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文采训练_第1页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_第2页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_第3页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_第4页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考作文文采训练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一篇文章的优与劣,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上的差距。造成这种语言上的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能否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唐代的散文家李翱在《答王载言书》中也指出:“义虽深,理虽正,词不工者不成文。”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即使立意深刻,道理得当,但如果语言不准确、不鲜明、不生动,那也不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修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用不用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试比较以下两种说法的优劣。

(1)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

(2)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望着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1)句未使用任何修辞手法,虽然也简洁、明白,但缺少文采,索然寡味,没有感染力。而(2)句把即将迅速到来的革命高潮比作看到了桅尖的航船,比作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红日,比作快要成熟的婴儿。生动、形象、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无法抑制的激动、喜悦之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再比较以下一组句子的优劣。

(3)你们青年人很有希望,你们要提高思想觉悟和科学水平,把老一代人没完成的事业接着干下去,一定能超过他们。

(4)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句没有丝毫文采,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很难产生教育人的作用。(4)句用词准确,语言简练,连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几种修辞手法,形象有力地表达了对年青一代殷切的期望。第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再比较以下一组句子的优劣:

(5)世界上最刚强的事物是山,每当我们迷惘惆怅的时候,每当我们迷失人生航线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山那里得到启示;世界上最柔软的事物是水,每当我们苦闷的时候,每当我们难受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那里润洗心灵。人生在世,我们应该追求的也就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沉稳,气势巍峨;智者,乐水的灵动,温婉柔情。在我们的人生追求中,曾迷惘过,失意过,伤感过,是山的沉稳稳住了我们那颗浮躁的急功近利之心。在我们的人生航道上,我们曾痛苦过,彷徨过,消沉过,是水的灵动滋润了我们那颗脆弱的心灵。有山的沉稳,我们想到了“包羞忍辱是男儿”,有水的灵动,我们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带着仁者的叮咛,带着智者的祝福,背上行囊,我们寻觅着青山绿水……第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6)使用了引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文采斐然,读来如品饴糖,久而弥甜。

由此可见,修辞好比是调制菜肴的味精,巧妙地运用会使你的文章味美津然。在中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辞格,比喻、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引用、设问、反问,都可以增添色彩。修辞的表达效果各不相同,比喻是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不够熟悉的事物,其效果是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排比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加富有气势,使朗读更加流畅;夸张使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突出;对偶使句式整齐,增加文学色彩;对比使描写的两个对象特点更加明显地突出;引用增加文学色彩,增加文化内涵;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反问强调作者的观点。第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比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广义的比喻即打比方,它是借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类比。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如高考作文《尝试》,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第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作者开始连用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它一出现,就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第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一、比喻的作用:

因为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除了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外,还能把深奥的道理、抽象的事物,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独特作用。它既适用于议论文,也适用于记叙文。第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二、运用比喻的几种形式:

1、直接博喻式——势如破竹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题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有时还要在每个比喻的后面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那就又可使语言更加丰富。第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例1、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永远的绿卡》)

行文过程中构建博喻,可以形成破竹之气势,让读者在博喻的句式中去细细品味。本段作者深悟了这一方法:将“诚信”比作“春天第一缕阳光”、“夏天的一块西瓜”、“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和“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以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为喻,视点独特。但作者并没有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博喻的层面上,而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又添加了一句。一般学生看似容易但做起难的而表达效果又特别好的话。如“敞开胸怀去接受”,就把作者对如春天阳光的诚信的喜爱之情写了出来。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例2、书有香味吗?有,当然有。书的香味与其他味道不同,只有透着书卷气的人才能嗅得到它。最宜月夜,秉烛窗前,手持书卷,自会有淡淡的馨香飘入你的鼻孔,让你的神经为之一振,头脑因之而清醒,似荷香,似菊香,似秦汉兵剑,魏武长缨,似太白的潇洒,易安的发香。(2006·全国·满分《我爱书香》)

作者将书香比喻成“荷香”“菊香”“秦汉兵剑”“魏武长缨”“太白的潇洒”“易安的发香”等,一连串的比喻淋漓尽致地阐述了书香的魅力,引入入胜。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练习一:用直接博喻式以“风度”为话题写一段比喻。

如果我们再以这些博喻句作为文章的骨架,就可以巧妙地组成一篇新奇的佳作了。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

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物已略感陌生。

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戈多是理想。“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理想要去实现。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戈多还是道德。在我们踏上人生的征途之时,切不可忘记当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着道德上路。古人欲立身立业者,必先立德。德如风,功业如草,风在上,草必靡,无往不利。现代的人过于重利而轻义,以致缺少彼此的信任,内心怎能不感到孤单、有所希冀呢?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将时刻感到自己浸身于爱的暖流之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我们已坚定了人生信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带着道德上路,那么就会发现“戈多”已在我们面前。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戈多其实从未曾离开过我们,戈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以至于连风的感觉时刻在从手边溜走。真正在等待的,其实是戈多,戈多一直期望着人们能尽早发现他,使人重归心灵与肉体的统一。

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但愿人们能把握戈多,使他明天不至于再次离我们远去!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这篇作文的骨架是这几句话:戈多是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戈多是信念;戈多是理想;戈多还是道德。很明显,文章是用这几个比喻来连缀全篇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博喻连篇了

博喻连篇,说起来比较新奇,但其实并不难掌握。作文时只要抓住关键的三步就可以成功驾驭。但应注意抓住关键的三步: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第一步,扣准核心。博喻本身并不难构成,关键是要有一个建立的前提,即要围绕作文题目的核心内涵来进行。有时候,题目不只是一个概念,这时候绝不能只抓住其中的一部分来博喻连篇。比如2006年广东省的作文话题是“雕刻心中的天使”,这个话题,有两个核心,一是“天使”,一是“雕刻”,如果我们的作文仅仅用“天使是什么,天使是什么,天使是什么”构成,就遗漏了“雕刻”的内涵,这就是不恰题的。再如上面的例文,话题是“戈多来了”,所以文章在多次比喻“戈多是什么”之后,还着重反映出“来了”的内涵,显得特别贴切。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第二步,博喻成纲。抓住题目的关键部分后,围绕它从一个特定角度进行多方面比喻,要尽量争取比喻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并保持一定的跨度,这样便于下一步组构成文。如2006年辽宁省作文题是“肩膀”,我们可以尽量多的先想一想“肩膀像什么?”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这样的几个比喻句作为作文的纲领:肩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肩膀是顶天立地的力量;肩膀是柔软温暖的港湾……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第三步,连喻成篇。前面拟好了几个博喻句,作文的骨架就形成了,再对每一个比喻句进行扩充,形成文章的一个段落,相互联结,文章便大局已定了。注意哦,别忘了反思一下,如果还有什么对题意兑现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补救一下。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练习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什么?富人说,人生就是享乐;穷人说,人生就是受苦;得意者说,人生就是一首美妙的诗;失意者说,人生就是一樽苦辣的酒;无聊者说,人生就是一杯平淡的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那么你的人生是什么呢?请以“我的人生是什么”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2、比喻+感悟式——喻意弥深

我们很多同学是能够运用比喻,但更多的是将比喻写完后就没有再去关照它了。其实能写一个或几个比喻还只是真正意义上的运用比喻表情达意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每个比喻后还要进行一番“感悟”,或者说是将这个比喻的具体内含挖掘出来,或是通过这个比喻能够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例3、真诚是头顶上闪烁的星星。也许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存在。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2001年高考作文《保留真诚》)

这是第一种形式:只有一个比喻,然后再感悟。先将“真诚”比喻成“闪烁的星星”,这一比喻已经是够新颖的了。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有了后面的感悟非常深刻:头顶上的星星离我们较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意即我们不能没有“真诚”,否则“没有了真诚的人生,就如同没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样乏味”,又回到这个比喻上来,从而使语言前后照应,具有一种美感,读来是一种享受。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例4、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

这是第二种表现形式:由比喻构成博喻,再加上感受悟。将“诚信”比喻成“石”、“火”和“路”,就已经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了。更让人佩服的是在每一个比喻后面作者还用了一个分句再作感悟,分别表明了“石”、“火”和“路”的深刻的含义,从而含蓄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呼唤不要抛弃“诚信”,因为它是走向成功的钥匙。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练习三: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组比喻,运用比喻+感悟式。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3、设问+比喻式:一问一答中显真情

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使用比喻的一种常见方式。特别是当用一组比喻来构成排比或说成构成一个博喻时,并让每一个比喻句分别独立成段时,其气势,其形式,其效果,在一问一答中,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例5、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

作者先提出“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特征、不同人生阅历的人的回答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什么是“诚信”。小孩把“诚信”比喻成“两根纤纤的手指”,并认为“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诚信”比喻成“一张精美的信用卡”,并认为“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把“诚信”比喻成“一本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到此“诚信是什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且显得令人信服,感人至深。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例6、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

本文作者也是先提出了“诚信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用了一个排比句来回答,而且每一个分句都是一个比喻句。作者将“诚信”比喻成“清泉”、“腊梅”、“不灭之灯”、“灯塔”,比喻新颖独特,有创意了,但作者并不仅仅局限在此,还在每一个喻体前面加上了一串很富有特色的定语,又为这个比喻增色不少。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人在不经意中认清了“诚信”的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采斐然,诗意昂然。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练习四:以“求索”为话题用设问+比喻式写一组比喻。

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比喻句练习题:

1.在横线上,为下列比喻句填写喻体或本体。

①痛苦是严格的老师,留给我们那么多思索;挫折是硕大的磨刀石,使我们的青春变得锋利。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怯懦!

②理想是悬崖上的

鲜花

,奋斗便是攀登的绳索。

③像风筝一样的人生,只能飘浮不定:像铁锚一样的人生,才能坚定不移。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④如果知识是海洋,我愿做条鱼儿在海洋里遨游;如果书本是天空,我愿做只鸟儿在空中翱翔。

⑤自信是帆,没有它,你的追求之舟就会在浩渺的人生长河里搁浅。自强是根,没有它,再蓬勃的人生之树也会枯萎。自谦是明镜,有了它,你就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大是鸦片,沾上它,你就会沦为拼搏之路上的病夫。自立是骨骼,没有它,你永远挺不直自己的腰。自戒是保险丝,它可以避免你成功电路上的火灾。自新是救生圈,它可以使在堕落之海里挣扎的人获得新生。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2.模仿例句的结构,再仿写三个比喻句。

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朋友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清凉;朋友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绽放;朋友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给你温暖。你愿当我的朋友吗?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3.请在横线上填写前后连贯合理、修辞方法和句式相同的语句。

雷锋精神是什么?是一滴水,哪怕是滋润了一寸土地!。①是一线阳光,哪怕是照亮一分黑暗!

②是一颗螺丝钉,哪怕是拧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是一句温馨的话语,哪怕是在无意中说出!其实,雷锋从来都没有离我们而去!其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的周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4.以“经历”为文题,扣住“经历”与“人生”的关系,写一段文字,要尽量多地使用比喻句。

经历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

丰富的经历,丰富的人生;传奇的经历,传奇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示例:

伟大的一生,像黄河一样跌宕起伏,像长江一样神奇壮美。

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伟大的一生,像黄山一样奇峰迭出,像泰山一样大气磅礴。

经历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经历是人生的矿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经历就是体验,经历就是积淀。没有体验,就没有生存的质量;没有积淀,就没有生存的智慧。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有独特的求索经历、奋斗经历、坎坷经历、磨难经历……人生的真谛在经历中探寻,人生的价值在经历中实现。

诗云:自古人才有磨难,从来懒汉无伟男。人生真谛在何处?只在经历不平凡。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5.以《不自满,永远是上进的车轮》为题写一个议论片段,要求:必须用比喻句揭示自满的危害性和不自满的益处;必须综合运用因果句或排比句。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示例一:不自满,永远是上进的车轮。是的,人们只有不自满,方能孜孜以求进;人们只有不自满,方能跃跃以探索。有了不自满,方能有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有了不自满,方能有百尺“危楼”的更进一层。不自满,它就像一叶扁舟,载着拥有它的人到达理想的彼岸;它就像一架云梯,使踏着它的人直攀成功的峰巅;它就像一盏明灯,引导垂青它的人走向光明。翻开历史的画卷,无数伟人志士正是受益于不自满。正因牛顿不为拾得一两枚“贝壳”而沾沾自喜,所以他才能终成现代力学的奠基人;正因居里夫人不为一两项发现而洋洋自得,所以她才能终成“镭”的母亲;正因陈景润不为攀上一两个台阶而喜形却步,所以他才能闯入哥德巴赫猜想的神圣殿堂。不自满,总是给拥有它的人以恩惠,给向往它的人以上进。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示例二:知不足方能知进取。一个人一旦知足,这时,自满就会像绊脚石,阻住你进取的步伐;就会像毒蛇,吞噬了你上进的信念;就会像鸦片,麻醉了你求知的欲望。这就意味着你将故步自封:你将无所事事,你将沦为庸人。

这不是危言耸听。自满不但使没成才的人难以成才,而且能使登上成功峰巅的人跌入失败的深渊。鼎鼎大名的瓦特不是在志得意满中消沉下去了吗?大名鼎鼎的牛顿不也在功成名就中无所作为了吗?是的,瓦特、牛顿是成功者,但他们又是失败者,他们因为“不知足”而成功,又因为“知足”而失败。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相反,把成功看得如过眼烟云,永不满足的人却能登上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峰巅。居里夫人正因为不满足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她才能再塑辉煌;马家军正因为不满足国内夺冠的荣耀,她们才能高高地站在国际领奖台上。永不满足,使他们的事业有成;永不满足,使他们成功再成功!

永不满足,才能战胜困难,才能战胜自我;永不满足,才能使今天的弱小树苗,长成明天的“擎天玉柱”!第四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6.下面一段文字,论点与论据不够一致,缺乏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如果以《跬步与千里》为题来改写这段文字,该如何重新组织材料?要求:必须使用原文中的两个例子;必须运用比喻句来揭示“跬步”与“千里”之间的关系。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