球1月7月2月8月小结:南半球气温年变化规律与北半球相反。绘气温师:以上我们阅读了很多的气温曲线图,大家想不想来试试自己能不能绘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播放“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微课程”)。【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按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气温曲线图的绘制!要求:1、请四人一组,完成课本P58的活动1。2、组长分配任务,每人负责一条绘图步骤,展示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条的要点。3、合作时间为5分钟。4、完成后请朝前做好,并推荐画的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小结:绘制气温曲线图的四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一横,二纵,三点,四线。师: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感知到气温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不仅气温影响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反过来人类活动也越来越影响到气温的变化,近百年来气温在不断的升高,出现“气候变暖的趋势”。(播放视频链接“组织全球变暖,不要等到最后一刻”)【图片认知】全球变暖的原因:滥伐森林、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两极冰川融化,极地地区的动物失去家园,海平面上升,岛国被淹没。(播放视频链接“全球变暖的表现——海平面上升”)小结:预防全球变暖,人人有责。【学海拾贝】请同学们说一下本课的收获!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知到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从生活中感知地理,学好地理,服务生活,为美好生活做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对气温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初一学生在小学已学习过统计图表,因此对于运用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重点,不是难点。但是由于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受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对比分析南北半球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不同时间的原因时,会受到障碍,因此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针对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的要求,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上,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探究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通过活动过程构建知识体系。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效果分析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而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课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我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精心备课,用心选择练习和实践作业,来高度概括本节知识,将教、学、练有机结合。通过本课教学,丰富了学生对于气温的知识,知道了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了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学会了使用资料,绘制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说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了学生们感知生活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失血神门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及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组与组之间的挑战竞赛,也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设疑推进式教学法以问答思考题为教学主线,学生先学先探,教师后讲后帮,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时间有限,很多内容得不到拓展,需要同学们课下根据所学继续努力探究相关知识,如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探究。希望同学们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贯穿到其它地理知识甚至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去,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它是上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气候知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节内容。其中,气温与生活是学习后两部分内容必备的基础知识,而气温的变化体现出课标的要求,是本节的重点。本课时主要讲解“气温的变化”,这个标题中有三个要点:一,什么是气温;二,气温的表达方式,三,气温的变化及气温曲线图。下面具体分析教材中怎样步步深入完成以上三要点内容的学习的。其一,教材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出“气温”的概念,以及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是很重要的概念。因为一地的平均气温是理解该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一。图3.10以及图下文字解释了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则可以以此类推。日平均气温时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月平均气温时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时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其二,“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讲了日变化和年变化。图3.11和图3.12分别模式化地表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大致趋势。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后2时左右)指的是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气温年变化中,最高温月和最低温月海洋和陆地出现的月份不同,这主要是由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致。(此部分课本中没有详细的说明原因,教师可以作为拓展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补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三,“气温曲线图”是表示气温变化的方法,同时也是研究气候时常用的工具,因此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为此教材设计了“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的活动式课文,以完成课标中“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要求。活动分两步,第一步——给出一实际气温资料,让学生在有提示的网格地图上绘出气温曲线图,教材中给出了“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便于学生参照绘制;第二步——给出实际的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能从中分析出某地的气温状况。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测定气温的几种方法中,较为准确的时(
)A.将温度表放在地上
B.将温度表放在百页箱中C.将温度表放在阳光下
D.将温度表放在手上2、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时刻814202气温(℃)718154A.10℃ B.11℃ C.12℃ D.13℃3、“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4、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5、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6、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点B.12点C.14点D.16点7、下列有关对水陆受热的正确叙述是()A.夏季陆地增温快B.冬季陆地冷却慢C.夏季海洋比陆地热D.水体吸热快,放热也快8、我国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9、澳大利亚大陆的月均温最高值出现的月份是()A.7月B.1月C.2月D.8月10、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11、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A.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B.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C.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D.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12、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A.地形条件B.气温条件C.肥力条件D.抗病条件二、读图分析题1、图中A地各月气温都在_____℃以上,气温年较差最____,位于带。2、B地最高温出现在_____月,大约为______℃,最低温出现在______月,大约为______℃,气温年较差大约为______℃,该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一年四季分明。3、C地位于______(陆地/海洋),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带。4、B、C两地都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答案】选择题1—5BBABB;6—10CACBB;11—12CB读图分析题20;小;热7;26;1;-6;北温;海洋;C地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北寒;北半球;两图的最高温均出现在7月或8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或2月,气温曲线呈“波峰”型,所以判断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做得较好的方面本节课能较好的深刻理解把握课标的要求,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地增删和重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易于学生接受。2、本节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规律出发,将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读图、绘图、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气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员工参股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现代农业科技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标签读写器市场运行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牛磺酸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科技企业社交媒体运营的新趋势与策略
- 社交金融背景下的现代银行服务模式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水果批发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板式换热器产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住院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
-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学名词解释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们多快乐》
- GB/T 22919.9-2024水产配合饲料第9部分: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 《草船借箭》课本剧剧本-4篇
- 体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课件
- 婚姻家庭法(第三版)教案全套 项目1-9 婚姻家庭法概述-特殊婚姻家庭关系
- 可持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心肺复苏及AED教学
- 电梯维保经营计划书
- 工程部部门助理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