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I、II、III、IV表示血液流经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III表示组织细胞B.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III表示肾单位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I表示小肠2.人的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胎儿出生C.卵细胞和精子D.胚胎发育3.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需要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参与B.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是人生来就有的C.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既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D.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4.人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 D.喉结5.心脏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需要大的动力,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6.心脏的工作需要各个结构协调配合,当心室收缩时,房室瓣与动脉瓣所处的状态是()A.房室瓣、动脉瓣都打开 B.房室瓣、动脉瓣都关闭C.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7.我们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A.视网膜能前后移动 B.眼球前后径的调节C.瞳孔能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曲度的调节8.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汗液 C.排出粪便 D.排出尿液9.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巨人症 B.心脏病 C.蛔虫病 D.近视眼10.下列哪项不是因为大气污染引起的?()A.温室效应 B.酸雨 C.臭氧层破坏 D.禽流感11.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表的设计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试管清水或唾液温度①2mL清水37℃②2mL唾液37℃③2mL清水0℃④2mL唾液0℃A.试管①和试管④可作为对照B.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②C.试管②和试管③可以证明温度影响馒头的消化D.实验证明,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为葡萄糖12.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A.听觉中枢 B.视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13.右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A.1B.2C.3D.414.取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如下数据(单位:克/100亳升)。表中能表示尿素含量变化的一行数据是()主要成分血浆原尿尿液A0.030.031.80B0.100.100.00C0.720.721.10D8.000.030.00A.A B.B C.C D.D15.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A. B. C. D.16.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皮肤的触摸来感受的。都参与盲人“读”懂文章含义的神经中枢是A.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B.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C.触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D.运动中枢和嗅觉中枢17.脑和脊髓组成()A.中枢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C.神经纤维D.神经18.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肋间肌、肋骨和膈肌的活动以及胸廓的容积()A.舒张下降舒张扩大 B.收缩上升收缩扩大C.收缩下降收缩缩小 D.舒张下降舒张缩小19.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D.视网膜20.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肺 B.气管 C.鼻 D.喉21.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1),它可以在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象。结合图2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处可进行蛋白质的初步消化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⑤,⑤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D.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2.以下可以将病菌包围、吞噬的细胞是()A.白细胞 B.血小板C.红细胞 D.神经元23.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如图为某男孩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男孩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B.该男孩血液中的有核细胞低于正常值C.应给该男孩配置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D.可对该男孩进行成分输血补充红细胞24.下列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静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B.发现煤气中毒病人需要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流通场所C.发现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时,应立即将病人扶起并移至安全处D.对溺水导致呼吸暂时停止的患者可通过人工呼吸进行抢救25.平时我们应该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这对预防什么病有好处()A.侏儒症 B.巨人症 C.糖尿病 D.地方性甲状腺肿26.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题干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____。(2)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要达到小腿肌肉细胞,需______次经过右心房。(3)进行亲子鉴定时,需要选取血液中的______作材料。(4)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最先进入人体心脏的______(填序号)。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5)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______。27.南京雨花茶是在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茶叶品牌,请根据茶的分类信息和形态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茶”表示的分类等级单位是_______,在图1的分类等级中,________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多。(2)图2中,茶花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3)观察图3,②和③组成______,其中②会散放出花粉。受精后,________可发育为果实,_______可发育为种子。28.现阶段,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严重衰退。“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引导亿万青少年全方位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大型公益事业,保护母亲行动的发展,标志着青少年生态建设活动迈入到一个新的历史进程,目前我们北流市也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母亲河﹣﹣圭江”的行动中。(1)我国水污染情况比较严峻,严重危害到周边居民的健康。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2)排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还会通过_____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3)下列不属于水污染防治的是_____。A.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B.优先保护饮用水资源C.地下水资源比较卫生,提倡大量开采D.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4)水污染的问题在环境污染中尤为突出,下列行为属于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的是_____。A.工厂污水的排放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包括以上三项29.分析题。资料一: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将再次来临,它将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资料二: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资料三:“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_____。30.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__________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________。(2)a在血液中由________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的_______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______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来进行治疗。31.理解素材内容,回答问题。(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_____。(2)由于人类对森林进行_____,使森林面积_____。(3)森林有“_____”之称,可以涵养_____,保持_____。也可以调节_____。(4)森林是陆地上大多数_____、_____的家园,自动调节能力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
(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3)血液流经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胰岛分泌胰岛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详解】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I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II表示的器官是肺不是组织细胞;氧气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组织细胞,A错误;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肾单位。尿素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组织细胞而不是肾单位,C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表示小肠的是Ⅲ不是Ⅰ,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正确识图。2、A【解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胚胎,胚胎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3、C【解析】试题分析:A、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灰质中,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位于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B、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C、反射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若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没有反应.但脊髓没有受到损伤时,有感觉。C错误;D、复杂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上。D正确。故C符合题意。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的类型及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4、B【解析】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使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5、B【解析】试题分析: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心脏的结构如图:。考点:心脏的结构。6、D【解析】
心脏内的瓣膜:即连接左心室和主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房室瓣和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房室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详解】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因此,当心室收缩时,房室瓣与动脉瓣所处的状态是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心脏的工作原理。7、D【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8、C【解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9、C【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通过蛔虫病人粪内含有的受精卵传播,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考点: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10、D【解析】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详解】A.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污染物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污染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B.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因此酸雨是因为大气污染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C.人为活动产生大量氟利昂等,进入臭气层中,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臭氧消除,降低臭氧层中的浓度,从而破坏了臭氧层。因此臭氧层的破坏是因为大气污染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D.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而不是因为大气污染引起的,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大气污染。11、B【解析】试题分析:试管①和试管④有两个变量是唾液和温度,不符合对照实验变量唯的原则,不能作为对照,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②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B正确;试管②和试管③有两个变量是唾液和温度,不符合对照实验变量唯的原则,不能作为对照,C错误;实验证明,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但是不能证明被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12、C【解析】
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听说前方有梅子,又听说梅子很酸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听故事感到的流泪等。【详解】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理解了文字的含义,前方道路不通;小狗却照样前行,是因为小狗没有语言中枢,不理解文字的含义。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语言中枢。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3、C【解析】眼球的结构中,具有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14、A【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尿的形成过程,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据此分析解答。【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知:尿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而血浆中有,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明显增加;排尿主要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故D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无机盐,A是尿素。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浆、原尿、尿液三者的区别15、C【解析】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详解】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动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较慢,在四肢的静脉中有瓣膜,并且瓣膜是朝向心脏方向的,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倒流。图A血流方向与瓣膜的方向不一致;图B血流方向与瓣膜的方向一致,但是瓣膜的方向反了;图C血流方向与瓣膜的方向一致,瓣膜的方向也正确,表示静脉;图D血流方向与瓣膜方向不一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血管的特点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静脉的特点和功能。16、C【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其上存在专门管理某些活动的功能区,管理随意运动的躯体运动中枢、管理感觉的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人类特的有语言中枢。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神经调节方式,但人类的条件反射远比动物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因为能够味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突出的特征,与语言中枢中有关。盲人阅读盲文,通过皮肤的触摸来感受,需要触觉中枢,同时对触到的文字需要语言中枢建立抽象的反射,理解其含义。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人类特有的中枢,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17、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C错误;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一条神经,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平时只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并结合神经系统的组成图记忆。18、D【解析】
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详解】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呼吸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导致呼气。19、D【解析】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20、A【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A【点睛】知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解题的关键。21、C【解析】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和肠腺。(2)图中①是食道、②是肝脏、③是大肠、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肠。【详解】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检测胃肠疾病。A正确;B、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④胃可进行蛋白质的初步消化。B正确;C、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⑤胰腺不在消化道内。C错误;D、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22、A【解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白细胞无色,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详解】A、白细胞无色,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病菌包围、吞噬,A符合题意;B、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D不符合题意。【点睛】理解掌握血细胞的种类及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详解】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人的血小板24,明显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此人容易出血不止,A正确;
白细胞28.92,高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炎症存在。在三中血细胞中,白细胞具有细胞核,B错误;
此人的红细胞3.35,少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贫血的倾向。血红蛋白95.0,低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贫血的倾向。此人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可以进行成分输血,用以补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C、D正确。【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常规化验单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异常值。24、C【解析】
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详解】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流回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A正确;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B正确;发现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时,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加重心脏负担,C错误;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D正确。【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自救或救助他人。25、D【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另外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也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点睛】关键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26、肾脏1白细胞A水【解析】(1)由于肾脏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肾脏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能量是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所以流经肾脏的血液中,有机物(葡糖糖)减少,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要经过虑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肾小管没有重吸收原尿中的尿素,所以说离开时肾静脉内尿素的含量应该是减少了,可见符合图示的是肾脏。(2)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小腿肌肉细胞的途径: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小腿组织细胞。可见需1次经过右心房。(3)白细胞含有细胞核,有遗传物质,可用DNA进行亲子鉴定。(4)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一氧化碳从外界吸入肺泡,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故选A。(5)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27、种植物界器官雄蕊子房胚珠【解析】
(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3)图3中,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子房、⑤是花托。【详解】(1)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茶表示的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就越少。所以图1的分类等级中,植物界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茶花属于器官。(3)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所以②和③组成雄蕊,其中②会散放出花粉。受精后,子房可发育为果实,胚珠可发育为种子。【点睛】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花的结构、子房的发育情况有关知识。28、乱扔垃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物富集CD【解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详解】(1)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核污染;在日常生活中,随便丢放垃圾等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保护周围的环境,不能乱扔垃圾,并且还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生物富集是指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被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此有毒物质会通过生物富集的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自然界的水有较强的自净能力,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向水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物,导致水质恶化现象,这就是水污染。防治方法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地下水要合理的开发,不能大量开采,故选C。
(4)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选D。【点睛】环境的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考查的重点。29、氧气二氧化碳光合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等【解析】
目前,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生物圈,是人类调整自身和自然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地球不仅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结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低碳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2)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双语夜校协议书
- 孕妇自主生产协议书
- 学生打架纠纷协议书
- 模具购销协议书范本
- 太平融资租赁协议书
- 经济酒店转让协议书
- 园区绿化发包协议书
- 字节研发设备协议书
- 轮胎补胎免责协议书
- 无效技术入股协议书
- 通过PDCA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逃跑率
- 药剂科主任岗位权责目录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登记表
- 沼气工程安全培训讲学
- 中国现代史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 幼儿园大班绘本《爱书的孩子》无声PPT
- DB3311T 132-2020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
- (中职)门店运营实务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任务一
- 罗伊护理个案模板
- 3.无人机在风电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 幼儿绘本故事:小鲁的池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