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CF(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项目九瞬态过程电子课件※项目九瞬态过程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瞬态过程产生的原因。2.掌握换路定律。3.了解RC电路电路瞬态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4.理解瞬态过程中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5.掌握一阶电路瞬态过程中电流、电压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的计算。技能目标任务一瞬态过程与换路定律一、瞬态过程通常,我们把电路中开关的接通、断开或电路参数的突然变化等称为“瞬态过程”,工程上也叫“过渡过程”。我们研究的是过渡过程后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规律,知道了电压、电流的初始值,就能掌握换路后电压、电流是从多大的初始值开始变化的。这就为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故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1.观察RC电路的暂态过程,加深对电容的认识;
2.熟练掌握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电感及电容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需要时间,能量不能跃变,从而引起过渡过程。产生过渡过程的条件: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不存在过渡过程。电路中必须含有存储能量的动态元件或参数的突然改变。过渡过程: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经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二、换路定律换路:电路工作条件发生变化,如电源的接通或切断,电路连接方法或参数值的突然变化等称为换路。换路定理:该定律是指若电容电压、电感电流为有限值,则uC、iL不能跃变,即换路前后一瞬间的uC、iL是相等的,可表达为:必须注意:只有uC、iL受换路定律的约束而保持不变,电路中其他电压、电流都可能发生跃变。三、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换路后瞬间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初始值,用uC(0+)和iL(0+)来表示,它是利用换路前瞬间
t=0-电路确定uC(0-)和iL(0-),再由换路定律得到uC(0+)和iL(0+)的值。
电路中其他变量如iR、uR、uL、iC
的初始值不遵循换路定律的规律,它们的初始值需由t=0+电路来求得。具体求法是:画出t=0+电路,在该电路中若uC
(0+)=uC
(0-)=US,电容用一个电压源US代替,若uC
(0+)=0则电容用短路线代替。若iL(0+)=iL
(0-)=IS,电感一个电流源IS代替,若iL(0+)=0则电感作开路处理。下面举例说明初始值的求法。通过以上例题,可以归纳出求初始值的一般步骤如下:(1)根据t=0-时的等效电路,求出uC(0-)及iL(0-)。(2)作出t=0+时的等效电路,并在图上标出各待求量。(3)由t=0+等效电路,求出各待求量的初始值。
任务二
RC串联电路的瞬态过程分析和研究RC串联电路的瞬态过程,有充电和放电两种情况。通过分析这两种情况的瞬态过程可以使我们了解充、放电的RC元件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基本知识一、RC电路的充电过程的电压和电流RC电路的充电过程在零初始状态下,在初始时刻由施加于电路的输入所产生的响应。这一响应与输入有关。如图9-3所示的RC充放电电路。当开关K由2扳倒1时,电路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开关在2时,RC电路处于闭合状态,即电阻与电容和导线连接成闭合状态。此时电容C和电阻R都没有电压,电容C的极板没有电荷,即
。在开关K扳倒1时US(直流电源)与电容C和电阻R组成串联电路,根据换路定理可知,t=0+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则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经过无穷大的时间,电容器充满电荷,电路进入了一个新的稳态。在这个状态下,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为;
;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基本技能训练,来进一步了解RC电路的瞬态过程中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规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基本技能训练,来进一步了解RC电路的瞬态过程中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9-3所示的电路,R=10KΩ,C=100μF,US=8V。具体步骤如下:(1)按图9-3连接电路;直流稳压源US输出调至US=8V。(2)将示波器X轴时标旋钮调至0.2s/DIV,看到示波器上的光点扫描;将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将A、B接入Y1或Y2通道,Y轴灵敏度旋钮调至2V/DIV。(3)接通开关“1”,可观察到电源向C的充电波形;(4)将所观察到的充电波形描入出来如图9-4所示。此时时间常数τ=1s从理论分析和基本技能训练实践证明,电容充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是遵循指数规律的,即式中:US表示直流稳压源电压;e=2.178是自然对数的底;R是限流电阻;C是充电电容;τ是时间常数,数值为τ=RC,单位是秒。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时间常数τ,它是反映电容器的充电速率。τ越大,充电过程越缓慢;τ越小充电过程越快。当t=τ时,uC=0.632US,τ是电容器充电达到终值的63.2%时所用的时间。当t=5τ时,可以认为瞬态过程结束。
同时,从公式9-4和9-5可以看出在充电的任何瞬时,电路中各个电压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从公式9-5和9-6也可以看出在充电的任何瞬时,限流电阻和充电电容的电压与电流关系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公式9-3、9-4、9-5的变化规律曲线,如图9-5所示。图9-5RC充电过程电压与电流变化规律曲线二、RC电路的放电过程的电压和电流在换路前电容储存一定的电荷量(即能量),电容电压
。根据换路定理可以得到放电的初始状态:RC电路的放电过程的电压和电流是在图9-3充电结束后,开关K由1扳倒2,电容由于已经充满了电荷(即储存的能量)向电阻释放,直到全部电荷释放完,这一过程称为电容放电过程。电容放电过程,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是怎样呢?我们将放电回路单独画出,如图9-6所示。
当换路完毕电容电压和放电电流都为零时,进入另一个稳态。理论和实践证明,RC放电过程中电路的电压与电流都按指数规律变化,其数学表达式为:根据上式作出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9-18所示。图9-7RC放电过程电压与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基本技能一、观察RC电路构成的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对方波信号的响应任务三
RL电路的瞬态过程一、RL电路的充电过程对于图9-13所示的RL电路与直流电源接通的状态。设开关K在t=0时闭合,由于电感电流不能跃变,即。所以在t=0+时电流仍然为零,即。电阻的电压也为零,此时全部外施电压Us出现于电感两端,分别为此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率最大,按指数规律上升,电阻的电压按指数规律上升,电感两端电压按指数规律下降。
理论可以证明,i、uR、uL数学表达式为式中:US表示直流稳压源电压;e=2.178是自然对数的底;R是限流电阻;L是电感;τ是时间常数,数值为τ=L
/R,单位是秒。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时间常数τ,它是反映电流稳定值的过程所持续时间的长短,也说明电路瞬态过程的长短。根据数学表达式,作出i、uR和uL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9-14所示。图9-14i、uR和uL随时间变化的曲线RL电路的充电是由零值开始按指数规律上升趋向于稳态值Us/R的,电流几乎不再变化,电路到达稳态。二、RL电路的放电过程的电压和电流图9-15所示电路,换路前开关K置于“1”位置,电阻和电感中已有电流I流过,电路已处于稳态。在t=0时,开关K从位置“1”拨到位置“2”,使RL电路脱离电源,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则在t=0+时刻的电流为,根据换路定理图9-15RL电路的放电过程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电压为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感电压为随着时间的增长(趋近于∞),电感由初始储能开始,通过电阻R释放能量。电感电流iL将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于零。这样,电感存储的能量全部被电阻所消耗。同时电阻电压uR,电感电压uL趋近于零。理论与实验证明,在瞬态过程中i、uR、
uL都按指数规律变化,其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τ=L/R为电路时间常数,决定了电流与电压变化的速度。
电流iL及电压uL的波形图,如图9-16所示,它们是随时间衰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办公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住宅小区绿化维护承包协议
- 2025版新能源发电项目买卖合同要式与并网接入规定
- 2025版二手车原厂配件供应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电梯门套防噪音施工专项合同
- 2025版甜品店店面出租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Ch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供应链金融与融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测绘数据安全传输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集团间无息借款合作合同范本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中储粮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护理课件
- 【苏州】2022-2023学年中考英语二模汇编-语法词汇Ⅱ
- 【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5500字】
- 农民素与现代生活课件
- 2024全新心肺复苏课件
- 意外险培训课件
- 镐头机施工方案
- 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MSHⅡⅡ型中速磨技术和性能介绍
- 防排烟系统施工安装全程验收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