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同步练习粤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同步练习粤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同步练习粤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同步练习粤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同步练习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爱心 专心 用心爱心 专心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一、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级课前自主求知版【自主求知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4、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自主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_的__,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 2.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的_形_式_向远处传播的。3.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 4.声音需要 、 、 等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在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5.声音在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在同_一种物质中,声速与___有_关_,_一般情况下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 ,_声_音_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 6.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发声体 产生声波,声波通过 传_播_,_被_人耳的耳廓收集并进入外耳道引起 的_振_动_传_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感觉细胞,使声音信息通过 传入大脑,从而引起听觉。级课堂师生互动版【重点难点探究】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解读]因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所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人说话发出声音,若此时我们用手触摸喉头处能感觉到声带在振动;鼓、锣等敲打时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或锣面,使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但要注意:(1)当物体发声时,它一定在振动,但有时发声体的振动我们不易观察,可把发声体的振动转化为小米粒、纸宵、塑料泡沫小球等小物体的跳动来观察,这种方法叫转换法。(2)振动一定发声,但是发出的声音人们不一定能够听至限例如物体在真空中振动、发声太弱、距离太远等,我们都听不到声音。()各种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解读]声音向外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传播时需要介质,我们周围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够传播。(1)声波像“水波”一样,发声物体使邻近物体的粒子随之振动形成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示波器可以把声波显示出来。(2)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和的温度关。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在15℃的空气中声波的速度是【经典例题讲析】【例题1】(200年9•杭州市中考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解析】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都能听到,一方面,发声体周围如果是真空,振动产生的声波无法向外传播,另一方面发出声音特别微弱,人也无法听到;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选项、、是错的。【答案】

【例题】在一根长约 装满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钢管的另一端你能够听到几次声音,听到的声音分别是什么介质传来的?【解析】敲击钢管的一端引起钢管的振动,振动发声,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钢管向另一端传播,也可以通过钢管中的水和周围的空气传播,但是在这三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钢管传播声音最快,空气传声最慢,所以将先后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钢管传来,第二次由水传来,最后一次是通过空气传来的。【答案】3次钢管水空气【例题3】小明站在山头,面向另一座山体大声喊了一声,经过他听到了回声,则他与另一座山体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是340小明的听到的回声是声音传过去再反射回来,所以声音通过的路程时是两山之间距离的2倍,所以他和另一座山体之间的距离是声音的一半。小明和山体之间的距离为:11=vt=义340m/5义25=340m2 2【答案】【课堂效果检测】1.如图2-1将-正1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当即就听不到声音,说明。2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能发出很弱的声音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传声.传热 ・导电.通风4只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5.图2-1是-宇2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图2-1-2提升版【能力提升乐1.如图2-1所-示3,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级课后能力园】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发声体存在就可以听到声音B雄蝉是用翅膀振动发声的只要发声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D凡是能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9.(200年99.(200年9•四川自贡市中考试题)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4.在在房间里说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A房间里空气不流动B旷野里空气比稀薄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D以上说法都不对5.在敲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1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_小_明_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1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_小_明_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面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D大钟虽E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图2-1-4.(年•山东平原县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图2-1-47敲打铜锣,因锣面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不材料衣月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月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人对高墙喊一声,若 听到回声,则人距高墙是.假如声速变为,会出现什么现象?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出三个合理的场景。参考答案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一、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堂效果检测】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A3.A.B4.B【能力提升乐园】1.B2.D3.C4.C【解析】“余音不止”说明听到声音的时间较长,而回声、声音传播和听觉暂留时间很短,因此“余音不止”应当是大钟还在振动。6.发声体(或喇叭)在振动7振动真空 解析:人对高墙喊一声,若 听到回声,则声音往返一次通过的距离是==m= ,所以人距高墙的距是。8.声音不如步行快;汽车鸣笛没有作用,因为听到鸣笛声时,汽车早到了;看电视时声音和图像不同步。解析:解答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