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

八班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卷及

(满分120分考试时光120分钟)

一、攒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黑体字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屋舍(shě)阡陌qiānmò)便要还家(yào)诣太守(yì)

B、案牍(dú)濯清涟(zhuó)亵玩(xiè)鲜有闻(xiān)

C、轩敞(xuān)箬篷(ruò)钩画了了(liǎo)选贤与能(jǔ)

D、决眦入归鸟(zì)老妪(yù)幽咽(yān)垂髫(tiáo)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选贤与能D、便要还家。

3、选出不是对偶的一项:()(2分)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记承天寺夜游》是贬官黄州时所写,该文仅以很小的篇幅,描写深秋月夜的景色,抒发被贬后的复杂情绪。

B、“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不写自己对家乡的难分难舍,却反过来说家乡水难舍诗人,为诗人送行,真是独辟蹊径。

C、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们并称“李杜”。

D、“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意思是没时光无空闲,传达了无法享受美景的圆满之情。

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妥的一项是:()(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酬谢/中书书。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北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桃花源记》是诗《桃花源诗》的序。

B、《爱莲说》,,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说”,是古文中的一种谈论文体。

C、《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D、《核舟记》是清代的张潮。这是一篇推荐核雕艺术的解释文,展示了小编国古代艺人突出的艺术才干。

7、根据提醒,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有一句景物描写,似水墨画普通,“,、,。”颇有点像七班级所学丰子恺的《竹影》里的墨竹画。

(2)《归田园居》“,”两句,可以看出劳作的艰辛。

(3)《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改变。

(4)《陋室铭》中,作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

(5)《春望》诗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8、赏析。(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颔联用“征蓬”“归雁”自喻,示意了诗人政治生涯的(2分)

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描写了塞外怎样的体面?(2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桃花源记(10)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宛然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崇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

11.为何当渔人要离开时,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2)

12.桃源世界与“大同社会”比较,你更喜欢那个社会,为什么?(3)

(二)记承天寺夜游(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攒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说明加线的词。(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③怀民亦未寝()④水中藻荇交横()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4分)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15.用自己的话说说笔下的月有何特点?(3)

16.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你如何理解(3分)

(三)三峡(1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篇2:七班级上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试卷目标检测题

七班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试卷目标检测题及

符陈宁

姓名班别座号成果

一、单项挑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进入中学后,许多学生开头写日记,这是从方面观看和熟悉自己的。()

A、外在特征B、体质情况C、内在的精神世界D、自小编形象

2、“小编常常丢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小编熟悉到自己有马虎、粗心的毛病。”这解释小编们可以通过熟悉自己。()

A、与他人沟通B、自小编评价C、别人的评价D、与他人比较

3、熟悉自己的途径有()

①自小编评价②他人评价③坚持自己对自己的熟悉

④找世外高人分析命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4、小兔子是奔走的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于是,小兔子耗费大半生时光也没学会。小兔子的故事解释了正确熟悉自己要()

A、只熟悉自己的外在形象B、只熟悉自己的精神世界

C、客观地找出自己优点和不足之处D、仅仅通过自小编评价来熟悉自己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解自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下列学生能正确熟悉自己的是()

①小编固然长得一般,但小编学习好,大家都以小编为学习的榜样,小编很骄傲②小军看到自己的数学成果在班上名列前茅,就常常瞧不起别人

③小华的数学成果不错,但英语比较差,她常常向英语好的学生请教④小阳考试成果不抱负,她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努力也没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养评价活动中,通过聆听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小静发觉了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优点,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由此可以看出()

①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都是错误的②小静是一个自卑的人

③小静能正确熟悉自己④小编们可以通过他人评价来熟悉自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给小编们的启示是()

A、他人评价有助于小编们熟悉自己B、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面面、客观的熟悉C、自小编观看是熟悉自小编的唯一途径

D、他人评价是正确熟悉自己的最重要途径

8、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告知小编们()

A、人是不能熟悉自己的B、人能熟悉自己的

C、正确熟悉自己是难得可贵的D、个人对自己的熟悉是确切无误的

9、小华说:“小编的眼睛小,但是五官协调;小编个子小,但小编可爱。”这解释小华()

A、没有自知之明,只看到自己的优点B、不注重自己的体态容貌

C、只看到自己的缺点D、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悦纳自小编

10、小编们对缺点、不足的看法应当是()

A、设法逃避B、一味抱怨C、英勇接受D、小编行小编素

11、“今天之小编优于昨日之小编,明日之小编优于今天之小编。”这是()A、一种自卑心理B、用片面的观点熟悉自己

C、拿自己特长比别人的短处D、用进展的眼光熟悉自己

12、下列体现了“喜”的心情是()

A、草木皆兵B、春风满面C、悲痛欲绝D、人逢喜事精神爽

13、妈妈天天总是交代小东做这做那,小东总觉得妈妈很烦。你觉得小东调整心情的最好办法是()

A、大哭一场B、转换角度看问题C、不理妈妈D、摔东西

14、**年6月3日,四川大学为帮忙毕业生缓解寻觅工作导致的心理压力,通过打沙包、听音乐、看书、涂鸦、趣味小嬉戏等活动帮忙同学调整心情。从上述材料小编们可以熟悉到()

①心情是复杂多样的②心情是可以调整的

③调整心情的方式是多样的④心理有压力的人才需求调整心情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15、**年,当“5篇3:八班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题卷

八班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题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光120分钟)

一、攒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黑体字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屋舍(shě)阡陌qiānmò)便要还家(yào)诣太守(yì)

B、案牍(dú)濯清涟(zhuó)亵玩(xiè)鲜有闻(xiān)

C、轩敞(xuān)箬篷(ruò)钩画了了(liǎo)选贤与能(jǔ)

D、决眦入归鸟(zì)老妪(yù)幽咽(yān)垂髫(tiáo)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选贤与能D、便要还家。

3、选出不是对偶的一项:()(2分)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记承天寺夜游》是贬官黄州时所写,该文仅以很小的篇幅,描写深秋月夜的景色,抒发被贬后的复杂情绪。

B、“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不写自己对家乡的难分难舍,却反过来说家乡水难舍诗人,为诗人送行,真是独辟蹊径。

C、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们并称“李杜”。

D、“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意思是没时光无空闲,传达了无法享受美景的圆满之情。

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妥的一项是:()(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酬谢/中书书。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北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桃花源记》是诗《桃花源诗》的序。

B、《爱莲说》,,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说”,是古文中的一种谈论文体。

C、《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用韵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D、《核舟记》是清代的张潮。这是一篇推荐核雕艺术的解释文,展示了小编国古代艺人突出的艺术才干。

7、根据提醒,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有一句景物描写,似水墨画普通,“,、,。”颇有点像七班级所学丰子恺的《竹影》里的墨竹画。

(2)《归田园居》“,”两句,可以看出劳作的艰辛。

(3)《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改变。

(4)《陋室铭》中,作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

(5)《春望》诗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8、赏析。(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颔联用“征蓬”“归雁”自喻,示意了诗人政治生涯的(2分)

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描写了塞外怎样的体面?(2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桃花源记(10)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宛然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崇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

11.为何当渔人要离开时,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2)

12.桃源世界与“大同社会”比较,你更喜欢那个社会,为什么?(3)

(二)记承天寺夜游(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攒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